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同发展
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出乡村振兴大美画卷——河北省滦平县西沟满族乡侧记
发布日期:2019-08-07

山清、水秀、天蓝、地净是滦平发展旅游产业最重要的优势,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近年来,滦平县将脱贫攻坚与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协调推进,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新路,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西沟满族乡就是其中一个生动的缩影。这个乡位于滦平县东北部,全乡共9个行政村,总人口765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940人。近年来,西沟满族乡以“立足生态,做强林果,发展旅游”的总体思路为引领,大力发展林果产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逐渐成为生态休闲新去处,科技农业、生态农业新样板。


清水泉村:美好日子沁人心田


滦河水奔腾而下,流至燕山东侧,只见袅袅炊烟,一座依山傍水而建的小村落映入眼帘。村中有一口泉眼,历经百年的沧桑,泉水依旧清澈甘甜,养活了这里世世代代的村民,清水泉村因此得名。


一条干净笔直的水泥村道,道路两旁鲜花簇拥,太阳能路灯整齐伫立,一望无际的玉米地、整洁的房舍、宽阔的广场……这是清水泉村给人的第一印象。而在过去,清水泉村却是个一穷二白的贫困村。


“20年前,村里都是草房瓦屋,村部没有会议室,开会时大家只能挤在我家里。”村党支部书记田成年向记者介绍,“我四处争取,2003年村里终于建了党支部办公室。”


田成年从2001年起担任村支部书记,至今已有18个年头。作为村支书,田成年挑起了带领清水泉村发展繁荣的重任。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下来的多是老人和儿童。78岁的焦玉英常年一个人在家,生活起居还能基本自理,但是干农活就力不从心了,所以每到农忙时期,田成年就主动帮助她侍弄庄稼。“你对老百姓尽心尽力,老百姓才会心里有你。”谈及这些年的工作,田成年感触颇深。


要想火车跑得快,还靠车头带。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全村38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一对一帮扶村里的贫困户。在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清水泉村荣获“2018-2019年西沟满族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就在那年,清水泉村新选一片开阔的场地修建了党群服务中心,并相继修建了卫生室、活动室、会议室、全乡最大的文化广场……村里基础设施越来越齐全。与此同时,村民们的房屋院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大力推进“四美五改”(改房、改水、改路、改厕、改厨,做到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实施12个专项行动,不断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利用攀爬类植物,对建筑物外立面、围墙等进行立体、多层次、多功能的绿化美化。种植花果蔬菜,打造家庭园艺景观,推进庭院绿化。


对此,清水泉村积极响应,将环境绿化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发展起了庭院经济。64岁的村民田柏年和老伴还有92岁的老母亲住在一排5间房的平房里,庭院小道两旁数棵葡萄藤,藤蔓缠绕着竹棍向上爬。“我们家以前是贫困户,就靠种玉米吃饭。前两年,政府既给我们修缮了房子,又给我们发了葡萄苗,在自家庭院就能种葡萄赚钱。”回忆起自己的脱贫之路,田柏年非常激动。


近年来,清水泉村依托土壤和水源优势,全村192户人家在自家庭院里种植起葡萄。根据庭院面积决定葡萄苗种植数量,由政府提供葡萄苗,目前全村一共种植了2400多棵葡萄树。


“我们组织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剪枝、统一销售,待这些葡萄成熟后,一棵能结50斤葡萄,收入200元。像田柏年家种20棵,大概收入能达到4000元。”田成年向记者算起了经济账。


除了葡萄,西梅也成为清水泉村村民的致富果。


退伍军人王志刚2016年从北京回到家乡。“每个军人都有一份家乡情,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家乡。”王志刚是党员,村党支部要求全村党员为村里办一件力所能及的实事,他就一直琢磨如何才能帮助大家摘掉贫穷的帽子,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从事多年物资配送工作的王志刚知道西梅富含丰富的维生素,营养价值高,在中国属于稀少水果、市场需求大。他通过朋友从美国购进了1万棵西梅树苗,为了让西梅适应中国的气候、土壤和环境,他先将幼苗放在邢台培育了一段时间才移到清水泉村种植。


