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武陵山片区十村记
传承在心 发展在行——重庆市秀山县梅江镇民族村记
发布日期:2017-01-11

民族村一景.JPG


“由四川过湖南,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多少年过去了,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风貌依旧让人遐想无限,满是憧憬。当年川湘二省交界处边城的一侧,就是如今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洪安古镇。作为重庆人,这个“一脚踏三省”的边城,自少年始便是我的向往。

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秀山的花灯小调《一把菜籽》传唱天下,《黄杨扁担》唱响全球。这里是土家族、苗族同胞世代的聚居地,凭借襟黔带楚的地域优势,巴渝文化、湘楚文化、夜郎文化在这里融汇为浓郁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

在秀山,有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民族村”——重庆市唯一的迄今仍完整保留苗族方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吊脚楼掩映在茂林修竹间;村里的民族小学自1956年以来一直使用苗、汉双语教学;全村至今仍保持着“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苗族传统节庆风俗;仙人合竹、上刀山、四面鼓、放社、赶秋、苗语歌……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历久弥新。

位于秀山县梅江镇的民族村,紧靠省道304线,西距县城30余公里。全村苗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70%。相传这里的三苗后裔元朝时由江西迁入,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村里的老人们还一直哼唱着“一出江西离了家,四十八里走长沙”的古苗语歌谣。

这个以传统农耕、养殖为主的村落,“山不成脉,水不成系”,386户、1456人的人均耕地面积仅0.45亩。加之海拔较高、温差大,每每山下的玉米都采收了,山上的玉米才挂果。自然条件较差,导致这里成为县里的扶贫重点村。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3285元,不足全县平均收入水平的三分之二。2016年,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仍有22户86人。

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秀山是渝东南门户,也是国家级贫困县。自2015年启动脱贫攻坚战以来,秀山正探索着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手牵手帮扶一个个渴望发展的村庄。


付梅&张知峰:因为我们在这里


青山下的民族村风景秀美,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花香、三大坪、金珠、民族等四个自然寨散落于山腰和金珠溪河谷间。清溪绕流,一串串金黄色的玉米长势喜人,满坡的稻禾苗肥棵壮,夏日劲风吹过,层层梯田绿浪滔滔……

“这里的风景很美吧,可是太阳也很毒的,你看我都晒成黑炭了!青山绿水如何换来金山银山,老乡们就地就能富起来,是我们村干部想得最多的问题!”爽朗率直的付梅大姐是民族村的第一书记,她的另一个职务是秀山县民宗委副主任。就职第一书记后,她就将自己当作民族村的一员,每月驻村时间达20天以上。


付梅和龙王入户调查情况.JPG

付梅和“龙王”入户调查


精准扶贫的战役打响后,秀山县优选了各条战线上的精干力量,为85个贫困村配备170名驻村工作队员,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力度。县民宗委主任王烈君等15位干部先后与民族村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一级结对帮扶,由梅江镇政府、梅江镇卫生院、村民族小学等单位的人员实施二级帮扶,由本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妇联主任等村六职干部三级帮扶。这一做法让群众的心里十分踏实,村里的改变也一点点显现出来。


秀山民宗委主任王烈君参与到民族村周末大课堂中.JPG

秀山县民宗委主任王烈君在民族村周末大课堂


启程前,我曾数次联络付梅沟通采访事宜,可每次一个电话才说上两句就断了。她总是抱歉地对我说:“张记者,我在乡坝里,信号真的不太好。”这回终于在村里见到她,只见她身着一件浅蓝色的手工蜡染T恤,爽朗地对我自嘲:“现在操心的事情比较多,不脱贫就不脱钩。看嘛,头发白了不少,我就干脆染了个红色,这样有精神,红红火火嘛!”“你晓得不?这衣服是村里的娃娃们送我的宝贝礼物哟。以前村里的娃娃特别腼腆,看见陌生人就躲,现在开朗多了!”

说起来,付梅的老父亲多年来一直在梅江镇工作,她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群众增收渠道单一,这些年村里的劳动力大量外流,604名青壮年在外打工,村内“三留守”人员达74人。留下的娃娃是村里的希望,只有他们成长成才,才能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村里留守的妇女同样可以撑起一片天,如何调动她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帮助她们树立自信自强、迎难而上的信念?付梅和村干部们迫切地想找到这个问题的切入点。

我抵达民族村的第二天是周日,恰逢村里周末大课堂开课。走进村委会古色古香的苗族干栏式建筑风格的四合院,我看到有志愿者工作室、亲情聊天室、图书阅览室、苗绣培训室、与民族小学共建留守儿童校村基地。付梅和她的同事精心把这里打造成了村里的文化阵地。

