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
乡村振兴 最美畲乡一直在路上——专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景宁畲族自治县县长钟海燕
发布日期:2018-08-29

  景宁和美,美在山水间,美在产业里,美在人文中。


  欢迎到最美畲乡来做客!


  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景宁畲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景宁),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有7个民族工作重点乡镇、46个民族村。全县人口17.2万,其中畲族人口约占11.1%。


  作为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排头兵,景宁是如何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成长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样本的?初夏时节,本刊记者走进景宁,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景宁县长钟海燕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景宁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景宁取得的成绩及其独特优势。


  钟海燕:你们走进景宁县城,第一眼看到的一定是花卉展板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县的批示——“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上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这是2009年4月总书记对景宁发展作出的指示,也是我们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奋斗目标。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两次深入景宁调研指导,到中央工作后又两次作出重要批示。历任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把景宁作为工作联系点,连续出台三轮帮扶景宁发展的相关政策。这是景宁获得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景宁借政策之力,依托“生态”和“民族”两张名片,探索出了一条属于山区民族自治县的新成长模式。


640.webp (1).jpg

景宁畲乡绿道      摄影/林凤海


  我们景宁拥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的地貌格局,辖区内有千米以上山峰779座,森林覆盖率达81.1%,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4%,是浙南重要的生态屏障。2017年,景宁将治水工程作为良心工程、民心工程,投入3.5亿元系统开展“五水共治”,全域基本消灭Ⅲ类以下水体,Ⅰ、Ⅱ类水占比98.1%,在浙江省水环境质量评价中跻身县级第一位。


  如今,绿色发展是景宁最大的优势,守住好山好水好空气已经成为畲乡共识。打造美丽环境,发展美丽经济,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4亿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旗)中位列第九。2017年全县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18元、1650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8%和10.1%,少数民族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15元,比上年增长13.7%。


  记者:景宁是浙江省扶贫开发的前沿阵地。当前景宁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还面临哪些挑战?


  钟海燕:景宁是山区县、革命老区县和闽浙两省边界县,属于“老、少、边、山、穷”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景宁面临着内生动力不足、产业支撑不强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景宁各族干部群众“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在谋求发展过程中人是决定性因素,干部队伍又是核心的核心。2017年以来,我们推出激发内生动力的创新实干“大赶考”。全县所有职能部门和乡镇通过各单位自我出题,确定争先赶考的目标,同时承诺自己在哪些方面可以做标杆,干部们形象地把这比喻为“跳起来摘桃子”。“大赶考”的目的,正是通过机制创新破解内生动力不足难题,激励干部用赶考的姿态自我加压,提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景宁发展指数、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此外,我们在保护好美丽环境的大前提下发展美丽经济,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并以丽景民族工业园、澄照农民创业园等为重点平台发展第二产业。丽景民族工业园是国家民委对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试验区,占地6000多亩,目前已有娃哈哈、飞科等11家企业进驻园区。为保障异地搬迁群众下山后“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还将有投资6.5亿元的玩具工厂进驻农民创业园。景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壮大,农村电子商务、来料加工、农家乐民宿正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三宝”。


  目前,景宁有4个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个省级特色村寨。你走进我们的村寨就不难发现,景宁乡村美就美在各富特色、各有底蕴。我们坚持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以东坑镇为例,全镇确立了“中国畲乡?爱情小镇”创建目标,以“一村一角色”“一村一理念”“一村一色彩”“一村一文化”“一村一批创客”“一村一产业”的“六个一”为抓手,全力实现“九个第一镇”目标,已经取得不错成效。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也发现了问题,那就是县城美了,乡村也美了,中间的乡镇却没落了。2017年以来,景宁以浙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为契机,重点打造了8个美丽乡镇,补齐小城镇发展短板。在这项工作中,东坑镇和沙湾镇已经获评省级先进,它们的化茧成蝶让美丽乡村真正名副其实了。


  在农村金融扶贫领域,景宁打造“‘政银保’合作小额贴息贷款”金融扶贫改革项目,采取政府+银行+保险三方合作的形式,实现低收入农户免息免担保,政府统一购买贷款保险并贴息,涉农金融机构凭保单向低收入农户放贷。截止2017年12月底,全县已累计发放贷款9565笔、53113万元,扶贫资金效应被放大13.6倍。


  在我们的行政服务大厅,可以体验到许多便捷的办事服务,比如“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不动产登记零收费和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等。这些都是我们创新推进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的做法,目前“一次办结”事项占比98.6%。我们还积极推广人力社保自助服务一体机、手机“刷脸认证”领取社保金等服务,为许多山区群众提供了便利。


  记者: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您曾提出关于在景宁设立少数民族乡村振兴实验区的建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示精神,景宁如何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


  钟海燕:我提出这样的建议,就是希望通过景宁的先行先试,为民族自治县(旗)的全面小康提供有益的样本。目前,景宁正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要求,努力走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长征路。


