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人物
王有德
发布日期:2020-08-27

40年的坚守,茫茫沙漠变成了绵延不绝的绿洲。

40年的探索,草方格治沙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40年的拓拔,国家主席习近平授予他“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人生能有多少个40年,岁月静好,只因有开拓者为我们负重前行……


5.jpg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有德颁授奖章  新华社 王晔/摄


仲夏的凤城,芳草茵茵,绿波如毯,远处巍峨屹立的贺兰山,峰峦迭嶂,万壑藏溪。近处的植物公园万木葱茏,轻烟如纱。九曲连环的黄河浩浩荡荡,以万载不息的奔流,诠释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

怀着崇敬和感恩,记者再次拜访相识多年的老朋友——治沙英雄王有德,与他一同回顾40年的“治沙人生”。


6.jpg

曾经的戈壁大漠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点翠成林,广袤无垠的绿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银川河东机场东侧马鞍山附近的一处办公室,简易而明亮。这是一位高大魁梧的汉子,宽而高的额头下,炯炯有神的目光透着坚毅和豁达,高高挺起的鼻梁,像刀刻一般,古铜色的脸上流露着质朴和坦诚,笑起来显得那么亲和;缄默时却有一种威严,让人一见便难以忘怀。看到老朋友到来,分外热情,一双粗糙有力的手紧紧握住记者, “好多年没有见面了,欢迎欢迎”。


命运总是为坚忍不拔、孜孜不倦的开拓者在看似绝壁的山崖前藏着一条通道。王有德关于故乡的回忆,总是与苍苍茫茫的大漠、遮天蔽日的黄沙分不开。1953年9月,王有德出生在宁夏灵武市马家滩镇的一个临近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小山村,那里干旱少雨,年降雨量不到200毫米。由于过度放牧、挖掘沙漠药材,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原本湛蓝的天空渐渐黄沙呼啸,绿植也渐被黄沙吞噬。幼年时,每到秋天,王有德都眼睁睁看着黄沙常常一夜间把大半个窑洞埋起来。到了春天,黄沙更加猖狂。“冬天我们在窑洞里吃饭,沙子通过窑洞缝隙直接往嘴里钻,一顿饭吃下来,满嘴都是沙,敢咽不敢嚼。”十几年里,竟有20多个村子被黄沙掩埋,2万多人被迫迁移,200多种动植物消失……


当地有一首民谣:“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沙子走,抬脚不见踪。”道尽了风沙给当地百姓带来的苦楚。三天一场风,十天一场沙,毛乌素沙漠不断侵蚀着人们的家园。前一天几十个村民修的路,第二天起来全部被黄沙盖住。“从年幼时起我心里就跟沙漠较上劲了,一定要把被沙漠侵吞的土地夺回来。”王有德的语气坚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童年的经历,也磨练了他的意志。18岁那年,和村里许多家庭一样,王有德全家不得不“背井离乡”,搬迁到40多公里外的地方居住。尽管远离了故土、远离了黄沙,但那曾经的“痛”,成了他怎么也抹不掉的记忆。也是从那时起,一个制服沙“魔”的念头,深深地植在他的心底。


历史,像疏密无序、错综复杂的枝条,编织成一片片阴影,也曾筛出一缕缕的光斑。但是,历史总是用绿色的生命描绘人类的憧憬,历史的镜头从尘封褪色的纵深处走来,聚焦到今天的白芨滩沙场,也折射出人们充满希望的明天。1985年,王有德来到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任经营副场长。然而,受计划经济体制、干部职工观念陈旧等因素的影响,林业经营单一、人心涣散,摆在他面前的“摊子”千疮百孔。组织宣布他任职时,没有一个人欢迎他。他十分清楚,那份神圣与沉重将伴随着一路汗水。王有德通过实地走访,发现职工喝的是苦咸水,住的是晚上能看见星星的漏瓦房,吃的是辣椒面拌饭、辣糊糊。更严重的是林场固定资产不足40万元,全场159名职工靠每年10万元财政拨款度日。连工资都不够发,哪还有钱让职工种树?当时,职工的基本生活都没保障,住房、孩子上学这些问题就更别提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风云际会,改革开放强劲的春风已吹遍祖国大地,浪涌涛飞,人生的列车在历史的转折点重新编组。眼看着很多人都成了万元户,可林场职工一个月才挣几十块。更让他心寒的是,厂里人心比沙漠里的沙子还要散。看到眼前这一幕幕,王有德下定决心:必须进行改革!他向职工立下三个承诺:职工不富不走、场子不活不走、沙漠不绿不走。


