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粤赣三省交界的峰峦叠翠的南岭山脉中,镶嵌着一个田野葱茏、瓜果飘香、民族关系和谐的美丽瑶寨,516名瑶汉儿女在这里安居乐业、和睦相处。
这里是“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长征时期,3名女红军借宿当地村民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从此,老人一直这样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
如今,“半条被子”的故事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开启了沙洲村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新征程,成就了一个“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幸福瑶寨。
“半条被子”精神助力打造红色品牌
2016年以来,沙洲村以“半条被子”故事为主线,深入挖掘红军长征途中在汝城发生的故事,生动翔实地展现了红色汝城的光荣历史,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族人民的鱼水深情,通过雕塑、书画、声像和遗物展现等形式,供游客缅怀瞻仰、学习研究,不断扩大社会影响,突出红色引领,唱响时代强音。如今,汝城“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成为湖南省国防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入选第三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2017年,沙洲村成功承办中国(郴州)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助推全村迈入红色旅游发展的快车道;联动中央、省、市、县多家媒体广泛宣传推介“半条被子”故事,湖南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潇湘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半条棉被》电影;《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沙洲经验在《人民日报》头版推介,“半条被子”精神捂热了中国;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青少年参观达2000场次以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国史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2600多次。
今年6月,湖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沙洲村举行,省委书记杜家豪带领省委常委会班子参加启动仪式。截至目前,全村接待各地干部群众参观30多万人次,到村学习培训10多万人次。
红色旅游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如今,沙洲村走出了一条以红色旅游引领产业发展的致富之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代表,2018年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00多元。
沙洲村突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进和选育优质水果种苗,发展名优特水果300多亩,以红色旅游带动商贸、餐饮、农副产品的销售,打造农旅结合的水果经济、旅游经济、农家乐经济,尤其是采取村民入股村集体经济的模式,建成了光伏发电厂、瑶族农家乐等村级企业,通过股份分红和安排就业等方式实实在在增加了村民收入,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
为使支柱产业与当地文化、历史充分结合,沙洲村争取各方投入1.15亿元,流转土地1500多亩,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形成沙洲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了现代农业猕猴桃、茶叶、无花果生产基地和荷花、水稻等组成的荷田公园,产业项目与绿水青山、民居相得益彰,构成一幅美丽乡村画卷。
此外,沙洲村成立农业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心,从培育技能型、管理型、知识型村民入手,组织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20多期,参加培训2000余人次,发放学习资料2万多份,把村里的“能人”“强人”培养成了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和村级班子的领导骨干,选树党员示范户5户、群众示范户8户。
党建夯实民族团结的基础
近年来,沙洲村以建队伍、夯基础、促和谐、创平安为主要抓手,统揽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建坚强堡垒。以“五化”标准建强班子,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深化党员主题党日活动。村支两委成员以身作则,带头搞好民族团结,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形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强大合力,实现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树品牌形象。积极开展各类创建评选活动,打造品牌,树立形象,相继被授予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湖南省生态村、湖南省卫生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等多项荣誉和称号,积累了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底蕴。
促和谐稳定。成立以党员、组长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义务劳动、公益活动,定期开展困难群众、困难党员走访慰问,照顾困难群众生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立村治安队、巡逻队,积极落实综治防控措施,确保百姓安居乐业。
近几年来,沙洲村相继完成了村中80栋民居的立面改造,并建设了37栋特色民居,新建了盘石公园、民俗广场、纪念广场、游客服务中心、村级组织活动中心,高规格实施了景观提质改造、河道治理、雨污分流、道路硬化、电网改造、安全饮水、垃圾集中处理、防灾预警设施安置、厕所革命等工程,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强化农家书屋建设,投资20万元建成瑶族文化陈列室,通过村支两委会议、党员会议、乡间夜话等开展经常性学习教育活动,用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依托“半条被子”故事强有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工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倡导新风尚。此外,通过送戏下乡、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方式,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公德教育,村民养成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定期开展“五星文明户”“五好家庭户”等群众性评比活动,引导村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民族团结、发展经济上来,沙洲村展现了新时代的新风采。
(本文由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提供 责编 龙慧蕊)
制作:李泓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