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昆仑山那个牧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侧记
发布日期:2018-03-15

昆仑山.jpg

昆仑山一瞥


一牧场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以南、昆仑山北麓,位于和田地区策勒县境内,与策勒县的恰哈乡、乌鲁克萨伊乡、奴尔乡、博斯坦乡纵横交错,插花式分布。农场职工2188人,包括汉、维吾尔、哈萨克、回四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6.7%。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自1951年建场,60余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各族职工在担负起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同时,用“爱”汇成了一条涓涓细流,浇灌着民族团结之树,使它茁壮成长、四季常青。


双语教育架起民族团结“彩虹桥”

教育兴则团场兴。一牧场中学始建于1952年,是集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为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制学校。自创办以来,学校始终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坚持民汉合校。维吾尔族学生学汉语、汉族学生学维吾尔语,孩子们在相互学习中增进感情,结下友谊,形成了良好的团结氛围。

说起一牧场中学的双语教育,不得不提已年逾六旬的达芳——在教学岗位上坚守了35年的老师,一名光荣的兵团后代。她从19岁开始就走上三尺讲台,后来又担任校长,直至退休。

刚当老师不久,达芳就担任了毕业班的班主任,同时还承担两个高年级班的数学教学。“每个班的学生达50人,其中96%是少数民族学生。那时候的少数民族孩子一句汉语都不懂,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全校老师都不敢接学前班的教学任务。”但工作任务已经十分繁重的达芳,却主动把这个难题接了过来。“这是对自己的挑战,我想试一试!”达芳说。

为让学生能听懂课,达芳在业余时间为学生补习汉语,同时自己也在下大功夫学习维吾尔语。她借来大量有关维吾尔语言的书籍,同时还向维吾尔族老师请教。经过刻苦认真地学习,她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涉及课本知识的各类维吾尔语词汇。从此之后,学前班的课堂上,她经常交替出现纯正的汉语和维吾尔语发音,学生们也被她特有的教学方式所吸引,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汉语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2001年,达芳担任校长后,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行双语教学,即开展以汉语教学为主,同时开设维吾尔语语言教学。达芳的这个建议,在当时是创新,没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经验。达芳边摸索边实践,先是联合学校几位老师一起编写民汉双语教材,然后组织师生开展双语演讲和歌咏比赛、课文朗读等练习口语发音的活动,同时组织教师针对制定好的双语教学计划召开研讨会,集思广益、精益求精。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双语教学初见成效,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基本上都可以运用汉语说、读、写、译,老师们也都掌握了基本的双语会话,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双语进行教学。

汉族学生康洁是2014年初随父母从宁夏来到一牧场的,而他所在的班级大部分都是维吾尔族学生。刚来几个月,康洁就已经和班上同学们打成了一片。“有时候同学会跟我说维吾尔语,他们还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如今,我也学会了一些维吾尔族日常用语。他们遇到看不懂的汉文也会来问我,我还教他们背唐诗,他们特别感兴趣。现在我们都是好朋友了。”

与此同时,一牧场中学在谋求自身双语教学质量提升的过程中,还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向周边四个乡镇传授教学经验,定期开展教师交流培训和学生“一对一”手拉手活动,并且广泛接纳周边乡镇的适龄儿童来校就读。据不完全统计,60多年来,一牧场中学先后为周边乡镇培养了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学生2656名。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一牧场中学的双语教育,正是这样一座连接民汉师生们深厚友谊的“彩虹桥”。民族团结的思想在他们心中渐渐生根发芽,并长成参天大树,不可撼动。


郭鑫和阿依古丽.JPG

郭新和阿依古丽


“嵌入式”社区让各民族水乳交融

“和她领证的时候太仓促,连婚礼都没有举办,甚至连一顿好饭都没有吃上。今年是我们结婚15周年,我想把这个婚礼补上。”一牧场的汉族职工郭新愧疚地说。

郭新现任一牧场农业服务中心的主任,妻子阿依古丽·麦买提经营着一家便民超市。他们俩从小生活在同一个单元楼里,是青梅竹马的好朋友。

回忆起十多年前的事情,阿依古丽不禁感慨落泪:“我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反对我和郭新在一起。我先是离家出走,后来父母又跟我断绝关系,但我依然不改决定,从家里偷了户口本和他领了结婚证。”上世纪90年代,维汉通婚在相对保守封闭的和田地区还不多见。阿依古丽回忆说:“我们是一牧场里最早的一个民汉通婚的家庭,当时民政部门都不知道该不该给我办理结婚登记,还专门请示了上级领导。”

当时的郭新是一牧场一连的会计员。婚后,阿依古丽就跟着丈夫住在一连。郭新的工作地点在牧区,自然环境恶劣:夏天阳光曝晒,冬天寒风刺骨,出行要骑马,买生活用品来回路途要花费近三个小时。“但即便如此,能和他在一起,我依然觉得很幸福。”阿依古丽说。

