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开创双语人才培训的新局面 ——西南民族大学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训基地纪实
发布日期:2015-11-12

2013年3月,四川成都,国家民委第三个双语人才培训基地在西南民族大学正式挂牌成立,主要负责西南地区彝语、傣语、藏语康巴方言等语种的培训。

2011年以来,国家民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在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各设立一个双语人才培训基地,主要任务是为基层培养培训民族语文翻译人才;为民族地区和有关党政机关、军队、武警等培养培训双语人才;为民族地区培养培训民汉双语师资。

这三个双语人才培训基地的成立,掀开了民族高校为社会培养双语人才的新篇章。


现实需求:西南民大责无旁贷

我国西南地区是中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5个省级行政区,现有藏族、彝族、苗族、土家族、白族、傣族、水族、佤族、怒族、门巴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语言是人类的重要交际和思维工具,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都是依托语言展开的。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西南民族地区,民族间的语言交流某种程度上却陷入了窘境——

民族语言是西南民族地区的主体语言,当地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本民族语言来进行沟通交流。在基层,由于大部分群众听不懂汉语,所以在这些地区服务的汉族干部工作有时候比较被动——如果没有翻译,就无法与群众沟通,办事必须配备一名会当地语言的“秘书”。

从事藏族文化研究的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院长万果说:“除了语言培训之外,双语培训最重要的一个价值就是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双方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只有懂得尊重差异,才能真正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对于处理好当前的民族关系来说非常重要。”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西南民族地区县级以上的城镇聚居的大部分少数民族年轻人不懂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少数民族的古籍文献、民间歌谣、宗教典籍等都濒临消亡。培养和建设一支有使命感、有责任心、有素养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在民族地区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抢救与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西南地区的各族群众要求加快双语人才培训工作的愿望和呼声很高,为消除干群之间的沟通障碍,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西南民族大学作为西南地区的国家民委直属高校重任在肩。


培训基层:西南民大倾力而为

每个民族的语言都记录着人类知识的一个侧面,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持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性,首先要做好民族语言多样性的保护。

2013年3月,西南民族大学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训基地正式挂牌,当年原计划举办5期培训班。“因为培训地区需求量大,同年又增加了6期培训班。”基地办公室主任、西南民族大学教务处处长乌尼乌且说:“学校非常重视基地建设,成立了运作管理的专门机构,制订了非常详细的工作方案,运作经费到位及时,2013年举办的11期培训班都非常顺利。”

2013年,培训基地在贵州贵阳和云南红河、迪庆、丽江、昭通、西双版纳以及四川甘孜、凉山等地先后举办了彝汉双语、藏汉双语、傣汉双语、苗汉双语、纳西语、哈尼语等相关培训。培训班的学员大都来自基层工作的第一线,有公务员、教师、医生、技工、导游、服务员,甚至还有村里的村民和宗教人士。当年的3月至5月,基地先后编著了《彝语常用名词汉彝对照凡例》、《跟我学彝语》、《藏文基础》、《西双版纳傣语》、《黔东苗语会话300 句》等教材及配套电子图书,开设了12 门内容涉及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文化、民族理论政策、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方法的课程。还在一些地区根据学员的工作需要,从中选择相对应的教材和培训内容。承担了四次培训班彝语言教学工作的彝学学院教师潘正云感慨地说:“大家学习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热情很高,我的班上曾有一位70多岁的退休干部,坚持天天来听课。”

学员的热情不单单源于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热爱,也源于对培训方工作的信任。

培训基地依托学校和举办地相关高校和机构的师资及学科专业优势,为开展短期、高效的培训打下了基础。

此外,学校主要参与培训工作的两个学院——藏学学院和彝学学院,为了在较短时间内使培训效果最大化、最优化,两个学院积极组织校内外师资,对培训班的授课教师选择、学员选择、课程设置、电子课件制作、证书制作、培训总结、效果回访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做出了详细周密的计划。

2013年4月,基地第一期培训班——彝汉双语师资高级研修班在西南民族大学开班,来自凉山彝族自治州的32名中小学教师、民族教育骨干成为基地成立以来的第一批学员。每天满满当当的集中学习时间,让学员收获良多。来自凉山民族师范学校的何学珍说:“感谢双语人才培训基地提供的平台,使我们这些民族语文工作者能有学习提高和互相交流的机会。”

语言培训之外,培训班更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激发学员交流民族文化的热情。

为了使学员更好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提高学员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积极性,基地培训班专门开设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民族文化概论、民间文学与艺术等教学内容,在各地邀请相关专家为学员授课。每逢培训班开班,双语人才培训基地主任沙马拉毅都会去给学员上一堂以西南民族语言文化为主题的讲座。

在云南永善县,潘正云老师的培训班上的一位小学老师,还自己作曲填词(汉语)写歌,并请潘老师翻译成规范的彝语。课后,师生同唱这首共同创作的歌曲。

正是在组织者的精心安排下,在一批批培训教师的努力下,基地以“专题讲解”、“一对一交流”、“阶段性测试”为重点,通过“以强带弱、一对一帮扶”、“拓展训练”等方式组织教学,使参加培训班的学员都收益良多。


展望未来:西南民大任重道远

截止2013年11月20日,有600 余人参加了西南民大的培训。各地开展的培训工作都得到了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的直接指导和帮助。2013 年6 月2日至6月9日,通用规范彝文拼音及彝汉双语教学骨干培训班在贵州民族大学开班,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副巡视员安清萍及王学荣处长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虽然2013年的工作量远远超过预期,西南民族大学双语人才培训基地主任沙马拉毅欣慰之余,仍感忧虑:“有许多少数民族家庭往往是祖父母说本民族的母语,孙辈却不会说,年轻的父母已不会用母语教自己的孩子了。看来这种活泼生动、与自然紧密结合的语言,将会成为只在老人记忆中的语言。以彝族为例,上个世纪70年代使用彝语的人口占彝族总人口的80%,而现在只有40%的人会彝族母语了。据调查,现年龄在50岁以下的彝族人几乎都不会说纯正的彝语了,说的都是汉、彝混合语。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语言正在退化甚至消亡。”

2014年,西南民族大学双语人才培训基地计划举办15期培训班,除了在去年工作基础上不断提升教材建设、推广双语知识之外,还加入了对民族古籍文献整理的培训内容。

民族语言文字是少数民族的主要特征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在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开展民族母语教育工作,不仅要落实到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同时还要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西南民族大学的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实验室(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在双语人才培训基地主任沙马拉毅的带领下,长期致力于推进民族地区信息化标准建设,主持制订了计算机彝文信息处理国家标准3项、国际标准一项,为彝语文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依据,也为彝语文的应用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并成为双语培训中彝语培训的重要内容。

2014年4月,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司长田联刚率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双语人才培训基地的相关负责人到西南民族大学调研双语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工作,充分肯定了学校双语人才培训基地工作的成效,并强调指出,国家民委在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设立的三个双语人才培训基地是少数民族双语人才培养的窗口,要在双语人才培养方面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