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大美青海 豫见愈美——青海代表团掠影
发布日期:2019-10-15

从三江之源到北疆草原,再到河南中原,一首《再唱山歌给党听》,他们边走边唱,把最动听的歌声献给祖国母亲。


他们是质朴的高原牧民,他们是民族院校的大学生,他们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人……他们就是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青海代表团的运动员。此刻,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他们,代表青海。


在本届运动会上,青海代表团带着大美青海的风采,带着全省600多万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谊,从三江之源来到中原大地。来自汉、藏、回、土、蒙古、裕固、羌等10个民族的运动员,共参加10个竞赛项目和7个表演项目。大美青海不只美在风光,更美在赛场上各族运动健儿交往交流交融的笑脸。


2.jpg

        青海代表团在运动会开幕式上带来驻停表演“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辽阔的祖国北疆,呼和塔拉草原。7月中旬,本届运动会马上项目比赛在呼和浩特举行——属于青海代表团的高光时刻从这个盛夏的草原就已经开始。


康巴荣玖,是青海代表团马术表演项目中的一个动作名称,意为跑马悬体。骑手身骑烈马,奔袭途中,后背几乎着地,一声大吼,仿佛回到高原,如此的野性与浪漫,令赛场内的运动员和观众啧啧称赞。令人难忘的除了奔腾的骏马,还有骑手的歌声。藏族骑手土登拿着记者递给他的话筒,远不如像牵着他的烈马那样从容。但只要歌声一起,好嗓子就出来了:“再唱山歌给党听,我把歌儿献给你,五十六个民族同唱一首歌,我们一起再唱山歌哟。”


青海马术队的17名队员都是来自玉树藏族自治州高海拔偏远山区的藏族牧民,这是他们第一次坐着火车离开家乡,第一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普通话并不熟练的他们,总是用高原的笑容表达着激动的心情。玉树藏族自治州马术协会会长吾昂说:“我们用最淳朴的歌声来表达藏区牧民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唱出青海各族群众共同维护民族团结的心声。”


本届运动会是青海代表团时隔12年,再次回归民族马上比赛的大家庭。青海的骑手从高原策马而来,相聚大团结的盛会。


“数”说青海的运动会时光。除了“12”,还有“70”。 民族武术赛场,70岁的西宁人杨学海是本届运动会年龄最长的运动员,这是他第三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武术比赛现场,杨学海定式亮相,满场运动员及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一次在郑州,“杨把式”不仅遇到了前几届运动会结识的新疆、甘肃老友,还认识了更多的年轻娃娃。“学武术要从娃娃抓起。”作为西宁“驷意八门拳”的传承人,杨学海如今每周都要去西宁市的小学教授武术课程。2009年,八门拳被列入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杨学海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繁荣发展。到如今,他已经教授过1200余名徒弟。“我的徒弟有汉族、回族、藏族、土族、撒拉族等,他们都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传承人。”谈起这么多民族的同胞乃至外国人都着迷的中华武术,杨学海笑着说:“中华武术,生生不息,海纳百川。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青海作为民族体育大省,一直致力于健全民族体育训练体系。本届运动会的运动员主要来自省民宗委、省体育局设立的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培训基地,即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的在校学生。


木球赛场上,对于教练马小明和他的队员来说,一场场打比赛,就是一场场交朋友。今年6月,在青海民族大学,马小明教练就已经带队和江苏、河北的木球队进行了比赛交流。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这条纽带将大家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大美青海,美在人心,美在团结。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本届运动会,这也是青海参加历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人数和参赛项目最多的一次。本届运动会上,青海代表团参加了木球、蹴球、毽球、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民族马术、民族健身操等10个竞赛项目。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生产劳动、风土人情、道德观念、节庆活动的综合反映,也是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价值取向的形象化表现,历经沧桑巨变而代代流传,成为载录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押加运动一直是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普及率较高的项目,每当闲暇,藏族同胞聚集在一起,都要展示一下自己“大象拔河”的力量。如今,这项原本在藏族同胞中流行的运动已在各族群众中流传开来,并作为一项正式的比赛项目进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大舞台。


除了竞技类的体育运动,青海的民族传统体育还与民族节庆、盛会紧密相连,相得益彰。本届运动会上,青海代表团有《五彩神箭》《土族轮子秋》《家园撒拉尔》3个表演项目参加了竞演。


轮子秋是来源于土族先民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是农闲时表达欢乐、庆祝丰收的表演形式。轮子秋随着土族人的生产生活一直延续至今,2008年,土族轮子秋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北京奥运会鸟巢惊艳亮相。近年来,青海打造出一系列文化体育品牌,既丰富了青海的文化内涵,也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已经举办了数届的中国·青海国际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在国内外具有很大影响力,带动省内30多万人参与从事民族射箭事业,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被中国射箭协会评为“中国民族射箭运动之乡”;每年在玉树藏族自治州举办的赛马节都会有来自东南亚数十个国家的赛马机构前来观摩学习,成为了世界了解玉树的一个窗口;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也正在积极打造“柴达木文化”品牌,通过举办那达慕、智格鲁如、六月歌会等各类民族文化活动,有力地提升了海西的知名度和民族文化体育的影响力。


青海代表团秘书长、青海省民宗委副主任圈启章表示:“四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是集中展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就的重要平台,是深入实施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繁荣兴盛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青海之“美”,美在山川壮丽,美在人民朴实,美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现的团结和谐之风采。


(责编 吴迪)


制作:李泓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