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石榴花开
以文化人 美美与共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西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成果掠影
发布日期:2021-11-25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高校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西北民族大学位于古今丝路之上,这里蕴含着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着不忘初心的红色革命基因,更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高校职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陇原大地,沿着数千年不曾断流的历史文化长河,探寻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文化血脉。西北民族大学各族师生牢记总书记嘱托,始终坚守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打造中华文化精品 谱写传承创新之路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优秀的文化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西北民族大学,各族师生、科研工作者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精华,守护中华文化宝库,在数十载的文化科研实践中打造了一批集大成的民族文化精品、民族文化学术巨著,增强了文化自信,助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交融。


在这之中,《格萨尔文库》就是几代西北民大人共同用匠心守护的精品力作。作为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格萨尔》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格萨尔王》等民族史诗,推动融合各民族文化于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9年,为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中心主持编纂的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30册的《格萨尔文库》在北京出版发布。《格萨尔文库》含多民族、多语种共3卷30册约2500万字,是《格萨尔》研究标志性成果和集大成之作。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巴特尔在出席《格萨尔文库》出版发布会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格萨尔文库》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大部署的体现,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认同的具体体现,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


几代学人辛勤耕耘、呕心沥血60余载搜集、整理、翻译、研究,对多民族《格萨尔》史诗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整理与研究,其编纂过程对于传承经典、培养人才、联合攻关、积累经验等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打造了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文化精品。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敦煌莫高窟时指出,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支持和扶持。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长期以来,西北民族大学致力于多学科多渠道,传承保护创新发展敦煌艺术,2011年,西北民族文献研究基地获批国家民委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2016年,“敦煌少数民族文献研究”入选国家民委创新团队计划。研究团队积极运用在少数民族语言、历史文化研究等领域积累的丰富学术成果,从考古学、艺术学、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等学科入手,多层次挖掘敦煌文化艺术的深刻内涵和内在价值。2019年,西北民族大学成立敦煌舞研究中心,集中研究和创作反映敦煌历史文化的优秀作品,更好服务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使多元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28.jpg

2004年,《格萨尔》千周年纪念大会在西北民族大学举行


发挥高校职能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镶满红珊瑚和绿松石的裕固族头面,五彩斑斓的土族“七彩袖”服饰,刺绣精美的东乡族服饰……走进西北民族博物馆展厅,仿佛走进了一座民族艺术的长廊。坐落在西北民族大学校园内的西北民族博物馆,设有西北少数民族文物基本陈列展,展出保安、哈萨克、锡伯、藏、蒙古、东乡、维吾尔、土、裕固等西北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服饰等,成为参观者学习领略我国多民族服饰文化的一座宝库。


一直以来,西北民族博物馆充分挖掘馆藏系列藏品资源,除不定期推出少数民族专题文化临时展外,600平方米的展馆内馆藏文物3000余件,常设西北少数民族文物和西北地区历史文物两个基本陈列,以及“陶灶精粹”“唐卡艺术”“丝路钱币”等专题展,展示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交往交流交融,深度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今,博物馆已经成为学校的“文化客厅”和“文化名片”,是面向校内外浓缩展示西北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窗口。


2010年,博物馆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博物馆,更加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积极为在校师生传播各民族文化知识,进一步增强各族师生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目前,博物馆已为本校和兰州财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及部分兰州市中小学提供实践课堂服务。2016年,博物馆获批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西北民族大学在民族文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开展较早。2005年,学校成立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在开展非遗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积极筹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申报工作。2014年,研究中心被批准为国家民委第二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西北民族大学还是全国最早参与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院校之一。2015年、2016年开设普及培训班;2017年起开设研修班,以学术讲座为主,邀请国内非遗专家、文化产业专家、艺术理论专家进行授课。研培计划加强专业实习和交流实践,组织学员到甘肃天水麦积山、山西云冈石窟等文化遗产地,以及国内发达地区的文化企业、非遗工坊进行现场教学,显著提升了学员文化传承创新素养。


