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武陵处处盛开团结花——《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案(2020-2023)》解读
发布日期:2020-08-06

日前,湖南省民宗委印发《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案(2020-2023)》(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本刊记者就《工作方案》的相关情况以及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特色、亮点、经验,采访了湖南省民宗委主任向恩明。


17.jpg

6月16日,湖南省召开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记者:湖南省制定出台《工作方案》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向恩明:2018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行动指南。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意见》,推进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持久开展,2019年,我省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方案》。2020年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巩固深化的关键之年,我省制定下发《工作方案》,是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重要部署,继续落实好国家民委《关于推进武陵山片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的需要,也是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进一步推进我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行动方案和具体实践。


18.jpg

2019年7月8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皇都村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冠洞村开展民族联谊交流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邵阳市4个市州全境37个县市区,以及常德市的石门县和桃源县,娄底市的新化县、涟源市和冷水江市,益阳市的安化县,共计43个县市区,国土面积9.2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3.8%,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在武陵山片区全面实施《工作方案》,有利于凝聚广泛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力量,推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片区落实落细、落地生根,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推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创新开展。


记者:请问湖南省实施《工作方案》的目标任务是什么,有什么具体指标要求?


向恩明:通过实施《工作方案》,就是要推动我省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推动民族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文化繁荣兴盛,民生持续改善,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凝聚力、向心力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力争到2023年,将怀化、张家界、邵阳3个市创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武陵山片区所辖22个民族县(市区)创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区);新创建成10个省级及以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00个省级及以上民族团结进步“七进”示范单位。


记者: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础如何?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向恩明: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共有55个少数民族7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21%,居全国第六位。有1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3个享受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县区、6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总人口半数的县和84个民族乡。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三部委《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立足省情,精心部署,创新思路,完善机制,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截至目前,全省共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区(单位)35个(含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1个)、教育基地9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区(单位)98个、教育基地7个,创建活动在全省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在创建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突出”,即突出抓好促发展惠民生这个牛鼻子,为创建夯实物质基础;突出抓好共有精神家园这个根本点,为创建注入新鲜活力;突出抓好完善工作机制这个着力点,为创建提供强大动力。在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氛围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五个到位”,即坚持政策宣传到位,坚持综合服务到位 ,坚持示范带动到位 ,坚持典型推介到位,坚持双向互动到位,将民族团结的理念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全省继续呈现出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记者:请问《工作方案》明确了哪些创建形式,有哪些创新点?


向恩明:《工作方案》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抓在基层,按照“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分级联创、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协同共创,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县(市区)、示范单位、教育基地三个层次的创建,以政策宣传教育人、创建实践凝聚人、模范典型带动人,把创建“七进”活动(进机关、进乡镇、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连队)作为主阵地、主渠道,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这是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形式和路径。出台《工作方案》,其创新价值在于使目标任务更明确,体制机制更完善,手段措施更精准,有利于创建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利于推动创建工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延伸,是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乃至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升级版。


记者:为实现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目标,贵省都出台了哪些具体保障措施?


向恩明: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保障措施:一是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省一级成立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及时解决创建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地也要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创建方案,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二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各地要按照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分工合作、各尽其责的原则,围绕创建目标任务和测评指标,加大投入力度,为各项任务的完成提供保障。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各地要将创建工作纳入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作为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省创建领导小组将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创建工作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四是营造创建氛围。各地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公益广告和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每年定期组织互观互检、经验交流,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及时组织赴外地学习交流,充分借鉴外地创建工作经验,努力营造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创建工作,争创先进集体、争当先进模范的良好氛围。五是加大宣传力度。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为抓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在全社会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入脑入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领全省各族人民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责编 贾天粒)


流程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