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地方风采
建好示范区 开创多彩贵州新面貌 ——“创建活动进行时”系列之三
发布日期:2015-09-27

2012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确定了发展的五个战略定位。其中之一,就是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按照中央部署,贵州省把示范区建设作为当前和未来更长时期推动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这几年,在国家民委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围绕示范区建设,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探索出贵州特色的创新与实践之路。




以示范区建设为统领,创新创建活动的工作机制

建设示范区,贵州立足基本省情,将示范区建设的难点和重点放在民族地区。一是以建设示范区为统领,围绕建设示范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等制定政策,探索开展创建活动的新路径。2013年1月,贵州省提出了“推动民族地区后发赶超、改善民族地区民生问题、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贯彻执行民族政策”等五个示范目标;2014年,在全省第七次民族工作联席会议上对示范区建设又提出了“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工作创新”三个示范要求。围绕建设示范区的这“八个示范”,拓展创新民族工作、民族团结的理念和思路,制定特殊政策和办法。二是为示范区建设确定了“示范工作”和“政策支持”共64项目标责任,并将其创造性地首次纳入省委省政府年度重大专项工作部署,采取措施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突出抓好对民族地区发展资金项目安排和政策措施的支持,切实加强民族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目标考核的制度化、常态化管理,形成了上下联动、凝聚力量、共创共建的格局。


完善法制,为创建活动提供制度保障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贵州省将民族工作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上升到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层面,把促进民族团结、建设示范区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法律制度上进行设计并保障,在全国率先制定《贵州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草案)》。该《条例》将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上升为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还对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加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工作明确和规范了相关责任及义务。


培养典型,扩大创建活动的影响力

贵州省按照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的部署,将创建活动同各地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期间,依托机关、社区、农村、学校、企业、部队组织开展创建活动,创建100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2014年9月,全省命名了第三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10个,不断扩大创建活动的社会影响,挖掘提升和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将创建带动和典型引路作为示范区建设的经验和途径,重点打造了一批基础工作扎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创建示范典型。与此同时,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发挥其示范作用和影响。铜仁市、松桃自治县、玉屏自治县、册亨县、遵义市医新社区、航宇社区、锦屏县华寨村、龙里县走马村以及荔波县邓恩铭故居、大方奢香博物馆、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贵州民族文化宫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省里在以县为单位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专门设置了民族团结和睦指数,将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三项指标同以县为单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省建设示范区相结合,密切关注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的趋势、动态;组织开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稳定排查工作,在机关、学校、部队、企业、社区、农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加强城市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权益保障体系建设。


促进民族文化发展与繁荣,增强创建活动的文化内涵

由于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贵州省将民族文化作为“贵州多彩文化”的主旋律。一是进行民族文化传承载体建设。在全省扶持500个民居特色突出、产业支撑有力、民族文化浓郁、人居环境优美、民族关系和谐的特色民族村寨,努力营造保护尊重民族优秀文化的社会氛围。二是注重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中打好民族牌。将传承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使民族地区的“绿水青山”成为推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中民族文化特点和优势。近年来,全省民族地区获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个、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国家级生态村6个、省级生态乡镇12个、省级生态村73个;全省重点推进50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建设,其中62个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三是以基地化、品牌化、特色化为引导,在民族地区规划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形成区域特色、文化特色和具有竞争力文化产业集群,省内有关高校建立了少数民族古籍研究基地、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研究基地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全省命名了36个少数民族体育示范基地,创建了10个“双语和谐”示范基地。四是以多彩贵州民族文化为主题,重点打造推出一批民族特色浓郁、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精品旅游景区和线路,将民族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民族地区重要产业。


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创建活动的基础

将创建活动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大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民生改善、加强生态建设和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一是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贵州省召开了三次全省民族工作联席会议,要求从做好每一项示范内容抓起,倾斜落实好每一项政策措施,突出抓好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加快民族地区同步小康进程。二是加大对民族地区“三化同步”项目建设。2014年全省安排民族地区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省级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448个,占全省的30.7%。在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和100个产业园区建设布局中,民族自治地方的小城镇和产业园区分别占全省规划的50%和48%,落实国家专项资金、省级高技术产业发展资金、工业化专项资金、产业扶持资金5.46亿元,一批关系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和建成,有效地解决示范区建设的支撑性问题。全省民族自治地方高速公路里程达1978公里,已有41个民族地区县通高速公路。民族地区城镇化率年均提高3.15个百分点。三是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四是在民族地区优先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城市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及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等惠民工程,使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14年全省民族地区生产总值2845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30.9%;三个自治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均在13%以上;全省民族地区520个贫困乡镇中,又有118个民族地区乡镇实现减贫摘帽。


巩固民族团结进步成果,营造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

将民族团结和睦的历史优良传统作为促进示范区建设的一大政治优势,努力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利用民族自治地方组织逢十周年庆典活动,推动地方和部门关心支持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在资金项目和政策上给予帮助和支持。二是加强监督检查。自2007年以来,通过建立完善贯彻落实“一法两规定”的长效机制,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对省直27个部门和各市州贯彻执行民族法律法规及民族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三是完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机制,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编写《民族理论与政策干部读本》,并作为领导干部培训教材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教学课程。


贵州省将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引领,突出抓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克强总理今年来贵州视察指导工作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创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倍加珍惜民族团结进步和谐的良好局面,把创建工作作为推进示范区建设、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必然要求,加大力度,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创新推动,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成为贵州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活动载体和有力支撑,让团结进步之花璀璨绽放,让发展改革成果共同分享,开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繁荣的新局面。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