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精彩纷呈 “皖”美收官——安徽代表团掠影
发布日期:2019-10-16

一支黄梅歌声起,吸引了体育馆内观众的目光。一群衣着靓丽的姑娘和小伙们拿着手绢出场了,曲调婉转,欢声笑语,好不热闹,仿佛来到了正月十五闹花灯的现场……安徽代表团的表演项目《徽之韵》在一众表演中独具特色,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6.jpg

        安徽代表团在民族健身操项目比赛中          付锐/摄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兴盛于安徽,安徽的安庆市是黄梅戏的第二故乡。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安徽代表团以黄梅戏《闹花灯》曲调为背景音乐,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加上独特的体育和舞蹈技巧,将民间正月十五闹花灯这一流传甚广的民俗活动呈现于舞台。婉转悠扬的曲调,唱出了安徽黄梅戏地方性的特点,欢快的舞蹈展现出徽皖大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没想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还有黄梅戏元素,真是大开眼界。”一位河南当地的观众说。这一次表演项目的编排和设置匠心独具,安徽代表团为此作出了许多努力。


安徽是少数民族散居省份,全省55个少数民族成份俱全。现有少数民族人口近40万,在全省呈“大分散、小聚居”分布。对于安徽来说,外来少数民族成为挑选运动员的重要来源。本届运动会上,安徽省派出148人组成的代表团,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蹴球、毽球、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独竹漂、民族健身操等10个竞赛项目和1个表演项目中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参加人数和项目达历届之最。


5.jpg

        安徽代表团运动员入场          王少峰/摄


运动员挥洒汗水、顽强拼搏,共夺得 1个一等奖, 5个二等奖, 9个三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


安徽省民委民族二处调研员夏光辉告诉记者,省里每年都会在财政预算中列出专项经费,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提供基本训练器材、训练生活补助、训练服装等经费。从2010年起,省民委、省体育局联合命名了11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开展传统体育项目的专业训练。


从1989年至2018年,安徽已成功举办8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由最初的3项发展到8项,参加人数从最初的近200 人发展到1300余人。赛事的举办带动了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丰富了群众的体育生活。


在武术项目男子传统软器械中,安徽代表团的董升摘得首个一等奖,为安徽赢得“开门红”。安徽虽不是武术之乡,但近年来也在大力扶持和发展武术项目。本次安徽代表团的武术队以蚌埠市少数民族体育协会为班底,这个协会近年来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武术运动后备人才和武术爱好者。


8.jpg

        获武术项目一等奖的安徽代表团选手董升        王少峰/摄


今年70岁的武术教练刘俊江是蚌埠市少数民族体育协会的会长,他从6岁开始习武,从运动员成长为一名教练,现在依然对武术保持着高度的热情。他告诉记者:“武术传授的不仅仅是技艺,还有做人的准则,这也是武术的魅力所在。”如今,在省民委的大力指导下,蚌埠市少数民族体育协会的室外训练场已有800平方米,室内训练场有500平方米,规模日益壮大,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不少四五岁的娃娃都被家长送来习武,足见少数民族传统武术运动在安徽已经拥有了良好而广泛的群众基础。


除了进一步挖掘、传承、发展本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外,近年来,安徽还特别重视培养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以及民族体育(文体)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从而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队伍不断壮大。从省内相关高校乃至民族中小学校中选拔出来的民族体育人才,也成为了本届运动会安徽代表团的骨干力量。


7.jpg

        安徽代表团选手在民族式摔跤“格”87公斤级比赛中       何五昌/摄


安徽砀山县民族学校是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基地之一。在接到参加陀螺比赛的通知后,学校高度重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全体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能心无旁骛专心训练。


在女子陀螺项目中表现亮眼的王菲,是个只有15岁的回族姑娘,目前在砀山县民族学校读初中二年级。在赛场看到她的第一眼,记者就被她瘦小的身体里藏着的一股冲劲儿打动。


陀螺需要强大的爆发力和力量训练。王菲的肠胃不好,运动量一大就易呕吐,可是想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经过艰苦的训练。父母曾经劝王菲放弃训练,她却依然咬牙坚持:“我喜欢陀螺,我一定要练好。”为备战本届运动会,王菲放弃暑假休息时间,连续两个月每天都在学校操场上练习。


“我也有过想放弃的时候,当被甩出来的陀螺击伤的时候,我动摇过;当看见其他同学假期外出旅行而自己却要训练的时候,我动摇过;当训练完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的时候,我也动摇过……”但那都只是一时的念头,当陀螺成功击中的时候,当她能够独立打出漂亮的4分的时候,一切泪水和汗水、一切的抱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王菲有一个偶像,那就是一位云南代表团的运动员。她虽然不知道那位运动员的名字,但是内心渴望与强者切磋交流。教练郑军知道了她的想法,便在赛后带着王菲向云南代表团的领队周勇教练请教技巧。


“我们参加这次运动会就是为了交流和提升,云南代表团的陀螺成绩一直都很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郑军竖起了大拇指。周勇说,他在比赛中对王菲印象很深,觉得她的个人条件非常好,是个陀螺运动员的好苗子。“我们都是一家人,欢迎你们来云南普洱交流、集训。”王菲受到鼓舞,信心满满:“我会加倍努力的,下一届运动会我还要来参加!”体育赛事架起了一道交流的桥梁,比赛结果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安徽代表团里还有这样一个“多民族家庭”,回族姑娘周慧雅、朱晓雪,黎族小伙子王和章、林振岳,傈僳族小伙子单新杰以及黎族姑娘符显巨,他们都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缘起这次运动会的高脚竞速项目,大家相识相知。


脚踩网兜、手扶竹竿,运动员踩着高高的“竹马”在赛道上急速飞奔——这是高脚竞速赛场的一幕。高脚竞速不仅对运动员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性要求极高,同时更是对他们坚毅与勇敢的意志品质的考验。


周慧雅在刚开始练习上杆时,每次都战战兢兢。在教练邹华刚老师与其他前辈的指导与帮助下,她逐渐克服了畏惧心理,细心领会技术动作,如今不仅在杆上平步如飞,而且是全队进步最快的模范标兵。


高脚竞速是高风险项目,训练中的一次失误,让符显巨不小心掉杆摔伤了。林振岳和单新杰一直照顾、鼓励她,帮助她重拾信心,克服了心理障碍。“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队友之间的团结协作正是这支队伍的灵魂,鼓舞着大家努力向前。这个“多民族家庭”在赛场上流下了拼搏的汗水,也留下了珍贵的回忆,为安徽斩获1块奖牌,圆梦郑州。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中秋月圆之夜,不同民族的朋友因这别样的运动会欢聚在中原大地。正如安徽代表团运动员王和章所说:“这是一个特殊夜晚,人月两团圆,各民族兄弟姐妹们就像亲人一样团聚在一起,一块月饼跨越万水千山,月光如水,也滋润了各族儿女的心田。”


(责编  许鑫)


制作:李泓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