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特别策划
来我清江源 君住吊脚楼——湖北利川民宿走笔
发布日期:2018-02-28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在某个小镇
  共享无尽的黄昏
  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茨维塔耶娃


老街的瓦屋_副本.jpg


  “花间隐”的诗与眼前


  冬日暖阳漫过一阵余晖照亮漫山红叶后从甘溪山麓沉下去,一轮圆月从“花间隐”民宿旁叶未落完的柳梢头探出来。难得这初冬的上好晴天,民宿主李叔蔚安顿好客人就来到凉城利川西北部的关东村,她想看看“花间隐”带动一批失地农民利用自家余房发展民宿的情况。
  自从2014年女儿上初中住校后,感觉自家房子更加空荡荡的,李叔蔚就一直琢磨着房子空着太浪费,得怎么派上用场。上网看到了台湾民宿、莫干山民宿,心中激荡起得一民宿栽花种草到终老的诗意情怀。当年夏天她就将自家的娱乐室等空房一股脑变成了客房,开起“凉城别院”民宿。第一批客人是省农业发展银行的退休老同志,一栋小别墅一个小庭院让他们开开心心避暑一周。院子更有生气了,李叔蔚也收入了6000多元。心里盘算,一周相当于城里人家套房一年的租金。这还是条好路子,她索性把民宿挂到了携程网上。
  2015年夏天,李叔蔚的爱人随扶贫工作队到齐岳山考察一个贫困村后回家感慨,山村里的青壮年多数外出打工,有的甚至举家外出,留下空无人烟的老房子,好不萧条!夫妻俩聊着,“去租下来搞民宿?”“交通好还可以!”“还是自己家搞出个样板出来了再说吧!”“对呀,做好了输出标准,条件好一点的村子可以模仿,有了民宿年轻人就慢慢回来了,村子就活起来了!”“其实夏天到利川避暑的多,有时候宾馆满了洗脚城晚上都住满了人,利川私房多完全可以搞民宿。”“是啊,对失地农民来说这也是一条增收路子!”
  经常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开民宿的感受、发民宿接待的图片,李叔蔚的一些朋友慢慢开始关注。她以前开店时的店员周发彩也开始问她一些开民宿的问题,2016年这个姑娘就在柏杨塘坊村的老家开了一个民宿,当年夏天避暑客人爆满。这一年,塘坊村就新开了10多家民宿。
  2017年春天,李叔蔚将“凉城别院”改为“花间隐”精品民宿,并根据几年来收集的客人反馈进行改造升级,新增了一房一卫、空气能热水系统、露台等配套。朋友圈的推广,继续影响着身边的朋友。关东村的刘艳玲动心了,自家的打石场关停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项目,学着“花间隐”在石场上搞民宿,还带动附近村民由养猪转而发展民宿。刘艳玲先后到“花间隐”看了三次,请李叔蔚现场指导,还常常在微信上交流。如今,刘艳玲的“旭旺嘉苑”民宿还带动两户村民加盟,今年夏天短短一个半月就挣了10来万块钱。
  村民全绍谋关掉猪场搞民宿,自家的环境也改善了,一个月收入上万元。“民宿一定要注重卫生间,最好一室一卫,干湿分区;热水一定要重视,能给客人很好的体验!”从基础设施到民宿主参与服务,李叔蔚常常跟他们交流。在“花间隐”带动下,关东村一下子发展了10多家民宿,新增500多个床位,村民的空房子都派上了用场。
  但让李叔蔚感到遗憾的是一些民宿档次还有些偏底,品位亟待提升。几天前,她看了关东村几家民宿后,又乘月色来到“在外”木艺工作室。“花间隐”改造升级时壁挂和茶盘用了“在外”的创意产品,花器、茶器用了“铁娃公社”的创意产品。她在微信圈里说,民宿需要创客们的情怀、温度和匠心,民宿要带动乡邻致富,也要有诗和远方。


ls-44_副本.jpg

 

