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特别策划
早春北部湾——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侧记
发布日期:2017-09-06

7鱼港码头2.jpg


农历正月十五刚过,北海这个位于北部湾东北岸、广西南端的海滨城市,早已春意盎然。市内道路两侧枝叶繁茂的小叶榕以及郁郁葱葱的龙眼树、棕榈树,尽显浓郁的南国风情。红彤彤的小灯笼挂满大树枝头,夜色中偶尔还会传来断断续续的鞭炮声,年味意犹未尽。

生活在北海的各族同胞,明显感受到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与往年的些许不同。平时不怎么堵车的市内主路上,挤满来自贵州、云南、四川、广东乃至全国各地的私家车,酒店旅馆价格比平时提高了三四倍。更引人注目的是,城区的新房和二手房销售也变得异常火热。

对于北海,很多人并不陌生。碧海、银滩、南珠、渔船、火山岛、红树林……特别是在很多大城市被雾霾笼罩的时候,三面环海、空气负离子含量极高的北海,更是被誉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氧吧”。但是,如果要说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的灵魂何在,那一定是非“开放”莫属。

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北海合浦就成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帆影苍茫,舟楫相望,碧波之上中外商贸往来、东西文化交流,见证了北海的经贸繁荣与人文荟萃。直至今天,众多历史遗存及人文景致依然熠熠生辉。到近代的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的签订曾让北海忍辱被动开放。上世纪90年代初期,北海跻身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再次站到了对外开放的前沿。

作为一个开放城市,无论城区市民、区县农民,还是疍家、渔家、归侨,抑或来自大石山区、水电站库区的壮族、瑶族移民以及从全国各地来北海发展、旅游的各族同胞,无不感叹其发展快、变化大。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北海迎来经济腾飞的重大机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三大产业的发展壮大,彻底改变了过去缺乏产业支撑的局面。但同时,对城市未来发展有了更多想象空间的北海人,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拥有优异的区位、优质的资源和丰富人文的北海,在开放发展的舞台上还远没有扮演好历史赋予的出彩角色。

北部湾的碧波,不断激荡着这片沃土。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确立了“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三大定位。今年1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参加全区“两会”北海代表团审议时,对北海提出了“舞起北部湾经济区扩大开放合作、临港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升级发展、海洋经济发展和滨海旅游发展的龙头,当好广西排头兵”的新要求。刚上任不久的北海市委书记王乃学在谈到北海的发展时,则用三句话进行了概括:“北海的发展已经很好,但还能更好,而且应该做好。”


汉风古郡·碧海丝路

回望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绕不开合浦。今天隶属于北海市的合浦县虽与两千多年前的合浦郡同名,但已不可同日而语。

由于合浦三面环海,水路交通极为便利,汉武帝时已经形成一条以合浦港为中心枢纽,沟通岭南与西南、岭北及中原的通道,同时联络中原与东南亚、南亚交往贸易的水路交通线,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自徐闻、合浦船行五月,可达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度、斯里兰卡等国。”《汉书·地理志》上的这一记载,不仅印证了那段历史,也是迄今为止中外史籍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记载。

从北海市出发约20多公里,便达合浦县。县城靠近215国道的一侧,建有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合浦在秦朝以前隶属百越,是百越民族重要支系骆越人聚居之地。秦始皇统一岭南后,曾南迁大批中原汉人“与越杂处”。随着汉代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合浦成为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汇之地。合浦汉墓群是目前国内保存较好、规模最大的汉墓群之一,估计总量应有近万座。从中不仅可以推断出今天合浦县城一带应是当初郡治和港口的所在地,而且可以窥见当年商贾云集、市面繁华之景象。

在汉代文化博物馆出土文物精粹展厅,陈列着历史上当地人日常生活所用的陶器、铜器等,生动地反映了中原汉族文化与岭南文化的融合。与之相伴的,还有数量众多的琉璃、琥珀、玛瑙、水晶、绿松石装饰品,以及印度、希腊风格的黄金饰品。这些物品有相当部分从海外输入,特别是琥珀,主要产于欧洲的罗马帝国,被认为是“东西通商史上的重要物证”。与此相对应,《汉书·地理志》也记载,汉王朝派遣外交使团及应募商贾随行的船队,携带黄金和各种丝绸产品,“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

