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决战脱贫攻坚 走进“三区三州”
“跨越喜马拉雅”去扶贫——记北京市第八批援藏干部王猛
发布日期:2021-02-09

2016年7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委组织部工作的王猛,作为北京市第八批援藏干部,第一次来到西藏,开启了他3年的援藏之旅。


曾经,拉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当雄苦、尼木穷”,可见在当雄的苦人人皆知。王猛挂职的正是当雄县。他肩负当雄县委常务副书记、党校校长的职责,克服高寒、高反等困难,发扬老西藏精神,深入当雄一线调研,了解牧区干部群众所思所想,同时挖掘利用当地优势资源,积极协调和调动各方,落实产业、民生和精神“三结合”的援藏思路,助力全县1847户824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2017年底,当雄县顺利通过自治区脱贫摘帽考核验收,初步实现了县委制定的“两年脱贫、三年巩固”目标任务。2018年7月,当雄县通过国家脱贫摘帽考核验收,并于同年10月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个成绩的取得,其中就有王猛等一批批北京援藏干部的艰辛付出。


王猛入冬前检查公塘乡巴嘎当村牧民收割储存牦牛过冬牧草情况2_副本.jpg

王猛(左)在当雄县巴嘎当村帮助牧民收割牧草  受访者供图


缺氧不缺精神 海拔越高干劲越足


当雄县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冬季时间长达9个月,并且8级以上大风天气年均可达74至128天,是拉萨海拔最高、氧气含量最少、位置最偏、条件最艰苦的县。可想而知,从北京来当雄工作,是多么艰巨的任务。难怪王猛说:“来当雄第一年拼的是底子,第二年拼的是药物,第三年拼的是精神!”


刚来当雄的时候,当地干部就对王猛说“初到当雄的人看到的都是美景,长期工作的人感受到的都是坚守”。一开始他还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但很快就体会到了高寒缺氧的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气短、呕吐、头疼、失眠等高原反应症状是每天的家常便饭,而且每晚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动作幅度一旦加大,就会头晕恶心,喘不过气来。但是我们缺氧不缺精神,海拔越高干劲越足。”王猛时常激励自己“一定要扛住,要顶住,要坚持住”。


王猛到西藏后给自己取了一个网名,叫“跨越喜马拉雅”。他激励自己,援藏扶贫工作即便像攀登喜马拉雅山峰一样艰难,也要不断克服困难,不负党和国家交予的任务和使命。正是在这样的激励下,王猛在3年的援藏工作中不断突破自己,为服务当雄人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进藏后王猛经过短暂的调适,便立即前往乡镇一线调研,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收集一手资料。但就在调研的第三天,王猛遭遇了车祸,至今聊起来仍心存余悸。


那天,他从当雄县龙仁乡调研回县里,公务车在109国道上行驶时,一辆逆行的汽车呼啸着迎头撞来。“嘭”的一声巨响,王猛身体撞在了前排座椅靠背上,驾驶舱撞得变了形,前挡风玻璃碎了满地。王猛因胸腔受到强烈撞击挤压,导致肺部功能受损,使原本深受高原反应困扰的他,连每天正常的呼吸、起卧都成了问题。受伤期间,因为不想让千里之外的妻儿担心,王猛一直瞒着家人。每次和她们视频通话前,为了不让她们看出异样,他都会靠在沙发上调整好坐姿、舒展面部表情后才连线。


为了按预定计划完成工作,王猛只休养了1天便重回调研一线。当雄县幅员广阔,群众居住分散。有的村组相隔甚远,处在偏远山区的村几乎没有路,平缓一点的地方还能骑马,其他地方则只能牵着马走。这样的环境,让王猛一天只能走访有限的几户人家。而且一些当地村组的牧民不会说普通话,需要同行的翻译或司机帮忙才能交流。一边翻译一边整理记录,这让王猛的调研时间又延长了好几倍。