妹娃,我在大地乡居等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凉城一别,转瞬千余个日夜。挥手告别那一刻起,送你一份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成为我人生新的梦想。游历了名山大川、小桥流水,终于在大山深处的利川选择一村,用了近两年时间纺织当初我们邂逅的梦想。
  如今,十月嫩寒,菊花傲笑,梦境成真。妹娃,你在哪儿?我在凉城已找回你童年的记忆,觅回你远去的乡愁!
  三年前的夏天,慕名来到利川腾龙洞旅游,我们在同一个旅行团不期而遇。
  马尾辫、花格衣,没有浓妆艳抹,只有淡淡的清香,在兴致勃勃的游客群里,你毫不惹眼。观光车在腾龙洞里悠悠前行,我们同坐一排,搜索着各自爱好的光景。
  “我们来一曲《龙船调》,当我唱完‘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时,大家回答‘我就来推你嘛’……”热情的导游向游客倡议。
  “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呦喂,妹娃我去拜年哪呵喂……”一曲龙船调在空旷雄壮的腾龙洞内回荡。
  “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导游唱出清脆而富有诱惑的唱词时,全车游客异口同声回答:“我就来推你嘛。”接下来,开心的大笑填满洞内每一个空隙和空间……
  “真是回归原始的欢笑,回归自然的旅行。”走下观光车,你轻声笑着说。
  “你也喜欢这种生活?”我询问。
  “这是我的最爱,享受本真的乡土文化,品味原始的自然风光。”你的回答不再象先前一样娴静温柔,话语里洋溢着激情与欢娱。
  “真是误入尘网中,一去30年。我也多希望回到儿时乡间的生活,听一曲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典,讲一段生动质朴的乡间故事……”我仿佛遇到久违的知音。
  “利川风光优美,凉爽宜人,民歌《龙船调》是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我早想置身这块美丽的土地上,亲身感受她最原始的唱腔。”
  我们一路前行,一路噫吁着对这异乡共同的感慨。难以想象,在这茫茫尘世,我们会萍水相逢在这块土地上,共同释放久蕴的火花。
  在旅行团里,我俩都是孤独的旅行者,突然成了相倚最紧密的同伴。谈人生悲欢离合、事业成败荣辱,两颗孤寂的心竟然亢奋激扬,水乳交融。天地悠悠,人来人往,恍若成了我们的二人世界。
  “娃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坐在龙船水乡的游览船上,你竟然情不自禁地唱起《龙船调》里最挑情的唱词。“还是我来推你嘛。”众目睽睽之下,我也忘情地发出回应。全船人被我们激情的对白逗得乐开了花。
  “今天的旅行让我想起一首刘禹锡的诗。”
  “是我想起的这首吗?‘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你突然低下头,脸上泛起一丝羞涩的红晕。
  欢愉的时光总是短暂。一天的旅行就要结束了,我突然想起,竟然还没留下你的电话。
  “妹娃,留个电话,我们以后常联系。”我已经把你当作了一个极其默契的朋友。
  你突然愣了两秒钟,像个小姑娘天真地边说边笑:“干嘛留电话呢,让这一天的快乐相逢成为无穷的想象和回忆,不是更好吗?”
  “我要造座乡间民居,就像你的老家,山水相依,松竹相伴,每天能赏花鸟草虫,看日月星辰……”我突然冒出这句话。
  “你会吗?梦想吧……”你哈哈大笑起来。
  “如果我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怎么让你知道呢?”
  “心若相通,定有灵犀。”
  我最终只能在失望与遗憾中与你作别。
  我的旅途从利川的浪漫开始,多出了一份急切的期盼。哪里可以再现她难忘的故土?哪里可是我泊心的港湾?访遍千山万水,竟难寻一块彼此相约的乐土。
  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两年前的一天,友人告诉我,利川有个白鹊山,山重水复,晴天清爽明丽,雨天云雾缠绕,既有原始的村落木屋,兼有现代的品质生活。
  那不正是我们邂逅之地么?当我来到白鹊山,竟再不想离开。众里寻她千百度,我认定,这里就是我们筑梦的暖巢。
  从此,我一头扎进白鹊山村,精心雕琢这块原始古朴的土地。
  我把她命名为“大地乡居”。
  在大地乡居,我将古朴的土家文化渗透其中。《龙船调》作为土家文化的精华更是我充分表现的主题,我让“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这句对唱成为大地乡居里永恒的旋律。
  白鹊山书舍,一处用石头建造的乡土建筑,保留着传统的民居风格,同时尽显时尚之美。在里面,你可尽览土家文化的前世今生,品尝土家茶座的本真风味。
  从书舍沿着石板路前行,我利用过去的老井精心设计了水井市集,石磨、石臼等老物件,一定能让你念起爸妈奔忙的身影。
  一栋牛栏,被我改造成一处土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可在此跟随老艺人创作一件件专属于自己的手工艺术品。牛栏对面的龙船调灯歌口述博物馆,是我精心建造的艺术品。土家转角楼,展示山里土家人的居住习俗;前台是土家文化歌舞表演,你可清静无忧地享受原生态的乡土文化;走进门,是一组悠悠前行的龙船,“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的场景就在眼前;旁边是无数史料、物件,讲述以《龙船调》为核心的灯歌发展史,土家文化IP在这里完美再现;复合餐厅、会议室、文创工作室、节会活动等多功能业态齐聚于此,你可放心在此完成工作和人生的夙愿。
  竹林歌场松竹涛声、百鸟欢歌的天籁之音,定会再现你童年的记忆。亲耕田园则是一个景观化的公园,游玩观景之余,你可躬耕田园,种植属于自己喜好的原生态食品,劳逸同享。赶山乐园充满户外无动力运动的欢乐与挑战,土家人赶山的勇猛与现代户外游乐融为一体。山林营地是民居后的一块山野区域,登山步道、露营位等供你傍晚时分悠闲游走,尽享落霞时的闲情逸致。
  你最关心的应是寝居了。它完全按现代新型精品民宿设计建造,风格各异,让人流连忘返。
  春花绿地,秋水长天,更多景观,非文字能言其美。大地乡居,就是一组最美的乡土民居;就是一处体验土家风情的文化乐园;就是一块积淀利川文化的乡村文创休闲区。
  大地乡居的山水画收笔了,不知你是否真已感知她的存在?
  你说你喜欢刘禹锡的诗,此情此景,在清江源利川,我又忆起刘禹锡的《柳枝词》。“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妹娃,你在哪里?听到我在大山深处的低吟了吗?归来吧,我在大地乡居等你。

