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史话共同体
交融互摄 与世同构——中华民族服饰研究有感
发布日期:2023-03-02

敦煌莫高窟盛唐130窟供养人像服饰艺术再现-设计师:楚艳、崔岩.jpg

敦煌莫高窟盛唐第130窟都督夫人供养像服饰艺术再现 设计师:楚艳 崔岩


古往今来,各民族长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服饰文化,其不仅具有多元化的风格,更有共同性的特征。各民族服饰的变迁,因历史、文化、自然等因素而纷繁复杂,并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彼此相因、交融互摄。


各美其美:自然之师造就服饰之道


为适应气候、环境,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展出保护身体、利于劳作的衣物,并逐渐形成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在辽阔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造就了民族服饰中的基本类型。


立领、偏襟上下一体的袍服,是北方游牧民族抵御寒冷气候的最佳保护性服装。放牧的牲畜不仅是食物的保证、交通的坐骑,也是服饰的主要原材料。毛皮中的胎羊皮是最柔软、上乘的服饰材质。一位蒙古族老人花了12年时间,将死于难产的胎羊皮积攒下来,才凑够材料缝制成一件袍服,至今仍珍藏在家中。这种取之于自然又珍爱自然的情怀,令人赞叹。


南方民族则多为上衣下裳,这种服饰形态便于劳作、利于散热,以麻、葛、丝、棉等吸湿透气的材料为主。同时,服饰多用植物染色,其中一些材料是中草药。常用的蓝靛染色材料较多,最主要的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功效的板蓝根。广西那坡县深山中的壮族“以黑为美”,男女老少身着的黑色服饰便是以板蓝根制成的染膏为液,反复浸染、氧化、晾晒数十次制作而成。海南黎族的见血封喉树皮衣也取之于自然,来自一种名为“见血封喉”的树木。此树的树皮很厚、汁液剧毒,人们将树皮剥下来在水中浸泡、反复捶打,让树皮纤维变得细长松软、柔韧有弹性、结实耐用,再制成树皮衣,素有“一衣穿三代”之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些民族,也以此作为制作褥垫、衣裙的材料。


由此可见,南北方各民族在服饰选材时,顺应自然、适应自然,以自然为师,进而达到御寒避暑、护佑自身的目的,促进了各民族服饰的发展,并最终形成厚重的中华服饰文化。


美美与共:交融互鉴共谱华美篇章


《礼记·王制》记载 :“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原地区以农耕经济为主,其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在东亚大陆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在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医药以及包括服饰在内的手工业等诸多方面影响着周边各地区各民族。与此同时,周边地区也为中原输送大量文化“血液”和营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造就了美美与共的盛景。


我国是丝绸的发源地,早有黄帝元妃嫘祖西陵氏始教民养蚕制丝的传说。1978年,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发现6900年前刻有四条蚕纹的象牙盅和纺织工具;1984年,位于河南荥阳的仰韶文化遗址发现距今5500年的平纹绢和浅绛色罗。


古蜀有蚕丛氏,其是蜀山氏的直系后代和蚕桑业的传承者。“蚕丛”这个称呼可以表明,古蜀人应当属于最早养蚕织丝的部落,巴蜀是最早的桑蚕丝绸业发祥地之一。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可见,夏禹王时期诸帮首领觐见朝拜所持贡品便有来自巴、蜀的丝帛。蜀锦兴于春秋战国时期,汉唐时期处于当时纺织手工业的最高水平,对世界纺织史产生过重要影响。据《后汉书·公孙述传》记载:“蜀地沃野千里……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在秦汉三国时期,蜀锦就已走出蜀地,进入周边地区,为各民族所用。


1995年,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古墓出土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蜀锦护臂。这条色彩绚丽的护臂上,汉代典型的云气纹、茱萸纹、鸟兽纹、日月纹与文字流畅穿插,“五星出东方利中国”8个汉字错落有致、意蕴深刻,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唐朝经济繁荣,蜀锦生产也进入鼎盛时期,其技术精湛被誉为“天下母锦”,产品远销日本、中亚等地。朝廷曾令成都织锦工人每年织造200件锦袍进贡,再赏赐到吐蕃,直到如今西藏等地的传统藏族服饰还喜欢沿用蜀锦为材。唐太宗时期,益州(今成都)窦师伦设计的“陵阳公样”蜀锦纹样也深受欢迎。服饰作为文化交流及贸易发展的重要载体,见证了大唐的辉煌历史。


唐朝贞观年间,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进藏。公主带着丰厚的嫁妆,除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还将中原的谷物、果品、蔬菜、树木的种子以及医药、工程技术、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书籍和大批匠人带入吐蕃。这其中,当然少不了精美的大唐服饰。


在位于丝绸之路中转站青海都兰的热水墓群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服饰文物,还有专门放置服饰的房屋,其中仅丝织品和皮革残片就多达863片。其品类多样,既有精美的蜀锦,也有西亚萨珊波斯和中亚粟特等民族的织物;不少织物的图纹样式、工艺风格不仅颇具中原文化元素,还带有明显的中亚文化特征。


在海南岛,黎族人民很早就开始使用棉花进行纺织,其工艺水平曾一度遥遥领先。著名的纺织家黄道婆在海南生活的几十年中向黎族妇女学习了纺织技术,并在元朝元贞年间返回江南故乡,教乡人改进纺织工具,制造出擀、弹、纺、织等专用机具,织成各种花纹的棉织品。在她的带领下,松江一带成为当时全国的棉织业中心,经数百年之久而不衰。黄道婆学习和改进黎族的棉纺织工艺、传播先进的纺织技术,促进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甚至改变了国人穿衣盖被的习惯。


宋代文豪苏东坡被贬海南儋州三年间,开学堂、讲礼学、兴教化,掀起传播中原文化的热潮。在海南美孚方言黎族传统的头帕上,不仅体现了高超的刺绣工艺,还以回环诗的形式绣有汉语的诗词格言。


5000多年来,中华大地上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播交流、融合发展持续而广泛,彼此交融、兼容并蓄,多元一体、美美与共,共同谱写了衣冠华夏的绚丽篇章。(作者为北京服装学院教授 北京服装学院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供图)




作者:王羿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1期

责编:王孺杰  流程制作:韩东峻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