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侗寨大利的恪守
发布日期:2018-03-15

IMG_3744.JPG


侗寨大利在贵州省榕江县栽麻镇,全村人户清一色都是侗族。

大利有座古老的四合院木楼,名闻遐迩。

从前栽麻也有一座四合院木楼,主人叫卜胡成。他有两个姐妹,一个嫁在栽麻,一个嫁到大利。当年,大利那户人家为迎娶卜胡成的姐妹,就仿照栽麻四合院的样式,建造了一座新的四合院木楼。“文革”中,大利的四合院也受到冲击,一些生活用具流失,房子也部分受损,但整个房子的架构依然保存完好。

栽麻是我老家,是镇政府所在地。2015年夏天,我和女儿去做口述史的研究。从前栽麻是个传统的侗寨,现在传统已经有了改变。我们希望以口述史的方式,记录这个村寨这个地区乃至这个民族文化的变迁。暑假里,我们采访了很多老人。第一个访谈对象叫杨通枢,是以前栽麻小学的校长。访谈中,老人曾提到过栽麻的四合院。后来,我才了解到,杨通枢的母亲,就是卜胡成嫁在栽麻的那位姐妹。

以前栽麻的四合院,现在没有了。以前栽麻的歌师、戏师、唢呐师,现在都没有了。幸好,栽麻周边的村寨还有。大利的四合院跟栽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其主人是其中一个我们要采访的对象。计划中,大利有三个采访对象,此外还有一位歌师,以及一位叫杨昌宁的老人。抗战期间,国立贵州师范学校由青岩迁到榕江,杨昌宁老人曾就读于国师,还在大利和栽麻执过教,算得上栽麻历史变迁的见证人。

然而,采访还没来得及开始,2015年9月,杨昌宁老人就出事了。他摔下河坎,意外离世。当我得知消息,赶到大利,老人已入棺。终究没能见到老人最后一眼。看着棺木,我内心悲伤。认识老人很久了,我们已是多年的朋友。2001年,我第一次到大利,印象实在太好了。两年后,2003年,我再次重走大利。就是那次,我认识了杨昌宁老人。我与老人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之交。之后,每年假期,我都要去拜访他。昌宁老人家的木楼临河修建,临水一面有道长廊。每次靠在长廊上,凭栏眺望,听潺潺流水,心就被融化了,无尽的乡愁随流水远去。每次到老人家,他都要留我吃饭,有时候是他儿媳做饭,有时候是他女儿做,有时候是老人自己做。厨房升起柴火,炊烟弥漫,人在炊烟中活动穿行,一束光从后门照进来,与炉火相辉映,板壁变得金灿灿的,整个屋间暖融融的,温馨而美好,给人以温暖的家的感觉。

昌宁老人的突然离世,加重了我的采访工作的紧迫感。到大利后,我们先去老人家祭吊,随后陪我去的贝珍去看望大利四合院的主人。后来我得知,贝珍和四合院的主人是亲戚,她父亲这边是大利四合院主人的娘家人。然而贝珍父亲已过世多年,如今大利四合院主人也已年逾古稀。因此每次见到贝珍,四合院主人便会紧紧握着贝珍的手,连连说“哎珍,珍遥”。“遥”是侗语里“我”的意思,“珍遥”直译过来是“我的珍”,其意思就是说“珍啊,我的心肝宝贝啊”。

大利四合院建在小河旁,花桥边上,从四合院的大门口看过去,隔着小河,对面是棵古老的枫树,枫树再上去,便是鼓楼。四合院共三层,进了大门,是个天井。四合院主人住二楼。我们上到二楼老人住的房间,房间里很干净,一铺床,一个火坑,几条凳子。房间进门处,摆着张木椅,一看就知道是有了年岁的,显得很古老。我第一次到大利,曾来到这个四合院,我给那把椅子,以及玉石烟杆、绣花荷包等古老物件都照过相,所以印象深刻。

老人见我们到来,十分高兴。贝珍小时候到过四合院。记得屋角有个装糯米饭的木盆,在过道上有纺纱机,她便就这些记忆向老人问这问那。老人一一答复并印证。于是历史和过往便在他们的谈话中复活了,沉睡在记忆深处的景象被唤醒,侗寨的故事也在讲述中变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主人说,小时候,他跟父母去外公外婆家,进到栽麻,沿河岸一条花街往下走,到一个水塘边,折而往里,也是花街路,走完田埂,再拐弯,就到了外婆家大门口,那就是栽麻四合院的正大门。现在,栽麻的花街路没有了,水塘没有了,四合院也拆散了,四合院的大门口现在变成了公路。说着说着,四合院主人突然道:“珍,现在想起我小时候去外婆家的事,就像做梦一样。”