早上7点半左右,家长们带着孩子三三两两地来到村委会大院,不少孩子进来就直接趴在了图书阅览室的软垫上,翻看起一本本课外书。“早些时候的周末大课堂,只针对留守儿童,我们多次请来县里的流动图书车,后来又请了我的大学同学和朋友们来民族村玩,但是有一个条件,大家要来当志愿者,还要给我捐书。这样,我们就建起了图书室。”付梅非常得意。“再后来,家长见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就时不时问我,‘付姐,能不能给我们大人也开点课?’所以我们扩大了周末小课堂的外延,把家长们也纳入了进来。”


自在读书的孩子们.JPG

读书的孩子们


经过付梅多方协调,县卫生部门来传授农村卫生安全常识,县公安局来讲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消防队员来给村民普及农村用火安全知识……这样一来,大人和孩子们都盼着周末大课堂,不少邻村的孩子也问她:“付奶奶,我们周末可不可以来民族村上课?”

就在今年的“六一”,付梅又邀请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阿甲来村里教授蜡染工艺,让村里的60多名孩子不仅领略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不少孩子还主动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制作蜡染T恤……传统的美德和文化就这样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

今天这次周末课堂的主题,是“走一走看一看,请你为村容村貌提意见”。让孩子们带着家长深入村寨大小角落,在交流中去感受山清水秀、庭院整洁、乡风文明。2015年进驻该村的重庆市大学生杨玲是周末大课堂的策划人和负责人之一,“一过完周末,我们就莫名其妙地恐慌,因为我们想把每一期都做得更有意义。付书记走在哪里都想着我们的大课堂,听说镇上一家药店老板的女儿是四川音乐学院的高材生,她就去做工作。于是,那个姑娘暑期来到我们大课堂做了志愿者。大课堂不仅开拓了孩子们的眼界,还培养了孩子们‘讲苗语为荣,着苗饰为美,唱苗歌为乐,打苗鼓为悦’的民族认同感。”

民族村以妇联组织建设为主,联手村团支部开展服务工作。其群团服务点按照“一点多室、植根群众”的思路,组织走访慰问“三留守”人员,开展与留守儿童亲情聊天、健康义诊、为妇女“两癌”筛查、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困难儿童、留守妇女互助插秧活动等,推动乡风文明,逐渐了形成积极向上的新公序良俗。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携手入户摸底排查,采取“一看屋、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四看法”,精准识别出贫困户。翻看厚厚的一本贫困户档案,致贫原因、生产生活条件、劳动能力、收入来源、享受社会保障以及各类补贴等情况一目了然。工作队为贫困户量体裁衣,按照“五个一批”科学分类:“发展一批”12户56人,“医疗救助一批”10户42人,“助学一批”8户35人,“搬迁一批”2户11人,“兜底一批”4户12人。眼下,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走上硬化路、吃上放心水、住上安全房是基建目标。目前村里铺设柏油公路11.3公里,新建和维修桥梁各一座。三大坪400多乡亲最急切需要解决的7.4公里通组公路建设工程,也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施工队伍。现已投资45万元新建集中供水池2口、维修3口,铺设管道2公里,300余名群众吃上了自来水;投资173余万元建设高山生态移民安置点,打造避暑纳凉景区,实行金珠苗寨一户一设计……

今年,梅江镇卫生院院长张知峰刚加入到精准扶贫队伍。“扶贫成为了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医务工作者也可以充实扶贫力量。现在,我们卫生院已经抽出了37名业务骨干,分成8个医疗小组,配合其他部门人员,覆盖全镇18个村居。以点带面,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进村都要去需要帮助的村民家中走一遍。不少村民都很感慨,我们这些农民都请得起家庭医生了!”

在农村,家中只要有一个病人,对家庭的经济拖累往往非常大,甚至会直接导致贫困。“下基层与在卫生院面对病人的差异非常大。村民的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由于陈旧观念的影响,他们的就医渠道窄,容易偏听偏信一些土方子、土郎中,耽误了治疗。”

张知峰直接帮扶的吴正高家就是个例子。52岁的老吴是家中主要的劳动力,患有糖尿病和痛风。以前,老吴从不去正规医院看病,到处找偏方服用,不仅经济负担重,效果也很不好。自从张知峰今年上半年入户耐心宣讲后,老吴第二天就去卫生院做了全面体检,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医疗费用大幅降低,且血糖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没想到我之前都是在乱服药,多亏了张院长。我逢人便说要相信科学,有病就要去正规医院,要听张院长的!”老吴悔不当初。