包产到户,如何使林场职工发挥忠诚、团结、开拓、奉献的治沙精神,形成坚强的战斗力,在条件恶劣、任务繁重的治沙征途中拼搏?王有德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他将原来的一小部分人员放到机关,大部分人下放到生产一线。取消工资级别,实现同工同酬、按劳取酬……另外一项措施是发展副业,摆脱传统“靠沙吃沙”的僵化思路。最有效的办法是将全场林业生产任务分解承包到职工手中,彻底改变过去“造林抚育靠民工,林场工人只带工”的讲数量不讲质量的工作方式,让职工“干自己的活,挣自己的钱”。当年,全林场就治沙造林5093亩,比改革前增加了3000亩,成活率达72%,提高了40多个百分点。


其实,每一个凡人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禹”。1986年7月,王有德决定带领职工打响第一场治穷、治沙攻坚战——在北沙窝流动沙丘地带种植近千亩果   园。这样的“豪言”一出,王有德更像是“长”在了沙丘里,他和职工一起吃住在工地上,一连三个多月不回家。坦诚相见,方能肝胆相照;身正令行,自然会增强凝聚力,“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王有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林场上下。在所有职工的一起努力下,500亩果园建起来了。王有德发现沙柳这种沙漠最常见的植物,割得越多长得越多,林闲时节他就带领职工搞副业,割来大量的沙柳条编篮编筐。开始,没有人相信编筐还能挣钱,结果靠编筐林场职工的月工资从几十元上涨到几百元。


为增强防沙治沙的后劲,王有德乘势而上,又提出了“立足林业促林业,围绕林业发展多种经营,力推林业建设综合发展”的深化改革方案,为林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0年,林场投资兴建了一个年产1000万块红砖的机砖厂和预制厂,当年盈利4万元。自1994年以来,场里先后成立了3个绿化造林公司,每年创收4000多万元,拿出近2000万元用于治沙造林,占治沙总投资的80%。从2000年开始,推行以家庭、联组或个人划片承包机制治沙造林,制定实施“六个一”治沙目标:全场职工平均一人一年扎设1万个草方格,栽植1万株树苗,挖1万个树坑,治沙面积达100亩,实现治沙收入1万元。


7.jpg

治沙者们正是用这种“笨”办法,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上编织茫茫绿网


王有德说:“养个娃娃容易,在沙漠里种棵树难得很”。由于当天拉来的树苗如果过夜会大大降低成活率,必须连夜栽好,王有德就带领职工顶着50多摄氏度的高温将沙漠推平,挖坑种树。冬天,为了抢抓树苗灌冬水的时机,他日夜吃住在水渠边。三伏天,大家背着25公斤的水泥板走在沙漠中,职工背一块,他背两块。他还经常给职工们打气:“宁肯掉下10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


王有德崇尚精神的力量,信奉“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哲学。他说,“我这辈子最开心的事,就是让林场的职工们工作称心、生活安心、收入开心。”为了让职工搬出那些“风天进沙、雨天漏水”的土坯房,他四处筹款,将自己和10多户亲朋好友的房子抵押贷款80多万元为职工建房,在灵武市区盖起了简易住宅楼,让老职工从沙漠搬到县城,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2000-2014年,场里利用多种经营收入,投资4000多万元,解决了264户职工住房难问题。接着,王有德又鼓励支持职工发展种植业、经果林、苗木产业、养殖业,采取养一头牛补贴300元、一只羊补贴30元、一只鸡补贴3元、一头猪补贴50元的方式,由过去每年花几十万元从市场购买肥料,变成自己造肥,增加职工收入。为了培养专业人才,林场出台解决了职工的住房困难。支持职工发展副业后,让他感受最深的是林业发展没有专业人才不行。于是,林场出台政策,对职工子女予以助学金补助。20年前,林场职工子女没有一名中专以上学历的学生,到现在有6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一半都回林场成为了技术骨干。


