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同发展
不断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 大力提升民族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兼评《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与区域自主创新互动发展研究》
发布日期:2020-08-2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在世界上只有我们党和国家能够做到,充分彰显了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下去”。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模式,东西部扶贫协作多措并举,成效显著:既加强了东西合作、优化了产业布局、拓展了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又推动了区域协同发展,帮助西部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奔小康,逐渐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激发了强劲内生发展动力。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致力于打造东西部优势互补格局,激励东部企业到西部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的积极性,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治理。尤其是产业合作过程中的科技支持,在增强西部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东部的多要素支援是提升西部民族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这些要素不仅包括雄厚的资金、优秀的人才等外部援助,更重要的是先进的发展理念、经验和模式等内在支撑。


与此同时,对于不沿边、不靠海,区位优势不明显的西部民族地区,“吸引外资”高阶化正逐渐成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推手。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断增加的跨国公司研发投资,通过与西部民族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互动发展,助推着当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正如《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与中国区域自主创新互动发展研究》专著指出的:“作为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的组成部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能为中国各个地区的区域创新系统带来巨大而有益的补充,其本身也提升了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的水准,与中国区域创新系统在创新活动的各个环节相互促进,协调共生。”该研究发现,“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活动具有很强的空间集聚性质,呈现出明显的地理梯度分异格局。”


我国东部地区依靠完善的商业环境、丰富的技术人才资源和强大的产业力量,吸引了大部分来华的跨国公司研发投资。而西部民族地区则因为自身基础设施和科技发展水平不足,又缺乏东部所拥有的强大竞争力,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进入的数量较少、层次较低。与之相应,东西部地区的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各具特色,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融入当地区域创新系统的角度和方式不尽相同,与本土创新主体进行知识、技术、人才、创新环境等多方面互动的方式和程度也有差别。东部地区作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最成熟的区域,采用的是“全球研发示范模式”,通过人力资本互动,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流动,并借助创新集聚带来的示范效应,打造全球性创新中心。而西部民族地区采用的是“本地应用互动模式”,进驻该区域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主要针对中国市场尤其是西部市场,面向本土消费者和上下游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旨在更有针对性地开拓市场。


“全球研发示范”的东部模式对“本地应用互动”的西部模式具有强大示范效应。与东部地区较为先进、成熟的模式相比,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的互动模式尚无法为创新人才提供最前沿的知识技术和最贴近市场的研发锻炼,难以培育出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管理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向本土研发机构的流动和自主创业开展;另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的互动模式自我强化效应不强,由于该地区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主要目的是开拓本土市场,在发展成为全球性创新中心、引进更多创新资源、吸纳更多创新人才、产出更多专利成果等方面与东部地区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西部民族地区自主创新系统在与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互动过程中居于被动地位。


与此同时,人才培养合作也是东部模式的优势所在。通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开展人才培养合作,为本土研究机构注入更多的创新资金和技术;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以理论知识为主的传统科技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转变为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并重的市场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促进区域自主创新发展。


基于“全球研发示范”东部模式对“本地应用互动”西部模式的示范效应,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不断夯实对东部跨国公司研发转移承接的基础,为接受东部地区支援输入的新模式做好准备,因地制宜转化为适合本土自主创新发展的互动新模式;另一方面,遵循梯度转移规律,西部民族地区借鉴吸收东部地区先进的理念、模式和经验,提升社会对知识和创新的重视程度,升级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创新成果产出质量,实现自主创新不断升级,逐步打造属于西部地区的全球研发中心。


区域自主创新的东部模式和西部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目标是一致的,即尽可能发挥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溢出效应,加强区域创新系统的本土创新主体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互动,从而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东部地区较为先进模式的输入,使西部地区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土创新主体的合作、互动变得更加频繁,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在西部民族地区相关产业和园区的集聚效应也越来越明显,有力地推动了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快速升级。


展望未来,随着东西部扶贫协作向纵深推进,协作范围不断扩大,协作模式不断创新,“全球研发示范”东部模式将有效帮助西部民族地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全方位多领域的高阶化,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本文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 龙慧蕊)


流程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