  

月下观民宿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刚回到房间,就有四五位朋友来访,说今夜月色大佳,与其呆在房间,不如外出散步。
  这次恩施州少数民族文学高峰论坛,令人意外地选在利川市南坪乡营上村召开。参会者不论级别高低,不论创作成就大小,都住进营上民宿。
  营上村位于齐岳山麓,抬头就可以看到巍峨的齐岳山横断天际,宛如一道天然的长城。山上,风车林立,自成一景。这里是清江和梅子水的分水岭。清江东流,梅子水由西南而东北流。远古时期,由于齐岳山的隆起,梅子水出路受阻,在南坪、柏杨一带形成巨大的湖泊。后世随着梅子水将齐岳山切开,水路畅通,露出平整的湖底。此后,又经过百姓辛勤的开垦,湖底才变为无垠的稻田。
  稻田之间,蛙声之中,矗立着一栋栋极具土家族特色的传统建筑。近年来,村民发展民宿旅游,这些传统建筑备受外地游客的青睐。
  我住的这座民宿,名叫“转角彩楼”。这栋吊脚楼高三层,正房两边配厢房,形成“凹”字形,民间称其为“撮箕口”。
  “转角彩楼”飞檐高翘,如飞鸟展翅。彩楼,老百姓又称为“龛子”,它绕楼一圈,四通八达,是吊脚楼最为浪漫的元素。过去,女孩子在彩楼休息,扎花鞋。如果村中的小伙子,看中某个女孩,可以半夜到彩楼下对歌。
  住进“转角彩楼”,推开木门,传来“嘎吱”声,仿佛从远古穿越而来——对我们来说,这声音已经很多年没有听过,显得格外的亲切。
  对门的房间,住着著名的土家族作家李传锋。他最喜欢房外的天光山色、稻田梨园,每每在楼外站了半个小时,喃喃自语道:“花红了,树叶红了,真漂亮!”
  乘着醉意出门,一轮圆月刚刚升上碧空,月色溶溶,如同洒下一层寒霜。彩楼上斑驳的光影,更提醒我们吊脚楼上发生过无数的浪漫故事。


