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一个中栏)
打造民族团结之城、和谐首善之城——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副市长马宏伟
发布日期:2016-03-16

乌鲁木齐.jpg

记者:马副市长好!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近年来乌鲁木齐努力把握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切实把民族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社区,大力创建“两模范”即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和民族团结模范社区(村),不断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筑牢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层基石,为打造民族团结之城、和谐首善之城奠定了较好的基础。那么,乌鲁木齐在社区民族工作方面都有怎样的创新之举和经验之谈?


马宏伟:乌鲁木齐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有包括汉族在内的52个民族成份。在全市人口中,汉族占74.91%,少数民族人口占25.09%。全市有清真寺400余座。党的十八以来,我们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高度重视城市民族工作,着力抓基层、打基础,全力推动各类资源配置向基层和基础工作领域倾斜,使社区和民族工作干部有资源、有能力为各族群众服务。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在社区建设上共投入80多亿元,全市社区组织由原来的400多个增加到839个,社区工作人员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1万余人。每个社区办公用房面积均达到400平米以上,配备2辆便民服务车和警务巡逻车,办公经费由原来的每年6万元提高到30万元左右。所有社区均达到有人员、有编制、有阵地、有经费、有食堂、有警务室、有巡逻车、有文化活动中心、有干部高配待遇、有管理考核制度等“十有”以上条件。我们把民族工作纳入社区网络化管理,不断健全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化解、便民社会服务、法律援助等机制,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民族事务、语言翻译、法律咨询、就业创业指导、权益维护、扶贫帮困等便捷优质的服务,让各族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通过深入开展“两模范”创建活动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邻里团结,安居乐业。


记者:随着乌鲁木齐市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新疆各地少数民族进入乌鲁木齐工作、定居的越来越多,城市民族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请问,乌鲁木齐市在服务、管理流动少数民族群众方面采取了哪些得力的举措?而作为重要的少数民族流入地,乌鲁木齐又是如何加强与流出地政府对接工作的?


马宏伟:针对近年来流动人口特别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持续增加的情况,我市不断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少数民族群众平等进入市场、融入城市的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不断推动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管理。如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完善流动人口社保、医疗、计划免疫、生育等方面的政策,为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创造条件。以基层社区为主要阵地,采取建立便民服务队和“一站式”办公、限时办结、预约服务等做法,积极为流动人口排忧解难。把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纳入全市义务教育范畴,发挥公办学校吸纳入学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满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需求。成立少数民族法律援助工作组,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作为重要的少数民族流入地,我市大力推行社区“庭院化、网格化、社会化、数字化”管理,严格落实流动人口限时登记制度、二维码管理办法、便民联系卡查验和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管控等措施,并对中心城区58个流动人口重点聚居片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确保了流动人口底数清、情况明、进出可控、动态管理,不断推进城市民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建设。


记者:坚定不移紧贴民生加快推进科学跨越发展,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等关系少数民族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断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也是乌鲁木齐城市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乌鲁木齐在这方面都有怎样的努力?取得的成效如何?


马宏伟:我们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从各族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事情抓起。2014年以来,市区两级财政投入民生建设资金都占财政支出的70%以上,为各族群众办了一大批实事好事,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特别是针对历史上形成的黑甲山、赛马场、雅玛里克山、大浦沟、平顶山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居片区基础设施滞后、生活条件差等突出问题,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极大地改善了少数民族群众的住房条件。为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问题,市委市政府完善就业促进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企业积极吸纳困难人员就业;完善就业援助体系,5年累计举办少数民族技能培训班33期,投入财政资金730余万元用于少数民族技能培训、农村特色养殖和民族手工艺品产业发展,参训人数近2000余人;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解决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实现了全市范围内少数民族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大力探索和推进双语教育,全市民语系幼儿园、中小学全部实现了民汉合校。目前小学开设双语班624个、初中236个、高中68个,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覆盖面分别达98%、96%、70%;在教学管理上做到了“四个一”(一个制度、一种管理、一样要求、一视同仁)和“三个在一起”(学习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活动在一起);近几年先后投入资金4.5亿元,开展了校舍抗震加固改造工程、新建学校或分校扩建工程,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学前双语幼儿园和民汉合校的普通初高中,解决了双语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同时,完善和落实相关招生政策,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职业教育。

总之,近年来,我们持续开展“民生改善年”活动,民生改善不断取得新成效,深得民心。可以说,各族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是满意的。


记者:长期以来,多民族聚居的乌鲁木齐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大力促进民族团结,努力营造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氛围,涌现出了大批“以心换心”的好典型。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些相关的体会。


马宏伟:乌鲁木齐的发展变迁,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年不断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一个缩影,就是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美好新疆的一个缩影,就是广大新疆人民努力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缩影。

今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前夕,我走访看望了一批受到国务院和自治区表彰的民族团结模范代表。他们中间,有的用自己坚持不懈的一点一滴的爱呵护着民族团结之花,有的用自己的长年累月的勤劳和汗水浇灌着民族团结之根,有的甚至在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着长在新疆这片热土上的民族团结参天大树。聆听每位民族团结模范发自肺腑对民族团结大爱的倾诉,我被他们每个人的事迹所深深打动。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人,我完全能够理解和感受到这种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水乳交融,血浓于水的民族团结炽热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好民族团结,只要不断使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就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风险,我们都会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齐心协力建设好我们的大美新疆。各族兄弟姐妹手拉手,肩并肩,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永不分离。


记者:今年欣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作为自治区的首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中心城市,面对新常态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乌鲁木齐市如何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引领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的重要指示、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马宏伟:乌鲁木齐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和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上的主要节点城市,对全疆具有很强的辐射影响和带动作用,且与新疆周边国家也有着密切的经贸和人文往来,必将越来越凸显重大的战略地位,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全面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首府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不断巩固,这些都为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历史的经验表明,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直接关系到丝绸之路的畅通,更关系到当前我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成败。所以,乌鲁木齐市在维护好、巩固好当前民族团结稳定大局的前提下,还大有可为,应该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更广阔的交流,以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来建立广泛的区域间国际沟通网络,消除误解,增进理解,巩固和深化同沿线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今年4月,国家外交部、发改委发布“一带一路”行动与愿景,明确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作为新疆首府和全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枢纽中心,乌鲁木齐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正在编制核心区“五大中心”(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的建设规划,力争做核心区建设的排头兵。从2013年开始,我们连续举办了三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论坛。今年7月,我们举行的第三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论坛,有16个国家55个城市参加,44个中外企业、国际组织参加并成为初始会员,召开了动员大会,审议通过了章程、理事会议事规则、秘书处年度工作计划,组建了中外地方政府间合作交流平台,夯实了合作发展基础。随着秘书处工作的深入推进,必将为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民众间、企业间、政府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互利共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记者: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本刊的采访。


马宏伟:也祝《中国民族》杂志越办越好,欢迎大家来乌鲁木齐做客!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