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团结永仁 我们都是一家人
发布日期:2020-05-29

中国阳光城、云南北大门、绿色生态县、彝族赛装发源地……金沙江畔的滇北名县永仁,因其独有的资源禀赋为世人向往。阳光雨露、绿水青山滋养孕育出“苦熬不如苦干”的永仁精神,在218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汉、彝、傣、回、傈僳等11万多各族儿女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努力创造美好生活,共筑幸福家园。


作为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口最少、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4.4%)的县,永仁县委、县政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统领,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理念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发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步伐不断加快,呈现出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产业发展创新突破、民生福祉极大改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的繁荣景象。


赛装赛到天安门_副本.jpg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高位谋划高质量推进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永仁县委、县政府切实把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首要任务,举全县之力高位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各项工作。


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县委、人大、政府和政协相关领导为副组长,55家县级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和县、乡(镇)、村(社区)、村民小组、农户共同联动的格局。


把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十三五”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规划、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印发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多个实施意见及方案;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每年多次专题研究创建工作,划拨创建工作专项经费;县人大常委会多次听取和审议创建工作汇报,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县政协常委会每年组织政协委员调研创建工作,积极建言献计。


把创建工作作为衡量党员干部自觉履职尽责的重要指标,纳入综合绩效考核。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和代表人士制度,在创建示范县的“十大”示范工程和示范创建“十进”活动中推荐、考察、提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激励各族干部在创建工作中担当作为。截至今年3月,县委12名常委班子成员中,有少数民族5名;县政府9名班子成员中,有少数民族4名;全县1658名科级干部、公务员及参公管理人员和科级后备干部中,有少数民族干部1189名,成为示范创建的坚实力量。每年对县级部门、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抓创建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创建了一批类型多样、各具特色的示范乡(镇)、村(社区)、单位、学校和教育基地,实现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创建工作全覆盖新局面。


强化宣传教育     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娃娃抓起,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把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在全县4所中学、26所小学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在每个学生心中。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各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点内容,作为各级党校培训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作为农村党群活动室党员和群众学习的政治课。开展“百名讲师上讲堂、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教育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爱祖国、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深入开展“十个一”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活动(开展新一轮党的民族团结进步政策宣讲、建设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基地、树立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摄制一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公益广告和电视形象宣传片、整理编辑一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资料汇编、传播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宣传品、开展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创作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文学和文艺精典作品、建设一批农村“中华民族一家亲”图书室、表彰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营造创建的浓厚氛围,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规的知晓率进一步提高。


建立以“融媒体+民族团结”为载体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联盟”,加强“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建设,讲好新时代永仁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同时,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及其网络平台在宣传教育中的阵地作用,积极主动推送永仁县创建工作举措和成效。相关典型人物和事迹得到中央级和省州级媒体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增强文化认同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把培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全县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持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读书班、培训班等形式,组织各族干部群众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和国情,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


进一步推动对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深入挖掘赛装文化、火把文化、泼水文化、农耕文化、村落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内涵,擦亮“诸葛方山、直苴赛装、彝族刺绣、苴却古砚”四大文旅名片,着力打造“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云南文化形象品牌。组织彝族赛装展演队多次进京展演,参加上海时装周和旅游交易会、厦门和昆明旅游交易会、深圳文化博览会,直苴彝族村成为赛装节开幕式的永久举办地,永定老街彝族刺绣一条街荣获“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示范街区”称号。


各族群众欢聚永仁直苴赛装节_副本.jpg

各族群众欢聚永仁直苴赛装节


深入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收集整理非遗项目222项。其中,向国家申报“赛装节”非遗保护项目,9个项目被列入省级或州级非遗保护项目,72名民间艺人成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方山诸葛营遗址、中和老街、回龙桥、磨盘地新石器遗址等一批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各族干部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


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深入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娱乐、传统体育等活动,增进各民族交流互鉴。组织“民族团结进步·大美永仁”摄影赛、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红土地之歌”演讲比赛32场次;持续开展“正月赛装节、四季赛装周、周末赛装会、天天赛装舞”系列民族文化活动,收集各类民族民间文艺作品296个;永仁打跳音乐成为各族群众广场健身舞蹈的常用音乐,《丝路云裳》《家在阳光城》等歌曲在全县广泛传唱,民族民间音乐《娶亲路上》获得全省第八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银奖。


决战脱贫攻坚     一个民族都不少


永仁县是云南省73个国家重点扶贫县之一,各族干部群众长期以来与贫困顽强斗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止2019年底,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946户21449人,全县50个民族贫困行政村减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8.8%降至0.32%,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顺利通过省级第三方考评,并代表全省、全州接受国家贫困县退出抽查。


脱贫攻坚成绩的取得,展现了全县上下“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绝不让一个贫困地区落伍”的决心与担当。


构建“大扶贫”格局。把改善民生作为决胜脱贫攻坚、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扶贫开发“双融合”“双促进”。2015 年以来,全县累计整合扶贫开发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资金 27.18 亿元投入脱贫攻坚战场。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抓扶贫,县级部门联村包组、干部职工包户帮扶”的精准扶贫工作责任制,派出185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2784名干部职工进村入户精准识别贫困户,与6258户22301名贫困群众结对开展“精准扶贫一家亲、脱贫攻坚鱼水情”帮扶活动。


