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地方风采
身在异乡不是客 筑梦团结一家亲——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调研侧记
发布日期:2019-07-24

编者按: 本文作者用了近10年的时间,先后在江西、广东、江苏、湖北、广西、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相关企业和家庭、就业创业和就学等状况进行了多次调研,写成调研报告《身在异乡不是客 筑梦团结一家亲——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关情况及政策建议的调研报告》,并获得2018年国家民委科研成果二等奖。本文为编者在该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编辑删节而成。

 

 我国有一亿多少数民族人口,研究机构推测约有2000多万少数民族从民族地区走出家门,在全国各地各领域创业就业。许多专家学者曾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出过不少理论思考和政策建议,对民族工作起到了有益的作用。不少民族地区的相关部门在发挥行政职能、推动少数民族群众出门进城务工方面,也积累了相当多的服务管理经验。从20年前四川省黑水县政府鼓励藏族群众出门创业,到今天一些民族地区一体化组织少数民族到东部和发达地区就业,其间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最终探索出输出地与输入地对接的民族工作新模式。



“兰州拉面”成为一个经济现象,应归功于青海撒拉族、回族等创造出的拉面品牌。20多年前,一位循化县的村支书带着几个撒拉族年轻人到福建厦门、浙江宁波寻找就业门路,却发现了一个商机:如果在这些地方搞清真饮食,肯定能赚钱。回来后,这位支书足足想了半年具体带什么出去好,最后才决定把自己能做的好面带到沿海。当时他也不知道取什么名好,就用了“兰州拉面”的牌子,未料想,后来得到市场认可,形成了名噪一时的“拉面经济”现象。


2008年,青海循化县撒拉族汉子韩波约上80多户撒拉人到江西南昌开拉面馆。他们一年四季围着热水锅转,一家人挤在小阁楼住,从生意冷淡到生意兴隆,从被冷眼相待到被刮目相看,从同市场管理员发生争执到进店自觉守法经营,将拉面本味、创新滋味和当地口味改良在一起,将多种经营、社区连锁和承包高校清真食堂结合起来,淘到了他们创业的第一桶金。正是靠这桶金,使在江西创业的80多户撒拉人家人均收入超过了5万元,50%以上的撒拉人家10年储蓄超过了100万元。2018年夏季,我到循化县调研,他们特意用当地特产杏果和特色家宴招待我,席间还给我讲他们盖上新楼、买上新轿车、谋划新打算的事,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10多年来,他们融入了新的环境,融入了城市生活。



江西第一次出现“新进”少数民族人口,大约是在1980年前后。当时从广西迁来壮、傣、瑶、京等民族大约1100多人。新来的少数民族首先遇到的“水土不服”就是一半以上的青年男子娶不到当地媳妇,一半以上的青年女子也找不到当地老公,所有的饭菜留不住过往客人的尴尬,此外还要面对因语言、服饰、节庆礼仪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当地人投来的陌生和惊讶的眼光。经过20多年的努力,如今他们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做成了节目、把自己的民族语言唱成歌谣、把自己的民族服饰剪成了时尚服装、把自己的风味小吃做成了美味名吃。与此同时,这些外来的少数民族男女青年与当地人通婚率达到了80%以上,他们的文化习俗也被当地人所接受,当地的习俗又被他们吸纳。他们在村里的民族小屋现在已成为游客喜爱的风情驿站,他们也成了真真正正的“江西老表”。


1998年,又有100多名布依族、仡佬族从贵州来到江西新余,种当地人的闲田、住当地人的空屋。第二年春节后这群人又邀了几十个老乡过来,当地民族工作部门主动跟踪协调,先后解决了他们的落户、田地流转、建房三大问题。这些少数民族同胞奔走相告,在自己租的房子堂前烧起炉火,用贵州饮食、仡佬族习俗、布依族礼节招待帮他们“成家立业”的“贵人”们。从他们“别黔来赣求温暖”的春联中,我感受到这些“新客”变成了主人,完全融入了本地。2017年他们所在的村决定修建祠堂,汉族、布依族、仡佬族一起凑份子,一门祠堂拜的是3个民族的祖宗,一扇窗户看到的是3个民族的文化。


交融就是在你的视野中我的文化一样熟悉可爱,在我的视野中你的文化一样亲切美好,在彼此的心灵深处都能看到对方最美的样子。2000年,黑麦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来到江西鹰潭,开了一家以面食为主的清真小吃店,5年后就在鹰潭成了家。现在他在鹰潭、南昌有5家店面,年收入20多万元以上。他在鹰潭、南昌两地来回穿梭,乐此不疲:鹰潭有店、有多年的合作伙伴,更有自己的汉族妻子;南昌有店、有做礼拜的清真寺,也有许多生意上的朋友。生活如此和谐、美满。这样的经历和故事,不只黑麦一个人拥有。



