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幸福甘孜:川西高原上的小康图景
发布日期:2020-12-09

今年2月18日,四川省宣布,甘孜藏族自治州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一步千年”的跨越成为了现实。


甘孜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平均海拔3500米。这里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全州18个县(市)均为深度贫困县。


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70年跨越发展。建州7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甘孜各族儿女勠力同心、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谱写了自强不息的壮丽篇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甘孜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围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突出脱贫奔康和长治久安两个关键,狠抓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精心组织实施扶贫攻坚、依法治州、产业富民、交通先行、城乡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六大战略”,全力推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三创联动”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脱贫奔康“甘孜模式”。全州呈现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事业不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从古至今,“小康”一直饱含着中华民族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川西高原上的小康是什么样的?盛夏时节,记者穿行于甘孜州的城镇乡村,亲身感受一座座“魅力县城”流光溢彩、一座座“风情小镇”熠熠生辉、一座座“美丽村寨”展露芳姿,最后一条乡级公路建成、高速公路通车、三座机场屹立高原、农牧民纷纷吃上“旅游饭”、全州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验收合格、脱贫奔康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带生机勃勃……走进甘孜,一张张笑脸上写满了对小康生活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拼图_副本.jpg


民生改善 日新月异


8月的川西高原绿意正浓,金马草原牛羊成群、帐篷顶顶。这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高原上的人们纷纷出来“耍坝子”。在色达县安康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友谊林”文化广场上,村民身着民族服装聚在一起欢快地跳起锅庄,孩子们在一旁耍闹嬉戏,呈现出一幅祥和美好的高原乡村图景。


安康社区位于县城附近的色柯镇,是成都市温江区对口帮扶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全州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行走在社区内,纵横交错的水泥路穿梭在一栋栋崭新的藏式民居间,家家户户门口停着小轿车。在居民巴德90平米的套房里,藏式茶几、电视柜、平板电视、组合音响、钢炉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打开院子里的水龙头,清澈透凉的自来水喷涌而出。这些,都是集中安置点243户贫困群众新家的标准配置。


“搬进了这样舒适的新房,全靠党和政府。”说起现在的居住条件,巴德的幸福感满满。


翻开巴德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经济收支一本账,里面清楚地记录着6年来这家人的经济情况。巴德原先是康勒乡打西二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一家7口人挤在不足10平米、用牛粪柳条拼合而成的简易房屋里,过着夏天漏雨水、冬天敞风雪的日子。一年忙到头,收入只有几千元。2017年,一家人告别棚屋,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实现了脱贫摘帽。今年上半年,通过务工收入、土地流转分红、草原生态奖补等,全家纯收入达到73233元。


“现在孩子上学、老人就医都方便了。”巴德告诉记者,女儿桑吉措目前在甘孜高中读二年级,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家里的一面墙上,挂满了桑吉措的奖状。


“党和政府为我们建档立卡贫困户兜底了。”巴德是一名藏族彩绘石刻传承人,他用心雕刻了一幅习近平总书记的画像来表达心中的感恩之情。“共产党嘎真切!(藏语意为:感谢共产党!)”,说到动情处,巴德双拳紧握,竖起两个大拇指。


近年来,色达县将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以“两点一线”着力推进教育扶贫,让教育扶贫政策在金马草原落地生根。截至目前,该县已投入3476.48万元,投入中小学教学楼改造以及9个贫困村“一村一幼”建设。截至目前,该县中小学生人数达8125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巩固率达98.5%。全面落实国家“奖、助、补、贷”等教育扶贫政策,解决学生生活、取暖、营养改善等补助资金1348.2万元,减免学生学杂费、幼儿保教费315.53万元,资助3004名贫困学生234.52万元,向91名贫困学生提供助学贷款73.8万元。


