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
白沙美丽乡村入画来
发布日期:2016-12-16

  展开海南地图,白沙黎族自治县位于中部偏西的位置。白沙人常说这里是海南的“肺”——山地占县域面积的73.1%,全县有大小河流30条,南渡江、昌化江、珠碧江均发源于此。
  在白沙,你可以感知热带雨林的呼吸,触碰珍稀的野生动物,还可以领略陨石坑的神奇壮观,品尝雷公笋的酸脆鲜美。蜚声国内外的白沙绿茶,烟波浩渺的松涛水库,独具特色的白沙小吃……这里,像极了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未经雕琢却浑然天成,让来到这里的人犹如置身画中,乐不思蜀。
  在白沙,还有一道景观是你不得不醉心其中的,那就是正在蓬勃发展中的村村寨寨。



模式

从白沙县城到元门乡罗帅村。行至半山腰,可见群山环抱之中,数十栋统一规划的别墅镶嵌其中。“那就是罗帅村!”元门乡的刘书记不无骄傲地告诉我。

沿山路顺势而下,就到了罗帅村。

灰蓝色的琉璃屋顶、浅黄色的外墙,与家家户户门口挂的大红灯笼和木制对联搭配在一起——罗帅村透着一股典雅的喜庆。每家的对联内容不尽相同,但都有一样的横批:和勤信诚——想必这4个字大抵就是罗帅村的性格吧。

很难想象,3年前,这个位于鹦哥岭脚下的黎族村庄,52户村民都还住在低矮的瓦房里,过着清贫的农家生活。

2010年,白沙县引入海南天涯驿站旅游项目的开发,开始对生态文明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尝试性探索。罗帅村的整村改造于同年8月开工。每户由政府扶持约2万元的建筑材料,公司扶持5万元,不足部分由村民自行解决,也可向银行贷款。村庄的其他旅游配套设施,也由公司投资建设。

一年后,罗帅村的村民全部住进了现代化的别墅,罗帅天涯驿站也开始营业。驿站集农家乐、生态观光、民俗风情、休闲度假、房车营地、自驾车驿站于一体。工作人员小任介绍说,罗帅村目前用于接待的只有45个房间,包括15间村民的客房。新酒店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8月建成之后,将增加32间客房。虽然接待能力有限,但天涯驿站的规模不会盲目扩张——为的就是保持最纯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村支书王海文告诉我,随着天涯驿站项目的实施,村民的收入逐渐多元化。目前,已经有20余名村民成了天涯驿站的员工,主要做保安、保洁、餐厅服务等工作,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有闲置房间的村民可以把房间租给游客,收取每晚100元的房租。有客人过来的时候村民还可以为他们做导游,也有一定的收入。

我问王海文最初村民对与公司合作有什么想法时,他憨厚地一笑:“刚开始是不大接受,毕竟要把自家土地租给公司,还要按照公司的规划建房子,大家都有顾虑。后来,随着交流的深入,顾虑慢慢就没有了,大家与公司的相处也很融洽。遇到重大事项就召开村民大会,每个人都有表决权和发言权。现在房子是我们的,村里的变化和收入的增加也是实实在在的,还有什么不放心呢?”

与罗帅村一样,细水乡老周三村也在与公司的合作中谋求自身的发展。并且,它把“背靠大树好乘凉”这句话做到了极致。

老周三村地理位置特殊,三面环水。作为白沙惟一目前还没有通公路的黎族村庄,这里与外界联系的通道只有水路。村里几乎家家有船,村民可以坐船到码头,再进城。而我,就是从白沙糖厂码头上船,进入松涛水库,约1个小时之后到达老周三村的。

松涛水库,是海南省南渡江流域中最早开发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1970年建成。

松涛水库大量蓄水,水淹过半山腰,露出来的山头便成了岛。老周三村就坐落在松涛水库上游的一个岛上。

松涛水库作为岛上的生命源泉,为海南的大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老周三村,也因背靠松涛水库,伴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迎来了华丽蜕变的最佳契机。

海南颐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村庄改造的投资方,与当地农户合作,采取“政府+企业+金融+农户”的模式推进老周三村整村改造。所有建设项目都将以黎族特色为主要风格,以妥善安置村民生活为首要目标。目前,这里的民房建设已经基本完工,正在进行配套设施的完善。

在村口,我看到了老周三村的发展规划。这里将分为自然风景游览区、休闲度假区、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包括自行车营地、登山栈道、山顶观景台、演绎广场、旅游接待中心、民族风情街等景点,今年8月村民们就可以搬入新房了。通往县城的公路正在规划之中,也许老周三村没有公路的历史很快就会终结。

