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彩虹之乡”的新生活——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掠影
发布日期:2018-03-22

  党的十九大开幕当天,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的村民身着民族盛装,守候在电视机前。搬进新家迎来新生活的土族同胞一边收看十九大盛况,一边回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班彦村的情景,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2016年8月23日,是班彦村村民永远铭记的日子。这天,习近平总书记冒着蒙蒙细雨来到班彦村考察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情况。总书记走过尚未完工的泥泞道路,来到村民们的新家,察看房屋格局,了解施工进展,关心移民群众生产生活冷暖。总书记说,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建设好,保质保量让村民们搬入新居。大家生活安顿下来后,各项脱贫措施要跟上,把生产搞上去。


  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当地干部群众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村容村貌早已大变样,家家户户住进了新房,用上了自来水、天然气,脱贫致富产业也一项项有了着落,日子越过越红火。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班彦村干部群众更加振奋,纷纷表示一定会再接再厉,实现脱贫奔小康,拥抱美好生活。


1_副本.jpg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一周年之际,班彦村举办“喜迎十九大•感恩跟党走”庆祝活动


搬进新村后的新生活


  作为世居青海的一个古老民族,也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土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色文化。互助乃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是我国土族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全县总人口37.5万人,其中土族6.3万人。由于土族服饰上秀有象征吉祥寓意的红、黄、黑、绿、白等颜色,互助也因此被人们称为“彩虹之乡”。


  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这里属于连片特困地区,部分山区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突出,生产生活极为不便。为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互助县把易地搬迁作为“当头炮”,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积极稳妥、分类施策”的原则,精准施策,统筹推进扶贫搬迁和产业发展。


  崭新的土族特色大门立在班彦新村村口,上方飘扬着象征幸福吉祥的彩带。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班彦村村民从大山深处搬到公路沿线,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新建的村委会办公楼前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周边安装有健身器材。村口左侧一排商铺已开始营业,经营有电商、农特产品、日常用品等。其后是宽阔的广场,装有崭新的篮球架,供村民开展文体活动。


  阳光洒落在班彦新村,搬进新家的人们各自忙碌着,村内新房庭院错落有致,柏油路面平整卫生,新栽的柏树郁郁葱葱,高高的太阳能路灯、巨大的光伏电板以及安装入户的天然气管道等,处处彰显着异地扶贫搬迁带来的新气息。


  “习总书记来这里考察时,新村刚开工4个月,村里都是土路,屋内结构也没全部完工,村委会、广场、大门、绿化、天然气等都工程还没有实施。2016年11月,随着扶贫搬迁主体工程完工,班彦村村民陆续搬进新家。2017年开春以来,随着各项配套设施陆续完工,新村是一天一个样。”村干部兴奋地介绍说。


  “现在生活方便多了,与以前山上的日子没法比,这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让村民感受最深的是,下山后不仅住进了漂亮、舒适的新房,而且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外出打工、孩子上学、就医看病等都方便多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劲头也更足了。


  村广场的展板上,标示全县贫困村分布及整体移民搬迁情况,其中标注为红色的重点贫困村70个、蓝色的一般贫困村48个,班彦村属于重点贫困村。目前,互助县所有贫困村移民搬迁工程均已提前动工,确保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奔小康。


  搬出大山住进新房,还只是新生活的开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班彦新村时提出“新村建设要同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同保护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及风貌结合起来”的要求,班彦村结合自身实际,在充分征求贫困户意愿基础上,制定了《班彦村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实施方案》,重点扶持发展特色种养业、商贸、服务业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


  依托产业项目扶持资金,村边建起了整齐卫生的猪舍,还免费为每位村民供应仔猪2头,贫困户每户多供应5头,饲料费用扶持80%,且提供技术、疾病防控、统一价格收购等全套服务;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借助引导扶持资金,组织有意愿的村民投资入股注册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村里的土豆、酩馏酒、盘秀等特色产品以及村口商铺,引导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开超市、商店等,并积极探索发展电商产业;为鼓励剩余劳动力积极就业,村里举办了多期挖掘机、烹饪、电焊等技能培训;新村周边安装了新能源光伏电板,并网发电后可促进增收;随着山上坡地退耕还林以及土地流转,村民们还可规模化种植药材、土豆等。
  
