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藏南一隅天地宽——林芝市察隅县下察隅镇夏尼村掠影
发布日期:2020-12-18

隅,意为地方、角落。


察隅、察隅,它的确就在西藏东南一隅,地处全区21个边境县的最南端。


若清晨从林芝市出发,先后沿国道318、省道201一路南行,可在天黑前赶到察隅。出藏入滇,从察隅走著名的“丙察察”公路能直达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在察隅交接、碰撞,造就了其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海拔高差达3600米。低处正好面向印度洋开了一个“大缺口”,使得当地“十里不同景、一山有四季”,气候多变,物种资源丰富。在翻过海拔4900多米的德姆拉山后,记者终于来到这“青藏高原暖都”察隅县。


集中力量办大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展后,从市一级开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兴边富民行动)项目都“打包”到林芝全市扶贫资金中统一规划使用,向边境一线倾斜。2017 年以来,察隅县投入15.35亿元用于建设58个边境小康村,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和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让各族同胞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这些兴边富民的各类项目如今已在察隅边境乡村有了丰硕成果。此次记者要采访的下察隅镇夏尼村正是其中之一。


2018年底,夏尼村告别绝对贫困,全村43户178人摘掉了“贫困帽”,人均年收入超过1.1万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在党和国家的长期关怀扶持下,这些边陲之地、偏远之村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在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的队伍中“不掉队”,藏南一隅终是一片崭新的天地。


120.JPG

察隅河谷的金秋(无人机拍摄)


搬来的村庄


沿国道穿过察隅县城,再有约一个半小时车程,就到了下察隅大桥。桑曲河、贡日嘎布河在此汇合入察隅河,河水一路奔腾向南,经瓦弄出国境,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著名的瓦弄大捷就发生在那里。


临近边境,穿过大桥,途经热闹不已的下察隅镇,径直往北约10分钟车程,宁静悠然的夏尼村便跃然眼前了。


夏尼村是个搬来的村庄。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当地百姓一直居住在深山密林中,过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原始生活。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帮助他们陆续搬出山林,在河谷或山间台地安家落户。2005年前后,西藏自治区实施安居工程时,对村里部分茅草木板房进行了改造。随着2017年边境小康村建设拉开大幕,夏尼村由此展露新颜。


平整干净的水泥路,色彩亮丽的新民居,黄色矮围墙上不时有三角梅探出,太阳能路灯柱都插上了国旗,鸡犬相闻、悠闲自在,新气象一览无余。


121.jpg

青山环抱的下察隅镇夏尼村


国庆假期后上班第一天,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正忙着准备“搬家”。10月11日,他们就要搬去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原址将新建村文化活动广场。这是继去年村里户户通水泥路后的又一项大工程。


在村委会,记者见到了带孩子来驻村的曲尼白姆。作为县农业农村局的干部、现任夏尼村第一书记,去年初休完产假返岗的曲尼白姆接到任务后,毅然抱上嗷嗷待哺的儿子住进了村委会,“孩子需要我,村里也得有人继续帮一把”。


122.jpg

下察隅镇夏尼村女干部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前合影


基层党建抓得紧,村里发展就有了组织保障。这两年,曲尼白姆负责协助村委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讲主题党课、开展党日活动、发展新党员……每件工作都要做实做细留有痕迹。“现在戴党徽亮身份成了党员新风尚,同志们政治意识极大增强,党建工作也更加规范严谨。”曲尼白姆欣慰地说。


“我们老了,要赶紧让年轻人接班,村里各项工作才会不断有新活力!”从1998年开始在村里任职,看着村支“两委”凝聚力越来越强,“70后”的村主任浑其龙高兴之余,也有“苦闷”:现在办公都用电脑,自己却连字都认不全,确实有些跟不上新形势了。


目前,夏尼村共有27名党员,平均每年还会有一两名预备党员充实到队伍中。驻村工作队在帮助巩固提升夏尼村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也在为乡村振兴培养有潜力的后备干部。


这些年,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对口帮扶夏尼村,派驻的都是像曲尼白姆这样有经验、有专长、有干劲的同志。他们十分熟悉村里的情况,不仅让夏尼村党建工作有起色,在帮助改良村民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上也发挥了所长。


从前,村民们不善农事,常常食不果腹。再者山区农田本就有限,不提高耕种效率,就很难养活一家人。


124.jpg

干净整洁的夏尼村


“一切落后的都要改。”分管夏尼村的下察隅镇副镇长边巴卓嘎介绍说,村里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以来,由政府出资租赁或购买机械设备,春天帮乡亲们平整土地,秋天教大家用收割机收水稻,还邀请专家专门做农技培训,不定期给村里发放化肥,这都是为了提高村民耕种的信心和积极性。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说,“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这一点在夏尼村得到了充分印证。