“2012年,白沙在全县40个村庄试点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有38个村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初具规模。在这一过程中,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金融支持、依靠群众的总体思路,不仅要从项目建设角度拉动地方经济,更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长效的进步。2013年,白沙将继续打造31个美丽乡村。” 县民宗委的符荣海主任告诉我。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蓝图铺展开来之时,“绿色崛起”成为了这个岛屿省份结合自身实际而做出的发展路径选择。而以政府、公司、村民于进退间求共赢为基础的美丽乡村建设“白沙模式”,也因此更具现实意义。

 

示范

白沙县地处海南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内,重点生态公益林几乎占全县面积的一半,土地资源非常有限。

结合自身实际,白沙近年来确立了发展农业产业的核心思路,逐步形成了“六种、二养、两大特色”的十大富民产业。“六种”即传统的“橡胶、甘蔗、木薯”产业和新兴的“竹子、生姜、瓜菜”产业;“二养”是畜禽养殖和渔业养殖;“两大特色”是南药和特色种植养殖。

“每发展一个产业,政府就配套相应的加工厂和企业,稳定市场规模和价格,避免市场波动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县委书记严正告诉记者。目前,白沙已建成一批橡胶加工厂、淀粉厂、糖厂和竹笋加工厂,生姜加工厂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各类产品价格稳定。

除了政府行为,民间的示范力量也不容小觑。

牙叉镇方香村东风小组的陈君养果子狸已经快10年了。他也不清楚自己怎么会对饲养果子狸有这么高的悟性——从没学过专业知识,也没有人指导,陈君硬是自己摸索出了饲养果子狸的方法。他常常在果子狸的笼舍一待就是几天,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目前陈君主要出售仔狸,每只售价1500元左右,买家以本村和附近村的村民为主。除此之外,陈君还免费提供技术指导,谁家饲养果子狸遇到技术难题,他都会无偿提供帮助。

对于村民而言,一只仔狸饲养一年左右就可以2000元左右的价格出售。如果用来育种,一般一只成年母狸每年可以繁殖一至三窝,每窝会有三到四只仔狸,3个月后就可以作为种狸出售。因为果子狸饲养相对容易,投入较小但经济效益高,近些年很受村民的欢迎,大家饲养果子狸的积极性非常高。

在陈君的果子狸养殖基地门口,我看到这样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牙叉镇推动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项目。在“预计成效”一行写道:预计年收入12万元,年产500只仔狸,辐射带动22户群众养殖……

与陈君同在方香村的王佳进也是特色养殖产业的带头人,他饲养的主要是海南草龟。与陈君一样,作为从广东移民过来的汉族,他们都成为了黎族村庄的致富领头人。

王佳进养殖的乌龟目前以出售龟苗为主。附近的村民谁家想要养龟,王佳进都要先送几只,让人家先试试,养得好了再来买。对于大家在技术上遇到的问题,他也是全天候无偿提供帮助。

王佳进告诉记者,乌龟的养殖是一种长线投资,一般四到五年才能有收益。虽然周期比较长,但是投资少,回报率高,就像一个“小银行”一样,每过一年价钱都将有每斤20元的上涨。海南的气候非常利于草龟的生长,所以草龟很适合农民在种植橡胶、甘蔗等传统作物的同时搭配饲养。

作为移民,王佳进讲得一口流利的本地黎话,当地的村民也早就不把他当成外来人了。接下来,王佳进准备把村民们联合起来,一起开发草龟的药用价值,形成规模效益。目前,王佳进新承包的10亩养龟基地已经做了前期平整工作,围墙也已砌好,但是因为接下来购置设备等需要的70万资金还没有着落,只能先搁置在那里。

从最开始领着村民到深圳开车跑运输,到后来带着大家到广州开挖掘机,再到现在带领全村人养龟,王佳进俨然已经成了更生村小组的一面旗帜——跟着王佳进干,就能致富!

也许因为海南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四面环海的生存环境,海南人的性格中多少会有些安于现状,这一点在农村尤为明显。近些年,在政府的引导下,特色养殖业正在不断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在这一过程中,致富带头人的作用显而易见——比起宣传、动员,村民们更愿意看到身边的人是如何致富的,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放心地投入其中。

符主任把这种致富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归结为一句话:“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期待

与其他位置优越、资源丰富的村庄比起来,那堂村显得有些“无奈”。因为没有公司投资,这里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和村民自行筹资。全村46户村民中有40户参与了此次民房改造,每户可获得政府的各类补贴近4万元。

开工仪式至今不到一年,那堂村的民房建设已经基本完工。眼下,村民们还住在临时搭建的房屋里,到今年5月就可以全部入住新房。

符主任和我走在村里,感慨颇多。2010年,那堂村进行茅草房改造,作为驻村联系人,符主任在村里一待就是3个月。当时通往那堂村的路还没有修好,居住条件很差。因为交通不便利,建筑材料连运进来都成问题。他每天从早到晚和村民待在一起,卸材料、和水泥、砌砖垒墙、搭梁上板……“辛苦着实辛苦,但看着一栋栋新房建起来,想想村民再也不用一遇到台风就得把房子东补西补,值了!”