坚持人民至上,办好民生实事。甘孜特色的奔小康,就是把“民生优先”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近年来,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甘孜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等工程解决了11.3万户群众的住房问题。累计保障兜底对象31.98万人次,累计向建档立卡低保兜底对象发放农村低保金6.2亿元,真正把低保政策办成老百姓的“暖心工程”。100%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推进“健康甘孜2030”行动,确保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5%以内;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政策,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3.3万人次,卫生扶贫基金累计支出8477.78万元,救助6.6万人次;就地就近就业34621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87551人次;累计建成通乡油路3696公里、通村硬化路21894公里;巩固提升985个贫困村安全饮水工程;改造提升4337个村电网和通信网络……各族群众行路难、就医难、用电难、上学难逐渐成为历史。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甘孜,农牧民群众曾把包虫病称为“虫癌”。称之为“癌”,可见其治疗程度之难,也反映出农牧民群众对根治包虫病的迫切愿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包虫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省、州、县更是将包虫病防治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2015年11月,打响了以石渠县为重点的全州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目前已累计B超筛查群众102.3万人,目标人群筛查覆盖率97.87%,手术治疗2098人,现有9170名患者正在接受免费药物治疗,健康教育覆盖人群340万人次,包虫病防治总体知晓率达84.74%,人群患病率从2012年的1.72%下降到2019年的0.94%;6-12岁儿童新病人检出率从2014年的0.13%下降到2019年的0.01%。包虫病疫情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不断叠加的民生关爱下,甘孜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包虫病宣传到草原(陶峻 摄).jpg

石渠县有关部门组织医务人员深入牧区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 陶峻/摄


产业升级 点亮希望


盛夏时节,甘孜县格萨尔青稞文化产业园仓库外,呷拉乡呷拉村村民冲仁孜拿到卖青稞的钱,喜笑颜开地告诉记者:“过去我们种的青稞每斤最高只卖到1.5元,还不一定卖得出去。现在,全村的青稞都由产业园统一收购,价格也提高到了每斤2.2元。”


甘孜县地处川西高原,青稞产量占全州产量的七分之一,素有“康北粮仓”的美誉。然而,由于长期缺乏深加工企业,青稞产值低,销售渠道受制约,农牧民种植积极性下降,脱贫增收困难。


要实现农户脱贫增收,青稞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018年,甘孜县引进上海贝玛食品有限公司,在呷拉乡投资1.5亿元建成占地64.23亩、集“收购+加工+存储+展览”于一体的格萨尔青稞文化产业园,带动了全县青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巧克力味、柠檬椰蓉味、坚果味、原味……在园区的生产车间里,伴随着加工机器的轰鸣声,一粒粒饱满的青稞经过炒制、配料、打粉、成型、烘烤,一包包不同口味的青稞饼干被生产出来。


据园区负责人吴建华介绍,从去年9月试运营以来,公司共向当地村民收购青稞150多吨,加工成有机无公害的青稞饼干、青稞面条等高原特色产品,采用“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直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34亿元,实现税收800余万元,带动种植户户均增收3000元。


小小的青稞,走出大山,实现了“出川入海”。


在炉霍县盛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内,301个蔬菜大棚依次有序地排列在鲜水河谷旁。蔬菜大棚里,当地村民正在熟练地采摘着高原小番茄。


斯木镇吉绒村的曾兴蓉笑着告诉记者,今年是她在大棚蔬菜基地工作的第三个年头。过去他们家以种植青稞为主,除去日常开支,一年到头也存不下多少钱。2017年开始,两口子一起到盛煌上班,年薪将近10万元。自家的土地也承包给公司,除了每年土地流转的6000元外,到了年底还有分红。


近年来,炉霍县整合资金1亿多元打造了高原现代农业“飞地”产业园区,引进盛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鲜水源”有限责任公司,推进“龙头企业+专合社+集体经济+贫困农户”的4+“飞地”经济模式,助力全县88个贫困村和83个非贫困村的2364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一颗颗新鲜水灵的高原番茄,撬动了一条高原上的精准扶贫路。