过去大家苦于被土地束缚,现在不仅人人都从低效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了,每家每户还都会种些喜欢吃的花生、瓜子、花苞谷以及水果。近五年,村里特地选在“七一”建党节举办夏尼美食节。这天,所有人聚在一起举行庆祝活动,欢歌纵舞,分享来自脚下这片土地的各色美食,只为感恩党、感恩祖国为夏尼带来的幸福新生活。


123.jpg

夏尼村村民在新居前晾晒稻谷


“我们村的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意识都特别强!”浑其龙对记者说,过去村里少有节庆活动,但现在不一样了,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农历新春佳节等,所有这些都是全体村民欢庆的重大节日。


这次采访,记者没能见到村党支部书记雄伟龙。近一个月,他先是赴江苏参加基层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学习基层党建与村庄管理知识。等国庆节期间回家忙完农活,就到了雄伟龙进山巡逻的日子。


一直以来,夏尼村43户村民轮流巡逻守边,从未间断。雄伟龙一家5口人,此次要在山上驻守5天,护边巡防的同时,还要负责预防森林火灾、保护山林植被。


夏尼村民参与守边护边,既是地理环境使然,更是潜移默化的使命传承。距离中印边境仅20多公里的夏尼村,村口一路之隔就是边防部队营地。“我们是军民团结一家亲,双方经常一起组织开展帮扶活动和文艺联欢,感情非常深。”浑其龙颇为骄傲地说。


好梦正圆


上午10点,察隅河谷已是烈日当头。此时的夏尼村,高永徐正戴着斗笠在猕猴桃基地忙个不停。她是察隅兴农猕猴桃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天成的妻子。在下察隅镇,几乎无人不识郑氏夫妇。当地的第一株猕猴桃树就是老郑10年前在夏尼村种下的,由此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才有了如今全公司1000多亩的规模。


2011年,在高原上种植猕猴桃还是一件新鲜事。当时察隅县为提高农牧民群众收入,决心打造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农技员出身的郑天成2001年便在察隅创业了,他早就发现“夏尼是块宝地”,气候、土质、日照时长都非常适合猕猴桃的生长。于是,他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兴农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夏尼应运而生。


第二年,郑天成试种了第一批28亩猕猴桃树,却在挂果两年后出了意外。“那年4月,正是果树开花的时候,突然一场大雪让合作社一无所获。心疼得很!”村支“两委”班子成员阿强是最早跟着郑天成试种猕猴桃的村民,领记者走进果园,几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他依然历历在目。“大家齐心协力挽救损失,重头再来。你看,这还有我们当时嫁接新树苗的痕迹。”


125.jpg

高永徐(右)和夏尼村的乡亲们在丰收的猕猴桃果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亲人般的情谊就这样在夏尼村深深扎根,郑氏夫妇和这群兄弟姐妹的猕猴桃事业也终于开花结果。


2018年,察隅县猕猴桃获批“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在援藏资金支持下夏尼村兴建了一栋三层的培训大楼,只要有想发展猕猴桃种植的农民,都可以报名来参加培训。


勤劳的村民增差央长期在猕猴桃种植基地干活,除草、修枝、摘果、套袋……这几年,郑天成夫妇手把手地把技术教给大家,增差央的手艺尤其好,各个工种都能胜任。说起收入,今年前9个月,她的工资已经超过了1.2万元。


“基地每年提供给全县的就业岗位有上万人次,村里的用工需求更是‘满负荷’,大家都不用担心没有收入。”高永徐对记者说,一开始村民们对上班没有概念,“在基地干会儿活,一个电话就能被叫走。现在不一样了,到点才下班,有时还要‘加个班’再走。”


一枝一叶总关情。不仅是基地务工,近五年,通过“党支部+企业+联户单位+双联户单位”的猕猴桃种植产业扶贫模式,夏尼村全部43个联户单位成员以流转土地、年底分红、自种猕猴桃等方式实现了多项联户增收,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万多元。而随着猕猴桃种植的推广,整个察隅县种植面积扩大到2352亩,每亩收入在5000元左右,带动8个村281个联户单位成员1456人增收。相比以前每亩收1000斤左右的玉米或水稻,村民的收入又上了一个台阶。


这些天,今年早熟的猕猴桃已经采摘完毕。郑天成没在家,到林芝和拉萨参加展销会去了。就在这个月,在深圳对口支援工作队的帮助下,夏尼的猕猴桃还卖到了粤港澳大湾区。


想起当初对夏尼村的印象,今昔对比,郑氏夫妇非常振奋。“2011年刚来,村里没有一条水泥路、一栋水泥房,感觉与内地差距还特别大。如今党和国家的政策太好了,我们看着村里一天一个样,乡亲们都可有干劲了,走路都哼着歌!”