林场改革以来,白芨滩的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经营面积大变化。由过去的25.9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48万亩。二是思想观念大变化。过去要钱找场长,现在要钱找市场;过去是要我挣钱,现在是我要挣钱;过去是要我造林,现在是我要造林。三是职工收入大变化。由上世纪80年代年均收入不足1000元,增加到现在的超过6万元,部分职工达20多万元。大泉管理站职工李桂琴,大力发展养殖业,既解决了果园肥源问题,又增加了收入,现在饲养奶牛100多头,实现了经济发展良性循环,被原国家林业局评为“绿色长城”奖章获得者。四是经济效益大变化。固定资产由原来的40万元增加到1亿多元,林木资产由原来的500万元增加到6亿多元,多种经营年创收2000多万元。五是基础设施大变化。由一个基础设施落后的小林场发展到拥有8个管理站,各自都有现代化设备,基础设施完善,正在向数字化、智慧型保护区迈进。


有位诗人曾说:瀑布之所以敢从悬崖上跳下去,是因为它有绝处逢生的勇气。王有德就凭着这种勇气将自己的人生扎根在茫茫荒漠,他让大家看到了治穷、治沙的希望,更让大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


造福桑梓  承载“绿色梦想”


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是否“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就必须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王有德带领的治沙团队为了实现心中的绿色梦想,义无反顾走进茫茫大漠,用脚丈量沙地。他们忠诚与宽厚并存,坚韧与实干同在。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白芨滩林场规模小、基础差、底子薄。面对茫茫沙海,王有德提出了要治理沙漠,就要发展壮大林场的思路。首先,开发北沙窝,发展经果林。那些日子里,他白天推沙平田砌渠道,夜晚挑灯夜战制方案。1992年,为了开发大泉乡东边的8700亩沙荒地,按要求到年底初步开发1000亩。他带领林场的几十名职工向茫茫大漠进发。正值初冬,寒风呼啸,沙子打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痛。黄沙漫漫,没有地方做饭,他们就啃干馍、喝冷水;没有住处,大家就把麦草往地上一铺和衣而眠。那时候,林场要求职工每人每天定额挖沙渠25米,作为场长,王有德也是一天不落、一米不少,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建工房时,工房阴湿冰冷,常常被冻醒,一个技工搭配两个小工,他和另一名职工拉砖运水泥,钉是钉铆是铆,直到工房建成。“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短短几个月时间 ,他们一共栽下3万多株果树,治沙造田1000多亩。


茫茫大漠深处,看着一座座工房整齐划一,个中心酸只有王有德自己最清楚。记得在建水泵房往房顶上运送空心板时,一块板突然脱落,沿着支架滑向工人吴敬国。危急时刻,王有德推开工友,用身体挡住了滑落的空心板。工友脱险了,他却被砸倒在地,肋骨损伤。


与王有德共事几十年的老吴,曾是白芨滩管理站护林员,回忆起王有德植树造林的点点滴滴,他滔滔不绝:“非常感谢老领导,他带领我们干出这一番事业,也带着我们这些职工过上好日子,不容易啊!”“那个年代,汽车无法进入,只能靠人力将水泥板运至施工现场,每人背起水泥板走一两百米,每天必须完成运送50-100块水泥板的任务。夏天,沙漠热得烫脚,几十公斤重的水泥板背在背上,脊背磨烂了,汗水渗进去,太阳一晒,钻心地疼。冬天,顶着风沙,冒着严寒,他带领工人修路、拉电线,手上皴裂的口子渗出斑斑血迹。”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上世纪90年代冬季的一天,由于沙子流动性大,沙漠里新建的沙渠时不时垮塌。王有德巡渠时,眼见一段沙渠的渠板即将倒塌,便毫不犹豫地跳入渠水抢救渠板,“那可是冬天呀!水夹着冰碴子,冰冷刺骨!他的伤寒腿就是从这里来的呀!”老吴红了眼圈也陷入深深的回忆。记者通过实地观察到,沙渠和其它坝渠不一样,一块渠板的倒塌会导致其它渠板跟着倒,整个渠段就会垮塌。那时树木正处于灌冬水的关键期,如果渠道垮塌,耽误灌冬水,将极大影响林木顺利越冬。


“老领导常常忙得脚不沾地,他要走遍林场每一寸土地,但总能发现别人忽视的细节问题。”老吴说道。


和风细雨洗秋实,树木却要十年功。自王有德踏上白芨滩沙地的那刻起,那成片成片的绿就成为他心中无限的向往。在王有德的带领下,一片片绿色屏障横贯在毛乌素沙漠和黄河之间,万木葳蕤,似一条宽幅的绿色飘带,展示着祖国西部的生机与活力。


“多栽一棵树,就是我的价值;多治理一片荒山,就是我的价值;让当地老百姓找到致富之路,就是我的价值!”王有德的语气坚定有力。是啊,风沙吹老了岁月,但吹不走他心中坚定的信念!