如今,路修好了,村里还盖起了楼房,符荣海心里的感慨我也能体会一二。

我在那堂村见到符大姐的时候,她正和几个村民在家门口聊天。因为家里收入不高,又要负担3个孩子念书,符大姐家没有参加此次民房改造工程。“要是我家也能获得补助就好了,起码可以把房子整修一下啊!”按规定,只有依照规划拆掉原有瓦房,统一改建楼房,才能获得政府的补助,符大姐的要求因为有了规定的限制显然无法实现。这也是那堂村其余5户没有参加民房改造的人家最为遗憾的事情——与那些家中殷实的村民比起来,补助对于他们的实际意义显然要大得多。

与村里其他正在建设中的新房和村民临时搭的棚屋相比,村口的一栋小楼格外惹人注目,尤其是停在门口的那辆崭新的大众迈腾车,使我迫切想知道这户人家的情况。

今年41岁的符克坚,算是那堂村勤劳致富的模范了。他家这栋房子,一共120平方米,早在2004年就盖好了,当时只花了5万元。虽然没能参与到“美丽乡村”的改造中,但符克坚对于自己早些年就把房子盖好还是很庆幸。“现在盖一栋这样的房子要十几万了,我家盖得早,划算得很呢!”

见到我们的时候,他和妻子刚刚收胶回来。1995年,他就开始种橡胶,共有近4000株。现在开割的1000多株在胶价最高的时候可以带来近10万元的收入。除了橡胶,他还种甘蔗、南药,1000余株黄花梨正在育种……

符克坚家的车是去年买的,算下来不到20万元。他买车的目的很简单:为了送孩子上学方便。他在县城买了一套楼房,就在儿子读的中学对面,为的也是可以随时照顾孩子——因为自己读书少,符克坚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能好好念书。他把孩子们得的奖状全部都贴在了墙上,在向我介绍的时候满心欢喜,一脸欣慰。

一路同行的符健友副县长告诉我,2011年11月,县委、县政府提出在白沙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的计划,力争用五年时间,让一半以上的农村得到高水平的改造,并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使白沙尽快融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格局,使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收入得到增加,实现可持续发展……

行文至此,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小男孩调皮的样子。

他叫田佳义,是我在老周三村村口遇见的。当时,他正和奶奶、大伯在自家门前玩石子儿。

这个男孩儿可爱极了。一直在我身边跑来跑去,在我和大伯聊天的时候,不时地发出各种声音吸引我们的注意。田佳义今年两岁了,父母最近每天都去收胶,上小学二年级的姐姐因为住校只有周末才回来,小佳义每天就和奶奶待在一起。小家伙光着脚,把手里的几颗石子摆来弄去,偶尔还要重复我问他的话,很是调皮。

我提出让他带我在村子里四处走走,小家伙穿上鞋,拉起我的手,就往村里走去。跟着小佳义,我看到了建设中的新房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也遇到了正在发愁给儿子办的残疾证迟迟发不下来的田大叔,还听到了村民对于新房屋檐设计的一些不同看法,又去到了村口田大哥家的农家乐餐馆,听大嫂讲她家兄弟姐妹9个的幸福生活……

要离开老周三村的时候,我问小佳义有什么愿望,他拉着我的手说:“姐姐带我去‘大陆’(海南人大都习惯称内地为‘大陆’)玩……”

我没能带小佳义去看村外的世界,更没能把他带到“大陆”。与同龄的城市孩子比起来,小佳义的生活单调极了,但他却拥有其他城市孩子无法拥有的最天然最纯粹的生长环境。而这个孩子,也终将带着他的淳朴与善良,走进外面的世界,开始他多彩的人生……

 

绿海秘境,天外白沙——白沙人对自己家乡的定位。

在我看来,这里就是一幅画。与初到白沙只对美景有认知不同,离开的时候我用镜头记录下今日之白沙,也用自己的拙笔粗线条地勾勒出这里“美丽乡村”的发展。一如曾经的海南从偏安一隅到走向世界,白沙也必将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一笔,只有汇集了村村寨寨的精气神,才会遒劲有力,又不失风华…… (责编 许鑫)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