夏尼人无辣不欢,总喜欢邀请老郑夫妇到家里吃当地特色的“砸辣椒”。“太合我们四川人的口味啦!很辣但是真好吃!”高永徐说,她和丈夫完全适应了在夏尼村的生活,“我们真的就是一家人,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同甘共苦。”


五年前,老郑夫妇又尝试在基地种了150亩柑橘。前年,林芝市科技局也在村里试种了800棵百香果树。“希望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我们夏尼的水果!”已过知天命的年纪,但夫妻俩仍充满干劲。


对老郑夫妇而言,夏尼村是梦想起航的地方,而在夏尼村民心中,夫妻俩更是他们脱贫梦的助力者。团结一心、携手致富的故事就这样传为佳话。去年,郑天成被评选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我们会一直在这里生活和奋斗下去!”高永徐说出了郑天成心中所想。


夏尼村的乡村振兴专干、时尚的藏族姑娘香港措姆也在为家乡的猕猴桃产业奔忙。因为是香港回归祖国那年出生,父母便给她取了这个名字,寄予美好期许。大学毕业后,香港措姆回到察隅,一心一意扎根乡村,她坚信“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


今年8月,察隅县成立猕猴桃产业协会,由香港措姆担任协会秘书长,接下来协会工作的重点是要统一打造“察隅猕猴桃”的品种与品质,真正打响品牌。香港措姆介绍,2015年以来县里投入了近5000万元扶持猕猴桃产业,她希望自己“也能真正为乡亲们的致富产业,乃至察隅的乡村振兴做点事情”。


郑天成夫妇用10年在夏尼村圆了农业梦,返乡的香港措姆正圆梦在路上。而“80后”村民张小龙的“网红”之路,是今年才明确的。


这两年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在夏尼村的年轻人中风靡起来,家家户户用手机号码绑定了宽带,畅享互联网络已不是奢望。今年6月,敦实憨厚的张小龙开通了自己的抖音账号,不定期发布小视频,有搞怪搞笑的,有音乐MV,但更多的还是分享他与乡亲们在村里的脱贫奔小康时光。


视频中,张小龙开着小型收割机收稻谷,到下察隅英雄坡烈士陵园祭拜英烈,在厨房制作当地有名的鸡爪谷饭,直播县里的农特产展销会……短短3个月,他增加了1500多个粉丝,收获了2.2万多个点赞,还有旅行达人通过抖音找到他,专程来夏尼旅游。


127.jpg

夏尼村的猕猴桃果园与民居


“都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一部手机闯天下。希望通过短视频展示我们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发展变化,最好是能做出一点名气,直播带货帮乡亲们增加些收入。”张小龙对记者说,万事开头难,他会坚持做下去,慢慢积累更多人气。


除了自己出镜,71岁的奶奶也是张小龙拍摄的主角。视频中,精神矍铄的老人时而下地掰玉米,时而向孙儿学习普通话,风趣幽默,受到很多网友的喜爱。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我们,大家心里好感谢!现在日子这么好,自己身体健康最重要了。”记者一边吃着老奶奶做的饭菜,一边听她讲述自己和家族的故事。如今,生活好了,村里像奶奶这样的长寿老人越来越多。


“感恩伟大祖国给我们带来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感到很骄傲很自豪!”国庆节期间,张小龙特地拍摄了一条抖音视频,祝福祖国生日快乐。


乡风民俗新气象


夏尼本地有方言,但村民们的普通话说得都很流利。在村里,记者畅快地与一群“90后”聊天,大家忆起儿时的生活,咯咯直乐。


“家家户户茅草木板房,木板墙薄薄的,又透光又透风,勉强遮羞和御寒。真的会有鸟来茅草房顶筑巢,我就被鸟屎砸到过!”


“那时都在镇里上学,学费是免了,但家里穷没钱买鞋。我们打着赤脚走路去,衣服是兄弟姐妹轮着穿一套。当时觉得这路可真长啊!”