“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与北海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相生相伴的,还有合浦珍珠文化。汉武帝设立合浦郡后,其中一个大举措就是在此建立珠市,以珠易丝,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各国进行通商贸易。成语“珠还合浦”,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这段历史。如今位于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白龙村的白龙珍珠城遗址,就曾是南珠的最佳产地。2015年12月开始,北海市文物局对白龙珍珠城遗址及其周边5公里地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8处汉唐至明清时期的古文化遗存。这一重大发现,将白龙城可考究的历史由之前确定的明朝推前至汉朝,成为北海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的又一重大突破。

在海上丝绸之路对外交往的历史长河中,与贸易相伴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到南北朝以后,北海海上丝绸之路在佛教文化传入我国中原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达摩就是沿着这条海路来到中国的,很多佛教徒也跟随而至。历史上,合浦曾有13庵42庙的记载,如今的东山寺便是当时所建的第一所寺院。

海涛拍岸,风云千年。新的时代到来了。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及“一带一路”的深入实施,北海不断深化与东盟各国的开放合作,东盟已成为北海第二大贸易伙伴,旅游、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同时,北海不断加大对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考古、研究、保护及发掘的力度。2016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北海市政府联合主办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海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刘庆柱在会上表示,根据合浦汉墓出土文物来看,可以判断合浦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过程中产生时代最早、社会影响力最广的始发港。

“不看海丝路,枉来北海游。”这既是一句广告语,也是当今北海打造的一张新名片。

2008年,由广西演艺团体推出的我国首部大型海洋历史舞台剧《碧海丝路》,为自治区成立5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这部以北海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的舞台剧,不仅在国内进行演出,而且数次代表中国到东南亚、欧洲巡演,受到广泛好评。2016年5月,随着北海首个专业性大型演出场所——碧海丝路大剧院揭幕,这部历史舞台剧终于回到始创地,每周六晚8点准时在剧院上演。绚丽的大幕开启,汉武帝派遣的以大浦为使臣的船队,满载黄金、丝绸等货物由合浦大浪港出发,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的远洋航行。依依不舍的新婚妻子阿斑将红纱巾撕下一半交与大浦,期待未来红纱重逢在月光岩上。历经数年生死海路,深爱阿斑的大浦婉拒了马来西亚公主梅丽莎的求爱,不辱使命,带着邻国赠予的玉器与香料返回祖国……


老街

位于北海市北部湾中路和四川路交汇处的北部湾广场,地处市中心,高楼林立、商业繁华。这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广场,见证了北海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发展历程。广场北侧的“南珠魂”雕塑,则彰显着北海的南珠文化和海滨特色。

早晨,伴随着上班族的车水马龙,广场上熙熙攘攘,除了众多跳舞的大妈们,还有来来往往的游客。刚刚从造船厂退休的花大爷,在广场上做健身操。谈到北海的变化,他感受最深的就是外来人口特别多,除了游客,定居的也越来越多。“北海气候好,房价也不高,很多北方人到这里生活。”头戴纱巾的回族大妈马兰在广场一角休息。她今年64岁,来自甘肃临夏,这次和家乡的亲朋好友20多人一起组团出来旅游。“以前没有出来过,这边环境好,天气暖和,家里那边下雪了。”马兰大妈玩得很开心,一路买了不少东西。说话间,大妈的老伴马孝贤走了过来。“我们平时都做农活,去年庄稼收成好,钱多一些,就出来溜达溜达。北海是个好地方,整洁美丽,一会儿还要去老街、银滩等景点转转。”憨实的马大叔说。他们从北海还要去桂林,然后从贵阳乘飞机回临夏。


6老街——珠海路3.jpg

老街——珠海路


北海三面环海,距离北部湾广场最近的当属外沙,从广场出发沿四川路向北前行一公里左右便可到达。外沙旁边的中山路、珠海路等老街,一百多年前曾是北海最繁华的商业区,也是北海城市的发源地。其中,珠海路长约1.5公里,始建于1883年,沿街两三层高的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至今保存完好。这主要是受19世纪中叶英、法、德等国在北海建造的领事馆等西方建筑的影响。当时这里店铺鳞次栉比,主要经营苏杭绸缎、鱼虾干货以及日常生活用品。随着时间的推移,珠海路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很多店铺成为民居。近年来,北海市依托老街厚重的文化积淀,推动商业旅游开发,来自全国各地的个体客商在此经营落户,往日的繁华与热闹场景正在重现。