从2015年至今,作为第一批试点院校,西北民族大学已连续举办12期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包括临夏砖雕、甘南唐卡、甘肃洮砚、甘肃木雕、甘肃剪纸、甘肃刺绣、永靖古建筑修复技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培训非遗传承人达540人次,在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学校已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携手,启动裕固族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整理、裕固族骆驼文化的研究挖掘工作,举办裕固族音乐人才培训班,促进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西北民族大学一方面因地制宜开展非遗保护的高校实践,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民族文化数字化创造性转化,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自2006年起开始整理出版流失在海外的敦煌古藏文文献。通过收集整理模糊文字、影像复原残存的断片,目前完成英(文)藏9册、法(文)藏22册,有望建成具备智能检索功能的数据库,将古藏文文献数字化建设持续推向深入。这些文献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英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联合整理编纂结集,使流失海外的敦煌藏经洞藏文文献首次以出版形式回归故里,有利于学界研究8至11世纪吐蕃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交流史。


2018年,西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数字媒体智能处理及应用”团队入选国家民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通过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围绕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智能计算等理论与技术,将西部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存储、保护和弘扬,为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媒体资源库的构建及标准化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已在唐卡数字化保护研究、藏文识别、藏文古籍文献的采集整理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成果。


47.jpg

2019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班学员捐赠剪纸作品


绽放国内外舞台 多彩文化美美与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2019年,在延安专场演出《黄河大合唱》大型交响音乐会上,西北民族大学交响乐团、合唱团师生200余人组成的演出团队唱响《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一气呵成,气势恢宏,现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作为在共和国晨曦里诞生、有着红色基因的民族高校,西北民族大学始终不忘初心使命,近年来相继推出《雨花台》《江姐》等文艺作品,把思政课程搬上了艺术舞台。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西北民族大学将思想教育与文艺作品有机结合,用有信仰、有生命、有温度的艺术载体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为伟大祖国奋斗拼搏的情怀,用充满感染力的艺术作品让观众接受一次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2013年11月,一位特殊的“客人”与西北民族大学再次重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带着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的“双甲之约” ——《国韵天骄·京剧名家名曲演唱会》专程来兰州演出。梅葆玖先生专门讲起了和西北民族大学的这段“缘分”。1957年8月,23岁的梅葆玖第一次和梅兰芳先生到兰州演出。演出地点就在西北民族学院礼堂,1700多人的礼堂座无虚席,演出赢得了兰州京剧迷的满堂喝彩,同时也让西北观众有机会一睹梅派艺术的魅力和神韵。


相隔56年后,2013年的11月,梅葆玖先生故地重访,感慨万千。在当年和父亲演出过的西北民族学院礼堂,梅葆玖先生仿佛又回到了56年前,当年唱《玉堂春》的舞台还在,而今重返西北民族大学,学校各族师生和兰州观众对京剧国粹的热情更加浓烈。


34.jpg

2013年11月,梅葆玖先生重返西北民族大学校园


墙内开花,墙外也飘香。2019年7月,联合国总部奏响丝路音韵,“飞天”飞到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盛夏时节,西北民族大学26名师生赴联合国维也纳总部参加丝绸之路中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及扶贫成果展开幕式演出,并举办了“丝路·彩虹”中国民族音乐舞蹈专场演出。


舞台上,音乐、舞姿、服饰、声光之间相映生辉,珠联璧合,构成一隅绮丽的视听享受空间,呈现了灿烂辉煌、旖旎多姿的中国画卷。偌大剧场中,多国大使、外交官和国际组织官员近500人观看演出,大家沉醉于中国音乐和舞蹈的魅力,纷纷赞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演出给予高度评价。


西北民族大学立足于自身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注重弘扬中华文化,屡次在校内外、国内外舞台展示多元融合的民族艺术之美,取得丰硕成果。大型教学歌剧《文成公主》获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特别金奖”;原创舞蹈作品《大河行》成功入选第一批“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


学校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创新开展“一院一节一特色”活动,提出“整合资源,创新形式,打造精品,升华品牌”要求,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同深入开展科技学术、文化艺术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开展科技创新、学术报告、艺术展示,演讲、征文、歌咏、体育竞赛等系列活动,培育了人文文化节、民俗文化节、诗歌文化节、法律文化节等品牌,提升了校园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


其中,外国语学院举办的国际文化节作为“一院一节一特色”活动项目之一,已经走过11年历程。每年文化节期间,数千名师生欢聚一堂,共享这场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艺术盛宴。这些年,学院一直致力于将国际文化节打造成更青春、更开放的校园品牌特色活动,为学生提供拓展文化视野、提升文化素养、充实文化底蕴、展示自我的大舞台。


新时代的西北民族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花,竞相绽放在校园内外,爱我中华的种子深植于各族师生心中,学校正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创新高地稳步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伟大梦想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文:本刊记者 刘雅

责编:龙慧蕊

制作:古丽斯坦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