引进的西梅成本太高,考虑到清水泉村盛产野生山杏儿,王志刚灵机一动,将本地山杏和西梅嫁接在一起。“关键要扩大规模,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树穗,下一步将面向全乡推广。”


目前清水泉村成立了西梅合作社,王志刚任社长,和村民一共种植了300亩的西梅。“其实最开始引进西梅时,村民不是很接受这个新事物。”因为西梅种植业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不少村民顾虑比较多。“我只能慢慢来,让老百姓相信我,西梅上市了,见到收益后村民也就放心了。”


“老书记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帮我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政策手续也是一路开绿灯。”说起田成年,王志刚止不住地感谢,“如今的生活就像这甘冽清泉一般沁人心田,村里的好日子离不开党的好政策。”


半砬子村:循环经济助力扶贫


“还是惦记着家里啊,所以就从北京回来了,带着老百姓一起干。”身材壮实、皮肤黝黑的半砬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如煜讲起话来格外质朴,字里行间流露着真诚。


半砬子村常住人口178户,2014年全村有98户被列为贫困户,贫困发生率高达54%,到目前全村96户贫困户脱贫,贫困发生率不足1%。5年前的半砬子村经济贫困,交通闭塞,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一,如今的半砬子村开创循环经济,道路硬化达到4公里、柏油马路覆盖近2公里,引进种植了新的农作物品种——烟薯25号。


今年36岁的张如煜是土生土长的半砬子村人,去年刚当选为村支书。2004年7月,刚从大学毕业的张如煜离开家乡到北京工作,后来又出国工作了一年,回国后就在北京开了一家暖通公司。后来,对家乡的挂念和北京几近饱和的市场让张如煜萌生了回村发展的念头。


“他最早是在北京包工程的,很有经济头脑。”西沟乡乡长佟海峰对张如煜评价颇高。自从去年回村之后,张如煜就利用自己的经验开始在半砬子村探索一种新型的循环经济模式。


张如煜首先在村里办起了豆腐厂。“我们这边的水质好,做出来的豆腐口感更细滑香甜。”说起村里产的豆腐,张如煜的话语中带着骄傲。豆腐厂从东北购进优质大豆制成豆腐,品质自然是不错的,但剩下大量的豆渣如何处理成了一个难题。


于是,张如煜又决定在村里办养猪场。以前,半砬子村村民都是一家一户单独饲养、自给自足,没有规模优势。如今,村里建了一个将近300平方米的大型养猪场,用豆腐厂生产的豆渣来饲养优质有机黑猪。而黑猪产的猪粪经过晾晒等处理后又可以作为红薯地里的有机肥,红薯生长出的秧子经过采摘后再反过头来喂养黑猪……


整个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条基本勾勒成型,虽然不是一个完美闭合的链条,但是这一循环模式对半砬子村来说也是创举。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在四周高山和坡地的包围下,平坦的红薯地显得尤为珍贵。过去的半砬子村以种植玉米为主,但是玉米卖不出好价钱,村民没法靠种玉米致富。“年头好的时候,每亩地玉米产量能到1500斤,但利润只有三四百元。”可能是因为想起了过去的生活过于艰苦,张如煜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前年有农科院的专家来测土质,觉得我们村适合种红薯,我们就联系电商出资搞了25亩的红薯试验田。”结果让人大喜过望,每亩红薯地的年产量在3500斤左右,每亩净利润4500元,平均每户村民可以分到700多元。今年张如煜将红薯地的规模扩大到400多亩,以合作社的形式进行生产,与收购企业签订合同,直接带动了村里80多户村民的收入增长。


“我们村的红薯一个可以长到两斤多,个头大、壮实。”张如煜介绍起村里的红薯,语气中满是喜悦。半砬子村昼夜温差大,种出的红薯淀粉含量高,口感更好。


站在红薯地前,眼前绿油油的秧苗连成一片绿海,村民们说起红薯地的发展无不满是欣喜:“现在市场上转基因的食品太多了,咱们这个是有机食品,有机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咱们得靠这个优势开拓市场。”