在名为“海丝路”的店铺,货架上摆放着国内和东南亚的食品、日用品,墙上贴着“海上新丝路,东盟万里行”的宣传画。女店主是新疆伊犁人,其父母在解放初期从内地支边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她大学毕业后曾在广东等地创业发展,五六年前跟老公来到北海,在老街开了两家“海丝路”夫妻店。“北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伊犁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结点,所以我从新疆来到北海就是一种情结吧!”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店主表示,今年游客更多了,相信今后北海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9海边招揽游客胡女工.jpg

积极参与旅游业的妇女


“咋‘一带一路’呢,万变不离其宗,得有人!”在一家售卖越南红木制品的店门口,两位操着东北口音的老大哥在交流着经营情况。春节期间来北海的游客暴涨,然而节后客流一下回落了很多,让商家感到失落。徐跃以前是中建二局的职工,上世纪90年代,曾随单位来北海开发房地产,后来在北京安家。退休后,他在北海买了房,享受着悠闲的生活。前不久,徐跃回了一趟北京,起一脸的疙瘩,雾霾让人难受。用他的话说,如今回北京已经不习惯了,家里老人去世后也安葬在了北海。今年45岁的苏丹,2009年从辽宁锦州辞去工作,来到北海开起这家红木店,家也就在旁边的楼上。“眼下淡季生意不好做,简简单单够生活、够吃喝,比以前上班强。关键是这里空气好。”苏丹说,店里的红木制品都是从越南进口的,自己也算是“一带一路”的受益者。经营除受客流量影响外,网购对实体店的影响也很大,但他会一直做下去。

北海的交通越来越方便,拥有港口、机场、高铁、高速公路,与国内经济圈联系更加紧密。“以前北海没有啥工业,主要是旅游和养生,现在万达广场来了,国内一些大房地产开发商也来了,高楼大厦越来越多,比以前是有了很大发展。”谈到北海的发展,两位大哥颇有感触。“前些年老街都是传销的人,北海甚至广西的名声都让他们搞坏了。现在传销越来越少了,游客特别多,北方人也多,而且大都在这里买了房。”

32岁的壮族妹子韦梦娟一边照看孩子,一边打点店面。她主要经营北海特产以及东南亚商品,店门口海鸭蛋促销的牌子吸引了不少游客。韦梦娟的老家在南宁,到桂林旅游时结识了自己的老公,一个帅气的大连小伙。前些年,她老公的哥嫂在老街经营一家店铺,后来看到当地产的海鸭蛋特别受北方人喜爱,于是兄弟两家在北海合开了海鸭蛋厂。他们生产的海鸭蛋不仅供应当地菜市场、商场,而且销往东北等外地市场,网络、微信销售同步。

除了外来人,生活在老街的老北海人也享受着自己悠然的生活。站在自家门口,庞文强一边吸着水烟桶,一边逗着邻家的小孩玩。老庞今年60岁出头,人看上去很精神,也很随和。虽然生活在海边,但庞文强却是除了下海打鱼以外什么苦力活都干过,包括拉人力车、打柴卖、种地、木工泥工等,最后从事的工种是电焊工。他家的房子是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二层骑楼式建筑。他小的时候,老街后面就是大海,并没有现在的街道。海水涨潮的时候,捕鱼的船只以及来自东南亚的商船可以直接将船开到老街的店铺里卸货,减省了人工。当时的老街很安静,也很和谐,每户人家的房子都是不上锁的。下雨天,人们从连在一起的家家户户的门洞里穿过。如今,除珠海路以外,周边老街上的房屋很多都建成了新式楼房,味道完全改变了。庞文强的几个兄弟都已经搬出老屋到新城区住了,只有他家还生活在这里。


疍家·渔家

自原始社会起,人类就将征服大海作为梦想。对于以海为家的民族来说,大海既是他们征服的目标,也是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在北海,还生活着一个与海有关的特殊群体——疍家人。

