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从高原到中原 为着同一个梦想——西藏代表团掠影
发布日期:2019-10-15

“团结是第一位的”


“我们赢了!”7月17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赛马2000米赛场,由12号闸箱起步的华宇马业赛驹“金钥匙”在骑手敖白云带领下,以2分00秒95的成绩代表西藏队勇夺桂冠。


西藏马术队领队罗辉冲了上去,一把抱住了刚从马上下来的敖白云。“谢谢你!好样的!”激动的泪水,瞬间化作喜悦的呼喊。


这是马上项目的最后一场比赛,对于接连在民族赛马1000米、速度赛马5000米、走马拾哈达、射箭项目中痛失第一的西藏代表队,这个迟来的“惊喜”显得那么珍贵,所有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比起平原地区,在内蒙古参加马上运动,对西藏运动员来说显得尤为艰难。骑手和马匹从高原地带到平原地区需要相当长的适应过程,场地、气候、居住环境的变化,会产生很多不确定因素。


今年47岁的罗辉算得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老人儿”。他从13岁当运动员开始,就活跃在马上项目的各项比赛中。截至本届运动会,他足足参加了8届。


对马上运动的热爱,是支撑一代又一代像罗辉、敖白云这样的“马上人”奋发有为、努力拼搏的内在动力。


“因为热爱,所以能不怕吃苦坚持下去。”对于骑手来说,马是他们的亲人,是他们最好的朋友。他们会亲自给马做护理、洗澡、遛马,有时凌晨两三点钟也会起来给马喂食。


据罗辉介绍,为备战此次比赛,西藏自治区体育局拨付专款从新疆购入59匹半血马,补齐了因马匹年老体弱造成的短板,马匹能力更胜往届。在训练方式上,也结合赴国外训练和中国国内俱乐部代培方式,快速增强马匹适应力和骑乘技战术水平。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我们对马上运动的表现期望值很高。从目前的整体情况看,我们一、二、三等奖都有了,运动员发挥了顽强拼搏的精神。虽然在一些项目上出现了失误,但最终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对于罗辉来说,虽然比赛中西藏代表队的成绩并没有预料中的好,但他觉得最重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通过参加比赛,各民族选手在一起交往交流交融,加深了感情。


“在射箭比赛中,新疆和云南代表团的运动员因为弓的审验不合格差点失去比赛机会。我们的运动员主动把弓借给他们用,让他们顺利参赛。”罗辉认为,这个举动恰恰体现出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比赛不是光冲着拿奖,更要讲感情。大家团结在一起,这是第一位。”


交流和分享才是主题


本届运动会西藏代表团共派出419人(其中运动员为247名)参加押加、射弩、民族式摔跤、民族健身操等13个竞赛项目,以及《响箭》《藏棋》《古乡娜秀》等10个表演项目,参加人员规模和参加项目数量都为历届之最。


10.jpg

        西藏代表团民族健身操表演       许鑫/摄


9月13日上午,在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体育场,观众们欣赏了一场由西藏林芝市农牧民带来的表演项目《响箭》。


富有浓郁藏族元素的音乐响起,姑娘和小伙子们载歌载舞,非常热闹。歌舞结束,小伙子们开始射箭比赛。只听“嗖”的一声,类似口哨声的金属音划过长空,眼睛还来不及找到目标,一支箭就已将38米开外的橡皮靶心击落。每当击中靶心,大家便欢呼一声,继续载歌载舞。


“帅呆了!”郑州外国语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李子霄对这些来自西藏的“神射手”钦佩不已。他一边观看表演,一边饶有兴趣地向身旁的母亲询问场上运动员的情况。


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响箭,是西藏林芝的群众在庆祝丰收、迎接新年等重要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竞技娱乐活动。每当举办响箭比赛时,各村的男女老少都会身穿节日服装,备好各种佳肴和青稞美酒,到现场观看比赛,还要组成歌舞队,为自己村的神射手们助兴。


“在林芝,我可是有名的神射手呢!”珞巴族运动员林东语气里透着自信。他这次能来郑州参加响箭表演项目,也是通过比赛百里挑一选出来的。


40岁的林东身体壮实,一头卷曲的短发,说起话来声音响亮。他自小就喜欢射箭,在林芝大大小小的比赛中总能拿到好名次。在上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他就获得过三等奖。这一届运动会,响箭项目更是获得了表演项目的一等奖。


林东告诉记者,响箭在西藏不仅仅是一项传统体育运动,更是一项兼具娱乐、观赏、休闲的活动。有时候朋友之间吹牛开玩笑,就会互喊一句:“别说大话了,有本事去射箭!”


