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决战脱贫攻坚 走进“三区三州”
长江源头的“暖心使者”——记北京市第三批援青干部曹立全
发布日期:2021-02-09

“来玉树为了什么?到玉树干了什么?在玉树怎么干的?”同所有北京市援青干部一样,这是曹立全在青海玉树挂职期间,心中时常默念的思考题。


2016年7月,他作为北京市第三批援青干部,挂职玉树州治多县委常委、副县长兼农牧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开启了为期3年的援青“答题”之行。


3年里,曹立全始终用首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拿出“干”字当头的干部本色,克服高寒、高反等种种困难,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结合实际、真心帮扶、真抓实干、真情奉献,努力为玉树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贡献力量,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援青“答卷”。


如今,曹立全援青回京已有一年半,治多县于2020年4月退出贫困县序列。每每回想起援青经历,他总是按捺不住涌上心头的思绪,迸发出无穷的干劲。


89.jpg

曹立全(中)走访慰问青海治多县牧民群众


高原缺氧,但从来不缺精神

虽然艰苦,但就是不怕吃苦


位于玉树州中西部的治多县,藏语意为“长江源头”,辖5乡1镇20个行政村68个牧民小组,县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具有地区海拔高、人均国土面积大、生态地位突出等特点。这里山、河、湖等自然景观与富有特色的人文风光和谐相生,素有长江之源、动物王国、中华水塔、嘉洛宝地之美誉,是“万里长江第一县”。


2016年7月,初到西宁,曹立全参加完援青干部培训就直奔治多县。彼时,他心中只想着尽快赶赴脱贫攻坚一线,尽快掌握基本情况和适应角色,尽快融入到干事创业的对口支援事业当中。他说:“干部,干部,‘干’字当头。组织派我来,就是要干事的!”


事非经过不知难,绝知此事要躬行。“五月解冻,八月草黄”的治多县,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对于一个初到青藏高原的人来说,身体状况的调适是首要挑战。头疼、呕吐、气短、失眠等高原反应症状,在曹立全身上不时出现。每当头痛难忍和失眠,他总会想到当初选择援青的初心和使命,并激励自己克服高原反应更加努力开展工作。


来到治多县的第三天,曹立全就深入牧民群众聚居的多彩乡开展调研。进牧家、访贫户、问民情……在援青的头一年,他驱车近5万公里,走遍了全县的五乡一镇;通上情、懂外情、熟内情、知下情……他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了一片,融到了一起。


风吹日晒的调研路,使曹立全晒得黝黑的双颊上挂出了两团高原红。然而,比起客观环境的艰苦,对于作为家庭顶梁柱的他来说,上有耄耋双亲需尽孝、下有爱子要关怀。父母生病需要照顾时,他也不能及时赶回去,只能对着电话说:“等忙完工作就回。”


2017年6月,准备参加高考的儿子打来电话,正下乡调研中的曹立全听到儿子的倾诉,心中很是愧疚,眼泪瞬间模糊了双眼,但依然用坚定的语气鼓励他说:“爸爸相信你能像我一样克服困难,完成自己的使命。”


如今,圆满完成援青任务的曹立全,任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工作依然十分忙碌。“舍小家、为大家,援青干部哪个不是这样。高原缺氧,但从来不缺精神;虽然艰苦,但就是不怕吃苦!”曹立全目光炯炯,愈发坚定而有神。


想牧民忧,解贫困愁

牧民们亲切地称他为“暖心使者”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的思想融入到扶贫工作当中。密切联系群众是援青干部的职责所在。”曹立全如是说。2018年1月,他来到立新乡走访慰问贫困群众,帮助解决了一名特困户的低保问题,并协调青海省红十字医院为一名脊椎侧弯患者进行免费诊疗。


援青期间,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是关乎群众的事,曹立全都尽心尽责去办好。围绕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开展工作,这是他坚守的工作原则;积极与当地干部沟通谋划发展思路、拿出具体举措,这是他的工作方法。


治多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青海省脱贫攻坚主战场。曹立全把调查研究作为履职“第一课”,来到治多县不到一年,就多次组织座谈会,到各单位、各乡镇、各村调研百余次,全面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积极为脱贫攻坚出谋划策。


治多县是纯牧业县,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但由于地处高寒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畜牧业尚未摆脱靠天养畜的状态。为进一步促进全县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贫困牧户的产业收入,曹立全认为通过技能培训提升牧民群众素质水平是当务之急和长远之策。在他的积极争取下,投资1000多万元的治多县农牧民实训基地,被纳入2018年北京市对口援建项目。


基地建成后,将有效促进治多县富余劳动力转岗就业,帮助农牧民群众转观念、提技能,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直到曹立全结束援青工作,基地依然处于建设当中,但他满怀期待、信心十足。“为牧民修路、建住房、安装太阳能照明……对口支援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助力牧民群众早日实现脱贫奔小康。”曹立全的语气中带着坚定。


担任治多县加吉博洛镇曲南滩社区第一书记期间,曹立全帮助农牧民出主意想办法,让他们尽早脱贫,为困难户送去4万多元慰问金;积极协调京玉两地,顺利完成治多干部到北京考察、学习、回访等工作,建立治多县与房山区的沟通协调机制;依托北京城市管理优势和优质科研优势,多次与相关单位沟通,为治多城市管理和发展提供支持;积极协调争取北京援建资金3400万元,用于改善治多县基础设施;主动争取协调青海省扶贫局支持治多县工业园区产业扶持资金1680万元……


3年下来,曹立全在治多县彰显了北京援青干部的责任与担当,树立起了“缺氧不缺精神”的良好口碑。他被治多县评为“最美治多人”,当地的牧民们亲切地称他为“暖心使者”。


把党中央的精神带到雪域高原,

带到各族群众心间


2017年11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不久,曹立全来到曲南滩社区宣讲十九大精神。他表示,到贫困户家里来,就是要把党中央的最新精神和要求,特别是把关于脱贫攻坚的相关政策传达下去,好让大家鼓足干劲奔向新生活。


作为援青干部,曹立全认为提高政治站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为更好地完成援青任务,他时常挤出时间利用一切机会给自己“充电”。他积极参与援青干部人才党性教育等多个专题培训班,在提高政治理论水平的同时,结合治多县具体情况,努力把党中央的精神落到实处。


他,总结出援青工作“六条使命”:促进各民族大团结;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地方和谐稳定;促进农牧民脱贫攻坚;促进地方民生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他,概括出援青工作“六个依靠”:依靠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依靠中央的各项惠民政策;依靠青海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依靠北京市的各种优势资源和援派单位的鼎力相助;依靠当地干部和农牧民的支持;依靠个人的不懈努力。


2018年12月,治多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回忆当时的情景,曹立全至今记忆犹新。他说:“身为援青干部,有幸到民族地区参与脱贫攻坚,见证各族群众奔向美好新生活的生动历程,见证治多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这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和充分肯定。”




文:本刊记者 金向德

图:受访者供图

责编:江凌

制作:古丽斯坦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