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特别策划
瞧这“亲帮亲”的一家子——云南省普洱市民族团结互帮互助侧记
发布日期:2021-11-30

西盟佤族自治县欢庆葫芦节.JPG

西盟佤族自治县各族群众欢庆葫芦节


思茅区倒生根社区把“一家人”的信念贯彻到工作当中,带领居民团结互助,为社区各族群众排忧解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积极挖掘民间传统——族际互助的“宾弄赛嗨”并发扬光大,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西盟佤族自治县通过干部职工与贫困群众“结亲戚”,带动了各族同胞脱贫致富;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挂钩扶贫,让科技的力量给特困民族村寨安上腾飞的翅膀……

眼前的普洱市, 蔚然成风的互帮互助,为“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做了最好的注释。


倒生根社区:来到社区就是一家人

“老郑,我们来看你了!”随着李亚玲的到来,监护室的医生惊讶地发现,病人郑家荣本来已经停止跳动的心脏似乎突然又有了略微的反应。郑家荣是倒生根社区的彝族老党员,曾经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听到他病危的消息,社区党组书记李亚玲赶来送他最后一程。虽然并没有苏醒,但郑家荣的眼角却渗出了泪水。医生们感动地说:“他知道你来看他了,在感谢你呢!”过了一会儿,郑家荣平静地离去了。

在李亚玲的记忆中,她已经这样送别了几位社区党员。作为社区的党组书记,她觉得自己有责任像家人一样为他们送去临终的关怀。第一次她还有些怕,但坚持了下来。有位社区的老党员临终时握着她的手,说了一声谢谢,脸上留下了平静的微笑……

用真情,用真心,把社区的居民当成自己的亲人。十多年来,李亚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来到倒生根社区就是一家人!”

倒生根社区位于普洱市思茅区南部,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辖区单位106个,有24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6313户18722人,流动人口7308人,有彝族、哈尼族、拉祜族、佤族、傣族等11个少数民族,占社区总人口的49%。

二建司建设巷小区和水利施工队小区,居住着两个改制的国有企业职工。小区内少数民族多,下岗人员多,一度管理混乱、矛盾丛生,卫生环境脏乱差。

李亚玲带领社区干部来到小区,以“一家人”的态度,认真做思想工作,并利用社区资金,切实解决小区的实际困难。

二建司是国企建筑公司,曾经在普洱市九县一区都有工程。每到民族地区,都有公司职工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姑娘恋爱结婚。久而久之,公司职工里就有了很多少数民族家属。他们的后代又互相通婚,使社区成为多民族的大家庭。

针对小区的现状,李亚玲带领社区干部帮助居民对停车位进行合理划分管理,并安排社区资金建立了文化活动室,修建了化粪池,疏通了排污沟,为小区摆放了32个垃圾桶,改善了小区的卫生环境,理顺了居民的邻里关系。

水利施工队小区也居住着大量各民族的职工,改制以后,不少职工下岗。2008年,社区干部初入小区时,就发现了许多亟待解决问题:花坛被一楼的部分居民种了蔬菜,楼上居民在阳台养鸡,个别居民在院里或楼道里打牌下棋时高声叫嚷……李亚玲从那些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入手,很快就与居民们找到了解决之道。帮助那位喜欢养鸡的居民在小区空地上建了一处鸡舍;社区安排资金修建了三间活动室,可以开展乒乓球、象棋、扑克、麻将等文体活动,居民们再也不用在露天或楼道里打牌了。此后,社区又相继建立医疗卫生服务、环保宣传服务等16支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人数达到5616人,近三年来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822次。

如今,那位下棋打牌时经常高声嚷嚷的回族居民不仅搞好了与邻里的关系,还成为区里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他还积极加入社区志愿者的行列,做了义务巡逻员。

倒生根社区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凡是开展民族团结活动,社区两级班子成员全部参加;凡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必须安排民族团结的节目。通过发放民族团结、民族宗教政策宣传资料、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建立构建民族团结和谐小区管理制度,使居民们在耳濡目染中树立“三个离不开”、“四个维护”的思想。

社区还建立了少数民族维权办公室,调查摸底,建立特困少数民族居民档案。社区干部经常深入困难户家中慰问,并帮助357名少数民族居民实现再就业。

为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又先后成立了百人合唱团、舞蹈队、芦笙队、腰鼓队、陀螺队等9支文化队,举办各项文体活动共223场次……