补齐民生短板。深入实施22项扶贫专项行动,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危房改造等工程。扶持22301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参保率达100%;把农村符合低保保障条件的468户474人全部纳入特困供养范围;启动“防贫救助保险”工作,推动防贫救助保险有效落实;及时发放国家教育扶贫普惠资金,构建“普惠+特惠”“卡户+非卡户”“义务教育内+义务教育外”的教育帮扶模式,形成幼儿园到大学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实施饮水保障补短板项目169件,确保46个村25367人饮水安全;建设适宜群众就业、带动群众致富的产业“扶贫车间”14个;全县行政村实现光伏扶贫项目全覆盖,有效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聚焦绿色产业扶贫。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把绿色产业发展作为精准脱贫、高质量脱贫的重要抓手。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产业培植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林果产业发展,形成“县有主导产业、乡有特色产业、村有示范产业、户有增收产业”良好局面。同时,以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为契机,搭建电商直销平台,建设三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29个冷链物流项目,建成50个农产品集配中心、培育38名农村电商带头人,带动经济薄弱村和贫困群众增收。


增强脱贫精神动力。坚持扶贫、扶智、扶志、扶技有机结合,在全县开设“脱贫攻坚讲坛”,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产业致富能人等进行主题宣讲;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定向式”“菜单式”就业培训;开设“田间课堂”,提高各族群众对“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现代农业、“科研+种养+加工+流通”产业链发展模式的认识与技能;挖掘选树全县扶贫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174名个人、27个单位受到省州县各级表彰,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注入强劲精神动力,增强精准脱贫信心和决心。


建立长效机制预防脱贫人口返贫。落实公益性岗位扶贫、兜底保障扶贫、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防贫救助保险扶贫等长效措施,统筹全县公益性岗位向弱劳力或就业困难贫困户倾斜,确保其收入稳定;全面精准落实养老保险、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措施,做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应扶尽扶、应兜尽兜,让每一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增进民生福祉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近年来,永仁县秉持“办好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聚民心的实事”原则,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大众,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541589966842_.pic_hd.jpg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宜就镇彝人新村


在民族贫困地区投入资金13.54亿元,建设了一大批民生基础设施。使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资金3.45亿元,建设46个“十县百乡千村万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项目。尤其是今年1月,永仁县正式步入“动车时代”,通用机场也正在规划建设中,交通通达能力实现质的飞跃。与此同时,水利枢纽建设和河(湖)保护治理能力、能源综合发展能力、网络信息传输能力都在稳步提升,率先在全省实现县乡“全光纤”网络全覆盖。


针对民族地区群众居住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的实际,对9975户35460人实施库区移民搬迁、易地扶贫搬迁和插花搬迁,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了多民族共居社区、共居村落。以猛虎乡福兴村为代表的一批村寨,落实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政策措施,创造了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


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致富。积极引导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和39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动吸纳各族群众,帮扶群众就近就地就业。通过建立企业与合作社、合作社与农户“双绑定”利益联结,实现农户在土地流转上获“租金”、参与产业发展得“现金”、在扶贫车间就业拿“薪金”、村集体经济有“酬金”。昔日贫穷落后的民族村,如今已“大变样”。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力全面升级。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联盟认证,县中医院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3个乡(镇)卫生院被授予“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各族群众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城镇新增就业300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22146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借助县委、县政府“三微一端”和手机APP等平台,在“一部手机治理通”“一部手机办事通”系统上,实现民族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指尖办。


强化法治建设    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2019年云南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中,永仁县名列第一。多年来,永仁县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保持全省前列,是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此外,永定镇太平地村民委员会被授予“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称号。以创建省级先进平安县为主线,不断加强平安永仁建设,强化综治维稳措施,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同时,强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大调解”“大信访”等专项行动,提高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效,增进民族团结。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智能化体系建设,推进“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农村“雪亮工程”监控系统升级,运用“互联网+”模式,创新开展社会治理、司法运行等工作。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积极探索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社会治理工作法,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农贸市场、综合市场、交通、水务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确保全县市场经营秩序、交通运输秩序良好。


积极探索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路,深入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七进”宣传教育。在宪法宣传周、法制宣传月、民族团结宣传日等节点,以印发宣传资料、开展专题讲座、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形式,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寺观教堂教职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广大群众中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提升民族工作能力和水平,依法保障各族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建立健全县委统一战线领导小组统筹,统战、民族宗教、宣传、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长效工作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泛社会基础。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渡时艰,展现出永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动人风采。


后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永仁县委、县政府认真研究部署示范区建设工作,在楚雄州率先推进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经过多年探索,莲池乡“五位一体”推进省级示范乡建设经验、扶贫和党建双推进的“四三二一莲池模式”等获全省推广,全县人人参与创建、人人促进团结的氛围日渐浓厚。


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云南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先进县”“楚雄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县委办公室被授予“云南省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莲池乡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张丽梅、李云燕二人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成功创建国家、省、州、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单位) 73 个、示范企业(专业合作社)12家、示范乡(镇)7 个、示范村组(社区)340个、示范学校 49 所、示范寺观教堂6个、示范军营1个、示范家庭547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1个。


永定镇太平地村被命名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宜就镇外普拉村被列入“联合国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示范村”和“国家级传统村落”,航空小镇、芒果小镇、装赛小镇等50个特色村寨进入全省各级建设规划。


……


全县上下齐心,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火热场景,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既是“阳光城”各族干部群众发挥“苦熬不如苦干”永仁精神的真实写照,更是党的民族政策照耀边疆民族地区的熠熠光辉。


百丈之台,起于垒土。2019年,永仁县生产总值达到49.9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GDP增幅均高于全省、全州增长水平,全县高质量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骄人成绩,是永仁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效的集中展现。


(永仁县委宣传部供图    责编  龙慧蕊)

流程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