产业选对头,小康有奔头。甘孜特色的奔小康,就是把发展扶贫产业作为实现小康的根本之策。近年来,甘孜州紧紧围绕产业就业这一稳定增收路径,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增强贫困村、贫困群众发展后劲。在脱贫攻坚产业提档建设方面,已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19.5万亩、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3个、完成中藏药材种植8.43万亩,甘孜、理塘等5县完成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695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3871个。建设3个脱贫奔康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带、2个百万亩特色农林产业基地,建设大渡河流域“成渝后花园·康养加休闲”产业带,率先在全国涉藏地区实施电商扶贫项目,建成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2个、示范村16个、特色乡镇26个、精品村寨46个。


全州各县(市)始终立足自身优势,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奔康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培育青稞、牦牛、松茸、高山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村村有脱贫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一幅产业兴旺、人民富裕的小康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9.郫都援建--沟尔普新村.jpg

由成都市郫都区援建的道孚县麻孜乡沟尔普村新貌


民族团结 和谐基石


“作为造福甘孜的民心工程,两河口水电站的配套工程两河口特大桥的建成通车,是建设者和当地各族同胞团结一心,克服重重困难的结果。”看着来往车辆通过位于雅江县的两河口特大桥时,该项目总工程师王凯感慨不已,“在两河口水电站的2万余名建设者中,有3000多名少数民族建设者,这项工程就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工程。”


甘孜州有藏、汉、彝、羌、纳西、回等35个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81.5%。建州70年来,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谱写了很多动人的佳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甘孜特色的奔小康,就是把民族团结作为全面小康的最大增量。自2014年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以来,甘孜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谱写了新时代甘孜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道孚县麻孜乡沟尔普村曾是出了名的穷山村。2014年,成都市郫都区第五批援藏队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核心,统筹推进沟尔普村人居环境提升、特色村寨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国家AAA级景区打造等各项工作。去年,沟尔普村旅游综合收入近100万元,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在郫都区援藏干部的帮助下,许多村民将自家的住房改造成藏家乐民宿接待。村民索郎扎西过去四处打零工,自从经营了藏家乐,旺季每天挣几百元不在话下。


2019年,沟尔普村被评为四川省最美村寨、甘孜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村寨。“这些荣誉是汉族干部和藏族百姓共同的心血,是民族团结的丰硕成果。”郫都区援藏干部、村第一书记夏添笑着唱起了当地的歌谣:“穷村变成美图画,问啥如此大变化?民族团结一家亲,藏汉浇开幸福花。”


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民族团结,正为甘孜全面小康凝聚强大合力。


_O3A0741.JPG

泸定县海螺沟景区的彝族人家 龙慧蕊/摄


文化涵养 小康亮色


炉霍县攀德达杰民族手工艺有限公司内,28岁的泽让多吉正在练习在木刻马鞍上雕刻镶嵌金属装饰。泽让多吉是白玉县人,去年6月开始,他参加了公司开设的传统技艺培训班,学习金属雕刻技艺。经过1年的培训,如今的他,已经可以协助老师雕刻一些客户订购的产品。


攀德达杰民族手工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6月,董事长俄热尼玛是炉霍当地知名度很高的非遗传承人。公司以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手工艺为宗旨,主要经营金属锻造雕刻、唐卡绘画、传统藏绣等民族手工艺品。第一期培训班招收学生130名,目前有15名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


泽让多吉是白玉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打零工,每天的工资只有120元。在公司学习满3年后,他的月工资可以达到1万元以上。


18岁的功雀杰是炉霍县旦都乡人,家里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初中毕业后,他来到攀德达杰民族手工艺有限公司参加唐卡培训班,因为悟性高、勤练习,成为班里唐卡绘画水平最高的学生。


“再过2年,我就可以毕业了。”功雀杰告诉记者,唐卡画师的待遇都很好,一般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一幅精美的唐卡作品,最高售价可以达到几十万元。


功雀杰的老师仁真呷绒年仅30岁,却是著名的唐卡画师。仁真呷绒和俄热尼玛同时期在拉萨学习非遗技艺,为了支持老同学返乡创业,他也从拉萨回到家乡。“民族文化让我们一家脱贫致富了,现在,我也想帮助更多的孩子们。”


