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特别策划
长城脚下有人家——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村记
发布日期:2018-03-19

古北口村一景.JPG

古北口村一景


提起长城,人们立刻会想到著名的八达岭、慕田峪。但在北京东北部燕山山脉低缓之处,还有这样一座饱经风霜的城楼群,它们同样记载了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波澜历史——让匈奴望而却步,让戚继光名留史册,让世人铭记1933年的长城抗战和1945年的古北口保卫中华好男儿的铁血报国之志……这就是古北口长城。


位于长城下、潮河边的古北口村,是一个被古北口长城捧在手心的小山村,素有“燕京门户”和“京师锁钥”之称。小村不小,历史上是沟通关内外的通道,南北物资的集散中心:南方的丝绸、布匹、茶叶、瓷器等多运到这里销售;北方的粮食、牲畜、皮毛等畜产品、药材等也在这里集散。


古北口村村口一景.JPG

古北口村村口一景


“但以雄关存旧迹,但留形胜壮山河”,是对古北口村最好的诠释。千百年来,这个北依长城、西濒潮河的村子地理风貌几乎没有改变。自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设总兵守边(后提升为提督),并在柳林营(今古北口村)建提督署起,古北口的满族文化便繁荣了起来。伴随着屯垦戍边、边民互市,满族、回族等多民族同胞迁徙于此、聚居于此,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赋予古北口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质——“七郎坟、令公庙,琉璃影壁靠大道,一步三眼井,两步三座庙”,可谓古迹众多、文化厚重,庙宇文化、边塞文化、长城文化和近代抗日战争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发扬光大。

古北口村距离北京密云城区55公里,与河北省滦平县相邻,全村辖5个自然村,共有420户1060口人,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的35%以上。由于夹在山河之间南北狭长地带的特殊地形,村内耕地少,人均不足三分;又地处山区和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区,工业发展受限。在村民们的记忆里,二十几年前的古北口村还比较贫困。

“其实,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们的日子都不是那么好过。上世纪90年代末村里的小企业、小作坊陆续倒闭,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集体的账本上没有一分余钱。村里的环境也不好,一条土路尘土飞扬,村民的土房边上就是猪圈。” 自1998年担任村主任、2001年担任村支书的宋立滨,当初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古北口还能蜕变成为如今的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全国特色村寨、全国传统村落、全国生态文明村、北京最美乡村。


古北口村民与外国游客自拍合影.JPG

古北口村民与外国游客自拍合影


出路在哪里?这是当时村两委班子最发愁的问题。慢慢地,大家都不约而同把目光聚焦到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底蕴:历经风雨磨砺的边塞古村落风韵,蟠龙山、卧虎山长城和北京地区最古老的北齐长城,由七郎坟、令公庙、琉璃影壁串起的清康熙出关时的古御道……这些不都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源头活水”吗?

宋立滨带着村干部一遍又一遍研读1987年北京市文物局对古北口长城的规划书,思路渐渐清晰起来:打开山门搞民俗旅游,在传承与保护中求发展。不过,具体实施起来,第一个困难就来了:财政吃紧的“穷”村要开发旅游,首要的困难就是资金。怎么办?五名村干部一起用自家房产作抵押,筹集了2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村两委班子还达成共识:村里的资金少,旅游综合规划要先行,必须秉承“一年办一件事,几年办成事”的发展理念。先主攻一个旅游建设项目,建成后十年不变,实现可持续利用。面对许多村民的困惑,村干部挨家挨户地做工作,还带着村民代表参观了密云区首家民俗度假村遥桥峪村、发展特色民俗旅游起步较早的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等,让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

说干就干,村里的第一笔资金就用在清理、修整通往长城的上山路和停车场上,当年就吸引了不少“背包客”前来观光;由党员带头,仅一个月就拆除村里主干道两旁的141处猪圈、厕所;2001~2004年,村口建起古御道的牌楼,翻新了当年清代皇帝去承德避暑山庄必经的西街古御道,修整了药王庙等古迹。2005年以后,通过有力整合新农村建设和申请市旅游委的相关支持项目,村里面貌焕然一新:农家四合院外立面整修一新;集中供水、污水改造、改厕、绿化、美化街道、建文化广场及全村的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工作有条不紊;家家户户挂上了醒目的旅游标识、牌匾;村里还帮助村民们加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彻底解决农村大病返贫的问题。2009年,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竣工落成;关帝庙、龙王庙、娘娘庙等古迹陆续修缮一新,对外开放。古北口村依托AA级的古北口文化文物旅游区,民俗旅游这一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自村口沿着花岗石铺成的古御道而行,处处清爽干净,御道南边的河水似乎正述说着千年变迁。御道北边是雕梁画栋、古香古色的仿古民宅,开设了多家民俗客栈。一路向东,河道北岸有座文化大院,是村文化活动中心,也是村情展室。与之隔河相望的,是御道宫灯厂、御道宫灯展室及御膳房展厅。

