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
相约乌日贡
发布日期:2016-12-12

半个世纪前,一首唱响大江南北的《乌苏里船歌》,将赫哲族人独特的渔猎生活揭示给世人,让人们对这个古老的民族充满了无限遐想。

时至今日,面对渔业资源的锐减,赫哲人迫使改变薪火相传的生产生活方式,弃船上岸,由渔猎向种养殖业、特色旅游业等多元经济转变。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启开思想闸门的赫哲人,正在科学发展的征程上实现新的梦想。

今年6月下旬,在赫哲族第九届乌日贡大会举办之际,本刊记者走进赫哲故里——黑龙江省同江市,与赫哲族同胞一起欢庆民族的盛会,寻访赫哲儿女为传承民族文化、实现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而努力奋斗的历程。

 

凌晨两点,三江平原的天空已然透白。赫哲族村民尤俊宏和妻子从临时搭起的窝棚里起身,开始一天的捕鱼生活。尤俊宏是同江市八岔乡八岔村的村民,自5月捕鱼期到来之后,他和妻子便离开在八岔村的家,来到黑龙江畔的八岔岛上居住。他们的孩子留在村子里由老人照看,日常的起居用品则靠每天来往收鱼的小船捎带。

长时间的风吹日晒,让这个身板硬朗、留着一脸络腮胡须的赫哲族汉子看上去格外黝黑、强壮。尤俊宏今年40岁,是从10年前才开始捕鱼的。他曾经在佳木斯师专毕业后回到乡中心学校当老师,但教学上的不如意以及对传统生活的向往,让他放下教鞭,回到了自己族人千百年沿袭下来的捕鱼生活中。

时间已近中午,尤俊宏的渔船返回到了江边,但他一无所获。“今年鱼上来早,现在又是枯水期,所以鱼很少……老辈人打鱼那会儿鱼很多,一网捞上来鱼都跟蒜辫似的,大李子、胖头鱼、白鱼等一条挨着一条,有时还会捞到一千多斤的黄鱼。按现今的价格,一条几百斤的黄鱼就能卖几万块钱。”尤俊宏说,这些年鱼少多了,捕鱼都是按条数,一个月下来,打鱼收入也就一千多块钱,而捞黄鱼就更像买彩票中奖一样难了。坐在自己的小船上,尤俊宏悠闲地望着远方的河面。这里是中俄边界的八岔岛,江的对岸便是俄罗斯。

不远处,42岁的吴国梅和丈夫开始收当天的第三网鱼。由于前两网同样一无所获,这个开朗的赫哲族妇女希望我们的到来能给她带来好运。吴国梅从20来岁开始捕鱼到现在,看得出她的两臂很是有劲,近千米长的渔网在她的手中有节奏地快速收起。或许真是我们带来了好运,吴国梅这一网捞到了两条四五斤的胖头鱼,按现在的价格,每条鱼还能卖点钱。

面对传统渔业资源的锐减,今天仍有像尤俊宏、吴国梅这样的赫哲族人将打鱼当作副业,既是在农忙或工作之余增加收入的一个来源,也是对传统生活的一种怀念。虽然“撒下千张网、鱼儿满船舱”的场景早已不见,但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赫哲族同胞又在以另一种方式庆祝自己的新生活,那便是乌日贡。

 

欢乐乌日贡

“乌日贡”赫哲族语意为“喜庆吉日”。在漫长的历史当中,传统意义上的乌日贡只是这个渔猎民族往日生活的真实写照:劳作时,年轻人比试生产技能;休息时,听老把头讲唱一段硕胡力或伊玛堪;喜获渔猎丰收后,更少不了唱歌、舞蹈、摔跤……身心的愉悦和能量得到完全释放。

直至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生产承包责任制带给渔民们生活的甜蜜,随着赫哲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随着同胞对民族团结兴盛的渴望,一项集民族文化和传统体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乌日贡大会由此诞生,并逐渐四年一届轮流在赫哲族聚居地举办。90年代初,在乌日贡大会的基础上,赫哲人又将每年渔歇期间的农历五月十五、十六两天定为乌日贡节。

 