利川丽森民宿_副本.jpg

利川丽森民宿


  从“转角彩楼”前行百把米,又是一栋民宿,因为屋外有口水井,因此民宿主人将楼命名为“凉泉美井”。我们到达时,月亮正挂在飞檐之上,构成一幅美丽的山间月色图。与“转角彩楼”相比,这里又是一种风味:它是两层三开间的木质建筑,房顶盖了几片玻璃瓦,室内光线顿时生动:阳光炽烈的日子,强烈的光柱通过玻璃瓦,形成一条雪白的光柱;晚上躺在床上,可以透过玻璃瓦看到到碧空、凉月。
  “凉泉美井”大门口的两条长板凳长约五米,古雅气派,做工精美。凳面是整块木板做成,凳脚呈虎爪形,寓意着土家族的图腾白虎,也体现了土家族人好客的风尚。
  位于“凉泉美井”东边的“意树家”客栈,本来是上世纪70年代的破旧猪圈,民宿主人李本玲保留了原有的土坯墙,内部则重新进行设计,一桌一凳、一石一木,都匠心独运,在月夜中看来,更有情趣。
  去年,利川市在营上村举办“丽森民宿杯”中国象棋公开赛,两届全国象棋冠军、特级大师柳大华下榻“意树家”客栈。他一进院子,就轻松地坐在长凳上,掏出手机,给参加全国象棋联赛的学生打电话。他不用看棋盘,随口帮学生拆棋、复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难怪他有“东方电脑”的美名。
  这次我们无缘进驻“意树家”客栈,因为此前10多名外地年轻人已经预定了。路过“意树家”时,只见年轻人将电灯全关了,在院子中点起一排排的蜡烛,在月下的蜡烛光里唱歌、游戏,年轻的笑声回荡在清凉的空气中,让我们都感觉自己老了。
  闲倚彩楼观花田,仰望远山见明月。“意树家”“转角彩楼”“凉泉美井”,三座民宿都是李本玲在原有旧房基础上改建的。这位曾经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退伍军人,心灵手巧,民宿经过他的手一下变得有滋有味。三座民宿之余,他又新建了一栋接待中心,共同组建成“丽森生态度假村”,现在已经是国家AAA级景区。通过他的带动,解决了营上村300个村民就业,带动民宿80户,实现扶贫增收100万元。
  事实上,不只是营上村的民宿旅游产业得到发展,周边的塘坊村、田湾村、南坪村的民宿也都蓬勃兴起。
  月下漫步,我们越走越远,不一会到了“婷婷民宿”。屋前的院坝摆满金黄的玉米,主人吸着叶子烟在纳凉,一只白色的小土狗蹲在他脚边。
  就这样信步在小路上,没有去辨别方向,大伙儿甚至都期待走错路,然后在这月下宁静的原野中永远地走下去。


IMG_4395_副本.jpg

利川市毛坝镇兰田村的大秧田民宿长桌宴

  

在老屋基老街,把时光弄旧


  我想,等老了,就寻条老街开间店铺,煮茶、酿酒、给异乡人算卦。这条老街,一定要有河流,有青石板,有老屋青瓦,有撑油纸伞的女子……
  而利川的老屋基老街,符合我对老街的定义。在这里,时光是散漫的悠闲的,适合安放我这具风雨飘泊的肉体。
  老屋基村位于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镇,清乾隆年间,土著马、黄、覃等姓在姚家河与郁江交汇处造房安居,形成街坊;清光绪年间,邑人用麻条石铺成长1100米、宽6米鱼背脊街面。2013年,老屋基老街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老屋基,屋基老,屋老基不老。”这里流传着当地的“千古绝对”,几十年来,似乎都没有理想的下联。
  老屋基,祖居地也。走进老屋基老街,就像走进了时光隧道:狭窄的街面,三五个街坊分成几圈,说着乐着;摇着大芭扇的太婆将夏日的火风扇得满街飞舞,娃儿们开着玩具车在石板上颠奔,开杂货铺的老板躺在睡椅上半眯着双眼等着夕阳西下。
  远离喧嚣的老街一片安详,满足和幸福写在村民脸上。我的心思,也被古村的安逸浸润得舒展开来,慢慢伸展成最原始的姿态。
  靠连绵山峰,倚不息郁江,沐浴四季阳光。风水先生称,老屋街是负阴抱阳、藏风聚气的好基址。老街不长,几百米;街,6米见宽。老街与新街截然分开,依靠屋顶的坡度和高低起伏的变化形成了优美的轮廓线。两侧吊脚楼多已残破,不同尺度、样式的木格窗、门框或歪或倒,只有屋顶上的青瓦依旧。“早先土司王只许土民做屋盖杉皮、茅草,说‘只许买马,不准盖瓦’。‘改土归流’后才兴盖瓦。现在住了人的老房子,前几年统一整了次屋瓦。”村民张秀祥说。
  张秀祥是老街原住民。房子就在街中间。宅甚宽,正屋横排四扇三间,三柱六骑建筑。虽无雕梁画栋,但檐角高翘。前后房连接处,有麻石天井排水;楼三层,阁有四间,内有木梯绕梁。兴旺时一家居14人之多。
  站在郁江河谷,街面单调与临江的生动形成鲜明对比。依坡而建的老屋,有的虽已檐断瓦落,但临江的吊脚楼式建筑真是楼楼自别,相互竞秀。单吊、双吊、两层吊鳞次栉比,有的依山顺势,层叠而上;有的绕弯淄脊,错落有致;有的背山占崖,居高临下;有的沿沟环谷,有的雄居山巅,其“占天不占地”、“天平地不平”的架空、悬挑、掉层、叠落等技术手法处理的流动视觉给人一种浪漫情调。
  老屋基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只有在赶集的日子能些许体味到当初兴盛的状态:商家用竹竿和薄膜支起晴雨伞,剃头铺、豆腐坊、布庄、酒馆依次摆开,还有小贩们嘶哑的吆喝和背着鸡鸭特产赶场的乡民……岁月如刀,世代更替,仅存于老街的遗留痕迹正伴随老街的衰败走向危机。破损的木楼,腐蚀的窗棂,歪斜的门框,走在屋檐下时常有可能掉下的瓦片,让人不得不步步心惊。
  前几年,电影《1980年代的爱情》选中老街取景,在这里,上演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影片上映后,不少人千里迢迢来寻找这条老街,寻找一段干净而陌生的爱情。老街渐渐为外界所知道,每天要接待数十名游客,他们拿起相机,将这里的沧桑定格。
  近年来,老屋基老街依托古建筑,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带动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路。
  当地乡村干部认为,发展民宿旅游,对于老街而言,也是一种新时代旅游模式的探索。没想到,这里的民宿很快就火了,来自武汉、重庆等地的客人,争着要住老街。
  “100元一天,包吃包住,除去各种开支外,每个人可净赚50元。”村民瞿万友介绍,他家有10间客房,每逢夏天供不应求,仅民宿这一项,今年就赚了10多万元。在老屋基村,现有100多人搞起了民宿旅游。
  城市里的人,厌倦了高楼大厦和钢筋水泥,这种怀旧的老木屋更能唤起内心深处的乡愁。

