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民族团结大旗高扬在柴达木盆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掠影
发布日期:2021-11-29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位于青海省西部,地处青甘藏新四省区交汇的中心地带。它曾是古丝绸之路的辅道,是如今青海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也是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地理区位与厚重的历史积淀,孕育了海西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优良传统。2017年12月,海西州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上创新发展新征程。


民族团结塔(杨林)_副本.jpg


唐古拉镇:民族团结的传统代代相传


  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镇处在长江源的正源——沱沱河流域,距市区425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长江源村便是其中之一。这次与我同行的市民宗局局长文君就是唐古拉山镇人,一路上他给我讲了许多当地的故事。


  1985年,唐古拉山镇遭遇特大雪灾,全村12万多头牲畜仅剩下2万多头。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乡亲们束手无策,是党和政府第一时间予以帮扶,帮牧民渡过了难关。1995年,灾难又一次降临,政府派来的救援队再次及时出现。如今在唐古拉山镇,每家每户房屋的墙上都挂着毛主席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画像。这是高原牧区百姓感恩党和领袖的最淳朴的表达。


  2004年11月21日,唐古拉山镇128户牧民群众响应国家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的号召,告别山上的家,集体搬迁到格尔木市南郊定居。而今的长江源村便由此而来。“搬迁是为了保护草场、保护我们的家乡,所以老百姓都很拥护。”文君说。新村被命名为长江源村,寓意为“长江源头和饮水思源、不忘党恩”。


  走进长江源村,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前都插着一面五星红旗。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长江源村看望大家的照片被放大数十倍,屹立于村广场,上面用藏汉文字写着“幸福的时刻,永远的记忆”,在阳光下闪耀着动人的光彩。


  当初,村民刚搬迁定居下来,对城市生活难免感到陌生和不安。虽然村里有文化广场,但他们还是选择待在自己家里,很少出去活动,尽管住在了一起,但彼此之间还和过去一样很陌生。


  针对这种情况,村委会制定了村规民约。每周六是大扫除日,每户必须出一名劳动力,一起搞卫生;每周三晚上全村要“开会”,让大家在会上唠家常、学汉语;每天晚上,村委会还组织村民在广场上跳藏族舞蹈;赛马比赛、藏族原生态服饰展、“拉伊”大赛等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村委会的做法见效很快——邻里矛盾少了,村民彼此熟络起来,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面对新生活大家更加有干劲了。“以前担心的事情都没有了,总书记说我们的幸福日子还长着呢!”上一任村党支部书记更尕南杰笃定地说。


  “我们不能总靠着国家过日子,只有走出去工作,才能给国家减轻负担。”38岁的布周加是长江源村村民,刚搬到新家时他的汉语水平不好,也没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工维持生计。在政府的帮助下,2010年布周加开始当铁路保安,每个月15天上班,工资 1600元。其余15天他是草原管护员,也能挣1800元的工资。如今,他已经成为沱沱火车站的一名护路员。和他一起工作的有20多人,其中9个是藏族。大家关系非常好,现在布周加的汉语说得很流利,对工作也非常满意。


盐湖工业公司:共同团结奋斗的大家庭


  走进察尔汗盐湖,扑面而来的是略带咸味的阵阵盐风,一望无边的湖面,蜿蜒的输送管线,使人有种置身于海边的错觉。


  “察尔汗”蒙古语意为“盐的世界”。盐湖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盐湖,潜在的开发价值超过12万亿元,是发展我国盐化工业的战略宝地。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湖公司)钾肥分公司码头。


  在盐湖博物馆展厅,优秀人物宣传栏吸引了我的目光。据讲解员介绍,只要是公司的优秀员工都会出现在这里。现在公司共有员工18000名,其中,少数民族员工2443名,少数民族初、中级管理人员80人,主要包括藏、回、土、蒙古、满、撒拉等16个民族。长期以来,盐湖公司都是一个各族同胞共同团结奋斗的大家庭。


  近年来,公司利用会议、走访、宣传栏、文艺活动、播放电影等形式,加大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并在公司网站开辟专栏宣传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同时,明确规定公司在招聘、使用、培训、选拔、薪酬、晋升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员工倾斜,每批招收员工中少数民族人数不得低于15%。公司召开的党员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等,都保证了相应比例的少数民族职工代表参加。


  在保障少数民族员工权益上,盐湖公司也没有懈怠。各分公司、子公司都开设职工清真食堂,落实少数民族职工相关民族传统节日放假政策。在公司“美丽家园”建设和“金秋助学”“大病医疗资助”等活动中,少数民族职工也获得了照顾。


黄河路街道办:情系民生  群众点赞


  黄河路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2年3月,辖区位于格尔木市东南部,辖区总人口40843人,其中流动人口10765人,少数民族1804人,主要由蒙古、藏、回、撒拉等16个民族组成。


  与往常一样,黄河路街道办事处干部马买提早早来到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2017年11月,大学毕业的她成为了黄河路街道办的一员。因为在这里出生长大,马买提对街道办十分熟悉,干起工作来也很投入。


  “我从小就立志要向街坊邻里学习,长大后尽我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原来,马买提的父亲2004年因病去世后,仅由体弱的母亲打零工养活一家人,生活非常艰辛。如果不是有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和邻居们的帮助,马买提很难顺利完成学业,更谈不上找到一份好工作。