6月22日,伴着《乌苏里船歌》悠扬的旋律,第九届赫哲族乌日贡大会在同江隆重举行。生活在三江平原的赫哲人和散居在北京、哈尔滨等地的乡亲们以及来自俄罗斯远东那乃区的赫哲同胞汇集一起。他们身着赫哲族传统民族服饰,手持鱼叉、弓箭等传统劳作工具,载歌载舞,欢庆自己民族的盛会。

开幕式以赫哲族传统祭祀仪式开启。赫哲族的优秀代表、时任国家民委规划财务司司长葛忠兴将熊熊燃烧的火把交到街津口赫哲族乡乡长乔志鹏的手中,点燃供奉于神坛上的圣香。三位赫哲族女子端着采自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三江圣水缓步走向香坛,赫哲族“萨满”用圣水罐接住圣水,并用柳枝沾满圣水洒向人们,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民幸福安康。

其后,是持续两天精彩的文艺表演和激烈的竞技比赛。表演舞台上,鱼神舞、鱼叉舞、萨满舞等传统民族舞蹈,仿佛一下将人们的思绪引回到神秘的远古,而一曲曲伊玛堪说唱、嫁令阔、赫哲族酒歌,更将赫哲族人勇敢善良的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在竞技场中,杜烈其、叉草球、打兔子、赛船、顶杠、鱼王角力等赫哲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大会的重头戏。顶杠比赛中一对膀大腰圆的壮汉各持木棒一端,浑身用力,毫不相让。鱼王角力赛场,巾帼不让须眉,渔网在腰间的拉拽犹如捕鱼丰收时的淋漓场景。在最受欢迎的叉草球比赛中,两队相互将草球抛给对方,一方用木叉接住草球再次抛给另一方,你来我往中,不仅体现了过硬的叉鱼本领,更考验的是集体的智慧和配合的默契……

来自饶河的葛玉霞是赫哲族萨满舞的第四代传承人。一身萨满打扮的她告诉记者,通过欢度乌日贡,赫哲同胞不仅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更是以赫哲族人特有的方式歌颂美好新生活。街津口代表队的女孩尤成特别注意到,今年的乌日贡大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向老一辈学习本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形式,领悟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内涵,在欢乐中实现民族文化的代代相传。

“莫日根”在赫哲语中是英雄和勇士的称号,如今是乌日贡大会上最重的奖项。八岔代表队的尤雷获得鱼王角力、摔跤、杜烈其三个项目的冠军,成为本届大会的“莫日根”。身戴大红花的尤雷兴奋地说:“乌日贡大会展示了赫哲人勤劳、善良、勇敢的风采,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赫哲文化、关心支持赫哲族的发展,我们对今后的生活更加充满信心。”

时代造就了乌日贡,其不仅继承了原有的社会功能,而且在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正如来到乌日贡大会的宾客所感受到的,处处充满欢声笑语的乌日贡,增强了赫哲同胞的凝聚力,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改变着赫哲人传统的观念。他们不再只是单纯依赖于江河,而是目光更开阔、更长远。

夜幕降临,热情的赫哲人点燃篝火,跳起欢快的萨满舞,端上美味佳肴刹生鱼、烤塔拉哈,感谢各界为赫哲居民在大步奔小康的道路上给予的帮助和支持,也祝福国家的未来犹如熊熊燃起的篝火蒸蒸日上。

 

难忘街津口之行

第一次见到吴宝臣,是在乌日贡大会的开幕式上。他头顶鹿角帽、身穿萨满衣,跳起温吉尼(即鹿神舞)并完成萨满祈雨仪式。第二次是在乌日贡大会晚上的文艺演出中,同样一身萨满装扮的吴宝臣,唱起了悠扬的伊玛堪。虽然赫哲族人口较少,但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可以与《江格尔》、《格萨尔》、《玛纳斯》三大少数民族史诗相媲美的《伊玛堪》便是典型代表。今年55岁的吴宝臣,就是伊玛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赫哲族没有文字,但是有语言。赫哲族的语言是通过伊玛堪口耳相传的。伊玛堪就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的百科全书。” 吴宝臣介绍,伊玛堪主要说唱古代部落战争、宗族兴衰、维护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的英雄故事;赞颂美丽富饶的家乡,表现人民向往自由幸福生活;反抗封建婚姻,歌颂纯真爱情;讲述神怪,描述萨满求神及风俗民情。