2003年,阿依古丽和郭新的大女儿出生。“冷战”多年的父母爱女心切,将阿依古丽和襁褓中的外孙女接回了家里。从那以后,每个周末郭新都会来岳母家看望妻子和孩子,帮助老人做家务,有时还会下厨做一桌子菜。周围的邻居将这些事情看在眼里,每次遇见老俩口总会羡慕地说:“瞧你那女婿多孝顺,我们都没有这好福气呢!”女儿一家三口在一起时的甜蜜画面、女婿的孝顺体贴终于感动了两位老人,他们逐渐认同了两人的婚姻,并将郭新当亲生儿子般对待。

“有一阵子,我每天都加班到很晚,岳母会给我送饭过来。如果我去工地查看,她便会在办公室里等我回来,看我把饭吃了,她才会放心地回家。我母亲去世得早,她就像是我的亲生母亲一样。”郭新感动地说。

如今在一牧场,像阿依古丽和郭新这样的民汉通婚家庭共有48户。汉族小伙子陈志文和维吾尔族姑娘图妮罕莎组成的家庭,曾被兵团评为“最美家庭”。一牧场党委书记施永学深有感触地说:“一牧场882户干部职工,不分民族、不分亲疏地相邻而居,生活中互帮互助,相处时理解尊重,大家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一牧场中学老师正在教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JPG

一牧场中学老师正在教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


兵地共建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策勒县恰哈乡乌库村是和田地区较为落后的村庄,一直没有通电。2008年,一牧场利用牧场内的太阳能电站,将电网拉到乌库村,结束了当地群众煤油灯照明的历史。

一牧场与奴尔乡独木村之间,有一条名为玛鲁门的河,生活在周边的独木村民每次过河时都要绕行很远的路,极不方便。2014年,一牧场出资54万元在河道上建了一座水泥桥,方便了当地群众的出行。

在奴尔乡尤卡阿西木村前,一条长约16.8公里的防渗渠笔直地从努尔河上游贯穿而下。这条渠是由兵团投资500万元修建的,一牧场农区用水主要靠这条渠供给,其中有7公里流经尤卡阿西村和马场村,浇灌着两个村的5000余亩耕地。

在一牧场辖区内,像这样的电网、桥、水渠、路并不罕见,当地人称它们为“团结渠”“爱民桥”“团结路”。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在为一牧场职工和地方群众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进了双方的往来和交融。

“喊一千句共建,不如办实事一件。”多年来,一牧场党委始终坚持兵地共建,融合发展,相互帮助、合作共赢。在七连的万亩核桃林示范区,一排排刚发出嫩芽的核桃树整齐地生长在被翻整过的戈壁滩上。滴灌式灌溉系统覆盖了整个核桃林地,核桃树下套种着南瓜和西瓜。

27岁的维吾尔族青年艾山江是乌鲁克萨伊乡人,今年夏天来到这里做工。核桃树的成长收获至少需要三年时间,目前还没有收益,艾山江现在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收南瓜。在这茫茫戈壁滩上,每天都会上演一出精彩的“收南瓜表演”:农用大卡车沿着核桃林里中间的土路行驶着,艾山江和同伴们一字排开,一人深入林子里摘南瓜,然后按顺序抛起传递,直至最后一个人将南瓜放入农用车里。随着农用车的移动,收南瓜队伍也移动着。一时间,只见南瓜此起彼伏地“跳跃”在他们的双手之间,没有一个失误落地。整齐的口号声、农用车的发动机声、时不时传出的愉快笑声,回荡在林地上空。艾山江高兴地说:“感谢一牧场给我这个工作的机会,我交到了很多朋友,生活也变得充实了。”

2015年,一牧场与策勒县签订《兵地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就教育、医疗、旅游、兵地共建等方面开展合作。同年,又与奴尔乡签订《兵地融合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合作开发位于七连和奴尔乡亚勒古孜巴格村以北的3万亩土地,预计在2018年建成一个核桃标准示范园。示范园的劳动力30%将来自地方乡村农牧民,形成效益后按二八比例进行分成。

与此同时,一牧场利用山区及周边乡镇的畜牧业资源,以绿海牧歌食品加工厂为龙头带动,成立了团结合作社牲畜收购点,一年四季收购肉羊,稳定了山区活畜产品的市场价格,解决了老百姓肉羊销售难的问题。另外,一牧场还在三连、四连开办民族手工地毯编织厂,将地方乡镇部分无业人员吸收到编织厂来就业,提供免费技术培训,解决了近百人的就业难题。策勒县委书记朱才斌感激地说:“多年来,一牧场总是把策勒县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让当地老百姓得到了不少实惠。”

60余年来,一牧场党委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实现了“六个一确保”的牧场效应:无越级上访事件、无非法宗教活动、无安全生产事故、无超计划生育、无重大刑事案件、无群体性事件,确保了辖区内社会稳定和长久治安,形成了兵地共建、以场带乡、以连促村、场乡融合的良好格局。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