  街道办主任白爱芬是看着马买提长大的,在她成长过程中给予她许多关爱。白爱芬多年来都在街道办工作,对基层情况非常熟悉。“关注民生,并且让群众顺心,就是我们街道办工作的重点。” 街道办坚持把反映、处理社情民意当作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做到群众诉求意见有渠道、收集调查有人管,以解决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为重点,不断完善社情民意采集、解决、报送程序。


  通过设立居民意见箱,开通居民服务热线,畅通与基层各族群众的沟通渠道,搭建各族群众与政府对话平台,为辖区各民族群众发放便民服务手册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表,保证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三年来,辖区申请低保户32户,其中少数民族2户,为5户少数民族家庭申请廉租房,参加居民医疗保险269人,为 4名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就业岗位,切实解决了辖区居民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


176A2078_副本.jpg


德令哈市民族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摇篮


  “德令哈”蒙古语意为“金色的世界”。记者走进德令哈市民族学校,看到全校学生身穿民族服装正在举行升国旗仪式。据校长介绍,通过每个星期“民族团结旗帜高高飘扬”的升国旗仪式,让广大师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德令哈市唯一的十二年一贯制兼顾民族幼儿教育的民族学校,该校肩负着为全市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任。自建校以来,学校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着力建设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地区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魅力学校,先后荣获省级“标准化学校”“省民族体育先进集体”“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等荣誉,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我们积极开展民族团结知识进课堂、进校园、进头脑活动,通过开展国旗下的讲话、班会主题课、团队活动、小手拉大手家校互动等,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于教学教育的全过程。”校长说。


  记者看到,在学校的每个班教室里都悬挂着国旗,张贴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生守则等宣传内容,还有精心布置的黑板报、学习园地等。


  利用每个星期举行的“民族团结旗帜高高飘扬”升国旗仪式,让广大师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是海西州教育系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五种方式”之一。除此之外,还要开展一次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校园之声活动,开展一次“民族宗教政策及理论知识”宣讲活动,开展一次“民族团结”队日活动,上好一堂以“四个认同”为主题的形势政策课。


  海西州以民族团结进步“七进校园”等活动为载体,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开展升国旗唱国歌、主题征文、演讲比赛,把“听党话、跟党走”内容作为学校必修课,开展爱国主义、党史国情、革命传统等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牢记党的丰功伟绩,为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在学校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很重要,民族团结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校长深有感触地说。


陶尔根家园:温暖幸福之家


  在德令哈市区西北2公里处坐落着一个美丽的村庄,叫陶尔根家园。“陶尔根”蒙古语意为“丝绸围绕的地方”,引申意义为“温暖幸福之家”。


  位于陶尔根家园北边的联社雕刻基地此时显得格外安静,基地负责人才仁东德布正在木桌上雕刻蒙古族特色花纹。德令哈市的蒙古族和藏族人口居多,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家具在其他民族群众中也颇受欢迎。


  为使社区居民融入城镇发展,提高生活水平,海西州采用“村委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建成了德令哈市13个牧业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才仁东德布经营的联社雕刻基地就是其中之一。


  2016年,才仁东德布拿到国家50万元项目资金,再加上自己卖牲畜存下的30万元建成了雕刻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厂子雇佣10多名贫困群众,每年每人分红6万余元。


  陶尔根家园是通过实施国家游牧民定居点工程建成的新型城镇现代化社区,是海西州“农村(牧区)向城镇转变”“农牧民向市民转变”的典型示范。在这里,群众可就近享受城市提供的居住、医疗、教育、就业、文化等各项便利公共服务,形成了牧民群众“生活在城市,生产在牧场”的新格局。


  目前,这个小区居住着德令哈市4个乡镇13个牧业村的870户3500余名牧民。小区建成的时间虽说不太长,但民族团结的种子早已深深扎根于各族牧民心中。才仁东德布说,现在楼房里有天然气,做饭、洗衣服、上厕所都很方便。孩子上学有校车接送,上课有教学,还可以在学校食堂吃午饭。在社区里,蒙古族和汉、藏等民族的居民经常交流来往,大家亲如一家。


海西州人民医院:救死扶伤是民族团结应有之义


  在海西州人民医院,院长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


  今年4月7日凌晨,州人民医院从德令哈火车站收治了一名特殊的藏族患者。该患者在上海开往拉萨的列车上突然发病,且是无收入、无陪同、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的“三无”患者。经医护人员初步诊断后得知该患者患有乳腺癌并且癌细胞已广泛转移。对此,院领导高度重视,并及时开通绿色通道,竭尽全力救治。


  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情况,医院启动应急救助程序,减免部分药费并向省卫生计生委申报应急救助补助。治疗期间,医院经多方查找,终于与病人家属取得联系。根据病情,病人与家属决定转回家乡医院接受后期治疗。为保证病人回家途中的安全,医院积极与青藏铁路公司德令哈车务段联系,在车务段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衔接安排铁路医护人员护送及氧气供应事宜,为病人安全回家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德令哈市中心,有一座造型美观、气势雄伟的民族团结进步塔。这是海西州的标志性建筑,体现了海西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心愿。


  “海西州本来就有着深厚的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在历史的千锤百炼中,各民族血肉相连,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互补的多元一体格局。如今在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谋划、统一部署下,更是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融入到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中,实现了‘一张图’引领,形成‘一盘棋’意识和‘一股绳’合力,保证了创建工作全民化、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海西州创建办副主任柳雪莲如是说。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