科学施策  创造治沙奇迹


如何用麦草方格做到防沙治沙?寒冬腊月,因为风沙太大,辛辛苦苦栽下的树苗不停地被摧毁。为了抢抓树苗灌冬水的时机,他们就不停补种,直到树木连成片,把流沙牢牢锁住……在深一脚浅一脚的丈量中,王有德和数百名职工把麦秆或者麦草一束束呈方格形状铺在沙丘上,然后再用铁锹轧进沙子里,把麦草的1/3或一半自然竖立在四边,接着把方格中央的沙子移到四周麦草的根部,让麦草牢牢地固定在沙地上。在方格中间再撒上草籽,草籽会在下雨时发芽,而那些腐烂干枯的麦草又可以作为肥料滋养草种的生长。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却是一年中扎草格子固沙最好的季节,治沙者们硬是用这样的“笨”办法,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织成了锁住风沙的茫茫绿网。


8.jpg

科学治沙,已形成多树种、高密度、宽林带、乔灌结合、针阔混交的大型骨干林带


王有德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在总结治沙造林经验的基础上,他意识到,只有坚持科学治沙、综合治沙,才能实现治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治沙模式上他们将过去单一植苗、靠天成活的被动造林模式,变为现在的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三季造林的综合治沙模式,重点总结推广草方格沙障治沙、雨季穴播造林、雨季人工模拟飞播造林、营养袋造林、秋冬延迟造林等5项技术和措施,克服了干旱少雨、风蚀沙埋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确保造林一次性成功。在治沙资金保障上,由单一防沙造林转向经果林苗木培育、种养殖业、设施园艺、承揽公路街道景观绿化工程等多种经营的轨道,坚持走多种经营的路子,拓宽增收致富渠道。通过多种经营收入,每年反哺治沙造林,成功探索出了“五位一体”综合治沙模式,即在沙漠外围大面积营造以灌木为主防风固沙林,形成第一道生态防线;围绕干渠、公路、果园建设多树种、高密度、宽林带、乔灌结合、针阔混交的大型骨干林带,构成第二道生态屏障;在两道生态防线的保护下,内部引水拉沙造田,培育经果林和苗圃,果园成为职工的“摇钱树”,苗圃成为职工的“绿色银行”。在田间空地种植畜草,发展养殖业,形成了牲畜粪便肥田、林草养殖牲畜两项循环产业。通过“五位一体”的综合治沙模式,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让“人进沙退”完美逆袭“沙逼人退”,创造了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如今的白芨滩保护区,正由“五位一体”向“六位一体”治沙模式迈进,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野兔、狐狸、山鸡、青蛙等上百种动物,以及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等400多种旱生沙生植物都在这里重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高瞻远瞩。如今脱胎换骨的白芨滩见证着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这也让当地群众深切地感受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40年来,王有德和林场职工群众一道,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发展之路,见证并实践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不负韶华,未来可期。昔日苍凉大漠变成了真正的绿洲。如今,春意盎然的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沙丘上长满了柠条、花棒、沙柳等植物。王有德通过这种办法,将沙漠向东推了几十公里。通过多年探索创新,他带领职工成功推广了麦草方格治沙、乔灌草结合的精准高效造林技术,探索建立了“宽林带、多网络、多树种、高密度、乔灌混交”的防沙治沙模式,也为全国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磨砺中积累,在前行中蜕变,宁夏麦草方格治沙用实际行动讲述了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故事。“五位一体”治沙经验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的示范模式、重点治沙推广模式,成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的标杆,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德国诗人里尔克说过一句话:“挺住意味着一切”。40多年来,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沙进人退、人进沙退的拉锯,但是他从未放弃。过去40年间,王有德带领林场职工,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一道道“绿色长城”。他们以每年造林2万亩的速度种下防风固沙林70万亩,控制流沙面积100多万亩,建起一条东西宽约42公里、南北长约67公里的林带,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边缘,他们筑起一道道“绿色长城”。


岁月留痕  凝聚时代荣耀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位贤淑的女人。在王有德40多年的工作历程中,妻子给了他很大的支持。林场改革初期,由于开发出来的果园、场子缺乏资金投入,号召动员全场职工承包经营。王有德带头承包了40多亩果园,没时间管理,都由妻子代为料理。因过度劳累,又没有时间看病,王有德常常自行在家输液,每次都是好几天,妻子始终陪伴左右,无怨无悔。因为常年在外治沙造林,两个孩子从幼儿园到上学他从没接送过一次,没有开过一次家长会,都由妻子负责教育管理,双方老人也是她一人照顾。妻子始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顾了小家顾大家,从不计个人得失,自觉担负起尊老孝老、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发挥作用。


