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石榴花开
强创建促发展 共绘民族团结最美画卷——湖北巴东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侧记
发布日期:2020-12-04

作为长江入鄂第一县,湖北省巴东县地处鄂西南,隶属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素有“川鄂咽喉、鄂西门户”之称,集革命老区、移民库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于一体。全县总人口49.8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0.5%。


党的十八大以来,巴东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牢把握“两个共同”主题,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提质扩面,注重在高位推动、统筹推进、考评促进上下功夫,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载体和模式,提升创建水平,为打赢“六大攻坚战”、建设“五个巴东”凝聚广泛共识,着力打造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社会生态山清水秀、自然生态山清水秀的新巴东。目前,全县“中华民族一家亲”氛围浓厚,“同心共筑中国梦”干劲十足,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呈现出一幅社会和谐、民族和睦、群众和乐、生活和美的绚丽画卷。


巴东县县城全景.jpg

长江两岸的巴东县城


在健全机制中汇聚创建合力


落实“一把手”主抓。注重发挥好创建工作示范引领作用,抓好顶层设计,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30个县直部门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单位配合抓、各族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共创共享”的格局,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落实立体化推动。将创建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县委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出台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将创建任务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时将任务层层分解,细化具体,形成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创建办+部门+乡镇”立体化推动机制,进一步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一起做好民族工作。


落实全方位保障。将创建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责任考评体系,构建“督查督办、目标考核、问效问责”三位一体监督考核体系,调动全县上下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各族群众作为创建工作的主体,将创建工作融入全县各项工作之中,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形成各族各界人士关注、支持和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良好氛围。


30891602769839_.pic.jpg

巴东县城夜景


30871602769816_.pic.jpg

气势雄伟的巴东长江大桥 何庆良/摄


在加快发展中增进“五个认同”


巴东县是湖北省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重点贫困村118个、深度贫困村22个。今年4月,巴东县以综合贫困发生率0.34%、群众认可度99.38%的优异成绩实现脱贫摘帽,全县1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突出民生改善这个根本。巴东县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为契机,始终把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作为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统筹规划特色产业开发利用,确保各族群众享受更多的惠民政策和发展成果。近三年来,按照“六个清零”的目标,科学配置安置点的配套产业,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共建337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9789户31565人,累计拆旧8447户。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3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100元和11400元。


突出脱贫攻坚这个关键。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9年以来,巴东举全县之力,创新“八个到村到户”攻坚举措,选派322支工作队驻村全覆盖,组织11276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全覆盖,完成危房改造8356户、易地搬迁5673户,新建农村饮水工程14665处、硬化整修公路1700公里,新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室184个。2019年7月,发起精准扶贫“百日攻坚”行动,确保实现安全饮水、危房改造、涉贫信访、补短板项目、集体经济“空壳村”等各类问题整改清零。


突出绿色发展这个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着力实施“环境洁净、交通畅通、绿色亮化、城镇宁静、空气净化、河道美化、全民素质提升”七大工程。打造绿色基地,产业引力攻坚。以绿色、有机为标准,统筹2.13亿元,相继带动17.97万贫困人口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全县建成茶叶基地10万余亩、可采摘茶园6万亩,各类茶叶企业70家,成功跻身“中国茶叶百强”县。目前,以巫峡口为代表的峡江片区加快升级,以水电、光伏项目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两大效益”双丰收。同时,全县已建成5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水布垭镇围龙坝村、野三关镇石桥坪村、沿渡河镇堆子场村、石板坪村被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


突出共同发展这个目标。全县109个贫困村全部由州、县直单位单独派人进驻,213个非贫困村主要由乡镇派驻。驻村工作队吃住在村,宣传贯彻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项目资金安排到村到户,监督惠民政策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同时采取项目带动、补助推动等系列措施,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对民族地区的关心支持,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以大发展促进大融合。湖北“616”工程对口支援、杭州东西部扶贫协作、北京市对口支援、国网电力定点帮扶等项目力度持续加大,有力地推动巴东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0861602769810_.pic.jpg

巴东县民族实验小学“诚雅”文化活动现场


30881602769828_.pic.jpg

《巴东堂戏》演出


各族群众欢聚巴东县神农溪纤夫文化走廊.jpg

各族群众欢聚巴东县神农溪纤夫文化走廊


在培根铸魂中传承民族文化


巴东县将民族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创建工作的纽带,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保护,从而推动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创新交融。


挖掘本土文化。将创建工作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干净自强”巴东形象、建设文化巴东有机结合,持续开展“最美系列”“感动巴东”评选,着力扩大覆盖面,提高影响力。大力宣扬“奋力向上、勇往直前、战天斗地、风雨同舟”的巴东精神,激励巴东人拼搏奉献。水布垭镇土家族无臂青年陈兹方以脚代手发展电商,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用双脚书写出自己的无悔人生;金果坪乡干部易盛荣始终把辖区各民族群众当父母,被称作“山沟里的‘骑行帮办’”。5年来,全县共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位。


依托优质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大力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出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全方位展现巴东文旅的优势和特色,进而打造巴东旅游品牌,推动巴东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


传承特色文化。保护和传承巴东源远流长的巴文化、辉煌灿烂的楚文化、粗犷豪迈的土家文化和纤夫文化。精心打造的民族歌舞剧《巴风土韵》、风情音乐剧《巴山恋》、电影《拐杖》和《飘洋过海来爱你》、歌曲《巴山谣》、舞蹈《土家撒叶儿嗬》、堂戏《劝夫》等分别荣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并登上央视《民歌中国》《歌舞乐盛典》等栏目舞台。巴东县荣获“中国廪君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歌舞)之乡”称号,沿渡河镇、溪丘湾乡和野三关镇成为全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弘扬中华文化。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巴东县情相融合。县民族实验小学大力传承“诚雅”文化,让各民族少年儿童了解和热爱中华民族,使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得到彰显。



文:何庆良   本文未署名图片由巴东县民宗委供图

责编:张昀竹

制作:古丽斯坦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