吴宝臣的爷爷吴连贵是赫哲族的民间艺人,也是赫哲族史诗伊玛堪的传承人。在国庆30周年时,吴连贵曾应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进行表演。虽然爷爷从来没特意教过他,可吴宝臣从小耳濡目染,自己偷偷学会了伊玛堪并传承下来。

2011年11月23日,在第六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赫哲族伊玛堪被正式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尽管如此,吴宝臣的心情却一点没有轻松,因为家族里的年轻人现在不愿意学这门古老的艺术。为此,吴宝臣在两年前成立了伊玛堪艺术团,召集十几个族人进行传习。在旅游旺季,他们就在街津口赫哲族乡风情园进行表演,并靠旅游收入来保证艺术团的日常开支。

地处中俄边境的街津口是黑龙江畔一座美丽的小山村,赫哲族的主要聚居地。宽阔的街道、崭新的民居、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人们安居乐业的欢颜,与往日的小渔村早已今非昔比。街津口乡长乔志鹏说,如今当地老百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街津口也荣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乡”以及“黑龙江省百强镇建设重点乡”和“新农村建设试点乡”等称号。

作为曾经的鱼皮部落,赫哲人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用鱼皮做衣服。行走在街津口,记者见到有关赫哲族文化元素最多的便是鱼皮画、鱼皮衣的小商店。早在几十年前,鱼皮衣就已经没人穿了,如今这种质地坚韧的古老服装,只是作为一种手工艺品出售。街津口渔业村村民孙玉林曾获得三江流域赫哲族首届传统工艺大赛鱼骨粘贴画一等奖,是当地做鱼皮衣的名人。据说,他的一件鱼皮衣要用七八十条十多斤重的大马哈鱼鱼皮,一件鱼皮衣要卖一万多块钱。

赫哲民族文化村是街津口的核心景区,那里再现了赫哲族生产生活、宗教仪式、民风民俗等场景。在参观时,记者见到一位穿赫哲族服装的老人正在拍照。原来,他是我国著名数学家毕大川的弟弟毕大明。毕老70多岁高龄,出生于黑龙江桦川县,后常年居住于山东济南,一直从事汽车的相关研究工作。虽然离开家乡多年,但毕老时刻以自己是赫哲族而自豪,为此他将赫哲族的族徽印到自己名片的显著位置上,也曾在与沃尔沃公司老总谈判时唱起传统赫哲族民歌,甚至曾设想在家乡建立一个名为“乌苏里”的汽车品牌。多次参加乌日贡大会的毕老,对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发展很关注,希望家族的年轻人能够将古老的文化传承下去,推广赫哲文化。

据同江市民宗局局长尤利军介绍,同江历来重视赫哲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在机构设置、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培养、文化普及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同时,由于赫哲族自身发展的一些特点,比如有语言没有文字,赫哲语处于濒危状态时,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赫哲族文化就濒临消亡的危险。据了解,现在只在街津口乡一带有几位赫哲族老年人能讲流利的赫哲语,而且都已70多岁高龄。因此,赫哲语传承面临的形式非常严峻。

在和毕大明等人的交流过程中,大家都谈到各界对于赫哲族的帮扶,尤其是董兴业格外受人关注。记者曾和董兴业在乌日贡大会上有过一面之缘。当时,身穿情侣装、身挎双肩背的董兴业夫妇,看上去很像外地来的游客。一问才知道,他们是从事赫哲族语言研究的志愿者。虽然并非语言专家,但董兴业对赫哲语面临的严峻形势却异常着急。他退休以来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并希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目前,他已完成了一些基础工作,即把前人赫哲语的标注资料与健在的赫哲人做发音校对、记录和修正发音;研究整理赫哲语语法,力争准确描述赫哲语语法框架;借助一种字母书写表述赫哲语句以及用文字符号书写伊玛堪。让人感到高兴的是,在本届乌日贡大会上,一些年轻人开始说简短的赫哲语了。