第二天,是上山安葬昌宁老人的日子。丧葬过程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整个寨子没有一家烧火做饭,所有人家都来帮忙了,大家齐心协力,尤其到老人上山的时候,抬棺木的,拉绳索的,众人云集,场面壮观闹热。听寨上人说,在大利,有两件事被看作是全村所有人的大事,一件是死人,一件是起房子。寨上只要有一家办丧事,全寨人都来帮忙。起房子也是这样,一家起房子,全寨人都来了,而且每户人家还要送一根木料作帮衬。正是在这里,我看到了隐藏在侗寨历史深处的传统文化的力量,看到了乡情文化强大的凝聚力。

那天吃过晚饭,我便去采访大利四合院主人。这天没有贝珍在场,主人似乎变得有些落寞,好似往事尘封在瓶子里,不愿意再次揭开。我便提前结束访谈,然后往寨上去,向人打听歌师的家。我有个表妹在乡土文化社上班,致力于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我曾看到表妹发过的一个视频,录的是大利的一名老歌师,弹着大琵琶唱侗歌,那情形很动人。口述史中我便计划要去采访那名歌师。但不知道歌师的名字,于是就在寨上问,歌师家在哪里。有人指着进村路口的一棵大树说,你往那里去,大枫树下的那栋房子,就是歌师家。他在小学教书,大家喊他石老师,寨上的小孩天天晚上在他家唱歌。

我走到大树下,看到有群小孩聚在那里玩耍,就问,哎侬,石老师家在哪里。有人反问,你找石老师做什么。有人说,我们也在等石老师。还有人说,我带你去见师母。一个男孩便把我带进屋,一位侗族妇女正在厨房里忙活着。男孩叫道,师母,有人找石老师。师母从厨房里出来,满脸笑容,招呼我坐下。师母说,每天早上,她都在村口花桥头卖米粉,明天早上的葱花没有了,石老师骑摩托车到另外一个寨上买葱去了。师母性格开朗,待人热情诚恳。我开始询问跟石老师相关的事。师母说,从1996年起,他就开始教小孩唱侗歌,一个班一个班地带。他也编侗戏,有个人并不很懂侗戏这行,就叫他去教,编了个侗戏,后来出了名。没想到那人偷换了名字,于是那人就成为歌师,拿到侗歌传承人的钱。石老师却没拿到钱,他也不计较,还是继续教。师母就说,太辛苦了,不要教了,你要上课,还要做活路,还要教这个。他说,要是我不传,这个地方没人传下去,我是为了村寨做的,村寨的人会记得。

我问,石老师是不是特别喜欢歌。师母说,他从年轻时候起就喜欢歌,人家演戏不会演,也来喊他去,他妈妈就笑话他,你是前辈子欠债哦。师母是高洞人,爱唱歌,我们边聊天,她就边唱歌给我听。我就问,你喜欢听石老师唱歌不,他唱得好不好。师母说,他唱得好。

过了一阵,听到门口有学生欢叫着,老师回来了,老师回来了。话音刚落,只见石文昌老师推着摩托车进门来了,他微笑着,谦恭温和。我一看,他不是我要找的那名歌师。但我想,这样的差错也许自有它的缘由,于是将错就错。我安心坐着,听石老师教孩子们唱歌。石老师一进门,孩子们就一下子围拢过来。这些孩子都是石老师的学生,但他们之间,更像父亲跟孩子的关系。石老师家厨房外面,有个很大的房间,石老师就在这里教孩子们唱歌。歌声从木楼响起,随风飘荡在寨子上空,歌声让这个古老的村寨有了灵魂。除了教侗族大歌,女孩所学的,还有一首古老的侗族琵琶歌名曲。唱这首歌时,她们按队形站着,边弹琵琶边唱歌,按照琵琶弹奏的节律缓缓行走,优雅舒缓,高贵从容,那是琵琶歌演唱固有的形式。当我听到清脆的童声,唱着古老优美的侗歌名曲,禁不住心潮起伏。记得采访杨通枢老人时,他说以前的栽麻有花桥,有石板路,河水清澈,绿树环绕,像仙境一样。你看现在大利是什么样子,以前栽麻就是那样子。因为我大姨妈在大利,小时候我经常去大利,要说起来,大利哪里比得上栽麻,要是以前的栽麻能保存下来,远超过现在的大利。

那天,在大利的歌声中,我一方面为栽麻而伤感、疼痛,同时也为大利而欢欣。这个侗寨的人和事,让我触摸到了侗族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也让我找到了在栽麻故乡失落的乡愁。


IMG_3558.JPG

侗寨人的寻常日子


_MG_4957.JPG

IMG_3315.JPG

IMG_3410.JPG

IMG_3477.JPG

IMG_3474.JPG

IMG_7190.JPG

侗寨人生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