  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产业兴旺,对景宁而言,发展农业产业是关键一招。首先是加大政策引领力度,增强农民信心。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凡在海拔600米以上种植农作物、中草药的农户,县政府按照不同种类农作物给予相应补助。以黄精种植为例,种植一亩黄精需要投入6000元左右,且当年无法收获,考虑到这些情况,我们每亩给补助2000元。其次是以点带面做示范。我们选定一个村庄,连片种植蔬果或中草药。通过这种方式,鼓励乡亲回归农村、深耕农业,最终实现批量种植,2018年我们新增蔬菜、中草药种植2.75万亩。然后是向群众提供服务。我们为每个农产品领域都聘请了一名首席专家,把科技人才结对到21个乡镇街道,手把手地教授农民农事生产技能,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畲族话中“畲”意为“山里的客人”,畲族群众世代生活在山区。景宁有近60%的行政村海拔都在600米以上,有土地近11万亩。2017年以来,我们充分利用海拔600米以上山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的优势,积极培育“景宁600”农产品公共品牌,新增农产品商标38个,冷水雪茭、深山野蜜、月子大米等带着“景宁600”标识的一大批农产品应运而生。


  惠明茶一直是我们畲乡人引以为豪的农特产品,是景宁的一张金名片,早在1915年就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2010年在上海获得世博会金奖,今年5月18日又从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领回了金奖。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谋划如何用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目前,全县茶叶种植总面积约6万亩,产值超4亿元。实现“一县一品”,统一“金奖惠明”品牌,实施的“一一三”工程(即在全国开设100家惠明茶专卖店,1000家销售专柜,进入3000家超市)正在形成销售网络,茶叶市场建设得到有效推进。


  农业特色产业要做起来,还要确保农产品的销售无后顾之忧。如你所见,景宁县城许多地方都有自动售菜机,专门出售景宁农特产品。这就是我们的一个销售渠道。我们还与中国邮政“邮乐购”合作,发展网络销售渠道。也有农产品基地发展了自己的物流公司,将最天然、最新鲜的食材及时送到各大城市消费者手中。


  还有你参观的畲家桃源葡萄专业合作社,他们种植的50亩葡萄从来不用外销。客人到景宁旅游休闲,体验乡间采摘乐趣和游乐项目,那里的葡萄能卖到30元/公斤,比市场价要高出许多。这也是通过乡村旅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产品销路的方式之一。


  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我们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为载体,致力于把旅游业培育成第一战略支柱产业,目前正全力打造“中国畲乡之窗”“云中大漈”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县旅游人次已经从2002 年的50万增加到2017年的900万。2017年,全县旅游总收入54.1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同时,不断推进农旅、文旅、养旅融合发展,尤其是出台专门政策支持发展农家乐民宿,目前已开设中高端民宿296家。2017年,景宁农家乐民宿直接经营收入1.43亿元,接待游客295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0%,农家乐民宿日益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


640.webp (2).jpg

景宁畲族青年在廊桥骑行


  穷则思变。过去我们景宁人有许多都外出务工,多年来发展出了景宁的“三小”经济——6.8万人在全国各地从事小超市、小宾馆、小水电等产业。如今,景宁的美丽环境已经催生美丽经济,被激活的乡村吸引着有为青年的回归。比如你在雅景花木合作社见到的吴勇,就是我们返乡创业的代表。现在他的合作社是全省最大的多肉种植基地,带动当地210余农户发展庭院多肉经济,吸引了八方游客。还有一位大学副教授来到我们的大漈乡定居,并且把自家的民宿打造成浙江省6家白金级民宿之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景宁生活和投资,这足以证明景宁的魅力。


640.webp (3).jpg

景宁县城绿道 


  此外,乡风文明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标。景宁先后开展《您“最想点赞的文明新风”和“最希望革除的陈风陋习”》征集活动和“十大文明新风”“十大陈风陋习”投票活动,共征集到“文明新风”27条,“陈风陋习”36条。依据征集结果,开展乡村移风易俗大走访活动,制定《畲乡铁军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百日攻坚大会战——乡村移风易俗攻坚实施方案》,按照党员干部争先带头、村民居民自治约束的工作思路逐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640.webp (4).jpg

景宁东坑镇马坑


  记者:畲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景宁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弘扬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钟海燕:民族文化是景宁最浓郁的风情。作为全国畲族文化高地,畲族歌舞、服饰、语言、习俗、医药等民族传统文化在景宁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发展,现有国家非遗项目3项,省级非遗项目21项,市级非遗项目38项。“中国畲乡三月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畲族民歌节、中国畲族服饰设计大赛都是全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畲族文化品牌。


  2015年景宁召开文化工作大会,形成“文化新十条”,并专门设立畲族文化发展基金,积极推动“千年山哈宫”项目建设,致力打造“全世界畲族同胞朝圣问祖殿堂”,并通过十大畲寨建设,加快培育“全国畲族文化总部”。此外,“一乡一品”“一月一节”的节庆文化体系已经实现办节常态化,民间节庆遍地开花,“举县办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记者:下一步,景宁将如何持续推进民族工作?


  钟海燕:我们紧紧抓住民族团结这一生命线,围绕建设“中国畲乡,和美景宁”的战略目标,制定了景宁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在经济产业、社会事业、发展保障等方面做了全面谋划。主要有:继续设立县级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改善全县46个民族村的硬件设施水平;重点实施特色民居保护和改造、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特色文化传承和弘扬等“三特工程”,计划每年建设提升8个以上民族特色村寨;规划建设金山垟和佃源2个畲族特色小区,实现生态移民7000人以上,积极推动少数民族集聚发展;建设“中国畲族风情旅游目的地”,促进畲族群众在服务业上创业增收等。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