  

田野绽放的梦


  距离利川城东20公里处,有处民宿叫“大美土家”。美丽的花田,黑瓦白墙的客栈,垂柳依依的小溪,四合院,到处散发着女性的柔美和土家的风情。隔着318国道,还有一汪湖水,旁边是清代的残塔,夕阳西下,水色倒映塔影,花田锦绣,恍如进入梦的伊甸园。
  民宿的主人姓潘名晓晖。2015年,她抛开烦躁喧嚣的城市生活,带着一箱衣服来到团堡镇的野猫水村,打造了这处民宿。几十间农舍改造的客房和一条小溪、一处花田,就像她如诗般的梦,在粗狂而又生机的田野绽放。
  这座民宿力求与土家族村庄完美结合,并不去改变原有的格局,只将庭院进行改造,精心布置,融入土家族文化和传统艺术,并打造优美的花田,融入乡土的元素。
  民宿的主人很知性,有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一方面又有对这片土地的情感和依赖。她所梦求的是诗和远方,用女性特有的气质去温暖客人。
  民宿的从业者都来自乡村,那些留守在村庄的女人,有着村庄的淳朴,来这里的人就都能感受到村庄的热情和泥土的味道。那些就地取材的山野小菜,那些山泉里野生的鱼,都能让进入民宿的人感受到自然的亲近。
  几乎每个进入民宿的人都选择长住。一位重庆的老者,每年都来这里,仿佛在寻找归宿一般。那个凉爽的夏天,他在民宿安详离世。女主人和村民一道,按照土家人的风俗,为他购买“老衣老被”,隆重入殓,等待他子女的到来。当老人的子女知道这家民宿是如何操办,如何尽心送走老人的,悲伤的同时更有对民宿主人和村民的感激。
  让每个客人感受到家和村庄的温暖,能亲近自然和寻找自由的空间。这,或许才是民宿的意义。
  来到“大美土家”,你可以泡杯茶,坐在院坝的木椅上,看着远处的山和田野,聆听静静的鸟鸣。你也可以找本书,坐在打开的木窗前,让风轻轻的摇动风铃,享受片刻安宁。你也可以牵着孩子的手,漫步在美丽的花田,用花香感染每一寸肌肤,感受流水与草的清澈。
  这里离团堡集镇和利川城区都很近,住在民宿,你可以去集镇赶集,体验土家小集的独特风俗,也可以去城区购买需要的日常用品和玲琅满目的特产。更多的,是你能在这里回到自然,回到村庄,回到每个夜晚的梦里,去珍惜每缕阳光带给你的宁静,去收藏每个月夜所触发的美妙。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