“跟老百姓打交道就是需要耐心、爱心,我和同事们的入户宣讲、诊治正在逐步改变村民的观念。许多孕妇都能主动去卫生院领取免费叶酸,不少妇女也主动去乡卫生院接受‘两癌’筛查,这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说到这里,张知峰欣慰地笑了。


“龙王”:我的村庄我的家


在正努力脱贫的民族村,付梅走村入户的过程中,没有发现一户家中有麻将桌,老乡们无论刮风下雨都在劳作。前些年,县民宗委曾为贫困户送去过41头猪仔、300只鸡。但这只能解一时之急,要想彻底拔掉贫困户的“穷根子”,就得立足长远,发展村里自己的产业。

困守几亩地,搞不了产业;外出务工,家里又没人照顾,这成了村民们心里“两难”的问题。对此,不仅老乡们心焦,还有一个人比老乡们更焦虑。他就是“龙王”——放弃老板当村干部的龙忠合。

龙忠合是土生土长的民族村苗家人,小名“龙王”,今年36岁。他的父亲属聋哑一级残废,家中兄弟姐妹六人,当年家境十分贫寒,住在村中偏远的山顶上。1996年,年仅14岁的龙忠合就外出打工,干过搬运工、建筑小工、捡过垃圾,有时还吃了上顿没下顿。一次偶然的机会,龙忠合进了河北沧州山峰海彩印有限公司工作。他潜心研究彩印技术,9年的坚持,从组长干到了公司的生产总监。2005年,龙忠合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为照顾妻子,他谢绝公司的高薪挽留,来到浙江义乌,开了属于自己的加工厂。原本,他可以一直这样过着安稳富足的生活……


龙王.JPG

“龙王”的蜡染工艺课


2012年底,正值重庆市第八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之时,龙忠合回到了家乡。每次回乡,他都会带上一些礼物送给乡邻,文具、书籍、糖果等。可是,熟悉的家乡变了,村里年轻人越来越少,留下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孩子,不少土地也撂荒了。“当时有件事特别触动我:亲戚家的小孩过来串门,我就问他,‘15+45等于多少?’这个已经上三年级的小孩硬是回答不出来。”龙忠合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少了家长的关心和督促,孩子如何全面发展,日后是不是也只能步父母外出打工的后尘?到晚上,左邻右舍都过来串门,向他了解“外面的世界”,大家说的最多的还是“龙王,你这下出息了,不要把大家搞忘了哦……”

那时的他,每年可以轻轻松松挣上几十万元,而村干部每月的工资还不到一千元。“要不要留在村里帮乡亲们搞发展?”这个问题在龙忠合的脑海里盘旋了一遍又一遍。妻女常年在城市生活,能否习惯?他的小女儿到现在都还害怕村里的黑夜。但乡亲们的热切期盼让他顾不了这么多了,龙忠合毅然留下来,竞选上了村委会主任。

我见到“龙王”的时候,他正在协调施工队和村民间的一点小纠纷。下午两点多的太阳正毒,他还没有吃午饭,一张圆圆的娃娃脸,晒得黝黑,一双草鞋有点磨破了。“村子要发展,总要有人付出,有人来牵头。我们还年轻,该为家乡做点什么。”龙忠合说出了心里话。

“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山多、良田少、没有工业,我建议发展乡村旅游。”

“‘龙王’,你吹牛,城区都是高楼大厦,好得很,谁愿意来我们这个穷沟沟?”面对龙忠合的建议,一些村民将信将疑。

龙忠合胸有成竹,他一定要办成一件“大事”。

农历四月初八是苗族传统的苗王节,是从祭祀苗王亚努而演变成的传统节日。2014年,龙忠合打算把苗王节办成旅游节。他告诉村民,当天做苗家宴席免费招待游客,按桌向他领补贴。苗王节上,村民们身着民族盛装,击鼓迎宾,唱苗歌、跳苗舞,表演上刀山、下火海、仙人合竹等绝技,还进行“斗牛”比赛。首届苗王节就迎来游客2.2万多人,村民各家各户摆了共300多桌酒席款待这些四面八方的客人。这次苗王节,花去了龙忠合35万元积蓄。一位不太相信乡村旅游的老乡用10斤米面做成“油香粑”,当天卖出1000多元;有村民花4000元买进羊肉粉原料,当天毛收入为1.1万元。要知道,本村最勤快的夫妇每天出勤种田或是打零工,一年不吃不喝,才能积攒4万余元。

“这次苗王节,是真真正正的苗族同胞自己为旅游而操办的节日,是民族村传统民风民俗的一次集中展示。用事实说话,村民们都知道什么叫乡村旅游了。”龙忠合很自豪:“我们不仅要办苗王节,还要发展农家乐、客栈,真正让老百姓致富。”