宫灯展室内陈列着村民设计制作的各式具有民族风情的传统灯笼作品,如六方宫灯、莲花灯、脸谱灯等50余种,游客还能亲自动手制作灯笼。要知道,元宵灯节可是古北口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人们通过迎灯去灾祈福。古北口的灯彩品目繁多,造型千奇百妍;御膳房展室内则向公众展示古时厨房用具及皇上用餐的餐具和坐席,引人遐想。 在这里,还可以参观到古民居——段家大院、郝家大院、白家大院均建于明清时期,为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古朴典雅,流传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民间传说。

村两委班子就这样凭借大胆的创新,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以旅游带动商贸、农产品及手工艺开发、民俗旅游服务的经济发展之路,使昔日的小村庄焕发了新的生机。

金秀兰是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04年,村里只有4户村民开办农家乐。金秀兰觉得做乡村旅游应该有前景,就把自家数间空房收拾出来作为客房,从以前一晚的住宿费10元、20元、50元一点点地提到了120元。“我是很看好农家乐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投资小,获利大。开在自家庭院里,也能利用上自家田地,不仅省了房租费,又省了人工费,而且蔬菜瓜果也是自己地里种的,成本低又绿色天然。虽然以前硬件条件不太好,但我家待人和气、收费公道,还是留住了不少回头客。”金秀兰的话很实在。


金秀兰家的农家乐.JPG

金秀兰家的农家乐


随着古北口长城越来越出名,游客也越来越多,对于农家乐有了更高的要求——时蔬要自家田地里种的,客房需要带独立的卫生间,最好还能连上互联网。金秀兰感到自己的农家乐提质升级很紧迫。

2009年,古北口村开始提倡农家院配备卫生间,并补贴相应的改造费用;2010年,村里又推广厨房改造,并在被褥、洗浴用品的标准上下功夫,甚至推广起卫生间干湿分开。

鉴于此,金秀兰咬咬牙,2012年贷款50万元来翻新、扩建客房,现在她的12间标准客房比宾馆也不差。在村里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的帮助下,金秀兰还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农家乐联盟等网络平台扩大宣传,效果显著。金秀兰的丈夫原本一直在外打工,看到家里农家乐蒸蒸日上,赶紧回家帮忙,夫妻俩平时在家种好小菜、做好服务就已经非常忙了。到了旅游旺季,金秀兰就需要雇佣十几名邻居来帮厨。

靠着自己的勤劳,金秀兰家一年收入20余万元,不少村民看到她家扩大经营规模后效果不错,也纷纷翻新起了自家小院。

鑫升缘农家院的老板刘广金则算是赶上民俗旅游“末班车”的那一拨人,年近50岁,才开始成为创业者。2015年他的农家院开张,而在整个古北口村,民俗旅游接待户的比例已高达60%。“其实,我多年来一直在外跑运输,生活还算不错,但总还是离乡背井的。我是紧跟着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步伐,奔着打造我心目中理想的农家院而回来的。”这栋二层小楼的17间客房从设计到施工,都凝聚了刘广金满满的心血。

“早年间古北口东关上坎的刘家老宅,在这片还是很有名气的。”刘广金的农家乐就建在了自己老宅的旧址上。这个鑫升缘算是古北口村规模较大的农家院了,上下两层能同时接待41人入住。旅游旺季,光是团客和亲友们介绍的客人就能让小院爆棚,忙得不可开交。最难得的是他家从食品药监到设施标配、从油烟净化到污水处理,各项标准均达到要求,证照齐全 。

“其实,像我们村还有邻近的司马台村,基本都是在做农家乐,我们也感到了一定的竞争压力。所以我就想做出一点自己的特色。”刘广金的农家院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一进门就是传统的青砖灰瓦,砖木结合的四合院厅堂,中庭院落宽敞,墙角下整齐地晾晒着从山林采回的各种美味野菇和自己种的蔬菜,这是游客们必点的珍馐。“我们村里有山有水有文化,在我家这个比较复古的院子里,游客们或许还能感受到一丝乡愁。我这个四合院和客房的设计,就融合了古建筑、历史典故、民族特色的元素。”刘广金介绍到,“我是土生土长的古北口村人,在外打拼多年,为游客讲讲古御道的趣闻、古北口抗战的惨烈以及最原汁原味的京郊特色民俗,我还是比较拿手的。”让游客跟着故事走,用好故事赢得好口碑,让客人在这里能放松、能享受到精神的愉悦。