  土族盘绣是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2017年6月,互助县组织班彦村19位盘绣艺人参加了土族盘绣传承人培训班。这些大多从未走出过家乡的手艺人不仅进入青海师范大学进行为期1个月的培训学习,还远赴贵州凯里学院进行交流观摩。随之,班彦村启动精准扶贫土族盘绣产业项目,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合作社,依托特色文化旅游优势,研发盘绣等相关文化旅游产品。这年8月,名为“雨露工程”的民族舞蹈培训班也在班彦村开班了,村里男女老少文艺爱好者踊跃参加。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一周年之际,班彦村举办了“喜迎十九大·感恩跟党走”庆祝异地搬迁一周年纪念活动,身穿民族服饰的阿姑们跳起土族古老的安昭舞,与文艺工作者一起载歌载舞,讴歌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


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们也应该撸起袖子加油干


  高高的个子、花白的胡子、厚实的土族长袍以及标志性的黑色礼帽,土族老汉吕有荣是外界关于班彦村的一个经典记忆。总书记考察班彦村时,在簇拥的人群中握住吕有荣老人的手,寒暄问暖:“老人家你好啊。本来是打算到山上看你们的,可是下雨天路不好走,就来新村看看你们。”“早一点下来,早一点入住新家,老人家祝您健康长寿。”也因此,现今77岁的吕有荣老人被村里人亲切地称为“老寿星”。


  吕有荣老人的新家庭院整洁、窗几明亮,客厅墙上贴着兰花壁纸,电视机柜上摆放着48寸彩电,靠着沙发的墙上挂着装裱起来的习总书记考察班彦村时与村民合影的照片,屋顶上的灯具亮丽夺目,明亮的地板更是将整个客厅映衬得亮亮堂堂。“以前的土房子哪能贴壁纸、吊顶、铺地板,现在住的和城里人一样了。”老人感慨地说,是党的好政策让他过上了这样的好日子。据介绍,班彦村129户易地搬迁户的房屋都是统一标准,三室一厅一厨,有单独的庭院。


  36岁的吕官布达吉是吕有荣的小儿子,虽然自小腿有残疾,但通过勤劳的双手和国家扶贫政策如今走上了致富路。前不久,他和爱人放养的近300只羊已经出栏,卖了不错的价钱。前几年,他还通过贷款优惠政策流转了村里山上的300亩土地种马铃薯,并购买饲养了50头牛。吕官布达吉注册成立了原生态合作社,他希望并相信随着更多村民入股并吸引外部资金支持,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环境中,可以更好地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如今,吕有荣的大儿子在西宁打工,三个女儿已经出嫁,老伴参加了村里组织的盘绣艺人培训,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近期,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聚焦脱贫攻坚一线的一则公益广告,讲的就是班彦村从闭塞艰苦的大山深处搬迁到新村的故事。广告片尾,身着民族服装的吕友荣老人站在大山之上,眺望着新村,用他一口浓浓的青海“乡音”高声说:“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们也应该撸起袖子加油干。”


土风新貌


  临近傍晚,吕有章一家人正准备吃饭,青菜面条搭配土豆丝、肉丝。除了60多岁的吕有章和老伴林七将晒什姐外,一起吃饭的还有他84岁的岳母及姑父。土族作为曾经的游牧民族,历史上以肉食为主,现在饮食则以面食为主,土族锟锅、锅盔、锅塌子等都很有特色。土族非常注重礼节,尊长敬老,热情好客,有“客来了,福来了”的说法。一家人热情地邀请记者一同品尝了他家做的烤馍,圆饼脆皮,很有嚼头,口感香甜。


  同其他村民家一样,吕有章家装修得亮堂、舒适,客厅里也摆放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班彦村时与村民的合影。厨房内整洁明亮,抽油烟机、燃气灶、自来水管等一应俱全。“原来在山上都是牲口驼水,就是用汽车的胶带盛满水后放在牲口背上驮。搬下山后交通条件改善了,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吃水等各方面都方便了。这都是党的政策好,政府安排的好。”吕有章老人深有感触地说。


  班彦村的青壮年大多在西宁打工,男的多数搞建筑,女的多数当环卫工人。吕有章的儿子、儿媳同样如此,两个孙女在镇上读小学,小孙子正准备读幼儿园。他和老伴有养老金,平时除了看孙子,山上还种着6亩田地,村里分给的5头猪也要一天喂三次,现在每头已有100多斤,他准备年底留下一头过年猪,其它4头都卖掉。林七将晒什姐是盘绣高手,平时的绣品都给家里人穿戴用。土绣属丝线绣,有红、黄、绿、蓝、桂红、紫、白等七种颜色,从一件件色彩艳丽、图案纷呈的绣品中,可以感受到土族妇女的贤惠。


