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的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去了北京动物园。
本该为和煦的春风与阳光陶醉,我却看见了许多沉重的画面。儿时最爱的动物园,本是因为想象中它的生动,活泼,生机勃勃。而我站在白虎山、猴山、企鹅馆的大玻璃幕前,伤感竟然蔓延开来。我看见了失去自由的动物们黯然无光的眼神。
我爱动物,爱的是在广阔无垠天空中老鹰的飞翔,爱的是非洲草原上野豹飞奔的矫健,爱的是湛蓝色浪漫的海水里自由自在的五彩斑斓的鱼群……而这些生灵,在人为驯养、圈禁过后,全然没有了野外的那般生命力。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一切皆可抛!动物与我们人类一样,有思想,有感情,也有它们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环境,更有自由权。未经动物的同意,人就随意破坏它们的栖息地,就私自决定它们的去处甚至生死……
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信息越来越发达,对于精神滋养的要求也日益增加,但是,这种背景之下的动物园似乎却成了一种低级的精神消费的傀儡。
若说动物园的建设有什么进步之处,那就是能给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避难所,让它们继续存活下去。但动物园能把所有的动物都收容了吗?动物濒危灭绝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同样是人类造成的。藏羚羊因非法捕杀急剧减少,企鹅赖以生存的极地环境遭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化工厂的污染物排放让水生物的生存环境恶劣不堪……
飞翔的老鹰,飞奔的野豹,飞跃的鱼群……天地之间,自然才是一切动物的家园。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