其实,早在2012年,民族村就被国家住建部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目前,民族村仍保存着大量的传统木质建筑,共计2.4万平方米,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70%,建筑样式有四合院式和吊脚楼式,大部分为上世纪50年代修建。它们定格着悠久的时光,珍藏着浓郁的苗家风情。2014年,梅江镇又请来专家在传统建筑、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支招,村民们决心把民族村建设成为重庆市苗族特色文化“第一村”的干劲更足了。

2015年夏天,经多方努力,山沟沟里终于迎来了大项目。这个投资300多万元的集高山生态移民安置与苗家风情旅游于一体的项目,将在妖云峰半山间修建乡村旅游接待户80户、苗家大院40户,建成梅江苗寨风景区。“这是梅江镇唯一集高山生态移民安置与乡村旅游于一体的项目,必定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观光基地。”村支书石胜成表示:“旅游业的兴起,又会带动相关种植业的发展。目前,村里36户贫困户都种植了黄桃、脆红李等优质水果,全村水果种植面积已接近500亩。依靠一三产业联动发展,全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2160元增加到去年的近3700元。”

2013年至2015年间,民族村相继荣获“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生态文化村”、“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等称号,龙忠合则荣获“2015年度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


绣娘五妹:停不下的爱


谁能想到,一枚小小的绣花针可以绣出一片大好风景。

2015年7月,在香港的一次展会上,来自民族村金珠组地地道道的老绣娘的作品——《卧虎》,竟拍出了158万元的高价。

有的历史书写在竹简上,有的历史镌刻在石碑上,苗族却把数千年的历史深藏在服饰里,一针一线凝结在苗绣中。苗族世代生活在西南山区,苗族女性沿袭这门古老的手工艺——苗绣,由母亲传给女儿。苗族刺绣技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最早的金珠苗绣,源于苗寨妇女装饰衣裙、被面、枕套、帐幔等,多采用几何图案和苗族图腾。由于毗邻黔湘鄂等省区,金珠苗绣深受当地土家族、侗族、汉族文化的浸染,又吸纳湘绣、蜀绣之所长,其图案增加了人物、山水、花鸟、文字及双面绣法。同时,濒临失传的“烟丝苗绣”在这里也得到了及时的抢救与传承。

龙忠合知道,村里的姑娘个个会绣花,她们十几岁就跟着母亲、嫂嫂和姐姐学绣花。平绣、辫绣、结绣、缠绣、贴花、抽花、堆花……几十种针法都难不倒她们;粼粼的水波纹、起伏的山脉纹、太阳星芒纹、栩栩如生的花草鸟兽等图样,随她们的巧手任意勾勒,没有一种花样是固定不变的。村里绣功不错的老绣娘有20多人。吴玉英老阿妈曾在彩虹出现时起针、彩虹消失时停针,花40多年完成双面绣“祥云祈福”,代表着苗绣的最高水平。

面对男性在家庭生产生活中的缺位,龙忠合心中酝酿着一个更大的梦想:组建村里的绣娘创业队伍,方可留住这些有一技之长的妇女外出打工,让苗绣技艺重现光彩。而做大做强民族村的金珠苗绣,也许还能扛起“秀绣”的大旗,破解村子“空心化”的难题:妇女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孤寡老人才能有所养,留守儿童才能有所学。

让村里的老绣娘们把丢失多年的手艺捡回来不容易,把村里愿意学习苗绣的年轻绣娘培养起来不容易,把传统的家庭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建成新的产业更不容易。但龙忠合坚信,做苗绣产业就是从实际出发、因村施策,做好了,就是真正的精准扶贫。

此时,龙忠合想到了一个人,就是又会苗绣又懂经营的表姐杨秀燕。杨秀燕在家排行老五,人称“五妹”。杨秀燕7岁就跟随母亲学苗绣,此时的她正在湖南长沙经营一家湘绣公司,生活得富足、滋润。为请回这位优秀的苗家女,龙忠合接连给表姐打了一周的电话,每次通话都是好几个小时。


绣娘五妹1.JPG

绣娘五妹


“因为我的生活特别稳定,小孩在长沙读书,成绩很好。家人也觉得没有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来重新创业,我当时特别犹豫……”杨秀燕说得很坦诚,“但最终龙王还是打动了我。”

五妹至今都还记得,那一年春节的7天长假,龙忠合每天都准时来电“拉她入伙”。正月初七的民族村飘起了漫天大雪,“龙王”心里焦虑到了极点,又怕家人担心,一个人跑到山顶打电话。电话中,两个人还有些争执。突然,“龙王”沉默了,五妹似乎听见那头雪花啪啪啪地敲打听筒的声音和“龙王”时断时续的抽泣声。“五姐,你再不同意,我的心就比这大雪还要凉了!”“龙王”放声大哭了起来。

