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宁夏大庆
红寺堡·宁夏移民博物馆
发布日期:2019-05-07

“哎!花儿满山连满川,我们的河西村开花牡丹,山美让黄渠穿过了南川,我唱出了罗山脚下的少年……”


2.jpg

        红寺堡区街头的“共产党好  黄河水甜”标语(上图摄于2012年3月)       李小林/摄


今年春节前夕,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河西村的文化活动中心人头攒动,村民李金刚拿着话筒引吭高歌。村民热情的掌声与他的歌声交相呼应,构成了一曲美妙的交响。


“我从小就喜欢漫个‘花儿’,在老家放羊时总要扯着嗓子喊两句。现在跑大车,一个人无聊了也喊几句。”2002年,李金刚一家人从海原县李俊乡移民到红寺堡。16年来,生活发生了太多改变,日子越过越红火,但李金刚对“花儿”的热爱从未改变。“党的政策好,我们老百姓吃穿不愁,我家现在有房有车,圈里还有黄牛。自从村里有了文化中心,我有空就要来喊上几嗓子。”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按照“山上的问题山下解决、山里的问题山外解决”的思路,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组织实施6次大规模移民搬迁,全区累计搬迁移民110万人,开创了一条山川互济、城乡互动、共建共促的扶贫开发之路。由此,红寺堡应运而生。


红寺堡是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1236”工程)的主战场,也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2009年9月经国务院批复设立。历经近20年艰苦创业,红寺堡累计开发整理水浇地50万亩,易地搬迁安置宁南山区8县移民20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谱写了“沙丘起高楼,荒漠变绿洲”的生态建设壮歌,为从根本上解决宁南山区贫困群众温饱问题作出了贡献。


2017年,红寺堡区连同西吉县、海原县、同心县、原州区5个县(区)和中部干旱带西部片区“五县一片”被自治区政府确定为宁夏深度贫困地区。为切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自治区政府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重点实施健康扶贫、残疾人扶贫、扶贫产业提质增效、教育培训就业等“十大工程”,着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今年4月,在红寺堡区新庄集乡西川特色产业示范村旅游基础设施工程现场,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红寺堡区正在抢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倾力打造阡陌纵横、田院共融、有机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联动发展的美丽乡村。


新庄集乡西川村依托葡萄、枸杞、油桃等优势产业,2016年被自治区确定为首批“十大特色产业示范村”之一。在自治区旅发委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完成了村道改造、庭院经果林种植、村东小游园绿化、村庄亮化等工程。今年主要实施文化旅游植入工程,重点建设完成西川特色产业示范村文化旅游区、服务楼和街坊改造三个项目及配套完成旅游厕所、观景台、标识牌等基础设施。


西川特色产业示范村建设是红寺堡区的一项重点工程,西川特色产业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巨大,项目建设中体现出了“特色”之处。目前,文化旅游区、服务楼和街坊改造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庭院景观农作物与休闲农业、道路景观林种植、葡萄园观光道路建设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今年内将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今年5月2日,自治区政府主席咸辉在红寺堡区调研时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扶持产业、带动就业、鼓励创业,不断提高扶贫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带动贫困群众精准稳定可持续脱贫。


在红寺堡镇玉池村,咸辉来到宁夏弘德福利制衣公司“扶贫车间”,与企业负责人和务工群众亲切交谈,了解企业用工、待遇、销售等情况。她勉励企业负责人要扎根贫困地区,扩大规模,保证质量,提升效益,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咸辉指出,红寺堡区干旱少雨、自然条件差,要在发展节水农业、现代农业上下功夫,因地制宜试验新品种,科学有效培育新产业,提高产业扶贫的精准度和可持续性。红寺堡区移民群众多、城镇化率低、贫困发生率高,要聚焦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理顺医疗、养老、社会管理等关系,让移民群众安居乐业。


今年初夏时节,记者又一次来到了位于红寺堡区的宁夏移民博物馆。



8.jpg

                  建在红寺堡区的宁夏移民博物馆,近景的杂志是本刊2012年的相关报道   李小林/摄


 

该馆于2009年4月开始建设,2013年9月正式开馆。博物馆内集中展示了宁夏移民历史、移民文化以及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和宁夏“双百”扶贫攻坚成果,是红寺堡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展览区通过序厅、宁夏移民史刻、新时期新移民3个展厅,完整、全面地介绍了宁夏的移民历程。序厅用16幅碧绿底色的陶瓷壁画展现了红寺堡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例如扬黄梯级大泵站、不同风格的葡萄酒庄、罗山航模基地、各族移民旧址等;宁夏移民史刻展厅,用8个单元详细介绍了先秦、汉代、南北朝、唐代、西夏、元、明、清和民国时期发生在宁夏境内的数次大规模移民的原因和过程;新时期新移民展厅,则着重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生在宁夏境内的重大移民事件,主要包括上世纪50年代的支边建设和改革开放后的生态移民两个部分。该馆采用移民文物、展板、实物模型、录音资料等多样的方式,生动展现了宁夏人自强不息的移民奋斗历史。


作为中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区里的移民博物馆,如今的宁夏移民博物馆已经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自治区旅游圈中独特的新景观。


(责编 吴迪 刘雅)


制作:李泓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