据林芝市巴宜区教育局副局长向巴土登介绍,自治区每年拨款20万元,专门用于传承发展响箭运动。每年桃花节、工布新年等传统的节庆日,林芝都会举办响箭比赛。“我们希望把响箭运动作为竞技类项目推广出去,让全国各地的朋友可以了解响箭、喜欢响箭、参与到响箭运动中。”


在本届运动会中,民族性、传统性和参与性被不断凸显,一个又一个民族文化遗存被挖掘、整理、推广、发展。被称为“藏式拔河”的押加,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项运动。原本只是藏族的传统民间游戏,如今已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经典比赛项目之一。


85公斤级运动员次仁索朗已经是第3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了。前两次他都拿了一等奖,这次获得二等奖。“借助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这个平台,押加被各族同胞了解并喜爱,这让我们很骄傲,希望今后能把押加所承载的文化分享给更多人。”


为了控制体重,次仁索朗从来郑州的第一天就开始了“节食”计划。“组委会要求很严,0.01公斤都不能超。”控制体重的同时,次仁索朗还要加大运动量,这几天过得有点煎熬。


虽然煎熬,但为了在4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更为了推广传统体育文化,西藏押加队的队员们都在克服着“醉氧”以及控制体重的双重困难。


和押加一样,藏式摔跤北嘎也是历史悠久的西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西藏摔跤队由藏族、彝族、蒙古族运动员组成,在参赛项目上,不仅有藏族式摔跤“北嘎”,还有彝族式摔跤“格”、维吾尔族式摔跤“且里西”和蒙古族式摔跤“搏克”。


在本届运动会中,西藏共摘得民族式摔跤项目的一等奖5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3个。据西藏摔跤队教练阿尔伍格介绍,除了西藏队外,很多其他省区的运动员也参加了北嘎项目,而且成绩还不错,他们跟西藏摔跤队的队员们都是“老朋友”了。阿尔伍格认为“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机遇难得,有利于各民族之间交流、学习”。


不同于其他赛场上对超越生理极限的渴望,交流和分享才是这里的主题。


世界屋脊上的体育之光


对于扎西吉来说,20年前参加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第六届运动会设北京和拉萨两个会场,是西藏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运动会,对当时经济仍然欠发达的西藏来说,意义重大。”


扎西吉是西藏自治区体育局的调研员,她亲眼见证了拉萨承办第六届运动会时的盛况,“56个民族齐聚拉萨,整个拉萨都沸腾了!”


被称为世界屋脊的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游客。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西藏的文化旅游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经由全国及各地运动会的带动,西藏一大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向全国,有些则经历了从濒临绝迹到绽放异彩的蝶变,大大推动了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据西藏代表团副团长、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局长尼玛次仁介绍,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体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9年,我们投资2100万元,对民族马术、响箭、押加、抱石头、摔跤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挖掘整理。”


近年来,西藏充分发挥户外旅游资源的优势,以自然风光资源、人文资源和高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为依托,以跨喜马拉雅自行车极限赛、高山滑雪、徒步探险、攀岩等体育赛事品牌为引领,精心打造了一批具有高原特色、品位高、品质好的体育活动,培育了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品牌赛事活动,扶持了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关注度的群众性体育赛事。


此外,自治区还将建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目录,培育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探索建立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活动补助机制,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民族传统节日,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表演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重点。


尼玛次仁表示,西藏各级体育部门以体育活动为抓手,以“体育+”和“+体育”为路径,以基地建设为平台,以体育产业政策为保障,加快发展高原特色体育产业,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进健康西藏、小康西藏建设。


从高原到中原,同场竞技,同心筑梦。转眼间,9天的运动会落下了帷幕,西藏代表团收获的不仅仅是荣誉,更有沉甸甸的友情。每场比赛后,各族运动员握手、拥抱、合影,互留联系方式,这是属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独有的感动。


“我参加了9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一届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我感到每一届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那就是民族团结、齐心协力。”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原副局长平措江村说。


(责编  龙慧蕊)


制作:李泓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