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特别策划
黔东南的心灵家园
发布日期:2018-03-01

  民宿的兴起是中国经济发展、旅游消费升级的缩影,更是人们对于个性化旅游以及美好生活方式的向往。如今,在80、90后的心目中,民宿已经代替酒店,成为最受欢迎的旅行居住方式。他们在旅行中不再拘泥于名山大川,而是更多地开始谈论此过程中人与人的温情互动。也正因此,民宿具备了最大竞争力。
  高端民宿、精品民宿如火如荼的发展,并不能掩盖业界的争议:没有原主人经营或生活的客房,算是民宿吗?民宿,有“民”才有“宿”,请个管家或管理团队经营的客房,即使装修再豪华,又能怎样呢?
  贵州黔东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之一。黔东南的山川峡谷中,散落着成百上千个大小不等的传统村寨,共有33个民族在此和谐相处。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2555个村落中,黔东南入选的村寨达276个,不仅数量位居全国地州市之首,而且保存了苗族、侗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本文所讲述的两家民宿,皆位于黔东南。它们地处偏远、装饰简陋,但却是众多旅客心目中真正的“家”。


黔东南 百度一下 _副本.jpg

远眺黔东南少数民族民宿  


黄岗民宿 

贫困村寨的新希望


  黄岗侗寨位于黔东南黎平县与从江县的交界处,由于地处偏僻,是当地的贫困村寨之一,而交通的闭塞,又使得村寨建筑形态和侗族文化得以完整保存。这里是侗族大歌的起源地之一,其中“黄岗男歌”尤为出名。村寨保留着古老的稻、鱼、鸭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以及服饰、语言、纺织、节气等人文传统,可谓侗族文化“大观园”。2005年以来,黄岗村开始有自助旅行者陆续进入,逐渐产生了对旅游基础设施改善的迫切需求。
  吴光荣是“黄岗民宿”的主人,也是寨子里土生土长的侗族人,中专毕业后在本地小学当教师。作为本村知识青年,吴老师开始带领群众寻找发展乡村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之途径。当时,村寨已出现了外地游客。侗家人好客,通常多数人家都备有留给亲朋好友入住的空房间,吴老师家也不例外。他喜欢外出、交友,家里住宿及卫生条件也相对较好,除了朋友,乡政府领导下村也多选择在他家住。后来,留宿的朋友越来越多,自家已满足不了接待需求,于是吴老师萌生了新建一幢侗家传统木楼的想法。
  2008年,黄岗村被纳入黔东南旅游路线规划范围。也就在那年,一位来自天津的驴友向吴老师表达了初见黄岗侗寨时的激动心情:这是他迄今为止见到的保留最为完好的侗寨!彻夜长谈之后,他建议吴老师将新修的木楼建成民宿客栈。
  吴老师的这个木楼是黄岗的第一家客栈,虽然条件简陋,只有四间房、六张床位,但他对每位客人都非常热心。侗族人生活艰苦,都会将储存的好酒好肉留给客人吃;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滋养心灵、表达对生活热爱的独特方式,以侗族大歌款待客人,常常给客人带来最感动、最惊艳的体验。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黄岗侗寨,吴老师的客栈每月都有宿客。这在当时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的贫困村,能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2015年,吴老师的新民宿开张了。这是一幢侗族大木楼,每个房间都有独立卫生间,可同时接待30人。同年,贵广高铁开通,通往高铁站的柏油路穿寨而过;黄岗侗寨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国家乡村旅游示范村”“男声侗族大歌之乡”。吴老师经营的民宿也被贵州省民委授予“民居接待示范户”,成为黄岗侗寨唯一指定接待海外游客的民宿。
  在吴老师的带领下,黄岗侗寨现已有10余家民宿客栈。他们用最温情的笑容、最动人的歌声、最香甜的米酒和最真切的关心,展示村寨文化,让更多人走进黄岗,喜欢黄岗。
  这个原本落后闭塞的村寨,通过发展民宿提高了收入,改善了生活。在国家发展和个人努力的双重推动下,拥有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希望。

  

季刀吉多屋 

名流集聚的文化体验地


  黔东南凯里市三棵树集镇季刀村沿水而建,依山而居,是巴拉河苗族聚居的村寨,保存着多样的苗族传统文化。村中有座民宿远近闻名,它叫“吉多屋”。
  吉多屋的主人叫陈琴,是位苗族女性,也是当地小学老师季刀的媳妇。陈琴懂普通话、有一定英语基础,在巴拉河乡任村示范项目专职信息员。由于看好乡村旅游的美好前景,她萌生了开办乡村民宿的想法,得到丈夫的全力支持。2011年,陈琴贷款30多万元,修建了300多平方米、具有苗族特色建筑风格的两层民宿——吉多屋,并在经营民宿过程中将苗族的热情好客、纯朴民风展示得淋漓尽致。陈琴说:“吉多屋是民宿,但本质上是我自己的家,所以我把每位游客都当成我的亲戚好友来接待,让他们住得舒服,吃得香甜,体验得丰富。”
  通过经营民宿,陈琴深感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客人的本土化民俗体验上更加用心。通过客人推荐,她参加了美国高盛集团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办的世界发展中国家10000名女性创业培训,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文化自信。2012年,陈琴全家应邀参加在法国举行的“法国苗绣之旅2012春夏聆听”时装发布会,并于现场作了苗族刺绣表演,受到各方赞誉。
  近几年,吉多屋已经成为一个大咖云集之处,演员许晴、音乐家徐沛东、朱哲琴和设计师谢峰等均有入住,中央电视台、法国路透社、《嘉人》等杂志还对它做过专题报道。上海外国语学院的一位老师在吉多屋的留言册上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吉多屋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它的亲和、淳朴、热情,给游客“家”的感觉,更在于他们自身对苗族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让你能够更深层地感受这个民族的气质。
  如今,陈琴早已还清贷款,走上了致富路。在她的带动下,村内民宿床位已经发展到80多个,每个家庭年可增收5000元-20000元。随着游客量的增加,陈琴又开始组织苗族乡亲自制腊肉,通过销售腊肉每户可年创收2000多元。在帮助乡亲改善生活的同时,陈琴还联系“纸飞机成长计划”等机构,共同开展“关爱老人”“东西部儿童互助”等公益活动。她创立了季刀苗族文化传播中心,通过各类渠道合作开展“锦绣计划”“指尖上的幸福”等项目,组织妇女刺绣,鼓励妇女创业。
  “我做吉多屋,不仅是为了带动村民勤劳致富,更是为了让苗族美好传统世世代代保留下去!”陈琴如是说。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