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
从工业摇篮转向科技创新摇篮 从工矿时代走向生态时代 ——专访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嘴山市委书记彭友东
发布日期:2018-07-23

952F27B30FBA579AEF9310694F744FD9_副本.jpg


  2018年5月,塞上江南,碧水蓝天。宁夏石嘴山市,这座曾经的全国煤炭工业重镇,如今草木葱茏、产业兴旺,循环经济示范区掩映在一片绿意之中。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业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贺兰山下、星海湖畔的石嘴山正从工业摇篮走向科技创新的摇篮,由工矿时代向生态时代迈进。2017年,石嘴山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嘴山市委书记彭友东就石嘴山市如何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记者:彭书记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采访。今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进入新时代的石嘴山市,作为宁夏传统资源型的老工业城市正面临着怎样的转型局面?


  彭友东:石嘴山属于因煤而建、因煤而兴,后来又因煤而困的典型资源型老工业城市。新世纪初,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步枯竭,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石嘴山作为资源型城市曾经依赖的资源优势不复存在。如今,我们紧紧围绕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三大战略”,推动产业、民生、生态“三大转型”,用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发展。


  推动“三大转型”是我们的主要思路,也是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任务来谋篇布局,将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循环经济理念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以节能环保理念建设循环经济体系,推动实现更多“绿色GDP”。产业转型是重中之重,石嘴山积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深入实施“双倍增”行动计划,培育壮大新材料、装备制造、冶金、电石化工等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新型煤化工、现代纺织等特色产业,全面实施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工业节水、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等专项行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同时,我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做好“无中生有”文章,打造了科技金融广场、石嘴山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创新平台,现代物流、全域旅游、健康养老、科技金融、互联网产业等蓬勃发展,经济发展新动能加速成长。


  记者: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石嘴山是如何通过走循环经济之路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彭友东:2012年、2014年,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石嘴山生态经济开发区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的地级市。落户在我们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宁夏大地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最早走上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并且尝到甜头的公司之一。它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发展以电石为主要原料的基础能源产业,另一方面通过能源循环,延伸出轮胎、双氰胺、钢帘线等产业,将生产链的后端也变成了商品。2012年至2016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很多企业生存都很艰难,但是像大地公司这样做长产业链的企业,竞争力和生命力就比较强。


  2016年,石嘴山被列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市。2017年,被列为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实现“两个转变”是我们的转型目标,即要从宁夏工业的摇篮向科技创新的摇篮转变,从工矿时代向生态时代转变。这也是我们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石嘴山过去是工业摇篮,现在要坚定不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奋勇争先,正确处理好“稳”和“进”辩证关系,坚决克服速度情结和路径依赖,下大力气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新时代转型发展的新路子。通过“两个转变”,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16字目标,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石嘴山有实力,更有信心。


石嘴山平罗县陶乐镇华泰农业公司种植基地_副本.jpg

石嘴山平罗县陶乐镇华泰农业公司种植


  记者:如果说石嘴山在实施“三大转型”中,产业转型是基础,那民生转型就是老百姓的底气和保障。近几年来,石嘴山是如何走好民生转型之路的?


  彭友东:党的十九大对民生事业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要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公共服务在西部城市是根本,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人才就业缺一不可。前不久,石嘴山市因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显著被国务院通报表彰。2016年5月,石嘴山被确定为国家第四批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我们专门成立了医改领导小组,构建综合医改体系,确保三医联动改革举措顺利实施,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老百姓对于药品零差率带来的变化最有话语权,通过医改初步实现了政府得民心、医院有发展、群众得实惠、保障可持续的改革预期。


  我们提出要在实施脱贫富民战略中走在前列,坚持每年投入全市财政收入的70%以上发展民生事业,人民的幸福指数一直节节攀升。实施脱贫攻坚和帮扶解困两个行动计划,困难群众的生活不断改善。我们过去几年累计投入130多亿元,建成棚户区改造安居房近6万套,20万棚户区居民住上新居。全市的城镇化率超过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让城镇化以人为中心,给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环境,包括中心城区继续发展,打造特色小城镇,建设美丽乡村。深入推进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的“六城联创”,实现了城市品质和市民素质“双提升”。


  记者:2017年,石嘴山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这应该是经济转型带来的成果。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石嘴山市有哪些好的经验和举措?


  彭友东:新时代,新征程。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建设要有新思路,石嘴山坚持“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改善生态的治本之策。石嘴山长期的粗放式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既是政治责任,也是当务之急。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强力推进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沙湖—星海湖水环境治理等重大生态治理工程,修复治理面积近5万亩,贺兰山石嘴山段的所有工矿企业全部关闭退出,“散乱污”企业得到强力整治,切实保护好我们的贺兰山“父亲山”和黄河“母亲河”。


  2017年石嘴山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我们的环境治理有了成效。去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还看今朝》宁夏篇,采访了我们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一位市民,他说以前全市只有1个公园,现在有9个公园。这说明我们的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近几年来,石嘴山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相继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目前,石嘴山市要大力做好造林绿化、城市美化、水系优化“三篇文章”。以前我们是靠山吃山,现在要靠山爱山、靠山护山,保护好我们的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虽然石嘴山的自然植被覆盖率低,但是我们一直在加大人工林的种植面积,恢复生态治理,新增营造林面积达2.7万亩。蓝天是我们的成绩表,近年来,石嘴山PM10、PM2.5指数持续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54天。让石嘴山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美、空气更清新,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记者:“十二五”期间,石嘴山安置了将近5万名来自宁夏南部山区的移民,他们的生活现在怎么样?


  彭友东:“十二五”期间,石嘴山市共接纳近5万名移民。为了让移民尽快稳得住、能致富,我们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在移民区配置瓜菜、林果、畜牧等扶贫产业带,实现产业跟着移民走,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变身产业工人。我们采取三类安置:第一类是建立生态移民村。以产业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在重点移民区建立以瓜菜、草畜、林果、生态旅游为主打的脱贫产业带;第二类是劳务移民。将初中学历以上、45岁以下的南部山区移民直接搬到城市,从西海固农民变成石嘴山市民。来到城市,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保证广大劳务移民“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大武口区出台了《关于对大武口区劳务移民创业对象发放创业补贴的实施方案》,对创业培训合格、初次创业或自办经营实体正常经营的大武口区劳务移民,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2000元至3000元;第三类是“插花移民”。近两年,平罗县在提前两年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改革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尝试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永久不变和农民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为前提,在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抵押贷款基础上,完善土地规范化流转机制,建立农民产权自愿有偿转让机制。通过精准脱贫,助力脱贫攻坚,让西海固移民在石嘴山的新家更美、生活更好。


  记者: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那么,石嘴山市今年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新部署新举措?


  彭友东:“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生态立市、脱贫富民“三大战略”,持续推动产业、民生、生态“三大转型”,着力打造石嘴山经济升级版,打响“山水园林  尚工逸城”城市品牌,转型发展走新路,全面振兴创新业;持之以恒推进生态转型,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美、空气更清新的生态之城;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石嘴山市由全区的工业摇篮向科技创新的摇篮转变、由工矿时代向生态时代转变,建设新型工业之城、创新创业之城、生态美丽之城、和谐宜居之城,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