“老人们都在火塘边烧火做饭、取暖,吃和睡都在这个屋子里。”


……


这些故事永远留在了一代夏尼村民的记忆里,也契合了外界过去对于边民生活的认知。短短数年光景,那些穷困艰辛的日子早已不复返。


129.jpg

察隅县下察隅镇的新村


如今,受惠于兴边富民行动和边境小康村建设,夏尼全村43户(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住上了新房,国家给每个贫困户补贴15万元,其他村民补贴12万元。随意走进一户人家,皮沙发、液晶电视、洗衣机、电冰箱、太阳能热水器都是“标配”,做饭都用煤气灶或电磁炉,家里有老人的还在卫生间里安装了抽水马桶。


夏尼村脱胎换骨,成为了一个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生态良好、宜居宜业、乡风文明的边境小康村。尤其可喜的是,村民们生产生活的硬件不断“高大上”,思想观念也在“升级换代”。


“我们驻村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协助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干部们一批批的来,陈规陋习一项项的改,乡风民俗就能一点一滴的进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就会蔚然成风。”驻村工作队队长金花对记者说,她来了不过半年时间就感受到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穿着拖鞋参加村民大会的人没有了,总是迟到的人也没有了,大家都是衣着干净整洁、提前到会。“一定要防止驻村工作队撤离,村里服务管理工作又恢复原样的现象出现。要把规矩都定下来,更要持之以恒有效地执行下去。”金花说。


128.jpg

察隅县下察隅镇夏尼村的一户村民家


医生在夏尼村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由于老一辈夏尼人几乎只会说方言,能看懂药品说明书就成了选拔村医的重要标准之一。有小学文凭的肖超临时在村卫生室帮忙,与同事胡胡龙轮流值班。肖超说,是来了村卫生室后才感受到了自己的重要性。


从前,村里有人生病了多半是不去医院的,要请巫师到家里杀生祭祀,祈求健康,很多人家甚至因此而变得更加贫困。如今,卫生室就设在村里,人人都享受农村合作医疗,每有小病小痛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找医生。


最近,肖超在准备报考乡村医生资格证,平日除了干农活还会挤时间学习,“多学一点是一点,只有通过学习掌握了本事,才能更好地服务乡亲们。”


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甚至不可能发生在10多年前的夏尼村。从《中国民族》老记者对当地村庄的书写中,我们得知:那时很多村民都认为“读不读书无所谓”,常常以各种名义向老师请假,把孩子叫回家干农活。


2015年以来,西藏全面落实15年义务教育和“三包”政策,困难生补助逐年提高,就学环境越来越好,夏尼村陆续培养出了13名大学生,还有几个孩子考上了内地西藏班。


27岁的以为杨就是从夏尼村走出去的大学生。2016年拉萨师范大学毕业后,她顺利考上八宿县的小学老师。作为村里第一个考上公职的大学生,这是一家人的莫大荣耀。“那时她一心只想读书,我们全力支持。”以为杨的父母没有读过一天书,却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完了大学。从前养猪,如今种猕猴桃,夫妇俩干活劲头更足了。


以为杨在抖音帐号签名中写到:“只有越努力,才会越幸运”。无疑,她是幸运的,而这份幸运不仅来自她和家庭的付出,更来自党和国家为改善边境各族百姓民生福祉所作出的努力。


126.JPG

夏尼村的乡亲们


夏尼村妇女主任依青也是个抖音小达人,爱唱歌跳舞的她喜欢发小视频到网上。与生活中的腼腆不一样,依青一上镜,穿着传统服饰跳起舞来就显得格外自信大方。


这两年,依青负责的村文艺队越来越忙,只要县里乡里有活动,她和姐妹们都会受邀去表演节目。“以前总是埋头干农活,灰头土脸的,想着家里今天吃什么、明天种些啥,很难有时间放松。现在就好了,大家都能美美的,跳跳舞唱唱歌。”近来让依青最开心的是,村党建服务中心即将启用,文艺队很快就要有专门的排练室了,“希望能够在里面对着镜子练我们最新的一支舞。”


130.jpg

“泾渭分明”的察隅河支流——桑曲河


采访结束后,记者在察隅县志中看到,一些黑白照片展示着从前当地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穷困境况,又特地翻看了相机里这次拍摄的照片,从中对比出夏尼村的历史纵深和巨大变化:


村委会新办公楼前的合影,五星红旗高高飘扬,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自信从容;村文艺队姑娘们的合影,鲜艳的服饰,发自心底的快乐,还有红扑扑的脸蛋;猕猴桃种植基地里的合影,鲜果将熟,果农们喜笑颜开;安居新房前的合影,晾晒的鸡爪谷、红辣椒格外诱人,一家人其乐融融……


新拍摄的每一幅照片都是阳光普照、笑容灿烂,折射出夏尼村的幸福与美好、活力与生机。这与本刊记者采访过的每一个西藏边境乡村那么相似,却又不尽相同。且以夏尼村为注脚,定格这美好的新西藏,定格属于每个中国人的美好新时代!



文:本刊记者 龙慧蕊(执笔) 张昀竹

图:李小林 刘雅

责编:刘雅

制作:刘雅  古丽斯坦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