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从黑龙江畔来到黄河岸边——黑龙江代表团侧记
发布日期:2019-10-18

“每次三个人套上板鞋的时候,我就知道队友们在想什么。”黑龙江板鞋竞速队员袁光芒说。目前在哈尔滨体育学院读大二的袁光芒是来自贵州的布依族姑娘。在她的家乡,板鞋竞速是一项各族群众广泛开展的体育运动。袁光芒从小耳濡目染,却没有实际参与过。去年底,哈尔滨体育学院选拔板鞋竞速队员代表黑龙江出征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教练李雪艳一眼就看中了她。除了袁光芒之外,还有汉族、满族、苗族、壮族、土家族、达斡尔族等各民族的学生组成了12人的板鞋竞速队。


板鞋竞速,三人一组。当袁光芒和另外两位队友第一次套上长长的板鞋时,发现齐步走都是个难题。开始训练的第一个月,她们经常东倒西歪,一直在练习如何平稳地走路。“第一次成功跑起来的时候,每个人都高兴得又蹦又跳。”袁光芒说。队员之间的友谊,也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建立起来。每天训练结束后,三个人回到宿舍做总结,讨论存在的问题,分析技术细节,争取下一次改进。训练当中摔倒和磕碰在所难免,她们却始终以乐观的心态,互相加油鼓劲。备战本届运动会,她们训练了大半年,早已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姐妹。“三个人与板鞋磨合,彼此间也在磨合。想要知道队友状态如何,只要看她大腿抬得够不够有力就知道了。这种细节只有同穿一个板鞋的我们才会感知到。”袁光芒说。


本届运动会是黑龙江板鞋竞速队首次参加全国性赛事。通过实战竞技,队员们领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水平板鞋竞速运动员的实力和风采,找到了差距,也明确了今后提升的方向。“这次比赛也给我们教练提供了一次交流学习的机会,各民族教练聚在一起探讨教学经验,分享参赛感受,彼此也成了好朋友。”教练李雪艳说。


起源于我国南方的板鞋竞速运动在北国龙江稳步发展的背后,是近年来黑龙江省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持续的投入与支持。自1953年参加首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起,此后的每一届运动会,黑龙江省都派出代表团参加,与来自祖国各地的代表团共襄盛会。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也随着1982年首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成功举办,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通过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举办本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黑龙江省各民族体育运动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去年7月,黑龙江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如期举办,为挑选人才组队参加本届运动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显然,黑龙江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培养专业体育人才队伍上。在《黑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通过立体构建、整合推进、动态实施,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2015年,黑龙江省举办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专门设立少数民族拉棍、打布鲁等传统体育项目比赛;2016年又成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民族式摔跤、珍珠球、射箭、板鞋竞速等4个项目纳入其中……一系列举措既传承、保护和发扬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又增进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悠扬而婉转的乌苏里船歌唱到:“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本届运动会上,赫哲族文化大放异彩。开幕式驻停表演,身着赫哲族服装的姑娘小伙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舞动的鱼叉,荡漾的蓝绸布,洋溢的笑脸点燃了观众们的热情,充分展现了赫哲族古老绵延、绚丽多姿的文化。


在表演项目场地,黑龙江代表团的各族运动员一同展示了赫哲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竞技游戏“叉草球”。运动员分成两队,获得草球的一方快速向前移动并掷出草球,而对方快速后退,举起鱼叉奋力接住从天空俯冲而下的草球。双方的“战事”在你争我夺、前进和后退之间逐渐升温……叉草球运动源于赫哲族原始的渔猎生产生活。赫哲族善于捕鱼,尤善叉鱼,他们用这种妙趣横生的游戏锻炼年轻人使用扎枪的本领,更是培养他们团队协作的精神。表演项目《鱼嬉》也是从赫哲族传统的猎鱼方式演变而来的体育游戏,把赫哲族在水中的捕鱼情景转移到陆地,用飞滚的木轮代替游鱼。“《鱼嬉》第一次登上全国性的舞台,希望通过这样的机会向全国人民介绍赫哲族的文化。”表演项目《鱼嬉》的教练孙中馗说。


4.jpg

        黑龙江代表团综合类表演项目《鱼嬉》       付锐/摄


“过去住在大山林中的鄂温克族先人立下了一条规矩,不管有没有参与狩猎,凡是捕获而来的猎物都要平均分给每一个人。这就催生了互相礼让的文化传统。而瑟宾节是鄂温克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逢瑟宾节,鄂温克族都会进行庆祝活动。瑟宾献猎就是由此而来的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游戏。”表演项目《瑟宾献猎》的教练涂继承说。


涂继承是黑龙江省非遗传承人之一。作为讷河市兴旺鄂温克族乡中心学校教师,他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在他的推广下,鄂温克族的传统竞技游戏“抢枢”已在学校逐渐普及,学校专门组建“抢枢”队,每天坚持训练。


这次,通过本届运动会的舞台充分展示鄂温克族传统体育项目,涂继承感到十分荣幸。他说:“鄂温克族在全国有3万多人,活跃在社会各行各业。保护传承鄂温克族优秀传统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我感到非常自豪。”


如果说,瑟宾献猎是通过现代体育竞技的方式体现鄂温克族文化中的真善美,那么达斡尔族的贝依阔则是一项与现代曲棍球运动无缝衔接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表演节目《贝依阔》由来自齐齐哈尔市民族中学的各民族师生共同演绎。“通过学习贝依阔——曲棍球,很多学生的人生得到改写。”表演项目《贝依阔》的教练、齐齐哈尔市民族中学校长英力说。


今年55岁的英力是达斡尔族,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从小十分热爱贝依阔运动。大学毕业后,英力回到母校齐齐哈尔市民族中学任教,一干就是30多年。2008年,英力作为学校副校长与其他校领导共同倡议成立了校曲棍球队。学生们通过严格选拔成为队员后,接受专业教练的系统性训练。2015年起,校队开始参加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屡获佳绩,为学校和家乡赢得了荣誉。


贝依阔——曲棍球也已列入学校体育课程。通过教学,广大学生了解到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也成为校曲棍球队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令人高兴的是,不少学生从此走上了专业体育人才的道路。2018届毕业生柏美辰,是校曲棍球队为数不多的女队员,平时训练刻苦,实战经验丰富。去年高考季,柏美辰通过了北京体育大学的单招考试和文化考试,如愿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各民族同学不分你我,在赛场上精诚协作,共同进步。贝依阔伴我一生,如今在学校普及,学生们也由此喜欢上了曲棍球。看到一届又一届学生通过这项运动为自己的人生创造出不同的精彩,我觉得这就是一种传承。”英力说。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一场中华民族的体育盛会。这里有无数个向袁光芒那样初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之门,享受着竞赛乐趣的运动员;也有像涂继承、英力那样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断注入新动力的人们。在这里,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这里,56个民族的体育人也像石榴籽那样紧紧相拥在一起。


(责编 金向德)


制作:李泓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