12年来,倒生根社区连续四次被评为省级文明社区;2015年被云南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文明社区;2016年社区党总支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李亚玲代表倒生根社区受到了习近平书记的亲切接见。


孟连县:“宾弄赛嗨”亲帮亲

“宾弄赛嗨”是傣语,指历史上傣族与周边其他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结交形成的“没有血缘关系但像亲戚一样的朋友”的关系。它以家庭为基本单元,在日常家庭生产生活中自发结交并代际相承。这一模式历史悠久,至今在孟连县民间普遍沿袭,并在各族群众之间形成了一张超越民族边界、村寨边界、行政区划边界,甚至跨越国界的相互交织的友好社会关系网。


孟连县景信乡傣族特色村寨.JPG

孟连县景信乡的傣族特色村寨


近年来,孟连县因势利导,把助推“宾弄赛嗨”族际团结互助机制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利用“宾弄赛嗨”之间生产互帮、生活互助、经济互通、文化互融的良好传统,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

娜允镇景吭村芒中小组傣族妇女主任罕专清楚地记得,自己家在公公那一辈有一户拉祜族亲戚。她小时候跟着大人到拉祜族寨子,大人们在寨子里跳舞,孩子们也跟着一起跳;寨子里的佤族种地技术差,插秧技术也不如傣族,傣族同胞教会了佤族先进的抛秧技术,还用拖拉机帮助佤族同胞耕地;佤族过新米节,她家里的人应邀到佤族寨子里一起唱歌、跳舞、喝酒。回来时,拉祜族亲戚会送给孩子们每人一块用松树叶压着的糯米粑粑。

景信乡回俄村党委书记岩相(傣族)家有15户“宾弄赛嗨”,其中代际传承的有10户,新结交的5户。岩相家时间最久的一户佤族“宾弄赛嗨”已经传了四代,有近百年历史。上世纪70年代粮食不够吃,爷爷辈的佤族“宾弄赛嗨”专门从缅甸背粮食送给他家。改革开放以后,傣族发展快,他家又反过来给拉祜族“宾弄赛嗨”送粮食。这一辈的佤族“宾弄赛嗨”叫岩而来,50岁,比他父亲小,现在经常与他联系。岩而来家地多种不完,岩相就租他家地种,付给他租金。他家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就会打电话来,咨询建房、种蔬菜的技术等。2016年8月,岩而来家盖厨房资金不够,岩相赞助了60片石绵瓦。他家山上野菜多,也经常采一些带下来给岩相一家。

回俄村的傣族依晃家有6户“宾弄赛嗨”,父辈传下3户,自己发展3户。12岁时,他跟父亲去“宾弄赛嗨”的寨子里过年。父亲郑重地对他说:“我从爸爸那里接过来‘宾弄赛嗨’,将来我不在了,你们也不要丢。”

依晃说,以前拉祜族牛多,我们向“宾弄赛嗨”借牛犁田。他们粮食不够吃,我们送粮食给他们。农忙时,也请他们下来帮忙种田。在撒拉科大寨他家有3户“宾弄赛嗨”,过节、建房、结婚、红白喜事等都请他们来参加。

回俄村撒拉科小寨拉祜族村民扎丕家有3户傣族“宾弄赛嗨”,都是上世纪初结下的。由于扎丕家住在山区,生产生活条件差,便经常向“宾弄赛嗨”家借粮。“宾弄赛嗨”在农忙时也会来扎丕家帮忙打稻谷、收玉米。收好的稻谷、玉米无处晾晒,扎丕就搬到“宾弄赛嗨”家的院子里晾晒。“宾弄赛嗨”家办喜事时,扎丕一家老小又自发赶去帮忙洗碗洗菜,像自己家办喜事一样。

勐马镇勐马村小寨组傣族组长岩波嫩家劳力不足,2010年开始,他把自己家的8头牛送到本村贺莫小组的拉祜族“宾弄赛嗨”扎体家帮忙饲养,生了牛崽两家人分。6年来,扎体家靠养牛分成流动发展,至今已获利3万余元,岩波嫩家的牛也增加到10余头。

富岩镇芒冒村芒告一组有11户佤族群众,芒告二组有28户拉祜族群众。两个小组共同居住在一座山梁上,中间一条水泥路将彼此分开,但平时大家互相串门,有事互相帮助,亲如一家。在安居工程建设中,两组的建房户无论哪家建房,都是你帮我,我帮你;哪家没有宅基地,就相互用茶地调换,确保了安居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仅仅这几年里,孟连全县“宾弄赛嗨”户互助筹集农村安居工程建设资金约58万元,互助建房7000余人次,有效地整合了资金、技术和劳动力资源。

如今,景信乡糯各村芒庄村民小组共有42户群众,各民族通婚的就有21户,很多傣族群众会讲拉祜语,拉祜族群众会讲傣语。傣族村民波岩共恩感慨地说:“过去我家老人曾经反对我同拉祜族媳妇结婚,后来才感受到拉祜族媳妇很会过日子,尤其是对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们的生活很幸福!”