疍家的起源已无可考证,其称谓是因为其常年生活在海上,以舟为家,如蛋壳漂泊于海面,并且常年在海上与风浪搏斗,生命无保障,如同蛋壳般脆弱。这些说法,其实都反映了疍家人以海为家的艰难生存状态。北海疍家人主要居住在外沙、地角和侨港,其中外沙、地角的疍家人都认同其祖先来自福建的说法,因有见岸遇港就泊船扎营的迁徙特点,于19世纪漂泊北海并扎根在此。如今的疍家人早已陆续上岸生活,结束了以船为家的历史。

与老街仅有一条海堤之隔的外沙港内,挤满大大小小的渔船。每天,只要风浪不大,这些船都会在早上四五点钟出海,中午十一二点陆续返港。临近中午,附近一些经营海鲜产品的商家骑着摩托车来外沙港进货。一位商家将两个用塑料纸包着的大竹筐放在岸边,港口里一艘小船上的渔民将活蹦乱跳的鱼从船舱里捞出;一位老汉则把装满鱼的水桶拎到岸上,然后倒入商家的竹筐。经过几次往来,几十条大大小小的鱼便装框完毕。老汉拿出杆秤,将几条大小不等的鱼上称后成交。老汉名叫王家章,今年69岁,疍家人。他指着港口里的船告诉我,这里5米长的小船都是钓鱼的,十几米长的船是撒网捕鱼的,而五六十米长的大船则是拖网捕鱼的。从小就下海打鱼的他,一辈子都是和大海打交道,不过早在多年前,他们一家就都上岸生活了。如今,老人和当地的另一位渔民合用一条小船,轮换着出海钓鱼。

历史上的疍家人由于常年以海为家,曾经很长一段时期不被陆地居民所接受,常常是“出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海疍家人聚居的外沙还是一片悬浮在海面的疍家棚。几根木头作柱桩,用篱笆或旧船板作墙板,用竹瓦或油毛毡作屋顶,一家人生活起居都在这种简易小棚里。如今,外沙的面貌早已今非昔比,一栋栋二三层高的楼房整齐排列,一个个海鲜产品加工厂在忙碌之中。近几年,随着北海旅游的不断发展,这里也建起了一座座高档的酒店旅馆及娱乐设施。

“渔家女”海产品销售店里,摆满各种各样的海产品,既有加工好的大鱼干,也有盛放在圆形塑料桶里的小鱼虾等,加工好的海参就有一二十种。店主林小弟的妻子和另一位妇女正将海产品打包,准备发往广东。50多岁的林小弟年轻时曾经下海打鱼,做现在的生意已二三十年了。“我们是渔家人,现在疍家人已经很少了。”相比疍家人以船为家,渔家人虽也下海打鱼,但在岸上是有房子的。无论是疍家人还是渔家人,生产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不再全靠下海打鱼为生,打工、经商或者从事其他职业的都有。

如今,北海又出现了一个以海为家、靠打鱼为生的新群体——合浦农民。距离外沙不远靠近滨海大道附近,有个金滩。这是一片人工填海而成的沙滩,由于沙面呈金黄色而得名,与银滩遥相呼应。岸边一座座崭新高楼和蓝天之下、碧波之上的渔船,构成一幅优美的画卷。时值中午,船上的人们有的整理渔网,有的坐在船头休息聊天,还有买鱼的商家撑着用四五米见方的泡沫做成的简易筏子到小船上去收货。几位来到沙滩上整理渔网的渔民告诉我,他们都是合浦县的农民,由于村里土地资源较少,一二十年前他们开始弃农上船。不仅在金沙滩海域附近,整个北海都有合浦的农民在捕鱼。

身着肥大渔裤的钟开建边整理渔网,边照看3岁的小孙女。这天,在北海打工的儿子放假休息,带着孩子到船上来玩。今年55岁的钟开建,20年前就来到北海捕鱼。此前,他在老家合浦县常乐镇种桑养蚕。合浦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除了海上运输之外,还有珍珠、陶瓷和丝麻等产业,其中丝麻出口贸易的持续时间最长。常乐镇种桑养蚕的历史尤为悠久,曾有“蚕乡”的美誉,产品远销欧美。由于受近年来劳力外出打工等影响,制约了当地蚕桑业的发展。如今,像钟开建这样来自合浦县的农民,平日里都以船为家。

