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万众一心 同心战“疫”
民生直通车·同心战“疫”丨助力疫情防控经济发展,信息技术担当啥角色?
发布日期:2020-03-27

1.png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本次抗“疫”的重要武器之一,信息技术如何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释放经济新动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权威部门回应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疫情防控等相关热点问题。


防控更精准 停课不停学


25日起,湖北除武汉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复对外交通。随着各地进一步复工复产,人员流动增加,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严防境内疫情反弹和境外疫情输入?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说,工信部组织三家基础电信企业推出“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服务,手机用户可以通过短信、小程序、二维码、网页等方式查询本人前14天到过的所有地市的信息。


“3月6日开始,在‘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上上线了境外到访地查询功能,可以对手机用户前14天到访的境外国家或地区信息进行查验,可及时发现瞒报、漏报、不实申报等问题。”韩夏说。


“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之所以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成功地应用了新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谢少锋说,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等工作得以精准高效开展。


人工智能技术有效提升了新冠肺炎排查效率和诊断准确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余款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在抗“疫”一线以及全国数百家医院。“下一步,将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社区随访检测、诊疗决策辅助等场景中的应用。”谢少锋说。


疫情发生以来,信息通信业在保障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上作出了很多努力。据统计,截至3月24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共播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课程1917堂,浏览量累计达9.94亿次,通过平台进行在线学习的学生累计超过1.95亿人次。“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做好全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相关保障支撑工作。”韩夏说。


2.png

 

催生新模式 提高复工复产率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新一代信息技术让企业复工复产焕发出新活力。


“一些地方深化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运用,推广协同研发、无人生产、远程运维等新模式和新业态,加快恢复制造业产能。”谢少锋说。


供应链是企业重要的生命线,原材料企业停工,制造业开工就有困难;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有压力,大企业同样也会受到影响,环环相扣,企业就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一些地方发挥大型平台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做好生产协同和风险预警,对可能停产断供的关键环节提前组织柔性转产和产能共享,为供应链安全上“保险”。


信息技术的助力,也催生出新的企业运作方式。谢少锋介绍,一些地方运用云计算技术,大力推动“企业上云”,视频会议、协同研发等在线工作方式,让企业在疫情中仍能高效运转。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疫情中广大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运营成本提高、资金压力加大、发展信心不足……诸多问题摆在中小企业面前。


“2月9日,工信部专门出台文件指导地方为中小企业的复工复产提供服务。”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秦志辉说,工信部一方面推动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阶段性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等系列政策,一方面启动“企业微课”,送政策、送管理、送技术,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公益服务。


成果是喜人的,工信部对使用云平台的中小企业监测显示:截至3月24日,中小企业复工率已达71.7%。


秦志辉介绍,工信部还将通过征集优质数字化服务商、总结推荐一批数字化赋能标杆中小企业案例等多项务实举措,推动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发展。


释放新动能 激发新潜力


3.png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点开手机即可体验360度全景购物的云橱窗,足不出户享受立体震撼的文艺演出、体育赛事,打造远程互动和沉浸式教学体验……一批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5G+AI、VR、AR典型应用释放了新兴消费潜力。


“疫情防控期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有非常大的增长,众多行业和领域成为新技术的重要试验场。”谢少锋说。


工信部3月24日发布通知,要求从加快网络部署、深化融合应用、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快5G网络建设发展,最大程度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截至去年底,我国已建设13万个5G基站,今年还将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韩夏介绍,通知要求要推广5G+VR、AR等应用,培育新消费模式,加快用户向5G迁移,加快在医疗、健康等领域应用。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连日来人们热议的话题,而包括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基础软件在内的数字基础建设在发展新基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谢少锋说,加快数字基础建设短期可缓解经济下行压力。长期能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动能,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工信部将围绕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



来源:新华社、新华视点

责编:刘雅   流程·制作:古丽斯坦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