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边城重镇 魅力爱辉
以节庆促传承 以传承促交融
发布日期:2015-09-28

建议设置为37页“节庆传承交融”文章配图.jpg

爱辉的民族文化传承


多年来,爱辉区始终把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作为重点工作,并以举办各民族民俗节庆为契机,将民族文化传承和促进民族交融有机结合起来。


古伦木沓节   黑龙江省庆祝鄂伦春族下山定居60周年的主会场

新生乡是爱辉区鄂伦春族下山定居后的聚居地,2012年成功举办了黑龙江省首届古伦木沓节,2013年成为黑龙江省庆祝鄂伦春族下山定居60周年的主会场。

多年来,新生乡十分注重非物质文化传承,拥有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个、传承人6人,通过开设鄂伦春族语言课以及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进行狍皮、桦皮、剪纸等手工技艺传授,建成了爱辉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设置4个集民俗文化展示、手工制作于一体的综合体验区;对鄂伦春岭上人博物馆进行重新改造和布展,充分展现了鄂伦春族崇尚自然的民族精神,2011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3年正式挂牌为首家黑龙江省博物馆爱辉分馆,2014年被评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的古伦木沓节,都是鄂伦春族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场合。


上元节   满族文化的体验与传承

古城瑷珲已有400多年历史,自清初至今的瑷珲上元节也已延续300多年。随着时代的变迁,活动程式逐渐被简化,再加上老一辈民间艺人相继去世,上元节面临着传承断代的危险。为保护和传承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瑷珲镇以史料记载和传承人描述的古瑷珲上元节盛况为依据,以三仙女传说和清始祖发祥地为灵魂,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恢复举办上元节。期间,当地居民穿着艳丽的满族服饰,伴着喜庆的乐曲闹秧歌,还有立灯官、布阵容、滚冰卖病、抹花谜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库木勒节   纪念达斡尔族南迁历程中的“救命草

2014年6月1日,身着民族盛装、来自省内外的达斡尔族同胞相聚在爱辉区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举行纪念达斡尔族南迁360周年的库木勒节暨建乡30周年庆祝大会。

达斡尔族世代生活在黑龙江流域,1654年大规模南迁到今爱辉区坤河乡富拉尔基村繁衍生息。当时正逢战乱饥荒年代,俗称柳蒿芽的“库木勒”成为达斡尔人充饥的食物,被视作救命的“救命草”。1987年,达斡尔族群众开始以库木勒节来命名自己的民俗节日。

利用纪念南迁360周年的库木勒节契机,坤河乡建起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纬度最高的瑷珲达斡尔斡包,象征着达斡尔族渡过黑龙江的第一个路标。节日期间,同时举办专场文艺汇演、少数民族体育竞技比赛,以及达斡尔族学术论坛,进一步挖掘和整理达斡尔族历史文化,让更多人感受到了达斡尔族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