西盟县:“结亲戚”的人们

在西盟佤族自治县,干部和贫困群众挂钩帮扶,称为“结亲戚”。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县委常委一级干部挂到村,并选派工作队到村里任第一书记;县职能部门挂到村民小组,每个科级干部帮扶5户,其他每个普通干部职工根据实际情况帮扶2~4户。

县民宗局挂钩帮扶中课镇嘎娄村二组,其中副局长岩相吾认了四户“亲戚”。县里制定的帮扶政策非常严格,帮扶结果是否达标由第三方审核。如果单位帮扶的困难户有一户没达标,单位里所有人员全年的津贴都会被取消。

到村里,最重要的是了解情况,全面掌握信息,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和村民的意愿制定帮扶措施。

调查中很多村民说不出为什么贫困,只是说没有钱所以贫困,但说不出为什么会没有钱。干部们深入到户,要千方百计为他们想办法,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出主意。岩吾相帮扶的一个“亲戚”是单身佤族,承包地自己种不完。岩吾相建议他帮人放牛、收甘蔗。砍甘蔗一天可以挣100元,一个季度如果能干30天,就可以挣到3000元。2015年,他帮村民收了六天甘蔗,挣了600元。他还帮一家村民看11头牛,牛生小崽时会送他一只。为保证持久脱贫,岩相吾还建议他用自己的承包地加入村里的集体经济产业,种植林下砂仁、茨竹、核桃等,可以得到分成。再加上国家的生态林补助和低保,他全年的收入可达到4000多元,超过县里3500元的脱贫标准。

岩吾相的另一个帮扶对象叫岩松,一家五口三个劳动力,家里种了10亩甘蔗,除去肥料、人工、运费等成本,年收入4000元左右。岩吾相在他家调查时,发现有2亩左右的地没有很好地利用,只种了点葱、姜、蒜等小菜,便带他到自己老家勐授村,让他看自己的家人是如何种菜的,并让姐姐教了他三天。现在,岩松种的菜不仅自己够吃,还卖给寨里的其他村民。他在自己的地里一半种蔬菜一半种魔芋,去年种魔芋就收入了2800元,种蔬菜收入1000元。

县民宗局长张晓娟的一个“亲戚”家里有12亩地,本来想全部种旱谷,张晓娟建议他只种几亩,其余的种蔬菜卖。还教他养猪,要计算他家种的芭蕉和野菜的数量能保证养几头猪,养多了饲料不够也不行。此外还要帮他考虑养到什么时候要打针防疫,养大了要卖到哪里等。

挂钩帮扶不仅要帮贫困群众出主意,还要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由于佤族是“直过民族”,很多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比如过去佤族没有储蓄的习惯,打来的猎物不储存,都是分净吃光。有钱不存,和朋友们喝酒花掉。过去因为衣服少,他们没有换衣服、洗澡的习惯,新建的安居房里也是乱糟糟的。干部进村后,不仅要帮群众脱贫致富,还要教他们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学会储蓄,学会挣钱。外出打工、卖猪卖鸡挣的钱不能拿去喝酒,要买家里需要的东西,比如孩子的衣服裤子、电视、家具等。有余钱要存起来,拿来还家里的贷款。

真正的共产党员什么样?张晓娟感慨地说:在我们边疆最能体现出来。干部们的工资是固定的,每次下乡,大家都自己骑摩托,用自己的工资买油,在乡下做饭吃也都是自己掏钱。因为白天乡亲们都干农活,家里没人,干部下乡一般都得下午去,等村民们吃完饭,干部们才进到家里做工作。

安居房建设是覆盖西盟全县的重大工程,挂钩帮扶也落实到了这个项目上。考虑到大规模的安居房建设会给相关的运输、原材料价格等带来影响,县有关部门提前谋划并签订合同,确保在建设期间保持价格稳定。仅此一项,就让每个参加安居房建设的农户少花了1.2万元。副县长王童说,只有真正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才能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真正为百姓办实事、谋利益。