离开外沙前,76岁的疍家老人黎乾兴划着小木船,穿过密密麻麻的大小渔船,带我从海上领略了北海的风采。


归侨

北海城区的主干道,很多以各省市区的名字命名,比如北京路、贵州路、西藏路等。在云南路附近的西独树根社区,广场上的宣传栏里张贴着民族团结和法制教育的宣传画。

从西独树根社区出发沿北海大道向西两三公里远,便来到南码头。只见十来艘40多米长的灰色皮壳大船和五六艘60来米长的红色大船并排挨在一起,每艘船上都飘扬着五星红旗,大船后边海面上密密麻麻的小船上同样国旗招展。距离码头不远的南沙滩,到处是玩沙戏水的游客。拥有漫长沙涂且水质优良的南,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和抗御外辱的前沿。抗日战争时期,南驻军就与当地百姓同仇敌忾打击日军。上世纪50年代,这里曾培育出我国第一颗海水养殖珍珠。如今,曾经的小渔村发展为旅游胜地,不时可见来自内蒙古、吉林、陕西等地的自驾车旅游者。从旁边的冠头岭山头向大海远处望去,便是越南。


10侨港风情街.jpg

侨港风情街


1978年,由于越南当局反华,导致大批华侨回国。中国政府和联合国难民署共同出资,在北海市郊区电建村附近的天然港建立起难民安置点,安置归侨和难侨近八千人。如今,这个曾经杂草丛生的荒滩,已变成一座充满魅力的海滨城镇。面积1.1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只有0.7平方公里的侨港镇,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归侨集中安置点,也是我国面积最小的镇。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侨港镇归侨在与当地人的融合过程中,保留了异域的特色文化,特别是炒螺、糖水、卷粉等饮食文化,成为如今侨港最具特色的招牌。近年,北海打造侨港风情一条街,对街道、门店等进行了整修。每当夜色降临,这里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食客。

侨港风情街街口,80后夫妻龙少富、黄红经营着一家海鲜店。夫妻俩的父母都是越南归侨。去年,他们才刚刚开了这家店,但没想到生意异常红火。“今年客人特别多,有不少回头客,昨天晚上8点钟店里的货就卖光了。”黄红说,自家店里的海鲜货源都是从亲戚朋友的船上直接进的,很新鲜,加工的海产品,也是自己请工人师傅做的。她指着街道对面一栋栋三层楼高的灰色建筑告诉我,那些楼就是当年的难民安置点,因年久失修已经破旧了,以后极有可能会被拆除。前不久,她用手机拍了些老房屋照片,准备挂到自家店里,既是纪念,也彰显特色。为让归侨安居乐业,北海市从2012年起陆续建造了一批公共租赁房,很多归侨已经搬入新家。龙少富和黄红都是高中毕业,他们最后悔的就是当时读书太少了,很羡慕现在的大学生。两人还准备以后到越南去看一看,把那里的一些特色饮食引进来。

黄宏明是黄红的父亲,今年60岁,1978年以前在越南当兵,回国后又在国内当兵。如今,老人帮着小两口照看孩子。过些天,黄宏明准备到防城港去参加一个聚会,都是以前的战友,还有从澳洲、越南赶过来的。“由于当时生活条件很艰苦,一些归侨坐船偷偷去了国外。”侨港归侨很多家庭都在国外有亲戚,除了东南亚国家,像美国、奥地利、瑞士、澳大利亚等国也都有,而且很多人在当地发展的不错。现在退休在家的黄宏明经常用微信跟国外的亲戚聊天,有时情到深处还会哼唱起古老的民谣。黄红的母亲傅启平和四个哥哥也都在当年回到了国内,如今她还经常回越南去看亲戚、朋友。

如今侨港的归侨除了出海打鱼,很多人从事餐饮业或旅游服务业。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创立“就哥海鲜”品牌的李瑞就。他不仅搞海产品等经营,而且还在铁山港建起了造船厂。

侨港码头上同样停满大大小小的船只,距此不远的侨港沙滩上游人络绎不绝。未来几年,侨港将突出“侨、港、滩”特色,围绕侨乡文化做文章,力争打造成东南亚特色风情体验区、北海旅游新名片以及全域旅游目的地。


