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
行走在侗寨之间——香港中文大学学生贵州乡土文化调查片段
发布日期:2016-12-28

CghzfVTxKsyATSBiABRhHoGpF4U904.jpg


  2016年6月1日至7月24日,香港中文大学学生李颖彤、曾玥明和余念慈等深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龙额镇,进行了为期7周的乡土文化田野调查。这次活动得到了贵州省乡土文化社龙额侗寨公益团队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活动主要围绕《南侗历史影像资料库计划》《寻根计划》和纪录片《故乡》拍摄等项目进行。该文记述了她们在田野调查中的点滴感悟。

    

李颖彤


  “这次实习是我第一次走进少数民族地区,让我亲身感受了少数民族的状况。”

  从小到大,我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就是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传统的,譬如说他们保留了很多自己的文化,都住在农村,过着一些传统生活。在我的认知里面,他们在大环境里处于主流之外,主流文化一直在冲击他们的文化。无可否认,这也是一般主流社会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

  实习的经历让我的观念发生了改变,我开始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进行一些思考。现在的发展模式就是要做好现代化,很多事情都是以“钱”为先。传统的东西被视为落后,除非它们能为村民带来财富。其中一个例子是在大利侗寨。这里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比我们去过的其他村寨要发展得好一些。但是,因为村寨已经被规划成旅游景点,所以村民对于传统文化有不同的理解。我感觉大利的某些村民似乎对于侗族文化的认同感并不太高。虽然大利也有侗歌侗戏的表演团队,但某种程度上这些团队好像不是为了传承文化而出现,而主要是为了赚钱和市场推广才建起来的。

  虽然文化保存的目的和意义会因不同地方而有所差异,但其保存是有价值和意义的。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他们很少接触本民族文化,都有其他的娱乐消费方式,基本上不再依靠通过侗歌侗戏来调节生活,这些文化功用在现今社会已经慢慢消失了。譬如说,牛腿琴歌在以前是男女来对唱,男女心意是要通过唱情歌来确认的。但现在已经不需要用这种对唱来表达心意了,所以年轻人没有要去学唱牛腿琴歌的热情。不过在我看来,尽管大利的文化保存主要是以商业和旅游为主,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将侗族文化保存下来,也是一件好事。

  实习还让我学到了文化记录的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核心就是要让本民族的人来做文化记录,还要加入公众参与的部分。如果只有外来人来做文化记录,效果一定不及当地人做得好。因为文化记录很多时候要跟村民互动,为的是记录下更多的知识。譬如说,在记录侗歌的时候,当地年轻人很多时候都要跟老人请教侗歌的知识。如果是外来人记录,当地村民可能不会把所有东西都表现出来。还有,如果没有当地人的支持,文化记录也是持续不了的。因为使用侗族文化的是当地人,外来人在做完他们的工作后就会离开。如果这些工作有当地青年做的话,文化记录便会一直做下去。


余念慈


  “在村里过的生活比不上在香港便捷,但我确实得到了用钱也买不到的经历。我相信,这两个月的实习,将会是我一辈子珍贵的回忆。”

  出发的时候,我幻想过即将到来的乡村生活,但直到我抵达龙额镇,才发现一切别有一番体验。在龙额镇的两个月,每天的工作和生活都琐碎而平凡,但当实习结束后,才发现正是这些简单的美好,充实了我短暂的暑假,为我留下丰富的回忆。

  第一天到龙额镇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多,一片漆黑,我只记得通往龙额的山路很崎岖,一路上车子颠簸个不停,甚至让人想吐。到了第二天,我们本次实习的督导老师之一 —— 杨慧姐带领我们漫步全镇,才看清了这个地方的真实模样。我们住宿的旅馆位于龙额街上,整个龙额镇只有一条街,街道两旁是各类商铺,一簇簇侗寨沿着商铺后渐渐往山上分布。

  我们与龙额侗寨公益团队的成员进行了首次会面。一开始我们四个实习生很拘谨,自我介绍的时候只是几句话。而且对方相同姓氏的人太多,我头一两个星期还是分不清他们的名字,常常混淆。在随后的两个月里,我们在相处的过程中,不仅认识和了解了彼此,还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如同一个亲密的大家庭,十分温馨。