兴之所至,在一名边防战士的陪同下,记者和毕大明老人等一起乘上小渔船,体验了一把赫哲族打鱼生活。宽阔的黑龙江面上,两网下去捕到3条大鱼,最大一条鲤鱼足有10多斤重。晚上,吃着用劳动成果加工而成的杀生鱼、生鱼片、炸鱼块等全鱼宴,让记者由衷地感叹赫哲族的勤劳、热情与智慧。

 

八岔村的新生活

作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赫哲族仅有4640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市、饶河县和佳木斯市郊,其中同江是赫哲族的主要聚居地,有街津口和八岔两个赫哲民族乡,全市赫哲族占全国赫哲族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如果不是同江市民宗局局长尤利军提醒,记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采访的地方便是曾经的北大荒。这片曾经的荒芜之地,在赫哲族在内的广大同胞多年的辛勤耕耘下,早已是良田万顷、交通发达、事业兴旺,一派生机勃勃。

尤局长早年在齐齐哈尔大学学俄语教育。毕业那年,正值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在高校招收一批大学生党员充实基层,他被选中分配到同江市金川乡任乡长助理。尤利军先后担任街津口乡副书记、八岔乡乡长、青河乡乡长,并是第一个到非民族乡任乡长的赫哲族干部。2009年,他调任同江市民宗局任局长至今。

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赫哲族干部,尤利军对赫哲族群众近年来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颇深。特别是在兴边富民行动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等政策的扶持下,同江市民族乡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有力推动了民族乡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尤利军也深深体会到,面对渔业资源的枯竭,赫哲族群众搞多种新兴产业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以前搞的产业项目比较小且散,像养鸡、养鹿、养牛等多种产业都搞过。今后要搞一些有规模的产业项目,而且要让老百姓真正参与进来,比如建鹿场,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让老百姓负责掏钱买鹿,只有把产业项目和老百姓的利益真正捆绑在一起,才能把项目做好。”

距同江市140公里的八岔村,是赫哲族聚居地之一。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包产到户,丰富的渔业资源让这个小村庄当时出了不少的万元户。然而,随着渔业的减少以及滥捕乱捞,又使得这里的渔民一度陷入“靠政府救济度日”的境地。2003年,新一届村支部书记上任,形成了“弃船上岸搞转产、以养代捕蓄资源、民族旅游拓财源、以人为本促和谐” 的发展新思路。如今,这个曾经人均年收入仅500元的贫困村,一跃成为人均收入逾万元的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这位带领八岔村致富的领路人,就是曾多次获得赫哲族英雄“莫日根”称号的尤明国。魁梧的身材,厚实的肩膀,尤书记不愧为赫哲族的“莫日根”。去年,尤明国被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也是赫哲族唯一的十八大代表。

尤明国表示,让赫哲人改变薪火相传的渔猎生产方式,转向陌生的种养殖业方向发展并非易事。于是,他带领村里的几名党员干部率先在八岔岛垦荒种地,当年人均纯收入就由原来的500元猛增到2000多元。种植业转产的成功让村民看到了希望,两年后,先后有60多户村民走下鱼船,在八岔岛上建起3万亩的转产基地,大豆、玉米及芸豆等经济作物开花结果。其后,尤明国又引导鼓励村民依托“四泡一河”及大面积草原发展养殖业,梅花鹿、肉牛、鱼、蟹等养殖业迅速发展,一批村民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迅速致富。未来,他还计划引资组建粮食深加工企业,发展绿色食品,打造八岔岛品牌,筹建集餐饮、娱乐、工艺品加工等于一体的赫哲民俗文化一条街。

今天,八岔村人过上了日新月异的新生活。村中主干道路全部硬化,文化中心大楼拔地而起,村民全部住进了砖瓦房;合作医疗保险费、自来水费和有线电视入户费全部由村里承担,许多农户购置了电脑,有的人家还有了私家车……优美的风光和多彩的民族文化,更是吸引着八方宾客纷至沓来。 (责编 梁黎)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