王猛走访的很多村组平均海拔都在4800米左右,在这种高寒缺氧的环境中,连青稞都种不活,加上天气变幻无常,一会儿烈日灼人,一会儿阴云密布,一会儿冰雹夹着冷雨,一会儿又化作漫天飞舞的雪花……一切艰辛尽在不言中,王猛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预定的调研计划。这期间,他走遍了当雄所有的乡镇、村组、学校、寺庙,掌握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当雄县是拉萨唯一的纯牧业县,畜牧业在经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但由于自然条件严酷,畜牧业尚未摆脱靠天养畜的状态。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王猛通过组织集中研究讨论,以产业扶贫、民生扶贫为主要切入点助力当地脱贫攻坚,最终确定了以旅游、畜牧和天然饮用水为主的产业扶贫援藏工作思路,为有效开展援藏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雄县纳木措天然饮用水厂项目,利用当雄县得天独厚的水源优势,建成年产量30万吨的天然饮用水长项目。2018年5月投产以来,解决就业岗位19个,月工资5000元左右。通过产业分红每人年均增收1500元左右,带动112户297个贫困人口脱贫,并把10%的年利润用于脱贫巩固。_副本.jpg

北京市援建的西藏当雄县纳木措天然饮用水厂 北京市扶贫支援办供图


产业、民生和精神“三丰收”


援藏3年,在北京援藏指挥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王猛始终深入贯彻落实历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既“管肚子”又“管脑子”,在扶志扶智上下足功夫,紧扣当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促进牧民增收、社会全面进步和长治久安,按照“两年脱贫、三年巩固”的工作目标,聚力脱贫攻坚、聚焦民生改善,积极作为、主动协调,统筹推进产业扶贫、民生扶贫和精神文化扶贫援藏项目建设。


王猛他们这批援藏干部的成效也是显著的。援藏3年,北京向当雄共投入援藏资金2.6亿元,实施援藏项目23个,用于扶贫领域的资金比例超过98%。


如今,在当雄县产业扶贫援藏项目中,四季牧歌赛马场、净土牧场、康玛温泉和纳木措天然饮用水等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其中,纳木措天然饮用水厂吸收本地大学毕业生就业,最高月工资可达5000元,而且通过产业分红给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了稳定收入。目前,纳木措天然饮用水的销量已经在自治区占据前三名,北京200多家商超和电商都有售卖。为了提高纳木措天然饮用水的销路和知名度,王猛还委托影视公司的朋友在影视作品中给纳木措天然饮用水义务植入广告。


2018年,乌玛郝如村砖厂、乡镇扶贫超市、纳木湖乡牵牛拉马合作社、牦牛产业综合开发、当曲卡镇蔬菜大棚等援藏项目顺利实施。这些项目投入运营后,提供的就业岗位达550个,工人月工资2500元左右,带动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979户8240人脱贫,辐射带动全县牧民群众稳定增收。


为让百姓喝上放心水,援藏期间王猛积极推动了新建当雄县自来水厂和乡镇安全饮用水提升工程。他在调研中还发现,由于当雄县的学校都没有配备供暖设施,寒冬里学生们都穿着厚大衣、戴着手套上课。通过王猛与北京援藏指挥部的积极对接,北京市投入4200余万元,用于全县各所学校安装太阳能供暖设备,结束了当雄学校无供暖的历史,惠及师生6000余人。同时还为学校改建了公共浴室,解决了孩子们洗澡难的问题。


为改善牧民群众的就医环境,提高医疗保障能力,北京市投入2160.5万元,改扩建羊八井镇、纳木湖乡的两个卫生院,并投入600万元为县人民医院购置急需医疗设备,缓解了牧民群众家门口看病难的问题。2017年8月,王猛还牵头当雄县人民医院二级乙等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同年12月顺利通过二级乙等综合医院的等级评审。


王猛在走访中了解到,尽管百姓家家户户都有电视,但信号并不好。为了让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及时了解祖国发展变化新貌,他协调北京市昌平区委区政府向当雄县赠送了一台价值500余万元的标清数字电视转播车,使其电视台成为西藏74个县区第一个拥有电视转播车的县级电视台。王猛还引入援藏资金300万元建设的当雄县数字影院,建成了拉萨市海拔最高的电影院,满足了牧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扶贫先扶志和扶智。为使牧区群众进一步转变观念,实现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致富”的转变,王猛先后组织发起了3次青年创业大赛,为获奖者投入创业扶持资金127万元,并鼓励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群众开展SYB创业培训(英文全称Start Your business,意为“创办你的企业”),激发本地创业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回顾三年的援藏工作,王猛把感受融入了他写的一首诗中:


“带着高原征战的风尘,亲吻着首都盛夏的花香。背负着藏族儿女热切的期盼,期待着亲人们重逢的目光……”


文:本刊记者 哈布日图娅

图:受访者供图

责编:龙慧蕊

制作:刘雅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