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高质量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看大理
发布日期:2021-01-13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理考察时指出,“民族工作的关键是团结,民族地区的重点是发展”“希望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这为大理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大理州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团结一心,努力把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63.jpg

大理—丽江高速公路 杨继培/摄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理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以洱海保护和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最强的政治担当、最铁的政治纪律,举全州之力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各项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评价被评为“好”的等次。


加快高质量发展。2019年底,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1374.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982元,增长7.8%。三大产业结构由2014年的21.7:35.7:42.6调整为2019年的19.9:29.9:50.2,经济逐渐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实施“586”工程,建设1225个强帮扶村和150个样板村,启动实施15个少数民族特色示范村建设项目,阿昌族、布朗族等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16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五通十有”。


减贫工作成效显著。全州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8766元上升到2019年的12665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5000元(含)以上的比例由2015年的3.7%上升到2019年的95.6%。“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有效解决,干部群众更加坚信“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城乡面貌发生巨变。县域高速“能通全通”项目有序推进,大理机场应急增容改扩建全面完工,大理迈入“高铁时代”,实现与省会昆明“两小时经济圈”的交通跨越。全州1072个建制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50户以上自然村通公路率达100%,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9.5%。自然村通动力电率达100%,4G网络覆盖率达100%。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洱海保护有力有效。各族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9年洱海水质稳定保持Ⅲ类,其中7个月达到Ⅱ类。以洱海流域为核心的全州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现有云龙天池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巍宝山等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剑湖湿地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雪山河等23个州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61.22%,湿地面积达6.3万公顷,为优化长江重点生态区安全屏障体系奠定了基础,尽好源头之责。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不断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金字招牌成为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和大理亮丽名片。


64.JPG

大理州永平县新田村光伏电站


65.jpg

大理州云龙县漕涧镇新增仁德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精准施策 九个聚焦 示范区建设与扶贫开发双促进


聚焦“五级书记抓扶贫”,压实政治责任。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全面压实州、县市、乡镇、村各级责任。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带头遍访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一线检查、一线督战、一线问效,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最严格考核制度。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补齐短板弱项。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9.68万户,完成168个集中安置点和70个分散安置点建设,搬迁17911人。12个县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12个县市级人民医院、106个乡镇卫生院、1093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巩固提升191.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


聚焦精准脱贫,做到有的放矢。坚持把“精准扶贫”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对各类巡视、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扎实开展脱贫措施“户户清”行动,持续强化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对数据一月一比对,对工作进展一月一通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州领导带队随机调研督查等制度。抓实县级项目库、乡级路线图、村级施工图建设,2014年至2019年总投资210亿元,精准实施15775个脱贫攻坚项目建设。


聚焦稳定增收,夯实脱贫基础。全面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实行特色产业到户、利益联结到户、金融支持到户,广泛动员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人口建立稳定的带动关系,协调金融机构精准到位发放贷款。树牢“稳定就业1人脱贫1户”理念,全面实施技能扶贫专项行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专项行动。累计组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35.46万人次,实现新增转移就业14.01万人。


聚焦党建引领,强化党的建设。在全州深入开展“顶在前面、干在难处”专项行动,以“脱贫前线党旗红、我是干部我先上、我是党员跟我干”的攻坚态势,啃“硬骨”、拔“穷根”、破“困局”,动员一切力量,集中一切资源,顺利实现深度贫困地区的高质量脱贫摘帽。深入开展党建扶贫“双推进”,培训农村党员50万人次,涌现出一批优秀村党组织书记。


聚焦志智双扶,激发内生动力。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活动,实施“政策宣传、特色宣讲、主题演讲、文艺演出、乡村文化氛围营造、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移风易俗客事从简、先进典型选树、群众满意度提升”九大行动,引导群众树立“苦熬不如苦干”的观念和“勤劳致富光荣”的时代正能量,实现精神与物质“双脱贫”。


聚焦资源整合,凝聚各方力量。坚持动员和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脱贫攻坚,健全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机制,构建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设立110个乡镇扶贫工作站,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员11735名。全州8家中央单位、31家省级单位和1465家州县单位参与“挂包帮”定点扶贫。437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628个村,每个贫困村都有1个以上企业结对帮扶。


聚焦质量提升,建立防止返贫致贫机制。探索防止返贫致贫、巩固脱贫成果新举措,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防思想松懈防返贫致贫抓巩固提升的实施意见、关于创新开展防止返贫致贫保险实施意见等,扎实抓好防松懈、防返贫、抓巩固“两防一抓”工作,“大理州防止返贫五项措施”在全省推广。


聚焦互促共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底线任务,出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扶贫开发“双融合、双促进”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实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责任制,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出台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三年行动计划,对成功创建命名的给予1000万以奖代补项目资金支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覆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大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等10家单位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命名大理州民族进步示范县市11个、示范单位784个,示范区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逐步融入全州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工作之中,成为推动大理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具体举措,全州各族干部群众更加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牢固树立了“三个离不开思想”,增进了“五个认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大理州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能力,推动脱贫攻坚与高质量发展有效衔接,走出一条民族地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路子。下一步,全州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着力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做实“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三张牌,积极谋划文化旅游、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三个“千亿级”产业,努力构建绿色能源、现代物流、大健康、数字经济四个“五百亿级”产业,推动发展生物医药、矿冶、建材、房地产、金融服务五个“百亿级”产业。二是着力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下功夫。加快推进37个州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以乡村振兴推动“三农”工作创新发展。三是着力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大理州“百村(社区)示范”创建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三年行动计划,巩固提升示范州创建成果,高质量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中共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书记 陈坚

中共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州长 杨国宗

责编:刘雅

制作:古丽斯坦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