9.jpg

水流石泉奏雅韵,曲折沧桑总是福


王有德说,“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妻子跟着我在沙漠中打拼了一辈子,吃了很多苦。承包沙漠要七八年才能有收入,每天除草、浇水,这些活她都抢着干。我在创业最难的时候始终得到妻子的热情鼓励和极大支持,非常感激她。”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以此也唤起人们对于家风的记忆与温暖。因为,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王有德的成长创业历程中,取得的成就与父亲的言传身教分不开。他的家教很严,小时候每年都要开家教会,并邀请村里长辈、周围邻居参加,了解家庭情况、孩子学习情况,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处事。


王有德的老父亲曾任宁夏灵武市政协主席,一辈子对党的事业很忠诚,对人民群众的疾苦很关心。在磁窑堡公社当书记时,有一年下大雪,父亲不顾危险,不惧寒冷,从马家滩步行50多里到磁窑堡各村,查看羊只过冬情况,确保集体财产不受损失。这件事给王有德树立了无私奉献的榜样,使他受益终身。


1986年开发北沙窝时,王有德几十天回不去,就派单位的同志骑着三轮摩托车送母亲去医院看病,父亲知道后严厉地批评他:“这是你的母亲,不是林场的母亲。你派职工骑公家摩托车给你母亲看病,这是违反纪律。你手中的权利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为个人谋私利的。你叫群众怎么看你?”回忆起过往,王有德欲言又止。因为常年与沙漠抗战,几个月不回一次家,直到父母去世,他也没有好好尽孝,感觉亏欠父母太多了。         


在职工眼中王有德是出了名的“铁人”。在儿子王立钧的记忆中,父亲似乎不是在林场忙活,就是在赶去治沙的路上。王立钧说:“最忙的时候父亲几个月没有回家一次。时间长了,回来换洗衣服,家里地上、洗衣机里全是沙子。母亲说‘你把沙漠绿化了,把我们家沙化了’。”


“40多年来,老父亲累积了不少病根。因为常年吃饭不准时,他的胃病十分严重,他的包里放着很多种胃药,胃疼起来就抓起一把,就着凉水往嘴里送。父亲说他要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动那天。” 回忆起父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王立钧不禁双眼湿润。


2014年,已退休的王有德本可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但他割舍不了从事了40年的防沙治沙事业,还是坚持回到植树造林的第一线。他将银川河东机场以东的万亩寸草不生的荒滩,作为新的“战场”。“莫道桑榆晚,余霞尚满天”。6年来,机场旁边又崛起一片近1万亩的绿洲,新增林木100多万株。眼下,大枣、苹果挂满枝头。站在果园里,王有德又回忆起习总书记的讲话,如何发挥沙漠的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采访中,他告诉记者,“目前,白芨滩还有30多万亩荒漠没有治理,我这辈子都将与沙漠战斗到底。生命不止,治沙不息,才能做到久久为功啊!我准备在这里建起沙漠公园,公园除2000多亩公益林、2000多亩防护林、200多亩水上乐园外,还有400多亩生态康养林,以及红色书院、治沙宣教中心、攀岩、垂钓等设施,向生态旅游方向发展。”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王有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有德颁授奖章。


沉甸甸的奖章,书写着时代传奇,雕刻着民族精神。王有德说:“这个荣誉不仅仅代表白芨滩林业战线的干部职工,更代表着宁夏600多万回汉各族人民,我倍感欣慰、非常激动。获得这么高规格的荣誉,是对宁夏治沙事业的肯定。荣誉属于祖国!”沉甸甸的奖章,也是沉甸甸的责任,能够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光荣时刻分享祖国的荣光,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骄傲。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王有德治沙的历史,凝聚着一种文明的精魂,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骄傲与尊荣!


夕阳把空旷无垠的寰宇染成了玫瑰色,酡红如醉。碧波荡漾的沙漠人工储水湖好似一方硕大的明镜,清澄秀丽。如雕如琢的城镇与70多万亩的绿洲交相辉映,将大地织成流光溢彩、绚丽多姿的云锦。


远处又传来毛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     


文/本刊记者 邵彬  图/王冠  责编  贾天粒)


流程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