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
着力建设“发展线”“小康线”“文化线”“和谐线”
2018-08-14 09:52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对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铁路总公司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民族地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发挥铁路先行作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着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的“发展线”“小康线”“文化线”“和谐线”,取得了良好成效。


加快推进铁路建设,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发展线”


  坚持把铁路建设作为创建工作首要任务,加大建设投资力度,加快推进民族地区铁路事业发展。

  科学规划路网布局。在实施“十二五”规划、制定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十三五”规划时,科学铺画民族地区铁路路网布局。近年来,在民族地区相继建成兰新、南广、贵广、沪昆高铁以及玉蒙、拉日铁路等项目;加快推进呼张、银西、宝兰、成贵高铁以及拉林、玉磨铁路等项目;规划建设包银、渝昆高铁以及川藏铁路等项目。


  加大铁路建设投资力度。按照国家加强中西部地区建设的总体部署,逐年加大民族地区铁路建设投资力度。仅2016年,民族地区完成铁路基础建设投资1288.8亿元,占铁路基建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的21%。截至目前,8个民族省区铁路总营业里程达3.47万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28%。


  推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交融。在铁路建设中,加强与民族自治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在线路走向、车站设置、施工组织、用工安排等方面,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体现民族特色,助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增长,切实把铁路建设过程作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


提供有力运输保障,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小康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扩充运输能力,提升服务品质,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运力支撑。


  强化民族地区运力保障。近年来,随着兰新、南广、贵广、沪昆高铁的建成,新疆、广西、青海、贵州、云南等民族省区结束了没有高铁的历史。今年呼张高铁开通运营后,内蒙古也将步入高铁时代。同时,通过调整运行图、加开列车等方式,大力挖掘既有运输潜力,不断满足民族地区群众的出行需求;健全重点运输协调机制,定期与各民族省区政府召开运输联席会议,全力确保民族地区物资运输需求。


  全面提升客运服务质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持续改善民族地区车站和列车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近年来先后建成客服中心和12306网站、客户端、微信服务号等平台,从售票、候车、进站、乘车等方面让各民族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温馨。


  多措并举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在民族地区大力发展集装箱、特货运输、快运业务和多式联运,优化运输物流结构,拓展货运服务半径,在不通火车的部分民族区域建设“无轨车站”,由货运服务人员上门办理业务。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加大经过新疆、内蒙古等民族地区中欧班列开行班次,有力推动了两地口岸经济发展。


培育铁路服务品牌,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线”


  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示范创建工作,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培育具有铁路特点和民族特色的站车服务品牌。


少数民族群众参观云南铁路博物馆。_副本 (5)_副本.jpg

少数民族群众参观云南铁路博物馆


  广泛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铁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有关制度,明确创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广泛深入开展示范创建活动。选取昆明铁路局、乌鲁木齐铁路局作为创建工作示范单位,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铁路创建工作。


  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发挥铁路站车重要窗口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通过站车服务人员,加强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各民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培育民族特色服务品牌。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铁路服务工作相结合,突出民族地域特色,精心培育铁路站车服务品牌,让铁路与当地民族文化互融共生、相得益彰。近年来,先后打造了沈阳铁路局“山丹花”爱心服务队、南宁铁路局“刘三姐号”列车、昆明铁路局“金花”服务站车、乌鲁木齐铁路局“和田玉龙号”列车等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务品牌,深受各族人民群众欢迎。


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和谐线”


  切实履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开展扶贫开发、应急抢险等社会公益活动,维护各民族群众权益,助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


  做好精准扶贫支援工作。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战略,对口定点扶贫新疆和田、宁夏固原等民族地区,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77亿元,组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开发、科教医疗扶贫等项目300多个。长期坚持在民族地区开行公益扶贫列车,共开行81对站站停、票价低的“慢火车”,方便各族人民群众出行。


  履行抢险救灾社会责任。在民族地区抗震救灾、防洪防汛等抢险救援中,实行特事特办,开行转运伤员列车和救灾物资专列,全力保障帐篷、棉衣(被)、食品、给养器材等救灾物资快速运往灾区,为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作出了应有贡献。


  切实维护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尊重各民族群众的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在站车各种指示标识中使用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原则,在乘车、售票、进出站等环节杜绝针对特定民族的歧视性做法,保护各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出版号:CN11—4606/C 京ICP备15020131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63号   监督举报电话:010-58130834  举报邮箱:zgmz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