  在进村的一个星期,我们面临过大大小小的挑战,包括停水停电、不能洗澡、被蚊虫叮咬等等,但同时也感受到了侗族人的好客与热情。他们甚至为了迁就我们的口味做饭时少放辣椒或是煮一些清淡的菜式,不停给我们添饭,还经常带我们去摘杨梅。在与侗寨人的交往中,让我对这个村寨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另外,我在下村的过程中,了解到不同村寨青年团队的工作。青年团队成员大多是愿意留在村寨发展的青年,他们虽然面对迫切的生计问题,却仍旧拥有一颗热忱的心,愿意以自己微小的力量,为村寨、为民族文化作出贡献。但是他们缺乏经验、知识和实战技能。因此,我十分欣赏贵州乡土文化社的工作,他们做的不单单是为青年团队提供资助,还让负责执行项目的同事一直跟进各个村寨的项目,并协助青年团队建立信心、提升他们的能力,帮助团队慢慢成长。每个侗族人对养育自己成长的侗寨都有一份深厚的感情。这份情让他们愿意无偿地工作,为村寨的未来而一直努力着。

  改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可能不随着时代的步伐向前走,生活也不可能每天复制,但重要的是我们的“根”还在不在。如果我们的“根”还在,即使它们的外在形式已经改变,内涵不变就可以了。我们的文化是离不开生活的,相比一味完全保留以往的传统习俗,应该思考是不是应该做一些取舍,让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生活,把它们的内涵继续传承下来。同样地,在香港我们也面临不少文化发展与保存的问题,但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有人想拆掉再建,有人想保留原貌。我们未必有能力左右这些决定,但我们身为社会的一份子,可以做的就是在一种文化尚未消失前将它记录下来,让后代将来能了解。而且,我们要学习侗族青年团队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为生活打拼的同时,亦应抽出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曾玥明


  “寻根和文化保护,我们一直在路上。”

  我是历史系的学生,所以我对村寨或侗族历史特别有兴趣。流芳的团队对村寨历史也特别重视,他们为了解村寨鼓楼的历史,特意前往水坝去寻找记录鼓楼历史的石碑,虽然没有找到那块石碑,但亦看得出他们对寻找村寨历史的执着和努力。历史的痕迹随时间的前进而渐渐消褪,但他们锲而不舍的精神却让我十分敬佩。此外,龙额团队目前也在进行“寻根”项目,目的是寻找当地的家族历史,希望藉此机缘鼓励村寨里的青年主动去了解自己的“根”,把每个小小的家族故事聚合成村寨的历史和记忆。这个项目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读书的时候,我们只留意王朝更替的“大”历史,从没想过每个小小的家族历史也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一部分。我反思到了家族历史的重要性,并促使自己想找出自家的家族历史和自己的“根”。

  此次行程,我们有幸前往宰荡侗寨拜访了当地的罗幸礼歌师,老歌师为欢迎我们的更是即兴演奏牛腿琴。大家对牛腿琴深感兴趣,也尝试着拉起了琴,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侗族特有的乐器。弹罢,老歌师向我们介绍牛腿琴。他说以前男子都会自己做牛腿琴,若不会拉牛腿琴便讨不到老婆。原来这把小小的牛腿琴不仅是把乐器,更是一条牵起一段段姻缘的红线啊!老歌师深表惋惜地说,由于青年们都外出打工,恐怕这门琴艺也将会失传了。这令我们在场的人唏嘘不已。故此,成员们自发形成自愿者,鼓励村民多学唱侗歌,学拉牛腿琴,以保存拥有着长久历史的乐器免于失传。除此之外,当地的团队成员也希望能保存另一个技艺,也就是吹芦笙,为此,他们在鼓楼里摆放几了个芦笙,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年青人对芦笙感兴趣,从而向老人家学习。

  在龙额团队的另外一个项目是南侗影像数据库,主要任务是在南侗地区收集有关侗歌、侗戏和节庆文化的资料制成光盘。我们第一次随团队成员去水口镇收集光盘时,发现市集上还真的有不少相关的光盘出售。回到办公室把光盘内容拷贝到计算机时才发现原来许多光盘都是一些民间的侗歌、侗戏爱好者自己拍摄制作的,这令我大出意外。爱好者们小小的举动对保留侗族歌曲、戏剧文化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亦令我反思到文化保留其实就应该从民间做起,让每个人都担当起保存本民族文化的责任。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