杨秀燕的眼眶湿润了:“我是秀山人,离开家乡很多年了,觉得现在是我该回来的时候了。民族村要发展,村里想发展乡村旅游,还需要一些产品做支撑。我们要做的是一个产业,需要有经验的人去策划、去闯市场。”

于是,2014年村里成立了金珠苗绣专业合作社,8户贫困户成为社员,通过绣娘培训吸纳留守妇女27人,以计件的方式领取工钱,还吸引在外务工的36名绣娘到县城的苗绣展览馆上班,每月可增收1500元。为抓好苗绣产业的发展,两年来,秀山县、镇、村三级联动,组织对苗绣市场进行系统调查,请来国家级湘绣大师培训妇女。目前,该村已有56位苗族绣娘接受专业培训,70余名妇女掌握了苗绣基本方法,共计投入资金100多万元用于技术培训、购买原材料和开辟市场。这两年,县民宗委投入25万元支持合作社。金珠苗绣的许多宣传词,是付梅拟写的。杨秀燕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资源,引进湘绣针法将村里的传统刺绣针法从七八种增加到十多种,刺绣产品也从小件装饰品延伸至市场需求量较大的药枕、围巾、服装等,市场拓展到国外。

2014年,合作社的年销售额只有2万元,去年跃升至90万元。今年前半年的销售额更是突破了200万元,入社的吴桂芬等7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伍云娅、伍云芳两姐妹都是村里优秀的年轻绣娘,她们小时候父母就一直在外打工,是爷爷奶奶照顾长大的。两年前,她们在浙江的羊毛衫厂打工,一个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想到奶奶去世后,腿部有残疾的爷爷生活很孤独,两姐妹归心似箭。凭借家传的苗绣技艺,两姐妹认真好学,将老苗针法与现代服饰的制作理念和工艺相结合,探索出了富有特色的“秀绣”。

今年春天以来,合作社还吸纳了县内20多名心灵手巧的残疾姑娘入社,社员达到90多人。绣娘黄英16岁外出打工时,右臂不幸被机器绞伤,留下终身残疾。刚回老家的她,白天几乎不敢出门,觉得自己的人生没了希望。寻访老绣娘的过程中,五妹听说黄英很有刺绣的天赋,抱着帮她一把的想法,吸纳了黄英入社,并且非常用心地培养她。如今的黄英,仅靠左手刺绣的技艺更加熟练,不仅有了稳定收入,每天还能按时给丈夫和孩子做饭,一家人的生活和和美美。

眼看绣娘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五妹却觉得担子越来越沉。想起自己出去谈订单的日子,坚强的五妹也忍不住落泪:“这一路,我们走得很辛苦。因为在秀山做苗绣的就我们一家,都要靠自己去摸索市场。县工商联、文化局、妇联、民宗局多次牵线搭桥,介绍我们去参展,去对接相关企业,我们很感激。就在去年,我们绣娘的故事还登上了央视《讲述》栏目。”

初创企业的艰难,远超过龙王和五妹之前的想象。金珠苗绣的品牌认知度还不够高,推广时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如何通过旅游营销和网络营销等方式,把生产、销售结合起来,盘活资源?龙王和五妹还想到了转让股权、引进人才等合作方式,请来了吉首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的专家帮助合作社开发产品和策划销售。

“我之前的生活很富裕,而如今,我已经卖了自己家的两辆小轿车,只留一辆车跑业务。现在我的角色是投资商、管理者、销售员兼保姆,无论接单多少,我每个月都要如数开出全社绣娘和工作人员的工资,十几万的数字对我压力特别大。母亲还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偷偷拿给我四姐,让四姐假意借给我…….但是我非常欣慰,我的绣娘们是一个非常有灵气、接地气的团队。我们经常去山里采风,仔细观察树叶、蝴蝶、日出日落,对待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我想,再坚持一下,一定会成功!”

就在今年9月中旬,五妹又带着绣娘们满满的心愿,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第八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山东潍坊举行的2016中日韩产业博览会,还谈成了几批大订单……“为了我们的金珠苗绣,我会一直在路上!”

不掉眼泪,哪有感情!这多情的青山绿水,养育了敢想敢做、知恩图报的民族村人。缘于血缘,终于责任,他们用汗水和泪水书写了一个个平凡而又感人的创业故事。是啊,脱贫致富、全面小康梦不必向远方,在家门口也能实现啦!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