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有家园
民族艺术之花绽放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侧记
发布日期:2018-08-01

  跳起欢乐的舞蹈,拨动动听的琴弦,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愿各民族团结和谐,祝愿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8月23日、24日,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民委、文化厅承办的第二届全区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在宁夏大剧院精彩上演。本届文艺调演的主题是“展示民族文化风采,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共12支代表队、810多名演员、39个节目参演。参选节目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艺术门类多样,有歌舞、器乐、合唱、独唱、花儿、坐唱、小品、京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既有回族歌舞,也有壮族、蒙古族等其他少数民族的节目,体现了宁夏以回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民族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参加本届调演的演员,既有宁夏演艺集团、宁夏文化馆等文艺团体的专业演员,也有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还有老年大学的大爷大妈,体现出广泛的群众参与性。


  举办五年一届的全区少数民族文艺调演,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具体举措。通过举办文艺调演,进一步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充分展示民族艺术魅力,向全区各族人民汇报近年来少数民族文艺创作新成果,推出更多的少数民族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全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举办文艺调演,是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举措。本次党代会提出要扎实推动民族团结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着力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通过举办文艺调演,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融合发展,凝聚全区各族人民“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识,让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八月的塞上高原宁夏,秋高气爽,景色宜人。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在全区营造了热烈、祥和、喜庆的社会氛围,向党的十九大献上了宁夏各族人民的美好祝福。


宁夏演艺集团代表队男子群舞《阿哥的白牡丹》_副本.jpg

宁夏演艺集团代表队男子群舞《阿哥的白牡丹》


各美其美   同心共筑中国梦


  本届文艺调演的一大特点,是在充分展示宁夏各民族艺术风采的同时,着重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题。


  “花开十里香,百花丛中你最美”。璀灿的星空下,身着淡绿色长裙的姑娘们跳起回族风格的舞蹈,舞姿娇俏柔美、活泼天真,宛如一首美与生命的交响诗。宁夏演艺集团代表队演出的女子群舞《花·花儿》,既保留了回族文化的神韵,又融合了现代舞蹈艺术的精华,代表了自治区回族舞蹈的最高水平,当之无愧地获得一等奖。


  北方民族大学代表队表演的女子群舞《脚下的故事》,取材于回族民间传统武术踏脚,将武术与舞蹈完美地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固原市代表队表演的《红色英雄》,是蒙古族风格的男子群舞。在羊群、云彩、河流的背景下,蒙古族汉子豪迈、潇洒的气概表达得淋漓尽致。


  “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北方民族大学代表队在桂林山水的背景和刘三姐的歌声中,跳起了壮族风格的女子群舞《走在山水间》。


  《山谷木屐》是北方民族大学代表队推出的另一个舞蹈——哈尼族女子群舞。身着哈尼族传统服饰的姑娘们脚踏木屐翩翩起舞,兼有哈尼文化的风采和现代踢踏舞的神韵。


  宁夏师范学院代表队表演的古筝重奏《天山之歌》,给观众带来了特别的艺术感受。


  “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宁夏大学代表队表演的大合唱《不忘初心》深情感人,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北方民族大学代表队表演的管弦乐合奏《花儿宁夏》在108古塔、黄河、西夏王陵、黄土高原、利川拦河坝等宁夏标志性背景下展开,最终在中华世纪坛的背景下结束,表达了自治区各族儿女对伟大祖国的向心力和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理想。


  颁奖晚会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宁夏演艺集团代表队表演的群舞《爱我中华》。身着56个民族传统服装的演员们齐聚舞台,在《爱我中华》的音乐声中起舞,完美诠释了本届文艺调演的主题。


吴忠市代表队舞蹈《锦鸡岭》_副本.jpg

吴忠市代表队舞蹈《锦鸡岭》


银川市代表队杂技《高车顶碗》_副本.jpg

银川市代表队杂技《高车顶碗》


服务现实   移风易俗奔小康


  本届文艺调演的另一个特点,是有很多源于生活、服务现实的节目入选。银川市代表队表演的《站起来,撸起袖子加油干》,采用宁夏坐唱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库区移民黄金库由只想吃救济的懒汉转变为致富能手的过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批评了等靠要思想,讴歌了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干劲和热情。


  固原市代表队表演的小品《彩礼不是传家宝》,批评了嫁女要高额彩礼的社会现象。妻子马金花在丈夫马文贵的劝导下,放弃了高额彩礼的要求,和亲家一起达成了移风易俗的友好协议。饰演马文贵的王武刚是固原市西吉县丁香花文化演艺传媒有限公司的主创、编导兼演员;饰演马金花的罗玲娜是固原市秦腔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王武刚介绍说,去年丁香花演艺公司创作的反映禁毒的话剧《远离毒品奔小康》在全区巡演了45场,得到了观众的好评。今年创作的《兰兰的婚事》在全区巡演了22场,参加本届文艺调演时改编为小品《彩礼不是传家宝》。


  艺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宁夏乃至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每年,宁夏区、市、县各级文艺工作者都创作出大量面向现实、服务群众,弘扬主旋律,倡导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在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起到了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作用。


夯实基础   根深叶茂结硕果


  本届文艺调演,既反映出宁夏民族文化的丰厚底蕴,也展现了多年来宁夏各族文艺工作者扎实努力所结出的丰硕成果。宁夏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中传承了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并在当代树立了独特的文化艺术品牌。黄河文化、回族文化、西夏文化、红色文化和谐共生,互通互融,为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基础。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着力推进“小省区办大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充满活力、优势彰显的文化建设格局,为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区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民族文化发展。2011年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意见》,从加快民族聚居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等八个方面明确了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和具体要求。自治区还制定出台了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引进文化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形成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体系,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近年来,自治区多方筹集资金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区、市、县、乡(镇)、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在西部领先,全区有公共图书馆25个,文化馆2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238个,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2525个,农民文化大院730个,各类民间文艺团队1136支,这些文化设施及文艺团体成为人民群众乐享公共文化服务的好去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率先在西部实现村村通,基本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全覆盖、直播卫星户户通、农村电影放映无盲点、“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惠及各族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初步建成。


  近年来,宁夏民族文化精品唱响全国、走向世界,创作出大型回族舞剧《花儿》《月上贺兰》《九州花儿美》《西夏轶事》《回乡婚礼》,大型话剧《丝路天歌》《回民干娘》,秦腔现代戏《花儿声声》,大型电视纪录片《神秘的西夏》等一大批体现自治区“四大文化”和民族区域特色的优秀剧目,舞台艺术作品共获得国家级各类奖项88个。


  自治区联合国家民委、文化部等五部委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成为国际性重大品牌文化活动。打造“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春节民俗文化大集”“黄河大合唱”邀请赛、“群星奖”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10多个,彰显了民族区域特色文化魅力,提升了宁夏开放文明形象。形成了定期举办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区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机制,2015年成功举办自治区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均取得较好成绩。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坚持送戏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工地,文化活动逐步形成常态化和品牌化,“欢乐宁夏”群众文艺会演、“清凉宁夏”广场文化演出、送戏下乡服务覆盖所有市县区,年均演出3100场以上,惠及群众超过500万人次,呈现出“群众文化天天有、广场文化周周有、节庆文化月月有、大型活动年年有”的生动景象。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