澜沧县蒿枝坝:挂钩帮扶的院士

在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拉祜族村寨,村口可以看到一排排漂亮的拉祜族风格建筑,最明显的标志是房屋上镶嵌着一个金色的葫芦,与拉祜族的传统节日葫芦节相呼应。

蒿枝坝位于214国道旁,是一个自然寨。2012年12月,蒿枝坝特困民族跨越发展生态移民新农村示范点项目正式启动。项目计划投入2034万元,将原来分散居住的100户农户统一规划、集中安置,把整个寨子建成集田园风光、民族特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目前,项目已投入1523万元,整合了民宗委、发改、交通、扶贫、住建、农林水、新农办等部门项目资金。新建100套各60平方米安居房,包括厨房、卫生间,配套了太阳能、人畜饮水、文化活动室、拉祜族特色寨门、文化活动广场、公厕等公共设施。

2014年,42岁的李扎嘿一家四口住进了新居。离新房不远的地方,可以看到他家以前住的用木头和泥巴盖的“挂墙房”。建新房总共花了12万元,自己只花了1万多元。家里养了3头母猪,还种了50亩蔬菜大棚。2013年,李扎嘿家试种了高产玉米,以前种玉米每年只能收10袋左右,每袋约50公斤,换种高产玉米后收获了50袋。

32岁的拉祜族妇女李娜袜家是寨子里的科普示范户,丈夫李冲平是汉族,两人有一个刚上一年级的男孩。2014年,李冲平贷款10万元买了一辆农用车跑运输,一年可收入十几万元。李娜袜十分勤劳,家里养了10头猪、20只鸡,还种了12亩玉米和2亩水田。结婚时,婆婆家给她买了一辆摩托车,不下雨时,她骑摩托接送孩子。2016年10月,李娜袜学会了开车,除了丈夫跑运输的大车,家里还有一辆3万多元买的微型车用来接送孩子。

作为寨里的科普示范户,李娜袜发挥懂汉语的优势,把发展生产的一些科技知识和要求翻译成拉祜语,讲给寨里的乡亲听,让他们了解科学种田的方法。她说,现在的日子与过去相比真是天差地别。2014年前,她还和家人住在附近的山上,房子里没有水,也没有电视。每天要到两公里外背水。山路颠簸,能装25公斤水的塑料桶背到家只剩下了一半。因为缺水,很长时间都不能洗一次澡,衣服也很少洗。过年杀猪时还要请人帮忙挑水,以后再用换工的方式还回去。现在新房里通了自来水,再也不用每天挑水了。有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每天洗澡。寨子里还通了电视和网络,李娜袜不仅学会了微信聊天,还在网上购物。因为靠近国道,快递可以方便地送到家里。晚上,寨子里的人喜欢到小广场跳舞,也可以在家里上网或看电视。

在蒿枝坝,记者见到了正在寨子里挂钩帮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一行。朱院士多次来到竹塘乡进行考察,并在蒿枝坝开展葡萄、冬季马铃薯种植试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蒿枝坝挂钩扶贫.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左二)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蒿枝坝挂钩扶贫


此时,在试验田边一间低矮的木房里,朱院士正和同来的博士生、乡干部侃侃而谈。他笑着说,寨子里准备试验的100亩冬季马铃薯还没有种下去呢,昨天就已经“卖”出去了。这种冬季马铃薯个头大、品质好,每株只生长三四个,每个可达300克重左右。这项技术是中国工程院8年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经在云南推广种植了200多万亩。冬季马铃薯的目标产量是亩产三吨,每公斤三元,一户农民种两亩地,就可以脱贫了。

“澜沧这个地方自然条件这么好,不该穷。这里的拉祜族是‘直过民族’,很勤劳,但不知道该做什么才能脱贫致富。这不能怪他们,关键要把知识和技术带给他们。只要找对技术,找准产业,就不仅仅是脱贫,而是直奔小康了!”朱院士感触颇深地说。

对于澜沧的发展前景,朱院士非常看好:明年还打算推广林下种植中药材。现在已经开始试种,再过几个月就有结果。澜沧全县有400多万亩适种林地,一亩林地种中药材可收入几万元。如果试验成功了,澜沧县将会放一颗大大的卫星——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要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就是这个样子!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