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同发展
精准帮扶常青树 “东桑西移”结硕果——江苏海安市鑫缘茧丝绸集团助力毛南族整族脱贫侧记
发布日期:2020-07-1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时这样强调。毛南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县有毛南族6.45万人。2019年底,环江县贫困发生率降至1.48%。今年5月,环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综合全国毛南族脱贫情况,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本世纪初,为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国家提出了“东桑西移”战略。10多年前,江苏海安市鑫缘茧丝绸集团来到广西环江县投资兴业,以桑蚕茧丝产业发展带动当地脱贫攻坚。鑫缘茧丝绸集团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把“硬投入”与“软投入”相结合,以点带面实施产业扶贫,因地制宜、精准帮扶,唱响了东西互助的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小蚕茧  大产业


环江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多批次养蚕。2007年9月,鑫缘茧丝绸集团在环江县牵头设立广西江缘茧丝绸有限公司。创办之初,环江县的经济还比较落后,蚕桑业基础相对薄弱,蚕农栽桑养蚕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公司也仅有7.2组自动缫丝机。鑫缘茧丝绸集团先行在大安乡的3个村建立栽桑养蚕示范基地,实施“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公司与蚕农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共同体,极大调动了当地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


15.jpg

公司特邀专家为当地群众免费开办桑蚕技术培训   


16.jpg

公司助力当地开办桑蚕农业合作社


鑫缘茧丝绸集团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每年聘请农技人员下乡驻村举办栽桑养蚕技术讲座,为蚕农答疑解惑,安排农技人员驻村包户,全程提供技术辅导。同时,公司还资助示范村修建桑园灌溉蓄水池和机耕路,免费向示范村蚕农发放方格簇(一种现代化的养蚕簇具)和良种桑苗等,取得显著成效。早在几年前,3个示范村1200多户贫困户就通过栽桑养蚕一举摘掉了贫困帽。2018年,鑫缘茧丝绸集团又在驯乐乡康宁村打造了一个桑蚕示范基地,投资建设规范化小蚕共育中心和养蚕大棚,推广使用轨道喂蚕和自动上簇以及自动采茧,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和从业人员老龄化的实际问题,惠及全村1725名蚕农。


大才乡暖和村的毛南族村民覃善爽,之前一直在广州打工,考虑到家中父母、妻儿需要照顾,遂返乡创业。回乡后,他认准桑蚕产业定会有蓬勃发展的前景,动员全家一起栽桑养蚕。适逢江缘茧丝绸公司在大安乡顶新村建设桑蚕基地,发放了一些宣传资料,覃善爽便拿回来认真学习钻研。他先是购进优质桑树苗栽种,悉心搞好桑园培管,又投资8万多元新建两座标准化大蚕房。蚕房隔热、防潮、通风,彻底改变了过去人蚕混居的状况。江缘茧丝绸公司派驻顶新村的技术员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在桑园培管、小蚕共育、大蚕饲养、簇中管理等方面为覃善爽提供全程技术指导。眼下,覃善爽的家庭桑园已扩种到17亩,平均每年养蚕23张,年均鲜茧产量约5300斤,一跃成为村里的养蚕大户。


投入得到了丰厚回报后,覃善爽勇于接受新事物,在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又在两座大蚕房内安装轨道载叶喂蚕车和自动升降上簇装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如今,覃善爽家已连续两年被自治区农业厅评为“科技示范户”,他逢人就说:“栽桑养蚕让我结束了孤身一人在外打工的历史,江缘茧丝绸公司的技术帮扶让我全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结对帮扶   辐射带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扶贫需要先扶智。”这些年,鑫缘茧丝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储呈平四处奔走,为毛南族群众牵线搭桥,引进海安先进教育方法,将教育合作推向深入。几年来,鑫缘茧丝绸集团与环江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分批输送海安优秀教育工作者赴环江支教,推动环江高中学校与海安高级中学交流合作。同时,资助多名环江学生就学,其中有5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为解决当地最缺的技术工人难题,公司还联合职业学校组织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吸纳环江毛南族贫困人口和搬迁移民就业,稳定提供1100多个就业岗位,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江缘茧丝绸公司制丝二厂生丝检验员谭鑫,是环江县土生土长的毛南族姑娘。她家有4位老人、2个孩子,丈夫外出打零工维持家用,收入微薄,极度贫困。2013年11月,江缘茧丝绸公司新厂区正式投产,为缓解家庭经济困难,谭鑫报名进厂培训。谭鑫肯吃苦、能钻研、悟性高,厂部安排她学习生丝质检技术。为掌握这门技术,她认真钻研宣贯教材,系统学习《生丝试验方法》等国家行业标准,一头扎进生产车间,仔细观摩缫丝生产的全部工艺流程。每当遇到问题,她便虚心向生产一线的老师请教。几个月下来,就从一个对生丝检验一无所知的新人,成为一名较为系统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业务能手。2019年11月,在河池市职工职业暨扶贫就业技能大赛中,谭鑫荣获桑蚕茧丝绸行业专场生丝检验工比赛第二名。


一人学习,带动全家。自谭鑫进厂工作以后,她的丈夫也开始学习驾驶技能并考取驾照,又贷款购买货车,跑起了运输。短短几年,夫妻俩不仅还清贷款,还在环江县城安了新家。回想自己一家脱贫致富的经历,谭鑫激动地说:“进入公司这个大家庭,让我真切感受到员工与企业共成长的幸福。感谢公司让我有了一技之长,让我们全家过上了好日子!”


10多年来,江缘茧丝绸公司在夯实桑蚕产业基础的同时,不断追加投资,倾心回馈社会。公司现拥有36组自动缫丝及全套生产辅助设备,具备年产900吨白厂丝的生产能力,年主营业务收入超3.7亿元,已成为环江县的纳税大户。2019年9月,公司跻身广西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为更好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公司投入680多万元率先在广西建成“缫丝废水深化处理循环再利用”环保项目,适应国家节能减排和生态发展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


2017年,鑫缘茧丝绸集团投资1000万元,注册成立广西德保县江缘茧丝绸有限公司,主营蚕茧收购、缫丝、家纺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业务。德保县居住着壮、苗、瑶、毛南等9个少数民族,公司连续3年组织大规模桑蚕技术培训和进村驻屯培训,带领当地老百姓栽桑养蚕,8000户农民因此实现脱贫致富。


“毛南族的整族脱贫,是党和政府带领各族干部群众长期奋斗的结果,也离不开海安和环江两地人民长期的合作。我们企业能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以及民族团结贡献微薄之力,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储呈平深有感触地说。


(责编    刘娴)


流程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