移民

1993年,一批来自广西大石山区的壮族、瑶族农民,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广西相关扶贫政策的支持下,采取由公司运营托管的形式来到北海进行异地搬迁扶贫,在当地开展蔬果种植业。

此后,由于该公司经济效益日渐下滑,这些移民的生存发展问题也日益突出。2003年,北海市在银河区平阳镇租用当地农民土地,建立了移民新村——东山村,以安置这些大石山区移民。十多年来,这个北海市唯一的民族村,村邻和谐,民族团结,安居乐业,文明整洁,一跃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距离市中心约20公里的东山村,眼下正在安装太阳能路灯。这是北海市民宗局的一个帮扶项目。村委会旁边是灯光篮球场,正对球场的墙上安装着大型LED显示屏,与市党建电教中心联网。家家户户三四层高的小楼大气漂亮,与村里仅存的几座老房子形成鲜明对比。今年59岁的村支书唐冠飞是当初来北海的壮族移民。他激动地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237户少数民族同胞早已扎下了根。虽然土地较少,但通过“打工为主,种养为辅”的形式,老百姓收入逐年提高。2015年以来,村里更是掀起建新房的高潮,大多数村民都住进了新房。即便如此,老支书也还是不满足,希望每家每户都有一辆小轿车。


13银海区三河口民族学校踢球的孩子们2.jpg

银海区三河口民族学校踢球的孩子们


瑶族村民韦文忠的小楼刚刚建起不久,虽然还没有装修,但已经入住。韦文忠今年56岁,两儿一女都已成婚。以前种地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这些年家里有四口人打工,老婆和女儿在鱼粉厂工作,小儿子在冷冻厂,大儿子在工业园区组装电子配件,他自己闲下来时也会打零工,一个月全家人至少有八九千元的收入。“从大石山区来到北海,比那边好一百倍。以前在外打工时,心想什么时候家里有台电视机就好了,现在楼房都盖起了。”韦文忠说,按瑶族习俗,新房装修也要讲究方位,等明年房子就漂亮多了。在他家房屋一角,还保留着一个从大石山区带来用以捣蓖麻油的石臼,经常有村民过来借用。“三月三”时,全村的壮族、瑶族同胞还会摆起长桌宴,欢庆节日,感恩新生活。

沿着北海大道出市区不远,北海工业园区和合浦工业园区之间,便是三河口农场平头领分厂。1992年,广西东兰县盐滩水电站的412户2169名壮族、瑶族库区移民,来到北海异地扶贫,不仅住进了安置房,而且符合招工条件的都进了平头领农场上班。1956年建立的三河口曾是军垦农场,上世纪70年代有一批知青来到这里。当时农场以香蕉种植为主,后来转型种甘蔗制糖,一直延续到现在。近年,糖价不错,借着国家危房改造政策的东风,很多农场村民也都盖起了小楼房。当年这些移民的后代,都已长大成人。四五岁时跟随父母来到北海的覃飞,如今成长为农场年轻有为的壮族干部。他告诉我,随着北海工业园区的建立,农场很多年轻人就在离村不到一公里的园区工厂上班,每月收入三四千元。去年,北海市民宗局为平头领农场配置了健身器材,还与三河口农场共同出资举办了“三月三”活动。来自三河口农场18个分厂的各族同胞,抛绣球,跳竹竿舞,尝壮乡美食,度过了一个欢乐而难忘的节日。

走进银海区三河口民族学校,一棵枝叶繁茂的小叶榕在校园内撑起一片大大的浓荫。教学楼前,校第二届民族文化节暨“三月三”活动的展板上,展示着学生们开展文体活动的场景:诗歌朗诵、乐器合奏、民族服装秀,以及师生现场烹饪五色糯米饭、壮族粽子等民族传统特色美食。“讲一堂课不如开展一次活动,孩子喜闻乐见,印象深刻。现在搞民族文化知识竞猜,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校长杨永邓介绍,学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农场和周边农村,有学生700多人,近300人是壮、瑶、侗、彝、仡佬等少数民族。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学校将每年农历“三月三”所在的一周确定为民族文化活动周。去年,学校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校园民族文化墙的一头,刚刚建起一座亭子,校长准备将其命名为“孔子亭”。


5北部湾广场3.jpg

北部湾广场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