  这里曾经有个有趣的现象:男人之间交流大多用互助方言,而女人之间交流多用本民族语言——土语。据说,这是由于男人外出打工等原因与外界交流多,而留守在山村里的女人与外界交流少,有些甚至没有上过学。如今,这样的现象正在改变,主要是女人上学读书和外出打工很普遍了,而且通过电视机、手机等随时可以进行交流学习。


党的政策这么好,没啥办不到的事


  彩虹之乡互助也是一个酒乡,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出产的“天佑德”青稞酒更是名扬全国。土族人还有一种自酿的青稞酒,当地人称“酩馏酒”。土族人的热情好客,也可以从酒文化中体现出来。比如,按照当地习俗,来客要“进门三杯酒”,客人落座要“吉祥如意三杯酒”,起程出门还要“上马三杯酒”。


  吕有金是村里酿造酩馏酒的好手,他家庭院内正建起一座木质结构房屋,高大宽敞、做工精致。吕有金准备将其作为酩馏酒展销厅,日后还考虑开一个特色农家院。他家客厅一侧的房间里,展示着用不同容器封装的自酿酩馏头曲,有大坛子,也有各种玻璃瓶、瓷瓶,封口上都包裹着红红的绸带。


  40多岁的吕有金正值壮年,干事创业劲头也很足。他曾经在拉萨打过工,后来回乡做了10多年木工手艺,也曾经在山上种过土豆,前些年开始做酩馏酒,手艺是小时候看爷爷奶奶酿酒学来的。为把木屋展销厅打造出特色,他先后投入了6万元,又花3万元请木工师傅进行雕刻。目前,他正在工商局申办生产经营许可证,注册酩馏酒品牌商标,还考虑雇用村里人扩大规模。


  这样一种干劲儿,也源自于吕有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个承诺。总书记考察班彦村来到吕有金家中,仔细阅看他家的《扶贫手册》和《贫困户精准管理手册》,详细了解他们搬入新村后从事生产、外出务工、孩子上学等方面的情况。“我告诉总书记,党和政府把大的问题帮我们全部解决了,盖好了房子,通了水电。我今后想做产业发展,做酩馏酒作坊,酒糟用来喂猪,可以说只赚不赔。”吕有金坚信,党的政策这么好,没啥办不到的事,一定克服困难把产业尽快做起来。


3_副本.jpg

培训班的学员们穿着盛装在班彦村搬迁一周年庆祝活动中进行了表演_副本.jpg

班彦村异地搬迁一周年之际,身着民族服装的村民与当地文艺工作者一起载歌载舞抒发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


农家乐


  村口广场一侧,班彦村第一家农家乐正在营业,门口上悬挂着红色的吉祥符。这是由村民吕有辉的新家改造而成的。他以前在西宁从事建筑行业,弟弟吕有成在县城餐馆当厨师,他们搬迁到新村时通过抓阄分房得到了一处好位置,兄弟二人便开起了农家乐。自2017年6月开张以来,除去成本,一个月有6000多元收入。客人来源除了村里的人,也有外面的游客及办公人员。


  这天,餐馆里来了两拨客人。弟弟吕有成在厨房忙着炒菜,大嫂负责端菜服务,大哥负责进货采购。庭院内摆放着几张餐桌,四周和窗台上的花盆里种着鲜花,庭院上方是透明的玻璃屋顶,悬挂着彩带,阳光折射进来,温暖而舒适。庭院的东面空地建成了餐厅包间,与北屋连接在一起。饭菜以大众菜为主,也有一些土族特色饮食,如狗浇尿饼、洋芋、土鸡等,此外还有包席宴,分798元、698元、598元等套餐,主要供村里人办结婚、升学等宴席。


  兄弟二人还将山上家里的一些老物件如木质面箱、牌匾等搬到了农家乐,既实用又有特色。记者拍照时,一家人穿戴上土族盛装,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采访期间,吕有荣老人曾带记者乘车前往山上的老房子转了转,山路崎岖,尘土飞扬。在一处半山腰,吕有荣家老土房墙面上以前书写的“农业学大寨”标语依稀可见,墙体上的苔藓变得又黑又硬。这栋老房子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穿过木门走进院落,虽然搬家之后略显凌乱,但石磨、木桶、土炕以及牛羊圈栏等依然可以让人感受到当地人以前的生活。房屋前方不远处,是一片翠绿的梯田,微风吹来,倍感凉爽。睹物思人,吕有荣老人对老屋依然有深厚的情感。他高兴的是,村里准备将部分山上的老房子保留下来,搞民俗旅游和传统教育。(本文图片来自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馆)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