“我们学员的培训费、书籍费、住宿费等全免。学成后可选择跟公司签约从事民族传统手工艺创作,公司按照学生手艺的等级来发工资。”俄热尼玛告诉记者。


精神小康,才能全面小康。甘孜特色的奔小康,就是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为全面小康集智聚力。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甘孜州非遗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作用日益明显,全州非遗产业集群得到大力发展。德格、白玉、甘孜、炉霍、稻城等县逐步形成民族民间非遗手工艺集群和产业基地,全州共有3000余人从事20多类手工艺项目,农牧民群众实现就地就业、收入增加。


“我们希望将传承发展非遗技艺与脱贫攻坚相结合,让农牧民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学会一技、就业一人、脱贫一户、造福一方’的目标。”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刘洪告诉记者。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凝结着人类智慧和心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甘孜小康增添了一抹亮色。


康定情歌广场歌舞_meitu_3.jpg

康定市情歌广场的民族歌舞 刘雅/摄


绿色发展 动能更足


“苹果还未成熟,订单早已排满,预计今年的苹果销售收入在70万元以上。”在乡城县现代农业高原特色水果产业园,负责人周军告诉记者。


乡城县现代农业高原特色水果产业园位于海拔3450米的山上,过去是一片荒地。2014年,德园经济林果种植开发有限公司流转了4000多亩地,开始种植苹果。


周军的成功在于“生态”二字。“乡城县地处高原,日照时间长,早晚温差大,生态环境好,结出的苹果色泽艳丽,香味浓郁,耐储存,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乡城苹果走俏,正是甘孜州发展绿色产业的缩影。近年来,州委、州政府按照“一优先二有序三加快”的产业发展思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好“生态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富民优势,建设3个脱贫奔康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带,进一步繁荣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彰显生态文化。


前些年在甘孜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稻城门口站不得。”曾经的稻城,生态环境恶劣,气候干燥、土地沙化,大风一吹,黄沙漫天。稻城县副县长思子热太告诉记者,“我们稻城人种了30年的树,把县城变成了园林般的城市。”


放眼眺望,稻城县城被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西边山坡上一行由云杉组成的大字十分醒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通过创新生态惠民模式,稻城县亚丁村等一批曾经发展滞后的村庄华丽转身,成为县域最富裕的村落。稻城县香格里拉镇呷拥社区居民扎西欧木将自家4层楼的老屋出租给商户,老屋被改造成精品民宿后生意红火,每年能得到50万元的租金。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甘孜特色的奔小康,就是始终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作为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我们举全州之力创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让生态甘孜雪山湖泊交相辉映、森林草地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美丽甘孜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州林草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甘孜州以生态修复、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推进“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等重点工程,累计投入资金84.5亿元,完成山植树145余万亩,路种花2200公里,河变湖(湿地)3万余亩。


被称为川藏北线第一县的道孚,过去每年春天伴随着东风而来的飞沙走石,让县城居民叫苦不堪。2017年,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甘孜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绿化全州战略目标,在对全县地理优势、环境优势、气候优势、旅游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后,投资7735.68万元,打造了融科研、科普、文化体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康巴高原特色植物园,极大地改善了道孚县的生态环境。


45岁的藏族妇女布次,负责园区维护工作,月收入3000元。布次的丈夫去世了,她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还要赡养公婆,曾经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来到植物园工作以来,她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小康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据康巴高原植物园负责人何行铭介绍,植物园的建成带动当地老百姓年实际增收416万元。“除了聘请一些贫困户在植物园工作外,我们还通过温室大棚、花卉基地的建设,引领当地老百姓从事花卉培育种植产业。”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甘孜州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毛垭坝草原上的孩子——摄于甘孜理塘县.jpg

理塘县毛垭草原上的孩子们


乡村振兴 美丽蝶变


从公路上远眺,“藏家渔村”——康定市姑咱镇若吉村坐落于波光粼粼的大渡河对岸。顺着长长的铁索桥走进村里,一排排整齐的藏式民居掩映在绿树鲜花之间,潺潺小溪顺着鹅卵石铺就的村道延伸远去,仿佛不经意闯入了“世外桃源”。作为全州首批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若吉村的探索发展,被视为甘孜州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的破题样本。