2018年,在拉萨市郊的一个藏族人家里,16岁的卓玛用英语、藏语和汉语分别演唱了《唱支山歌给党听》,献给从南昌十七中远道来家访的老师们。她的父亲含着眼泪说,我们全家赶上了好时代,我女儿像天上的星星,考上了内地西藏班,在汉族老师身边就像在自己妈妈怀里一样幸福温暖。35年来,南昌十七中每年招收藏族学生120多名,一年一批的藏族学生创造了在内地只用一个多学期就闯过语言关的奇迹:毕业时英语合格、国家通用语达标、各科成绩优秀。“24小时的陪伴,没有节假日的课堂,融入式的生活,嵌入式的管理,特别式的关爱”一直是南昌十七中汉藏师生情感积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坚守。这也使得十七中成为民族团结的大家庭,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示范学校,并成为江西民族教育品牌校园。


2015年到2018年,江西彭泽华孚纺织有限公司先后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等县招收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务工人员200多人,彭泽县委县政府用特殊的人才政策留住他们,用特殊的培训方法帮助他们,用特殊的照顾措施温暖他们,形成了少数民族务工人员服务管理的“彭泽模式”:在车间每个师傅带几个徒弟传授技艺,员工工资从起初不到800元涨到了3500多元,工厂慢慢变成了他们的新家,自信心有了;每个周末5位中学优秀老师坚持互动式“双语双学”教学活动,员工们学到了许多生活、生产用语,老师们学到了一些民族常用语,了解了员工们的生活习俗,彼此成了离不开的朋友,自豪感有了;政府和企业出资建起幼儿园,所有员工的孩子免费入园,天真烂漫,快乐成长,没有后顾之忧,自尊心有了;工资稳定、人心稳定、家庭稳定、社会稳定,“新客”成了主人,归属感有了。



2014年,我到云南、广西沿着边境线调研,了解到许多民族乡村青壮年都离开故土,外出打工。开始,我还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前景和民族村寨的冷清揪心,但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现代生活的丰富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料,我发现这里的生活方式是人们走出去后带回来的现代化生活的复制版。


在江西,一拨拨维吾尔族人从家乡来到这里创业发展,起初面对的是孤独和艰难。穿行在街头巷尾,羊肉串、葡萄干、核桃、鲜果、果干……几乎把新疆的一年四季都搬了过来。他们还把牛羊大巴扎带到了内地,最终留了下来。他们穿着西装,带着花帽,招徕客人,叫卖声中还夹杂着南昌口音。在南昌红谷滩清真寺对面有一个大巴扎,无论买不买东西,人们都喜欢来这里凑个热闹。这个大巴扎一天可以卖出很多牛羊肉,前些年还现宰现卖,生意很火,收入也很高,经营方式有“维维组合”“维回组合”“维汉组合”。这些外来的维吾尔族人在生活相对稳定下来后,把孩子也接到南昌,在当地政府关心下,实现了就近入学,更加安心继续创业。他们告诉我,这几年他们体会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因为这句话跟他们的生活连在一起,跟他们的幸福连在一起。


走出门就要做好“改变”的准备,这是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甘肃、宁夏等地来东南沿海地区创业的人口中,回族、东乡族的后生们生活都很“潮”,他们有一种开放式的胸怀。


走出门就要有容得下天下的胸怀。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就是一个典范。撒拉族是很早以前从西而来的民族,就像是水和土融在了一起。东进的撒拉族留在了循化,有了今天的中国撒拉族;循化的回族从东而来,并在这里定居;循化的藏族则是唐代和亲政策留下的后代,后来成了许多撒拉族的“舅舅”……民族交往中没有障碍,都是历史上民族迁徙、人口流动和文化交融的结果。如今的循化,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他们把“撒拉人家”品牌带出去,成为新的百年老字号;他们把黄河岸边的诚信变成市场经济中的“品牌”。千里之外,撒拉人又和别的民族水土相融。这一切的发生,都是那么自然。


2018年8月,我再次来到青海、甘肃等地,同藏族、撒拉族、东乡族、回族、裕固族、汉族等十几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一起,走进青海藏区和河西走廊等地的民族乡村。一路走过来,深深感受到各民族同胞无不感恩党的民族政策,无不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引领我们过上好日子。大家相信天下没有远方,幸福和朋友就在奋斗的当下和身边。


记得分别的那一天,我们久久站立在三江源头,每个人都看到了草甸里一滴滴水聚出一汪清泉,一汪汪清泉合成一股股细流,一股股细流汇成一条河……远方,一条大河波涛汹涌,一往无前,奔向大海。


(责编 梁黎)


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