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掌声响起来 人心暖起来——四川代表团纪事
发布日期:2019-10-21

“我们用100天的汗水换来了30秒的精彩驻停!”年轻编导曾晓龙快步跑向退场区等候他的队员们,耳边仍回荡着4万多人的热情欢呼。9月8日晚,本届运动会开幕式上,30秒的驻停表演,成为四川代表团的首秀——


30.jpg

        四川代表团开幕式上的驻停表演            龙慧蕊/摄


两只憨态可掬的白色“藏牦牛”一出场,便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吉祥天府》音乐响起,藏族锅庄“围圆”、羌族萨朗平跑步、彝族达体舞“对脚”……不同民族的舞步被巧妙编排,风格各异的服饰让人眼花缭乱。


“尽最大努力把各民族最具特色的元素融在30秒里,向观众传递四川风采和中华文化多样性。”为更准确把握各民族文化内涵,编导团队特地到民族地区调研,最终编创了这台原汁原味的节目。30秒,每1秒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四川56 个民族俱全,有我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四川的民族体育文化独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天府之国”魅力在驻停表演中精彩绽放。


参与驻停表演的汉、藏、羌、彝、回等36名运动员,大部分还承担了四川代表团此次6个表演项目的任务。“有的运动员参加了5个表演项目,排练时一轮跳下来,大家都要躺在地上平复很长时间。”曾晓龙说,由于每个项目特点不尽相同,排练时运动员也发现了许多乐趣,辛苦之余更有收获。


“请客没有酒不行,快乐离了摔跤不行。”因为参与表演项目《格》,首次接触彝族式摔跤的运动员曾艺,真切感受到了彝族人的快乐。


演出时与曾艺搭档的,是彝族小伙子苏阿散。“他高大魁梧,很喜欢摔跤,彝族人的憨厚淳朴让我感觉很亲切。”曾艺连连发出感慨。舞台上,两人相互角力,妙趣横生,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格”被誉为“彝族体育之花”,已经列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成为民族式摔跤的6个跤种之一。而曾艺参演的表演项目《伙彆》所展现的则是另一个竞赛大项——射弩。相比分秒必争的竞赛项目,表演项目的趣味性、互动性更强,是对竞赛项目的完美补充。


32.jpg

        表演项目《格》 冯小敏/摄


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一大特色,本届运动会上有近200个表演项目同台献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浓郁。四川代表团的6个表演项目就选自藏、羌、彝族聚居区,是当地最具特色、最原生态的民族体育文化。“这些项目很好地体现了竞技和表演,其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也非常可贵。”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君臣表示。


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带给运动员绝对的舞台自信。


9月10日早8点,表演项目《羌族“赛竹竿”》出场了。“一皮瓦”(头饰)、“荷包”(腰带)、云云鞋……身着民族传统服饰的姑娘小伙精神抖擞,一上场就让人眼前一亮:站肩、爬杆、走杆、转杆、荡杆、飞杆……7分钟的演出,所有动作一气呵成,随着难度不断加大,现场鼓掌声、欢呼声愈发热烈。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推杆在四川省民宗委的大力支持下,借由大型赛事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展示。


31.jpg

        马静怡在表演项目《羌族“赛竹竿”》中担当主力


“他们团队默契很好,节目编排紧凑、层层递进,而且体育性等要求都实现得很到位,从观众反应就能看出来,大家认可度非常高!”一位北京代表团前来观摩的工作人员多次拿起手机,记录下表演的精彩瞬间。


“我们河南观众就是给力,太热情了!氛围太好了!”河南籍回族运动员马静怡是“赛竹竿”项目的主力,在蓉求学4年,此次能够代表四川出征,为她的大学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来没有哪一次的回乡之旅让马静怡如此心潮澎湃,演出服早已湿透,手掌磨出了老茧,这些印记终将消失,但赛场上回荡的掌声会被她永远记住。


厚积薄发,换来场场惊艳。6个表演项目,12轮比拼,四川代表团收获了预料之中的高分:4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我们历来十分重视组织表演项目参赛,把表演项目的发掘整理、编排和提高,作为发展和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工作来抓。在每一届运动会上我们都推出了新创项目,并都获得了广泛好评。”省民宗委二级巡视员侯蓉华话语里充满自信,他全程参与了此次表演项目的筹备工作。


掌声,同样属于四川代表团的83名竞赛运动员。他们在射弩、蹴球、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珍珠球、民族式摔跤8个竞赛项目中奋勇争先,最终收获了2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


在四川代表团参加的竞赛项目中,男子珍珠球队是获得掌声和鼓励最多的队伍:连遇强手,比分紧咬,两轮加时……尽管从小组赛开始就打得十分艰难,却展现了“黑马”姿态。而在之前的4届运动会上,“尽管实力不差,但我们好像总差那么一点运气,只拿过一次三等奖。”16年时间,俄木学从队员变成教练,始终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支队伍。


志愿者司祺祺负责珍珠球比赛场馆的服务工作,此前从不知道珍珠球的小姑娘,成了四川队的“铁杆球迷”。“真的让我大开眼界,珍珠球是北方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但是四川队打得很好,很顽强,非常激烈。我还学会了用四川话给他们加油,‘四川,雄起’!”


9月16日,本届运动会的最后一个比赛日,俄木学和队员们也迎来了他们最后一场比赛——与广西代表队角逐男子珍珠球项目一等奖。哨音未消,比赛开始。就如同之前的每一场比赛,场上7名运动员严阵以待,强配合、重防守、勤跑动。银球穿梭,跃身兜捞,比分始终交替上升,为赛事结果增加了不确定性。


一个漂亮的抢断,引得全场欢呼。在“水区”(内场区)表现突出的李宗楠是队中唯一的汉族运动员,身体灵活度好、善于思考总结,是俄木学亲自挑选的“种子选手”。扎实的篮球功底帮助李宗楠迅速适应了珍珠球打法。对抗性不减,趣味性增加——李宗楠如此评价自己能一手“掌控”的这个小白球,“我一直梦想能走上全国赛场,这次能借珍珠球来实现,是更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最后10秒,四川队再得一分,41比37,胜局锁定,“成了!”欢呼雀跃,热泪盈眶,广西队队员竖起大拇指向他们致敬。42岁的俄木学拿到了第一个全国奖项,22岁的李宗楠的第一次登上了全国领奖台。奖杯一样,意义不同。一场盛会,圆了两个梦。


竞赛,创造无限可能。近年来,四川省传承保护了包括珍珠球在内的一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藏式拔河“押加”、“用脚踢的斯诺克”蹴球、彝族式摔跤“格”等都在其中,传承基地建设也正在规划筹备,为培养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也投入资金,汇编了当地近100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涵盖全州13县(市),涉及竞技表演、益智健身、综合类等3大类。“未来,我们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传承保护工作会进一步推进下去。”侯蓉华肯定地说道。


9月15日晚,本届运动会表演项目颁奖晚会隆重举行。作为精选的28个表演项目之一,《羌族“赛竹竿”》再次登台。掌声回荡,又是四川代表团运动员无眠的一夜。第二天一早,像以前每个寒暑假结束时一样,圆满完成比赛任务的马静怡又告别了老家河南,奔赴祖国西南。只是这一次,她也要与第二故乡四川分别了,即将迎来新的身份——云南民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马静怡心中,川豫两地让她感到温暖的一切,都带给她前行的力量……


(责编 王孺杰)


制作:李泓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