7月份的红薯还在漆黑的土壤中慢慢生长,它的秧苗吸收着外界的阳光、空气、雨露并将通过光合作用积攒的营养转入地下、静待果实的成熟。它们也在等待,在默默期盼一个更加美好的半砬子村的未来。


槐树村:累累硕果照亮明天


盛夏7月,槐树村的花溪梨园里早已是硕果满枝的景象。村支部副书记张树告诉记者,再过20多天“早金酥”就下树了,这是今年第一批成熟的梨子。


1.jpg

        喜获丰收的槐树村梨园


过去,槐树村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2003年,该村响应国家退耕还林的号召,因地制宜,扶持村民发展有机林果产业。目前,槐树村已成为承德市规模最大的有机梨基地,梨园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漫山遍野皆是翠色盈盈,莺啼鸟啭,风光无限。农民在一亩地上的利润也从400元跃升至10000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实践。


“我们的梨又甜又脆,和我们这里的环境分不开。”张树介绍。槐树村四季分明、昼长夜短、昼夜温差大,气候条件十分适宜梨树的生长。除此之外,当地土壤以富含有机质的褐土为主,能为果品的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滦河贯穿全村,水量充足,水质纯净,为果品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水源保障。


“我们的果子绝不打农药。”张树的话掷地有声。有机梨种植不允许喷洒农药,种植过程中的除虫、除草和剪枝等工作都需要靠人工来完成。为了经营好这家“绿色银行”,当地政府和老百姓耗费了无数的心血。望着满园果实累累的梨树,张树的眼中闪烁着慈爱的光芒,“我们把这果园当作自己的家和孩子一样呵护着。”


果园中有一盏盏白色荧光灯,用来捕捉昆虫,并获得研究所研究病虫害防治的样本。果树下铺着厚厚的秸秆,用来保持水分和提供养料。许多果树都吊着水瓶和石头,用来控制陡长枝,以保证实现增产。当地政府为了促进科学种植,不仅聘请了中国农业大学的李天忠教授提供技术支持,还邀请多名专家组成技术团队,通过现场授课指导、外出交流等方式举办水果套袋、果树修剪、标准化生产操作化规程等专门的培训班46次,培训人员5600人次。为更方便传授技术,还采取“一带十”的方法,使每村每户都有一名科技明白人,科学种植的氛围在槐树村愈发浓郁。


站在梨园的山顶向下俯望,有一处偌大的停车场。张树告诉记者,每年“梨花节”和“采摘节”的时候,游客停放的车辆便会将这里挤得满满当当。如今的槐树村,将林果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既拓宽了农产品的销路,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70%的梨子由游客自行上门采摘,剩下的则通过合作社统一收购,咱们的销路根本不成问题!”张树拍了拍胸脯说。


山绿起来了,水清起来了,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当地政府持续的关注与重视,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大家都自发地将梨园整理得井井有条。


“这是丑梨,学名‘早金酥’,可以长到半斤多呢!”当地有机梨种植的带头人高翔捧着一只拳头大小的青梨,向我们介绍。高翔一共种植了12亩有机梨,有4亩地通过土地流转得来。他告诉记者,林果业的收成主要看天气。当地易发冰雹灾害,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果树“全军覆没”,连树都被砸得“秃噜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政府在山顶上修建了一个400平方米的防雹站,既防雹也增雨。“今年的冰雹下得少,估计能赚个八九万元吧!”高翔笑着说道。


近年来,乡政府共争取和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500余万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10个,公路实现户户通,全乡的果园水利配套措施也达到了85%以上。如今,西沟满族乡正着力将林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形成一个集休闲、旅游、观赏、采摘于一体的旅游模式。张树表示,将继续完善花溪梨园景区里的基础设施,并将满族的特色文化融入其中,让当地旅游业具备更强的生命力。同时,村里会继续扩大有机梨的种植规模,提高梨的品质,走绿色有机的高端路线,实现进一步的增收。


不久之后,清水泉村的葡萄藤上会挂上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半砬子村的红薯也将被热气腾腾地端上人们的餐桌,槐树村的梨园即将结出累累硕果……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现代农业发展空间仍然很大,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


(实习记者指导老师  王玉龙  许鑫  吴迪    责编   王玉龙)


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