为经营好农家乐,人到中年的刘广金、张金英夫妇一直在学习。他们为农家乐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从在古北口旅游网上发布信息、在微博微信上与游客交流互动再到开通微信扫码支付,他俩着实参与到了农家乐与农村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进程中。

刘广金家在通往古北口村的必经之路上,又有专门停车的地方,一到节假日常常爆满。即使如此,刘广金还是经常勉励自己要靠积攒口碑慢慢发展,不能贪图一时之利。他特别注重收集游客体验后的满意度和感受,还会参考其他农家乐分享的好经验。


整洁的农家院客房.JPG

整洁的农家院客房


截止2014年,古北口村的民俗旅游户达150户,收入达到1250万元,接待人次达17.2万人次,民俗户年接待最高收入达50万元。2015年,古北口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000余万元。村民们通过双手,把“一个民俗村就是一个乡村酒店”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这也得益于2012年成立的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民俗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统一策划、统一宣传、统一接待、统一培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的规范化、品牌化管理:为民俗户统一设计制作风格、尺寸、材质一致的户外牌匾;统一制作配送印有密云旅游标识的高档床单、被罩等床上用品,并建立床上用品统一洗涤配送中转站;聘请专家在村内开展民俗技能培训,定期对民俗户进行礼仪、烹饪、客房、民俗旅游接待和食品卫生等方面内容的培训;建立村级旅游网站,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统一进行宣传推广;注册“古北口”品牌商标标识,完善旅游品牌形象。合作社通过与民俗户签订《规范经营协议》,规范民俗户的经营内容、服务方式、服务价格,推行标准化运营,提升了民俗户的整体旅游接待服务水平。

每年元旦期间,村里还会召开民俗大会,听取村民们一年的经营心得和游客们的反馈,以及需要村两委班子解决的问题。这些年来,在游客的建议下,村里陆续加装路灯、在景区周边搭建休息亭、设置特色农副产品交易区,甚至帮助每户更新了菜品。针对村里周末游客集中、工作日客少的现状,村里今年又推出“孝心房”——凡在平时携带65周岁以上的父母来此旅游的游客,一律免去其父母的房费。倡议一经提出,已有几十户民俗户加入。“这些年,凭着各方游客对古北口村的青睐,我们也挣了些钱,如今日子好过了,也得回报社会。虽然会少一些收入,但能传递孝心,我们也特别高兴。”民俗户王海兰说。

2016年的“五一”节期间,村里还推出了满足小朋友接触大自然好奇心的“森林嘉年华”,深受欢迎。

为真正实现在保护和开发中留住乡愁,充分挖掘古村落文化,村里还决定进一步开发民俗旅游品牌和产品,让游客不仅感受到绿色低碳田园美、健康熟食生活美,更要感受到和谐淳朴人文美,变“一次够”到“年年来”。为此,余翠云大妈收上了徒弟,教授年轻人制作地道的满族二八席和各种满族、蒙古族特色小吃,炸饸烙、小米饭打包、小锅饽饽、驴打滚、炒肝等农家特色饭菜上了桌;为丰富餐饮服务体系,村里还新增了两户清真餐饮经营户。闲时,村民们定期跳巴山舞,组织扭秧歌、跑旱船、小车会、耍中幡、高跷等民间文化活动。每逢杨令公文化庙会和正月初五花会等节庆日,大伙儿都会自发表演。同时也在满回小学教授木屐舞、宫廷舞等舞蹈,积极传承民族文化。此外,还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扶持村民生产小杂粮、蜂蜜等农副产品。

2016年,包括古北口村在内的24个古村落被列入北京市重点升级改造名单。市旅游委组织专业队伍对这些传统村落展开全面调研,并量身定制“五个一工程”,即为每个传统村落编制一本旅游开发建议书,制作一本旅游宣传册,建设一个旅游咨询站、一个生态旅游厕所和一个免费WIFI站。

“地扼襟喉趋溯漠,天留镇钥枕雄关。”在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更迭中,这座长城脚下的人气民俗村,用活用好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历史就是生产力”的好故事。正是这一座座欣欣向荣的农家院,连同一段段古长城、一处处古庙宇,留住了古北口村的历史,承载了古北口村的文化。

年关将至,古北口村到处洋溢着辞旧迎新的气息:打糨糊贴窗花,大红灯笼高高挂。不少游客正带着父母、牵着孩子信步夕阳古御道,一家团圆品尝传统二八席,泡壶好茶,听村民们讲当年的老故事……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