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武翠英:让文艺会演这块金字招牌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发布日期:2016-09-07

  8月16日到9月14日,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北京精彩上演。目前,会演进程过半,取得了良好反响。本届会演有何演出亮点?组委会还将做好哪些后续工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组委会秘书长、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武翠英进行了专访。


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武翠英。(资料图片)

  

  记者:本届会演举行过半,在京城引发了一场“少数民族文艺热潮”。请问与往届相比,本届文艺会演有哪些突出的特点或亮点?

  

  武翠英:从8月16日到9月14日,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43台剧目在京竞相绽放,奉献一场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盛宴。目前会演已经进行了一多半的时间,我们看到,与往届相比,本届文艺会演有如下几个亮点:  

  一是种类增加,质量提高。从剧目种类上看,43台剧目有歌舞、歌舞诗、舞剧、歌舞剧、芭蕾舞剧、音乐会、少数民族剧种、汉族地方剧种、话剧、歌剧等等,艺术种类之多,远远超过了第四届。歌舞晚会数量明显减少,舞剧、歌剧、话剧、少数民族戏剧和汉族地方戏的占比大幅增加。尤其是荟萃了5台属于少数民族独有剧种的戏剧:西藏和青海的两台藏戏、广西的壮剧、云南的傣剧以及江西的畲歌戏,数量为历届之最。从目前专家和观众的反映看,本届文艺会演参演剧目的艺术质量普遍好于上一届。 

  二是主题鲜明,题材多样。43台剧目把握时代脉搏,紧扣时代主题,以多样的题材体现了本届文艺会演“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从题材看,有历史题材,也有现实题材;从内容看,有展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还有文化援疆方面的。很多剧目都紧紧扣住讴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主题,生动形象,感染人、激励人,起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三是源于生活,很接地气。在本届会演的参演剧目中,来自州、盟、市的院团不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4台剧目是来自旗、县一级的院团。剧目本身来自群众、来自生活、来自基层,原生态、接地气,深受观众的喜爱。尤为重要的是,用则存、演则活,基层院团的参演,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当地编创者和演员的成长,既繁荣、活跃了文艺市场,又有效地传承、保护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记者:在接下来的不到10天里,为保障会演的圆满精彩,组委会还将做好哪些工作?

  

  武翠英: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已经进行了半个多月,演出的组织工作进展顺利,北京市各相关部门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各代表团也给予了大力配合。为确保本届会演圆满成功,接下来我们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服务保障,并着手进行会演的梳理总结。各相关机构和工作人员之间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搞好团结协作,保障各项工作任务明确、进度明确、责任明确,让大家心中有数、照章办事、再接再厉,确保会演取得圆满成功。同时,我们将对本届会演进行各方面的梳理和总结,努力使文艺会演每一届都更加精彩;并通过评审讨论会等形式,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反馈给各个代表团,推动剧目再打磨提高,更好地走向公众、走向市场,真正保持艺术生命力。  

  二是认真做好本届会演的评奖工作。我们每届文艺会演都有评奖机制,评奖结果也都深受各界关注。本届文艺会演参演剧目艺术水平普遍比较高,竞争会相当激烈。而且去年10月,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对会演的评奖机制也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由此,我们对评奖工作进行了积极的协调沟通和反复研究,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了现行评奖方案,切实把那些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观众口碑好、市场效益佳的作品评选出来,让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这块金字招牌,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三是切实办好会演颁奖仪式暨闭幕式文艺晚会。9月14日,本届会演的颁奖仪式暨闭幕式文艺晚会《花好月圆》将在京西宾馆举行。几年的辛苦筹备,一个月的精彩演出,将由闭幕式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我们将精心组织、抓好细节,以一丝不苟的要求,确保闭幕式晚会各项工作之间的衔接,做到流程明晰、节点具体,不留真空、不出疏漏。同时要注重与开幕式文艺晚会有机统一,通过主持词的串联和节目的编排等,既要表达“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又要体现欢度中秋佳节的浓浓亲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传递出正能量。

  

  记者: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为各族人民奉上一场精彩的民族文化盛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请问已经有了三年一届的中国艺术节,为什么还要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您看来,这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武翠英:定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经国务院批准、并写入《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的少数民族重大文化活动,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举办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首先是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工作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我们党始终坚持把民族工作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定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就是民族工作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有政治意义的文化活动之一,将极大地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弘扬和发扬光大,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还将以文艺的形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团结,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注入正能量。  

  其次,集中展示了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新成就。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有效保护,少数民族文艺创作空前活跃,涌现出很多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浓烈的艺术精品。通过本届文艺会演,把代表我国当前少数民族文艺最高发展成就的作品推向国内外,为各族群众奉献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盛宴,生动体现了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良好局面。  

  第三,打造了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舞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通过文艺会演,各民族文艺工作者欢聚一堂,深入交流,增进了解,沟通思想,切磋文技艺,展示自我,进一步提高了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了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促进了各民族兄弟姐妹的大团结,对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起到了润物无声的独特作用。主办单位与各代表团的通力合作,加深了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之间的了解,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也在全社会范围内进一步扩大了民族团结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文艺会演的筹办过程,就是有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团结的过程。  

  第四,推动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1980年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到今天,36年来,一代又一代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以保护、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创作了大量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一代又一代少数民族优秀人才从缺乏创作和表演经验的年轻文艺工作者逐步成长为经验丰富、硕果累累的艺术家,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在这届文艺会演中,舞台上学艺纯熟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技艺后继有人。  

  总之,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展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伟大成就的舞台,是展示少数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舞台,是展示各民族文艺工作者卓越才华的舞台,更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真实写照。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