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打好产业扶贫“组合拳”
发布日期:2020-11-11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清远市考察时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总书记的论述深刻阐明了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地位,产业不仅是脱贫之本,也是致富之源,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为下好产业扶贫这盘大旗,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多方面促进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强特色,壮大特色农产品。祥云县依据地方农业生产特色,因地制宜发展青花椒、柑橘、美国山核桃、蚕桑、秋豌豆、魔芋、李子等特色种植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由政府补助种苗资金,公司(合作社)给予技术指导并签订收购合同,推广“烤烟+秋豌豆”“桑树+马铃薯”等间套种植模式,培植年产值超亿元的新兴富民优势产业。2019年产业覆盖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8149户30468人,实现100%全覆盖,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产业4万余亩。探索“大产业+集体经济+扶贫开发”养殖发展模式,实施50万头生猪养殖扶贫项目,联合打造生猪全产业链。积极推广“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将温氏肉鸡养殖场建成为全州首个国家级肉鸡标准化示范场。努力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进一步推广生态养殖,全县水产养殖面积2.96万亩,产值1.65亿元。基于特色种养产业发展,全县户均交叉覆盖3.6项特色种养稳定增收的产业,有效实现种养结合、粮经结合、长短结合。2019年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主生产经营收入6283.02万元,户均收入约7700元。


强优势,推进产业园建设。祥云县高度重视产业园建设,因地制宜,走“一乡一业” “一村一品”之路。2019年,全县创建“一村一品”产业园57个,安排资金2800多万元。以果蔬、蚕桑、野生食用菌、畜禽(生猪、禽蛋)四大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遵循“一县多业、一乡两特、一村一品”的要求,进行区域化集中布局,形成规模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休闲、电商等多种业态,发展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打造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名牌产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结合实际,积极协调、扎实有效开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现已全面完成创建工作。根据祥云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区位特征、资源秉赋、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把园区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中、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强科技,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祥云县依托现有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引领全县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在技术支持方面,引入新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开展品种展示和示范,提高良种引种应用;建立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实施以农艺措施、生物防治为基础,物理控诱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在政策支持方面,通过推广农机购置补贴、土地深松补贴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提高农田科技化、智能化管理水平。2019年,全县完成中央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1121万元,受益2050户。在人才支持方面,选聘产业发展指导员336人,覆盖全县136个行政村,确保每个非贫困村2名、贫困村3名。产业指导员每年对每户贫困户的指导不少于6次,实现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有一人参加培训,户均有一名技术明白人,掌握一至两项农业实用技术。同时,全程时空网格化做好扶贫产业发展和技术帮扶指导服务工作。


强机制,构建利益共同体。为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益贫的作用,祥云县持续实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带动贫困户全覆盖工作,完善龙头企业绑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绑贫困户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户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双绑”利益联结机制依靠“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 “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 “大产业+集体经济+扶贫开发”等模式,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土地流转、园区就业、股份合作、订单帮扶、产品代销等多种形式,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紧密利益关系。每个贫困户至少与1个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稳定的生产经营合作关系,收入增幅超过本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


积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带贫益贫作用的同时,还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扶贫骨干方面下足功夫。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培育和推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积极帮助龙头企业、合作社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经营主体协调解决资金、技术、人才等实际困难,搭建科技服务、产销推介和信息平台,进一步推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发展壮大。着力构建良好营商环境,借助资金、人才、科技、管理、市场等优势,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拓展特色产业和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让更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入到扶贫事业中。2019年,安排800万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益贫奖补资金,培育2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8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吸纳就业人员4180人。


强销售,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祥云县建立健全农业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重点帮助贫困乡镇、贫困村开展“三品一标”产品申报和认证登记,并积极组织参加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依托展会、推介会等展销平台,助力农产品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积极拓宽农产品市场营销渠道,推动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电商平台与贫困村精准对接,畅通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充分利用沪滇协作平台,组织相关农产品企业将本地农产品销往上海市场。


稳步推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加快野生菌、蚕桑、蔬菜、水果、核桃等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步伐。野生菌、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出口势头强劲,松茸、牛肝菌、鸡油菌等17个品种获得出口认证,共开发利用野生食用菌品种40多个,年加工销售量达4860吨,产值1.1亿元,产品远销日本、法国、美国等国家,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野生菌加工出口基地和国家南菜北运、出口创汇重要基地县。


抓住电商扶贫契机,抓实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建成县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乡镇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10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80个,让村民在村级服务站就能实现与外界市场的连通。完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形成红梨、百合、洋芋、核桃、野生菌、手工业品等170种农特产品互联网直销通道,利用邮政“优帮帮”,走出了东山百合、普淜黑瓜子、洋芋、麦芽糖、时鲜水果等稳定的电商销售经营路子,电商销售额达1.2亿元,“互联网+扶贫”模式初具规模。


( 云南省祥云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治理研究中心供稿    责编  刘娴)

流程制作:李泓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