“大家只看到现在漂漂亮亮的若吉村,没看到以往的若吉村,泥石墙、矮屋檐、坑坑洼洼的泥土地面……”说起曾经的若吉村,村支部书记唐玉桥唏嘘不已。


改变发生在2018年5月,随着甘孜州正式启动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康定市全面启动8个首批示范村打造。作为广东省江门市对口支援康定市的重点项目之一,若吉村按照“水涧渔村”乡村观光休闲旅游区规划,实现了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及整体提升打造。


村民廖福兰家的庭院内,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砾石贴就的墙壁、竹竿制作成隔断、圆木挖掘出柜子、枯枝造型成灯罩、玻璃鱼缸作了亭顶……休闲式客房充分体现生态理念,精巧的设计满溢乡愁情怀,让人感受到了回归乡野的原滋原味。


乡村振兴,就是要给老百姓带来红利。2018年11月,村里的红盛枇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5000元/年的价格租用了廖福兰家的房子,并投入40万元进行装修。如今,廖福兰家的民宿由合作社统一出租给游客,合作社还聘请她担任服务人员,每个月工资2000元。到了年底,她家还会有一笔分红。


乡村振兴下的若吉村发生了美丽蜕变,全村风貌美丽整洁,服务设施完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人居环境干净舒适,1个游客接待中心和9户民宿各具特色,野钓区、采摘区、游泳区等旅游设施完善,春来踏青赏花、夏来乘凉摘果、秋来观景赏月、冬来休养生息,真正成为了“成都后花园”的最佳打卡地。截至目前,全村旅游收入已达1180万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甘孜特色的奔小康,就是将乡村振兴成效作为衡量全面小康成色的一把尺子。为持续推动农牧区全面发展,甘孜州实施了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做好交通路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和功能布局规划,完善风貌、色彩、夜景规划,着力打造目的地型、城镇依托型、景区依托型为重点的乡村。目前,大渡河流域已建成102个示范村。


丹巴县中路藏寨村民德吉2016年从川北医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用打工所挣的钱打造了一个集民宿、庄园和农家乐为一体的旅游打卡地——德吉康瓦,让游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嘉绒文化。


当民族文化凝结成乡愁,代代传承的生活方式与人文肌理在美丽乡村中得以延续。


德吉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为了圆自己的“民宿梦”,她曾经一边在成都的医院工作,一边兼职当酒吧驻唱歌手和旅行团领队。2018年,得知家乡开始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后,她毅然辞掉大城市的工作,成了中路藏寨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通过在抖音等新媒体上宣传家乡以及自己的民宿,德吉康瓦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住宿体验。旺季的时候,德吉康瓦一个月的营业收入能达到20万元。


近乡不再情怯,回得去的故乡有着看得见的未来。“一个人能力有限,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更多有乡愁、有抱负的年轻人扎根农村。”德吉告诉记者,她最高兴的是听说中路藏寨又多了3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德吉可以回到家乡,建设好我们的美丽乡村。”


留住乡愁,留住人才。甘孜人坚信,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这里的美丽乡村必将为他们带来更加幸福的生活。


晚上7点,康定市情歌广场上的音乐响起,格桑花妙音天女锅庄队的成员们像往常一样,准时在这里跳起欢快的锅庄。在跳舞间隙,大家熟稔亲切地相互问候,像老朋友一样。熟悉的旋律响起,寒暄的人们点头微笑,不约而同一起舞动。小小的锅庄,就这样串联起川西高原上的汉族、藏族、羌族、回族、彝族……男女老少,各民族兄弟姐妹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路边的行人们熙熙攘攘,不时有经过的人们加入他们的队伍。锅庄的圆圈越跳越大,人们的心却越舞越近。


这就是记者眼中川西高原上的小康生活。她便这样绘就在唐卡技艺传承人的笔尖上,融汇进易地搬迁农牧民的生活中,传唱在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歌谣里,出现在返乡创业大学生的民宿梦中,绽放于舞动锅庄的各族群众的笑容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高原上的人们正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文:本刊记者 许鑫

责编:金向德

制作:古丽斯坦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