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创新推进新时代武汉城市民族工作
发布日期:2018-05-24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城市民族工作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时代新理论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推动武汉城市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继续书写城市民族工作的新篇章。


从新理论中汲取丰厚营养 

不断创新城市民族工作新理念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通起来,真正学懂、弄通、做实,指导推动武汉城市民族工作理念创新、思路创新、实践创新。


  一要牢牢把握一个目标任务。民族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目标任务,就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城市人口密集、民族众多、流动性强,我们要通过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发挥好城市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辐射带动功能,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任务,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同心共筑中国梦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国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三分之一的少数民族常住在城市,城市寄托着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各族群众民生,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城市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人民,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要完善城市民族事务的社会治理体制。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城市民族工作创新指明了方向。民族事务治理是城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提高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协调部门力量、社会力量、流动人口流出流入地力量,共同参与服务管理工作,实现政府、部门、社会、民众多元交互共治的格局。


  四要在民族工作领域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我们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推进城市民族工作,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法治观念,自觉运用法治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各类问题。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政府依法处理民族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从新矛盾中把握时代特征 

自觉贯彻城市民族工作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郑重作出的这两个重大政治论断,清晰指出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时代坐标,深刻阐释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把城市民族工作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大背景中来审视、来谋划、来推进。


  要弄清楚这个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和把握城市民族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切实增强城市民族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要清楚这个新时代的主要特征,使城市民族工作主动适应新时代的历史要求;要清楚这个新时代的战略任务和发展目标,推动城市民族工作对标聚焦,找准新的着力点。特别是要牢牢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鲜明时代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抓住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


  进入新时代,武汉城市民族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也在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市场环境更加成熟,依法管理水平提高,一些进入武汉的少数民族群众对城市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适应性较弱。少数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城市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的供给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武汉市与来汉少民族流动人口流出地甘肃省张家川县共同举办少数民族创业培训_副本.jpg

武汉市与来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出地举办少数民族培训


  随着武汉市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建设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从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进入武汉。协调城市民族关系,防范化解涉及民族因素的风险,维护民族领域团结稳定的任务越来越突出,需要与时俱进调整完善工作思路。


  随着武汉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更加紧迫,民族宗教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而民宗工作部门力量特别是基层力量显得薄弱,民族宗教工作体制、管理网络需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宗教事务依法治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我们要围绕社会矛盾的新变化,深入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城市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特别是他们的困难和诉求,找出他们与城市发展管理中的矛盾点,研究提出有效管用的办法措施,为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打牢基础。


在新征程中创新工作方法

实现城市民族工作新作为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党和国家发展新的战略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阔步迈向新征程,民族领域不掉队。作为民族工作者,应当自觉从新征程新任务出发,着力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加快民族地区脱贫奔小康步伐,着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


  创新方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向纵深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质扩面,扩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将民族工作融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党建等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活动,培育一批能起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发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作用。推广社区民族工作“党建引领、服务为先、共建共享”的武汉百步亭模式经验,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争取更大实效。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工作载体和方式,顺应网络时代趋势,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方式,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实效性、时代性、吸引力。


武汉市分三批次安排100名乃东农牧民到汉学习职业技能_副本.jpg

武汉市帮助西藏乃东区农牧民来汉学习职业技能


  包容引导,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巩固和扩大武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创建成果。深入开展“融入武汉民族大家庭,适应城市法治化管理”主题活动,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为重点,加强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语言文化政策法规教育服务,引导来汉少数民族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协调各部门共同维护来汉少数民族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向心力。帮助来汉少数民族实现创业发展,协调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实现“进得来、留得住、能受益”的目标。支持武汉新疆工作站、法律援助工作站、民族地区驻汉办事机构开展工作,凝聚力量共同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完善机制,共同维护全市民族领域团结稳定。继续完善全市各区各部门信息共享、秩序共管、教育共抓、职责共担,坚持联合调研、联合执法的“四共两联合”内部协调机制,健全信息互通、定期互访、干部互派,共同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共同推动经贸合作、共同维护社会稳定的“三互三共同”流出地流入地对接机制,不断完善和深化部门之间齐抓共管、区域之间相互协作的工作格局。完善市、区、街、社区四级民族工作网络,整合充实基层民族工作机构和力量,实现有机构负责、有条件管理、有能力办事。健全预警评估、应急处置、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机制,综合运用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教育引导、利益维护等多种方式,妥善化解涉民族宗教因素矛盾纠纷。完善与宣传、网信等部门联动机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有效应对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网络舆情。


  加大力度,提升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新成效。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治边稳藏”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武汉“精准援藏”新模式,推动援藏工作迈上新台阶。按照湖北省“十三五”对口援藏规划,推进援助项目和当地资源优势有机对接,帮助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建设乃东武汉产业园,激活民族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支持乃东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加大教育、医疗等“组团式”援藏工作力度,办好“武汉乃东智库”,发挥武汉高校资源优势加大乃东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支持汉藏文化交流中心开展活动,促进两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员互访。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