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
记者:教育强则国家强。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2017年五四青年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又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当代青年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对于中央民族大学这所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高等学府来说,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具有怎样重大的意义?
张京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是一次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要会议,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在高校党的建设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方向性战略性重大问题,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为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国政法大学师生和首都法学专家、法治工作者代表、高校负责同志座谈。我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备受鼓舞、备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思想的最新阐述,是高校党委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的重要遵循,为全面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提升教育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和工作着力点。
中央民族大学是培养少数民族杰出人才和民族团结模范的摇篮,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排头兵,在民族工作和民族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展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窗口。2017年1月,刘延东副总理在考察中央民族大学时指出:“中央民族大学作为民族院校,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伟大事业中有着非常特殊的作用和重要地位。各民族学生学习在学校、生活在学校、成长在学校,希望学校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的同时,坚持弘扬民族团结精神,维护民族团结,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切实把中央民族大学办成民族团结的示范和楷模,努力成为全国民族院校乃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排头兵。”学校始终将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我们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多次召开党委常委会和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会,确定了“努力使中央民族大学成为全国民族院校乃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排头兵”的奋斗目标。研究制定了《中央民族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具体措施,分解了工作任务。
在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升认识的基础上,中央民族大学从增强“四个意识”的战略高度、从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战略高度、从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意义、特殊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深入扎实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
中央民族大学要进一步突出特色立校,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不断增强各族师生“五个认同”意识;进一步突出质量强校,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培养更多符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优秀人才;进一步突出开放兴校,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在交流与合作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在主动服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争取更大成绩;进一步突出依法治校,督促各级党委抓好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坚持不懈地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通过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中央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有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优良传统
记者:从最初在延安创建的民族学院,到1950年建立的中央民族学院,再到现今已进入“211”“985”工程的中央民族大学,70多年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红色底蕴。作为我国独有的高教类型,同时也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摇篮,中央民族大学一贯有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彰显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自信。请您简要回顾一下中央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良传统。
张京泽:中央民族大学是全国民族院校中的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探索中国特色民族高等教育的道路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有光荣传统。2009年5月,习近平同志来校视察指导工作时指出:“中央民族大学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培养少数民族的优秀人才,在民族问题研究和理论创新,以及在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方面,确实成果卓著,逐步形成了优势明显、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办学特色,为民族地区乃至全国培养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早在延安民族学院时期,学校就特别重视在教育各民族青年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点,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忠于党、忠于革命的各民族杰出干部人才。延安时期前后7年艰苦卓绝的辗转办学历程,延安民族学院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革命英才,为党的民族政策的形成、实施和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从中央民族学院到中央民族大学,学校为国家输送了10万余名各民族毕业生。其中知名专家学者近千名,少数民族省部级领导干部近百名,地厅级领导干部近千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万余名,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说,从中央民族大学走出去的各民族学生,回得去、用得上、靠得住。1959年西藏发生武装叛乱后,当时在校读书的200多名藏族学生响应党的号召第一时间入藏参加平叛斗争。他们当中有的还是西藏贵族子弟,有的甚至为此牺牲了生命,为西藏平叛斗争和民主改革事业的胜利完成作出了特殊贡献。
进入新时期以来,重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依然是学校工作的一条鲜明主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党委主动适应时代新要求和形势新变化,着眼于培养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各民族优秀人才这一办学根本任务,着力抓好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着力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阵地建设和管理,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形式和载体创新,不断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促进党和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维护首都乃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十大示范项目学校等荣誉称号,获批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中心”和北京市“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不断发展丰富了学校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经验和做法。
总而言之,从延安民族学院到中央民族大学,70多年发展历程中,学校形成了一套立体丰富、行之有效的思政工作经验:不仅注重加强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同时强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祖国观教育的“六观教育”,重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环境育人的“四全育人”工作方式;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上凝练了“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有一支献身党和国家民族教育事业,潜心治学、教书育人,辛勤奉献、服务社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和一支政治思想坚定、精通民族语言、熟悉民族文化,关键时候过得硬、扛得住、打得赢的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扎根中国大地,情系中华民族,构建起了与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进步紧密联系的学科体系,托起了一批批中国各民族的文化精英和栋梁之材。今年7月10日,中央民族大学在延安时期的办学旧址——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城川镇正式设立城川学院,是学校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新时期开拓办学思路的一个有效举措,必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教师干部素质,也将使学校办学更接地气、更见成效。
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中央民族大学踏上了“双一流”建设的新起点,扎根中国大地,我们一定要融入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大目标当中去,以服务求发展,立足特色争一流,跻身一流亮特色。
我国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情况、
现实的挑战及探索努力
记者:的确,我国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持续加强改进、不断向上向好的态势,优良的传统需要继续发扬光大。同时,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注意到,您多次对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调研,并由中央民族大学组织召开了“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成果分享交流会”,积极探索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那么,当前我国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具有哪些特点?
张京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民族领域的思想阵地,同其他思想阵地一样,如果我们不用正确思想去占领,错误思想就会去占领。民族领域的思想政治斗争,是我们同国内外敌对势力在民族问题上斗争的前哨战,这场斗争依然尖锐复杂。”中央民族大学作为我们党创办的民族高等学府,主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办学,肩负着占领民族领域思想阵地的重要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使命光荣,任务重大。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兄弟高校间相关工作经验交流与成果互鉴,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6月7日,中央民族大学牵头组织举办了民族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成果交流分享活动,邀请委属5所民族院校、省属3所民族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校共同研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思路、对策与举措,取得良好效果。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全球化及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冲击大学生思想认识、社会快速变化及伴生的不良思想给大学生成长带来困扰、有的大学生集体主义缺失和奉献服务精神淡漠等。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面临上述共性问题,也面临着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有效防范和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等特殊挑战。我们也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教学轻育人、重科研轻育人,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轻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还有待完善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的自身特点。比如,学生民族成分多、校园文化多元、个性较为突出、风俗习惯不同、贫困学生较多等。这需要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尊重教育规律,注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注重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注重循序渐进、潜移默化。
高等院校是育人的高地,做好民族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高度重视理想信念这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要建立和继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创新增强实践育人的工作结果,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有效性;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好关键,助力各族学生健康成长;要按照“有意义”和“有意思”相结合、思想性和普遍性相结合的要求,着力打造更加丰富和活跃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大平台。总之,民族高校就是要为确保校园和谐稳定服务,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再见民大》毕业生离校教育主题晚会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思想理念
记者: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突出强调了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请问,中央民族大学如何进一步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扎实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抓牢抓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张京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我认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要聚焦教师、教材、教学三个层面,而其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本质的,就是要不断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扎实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需要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积极行动,实现三级联动,更需要学校方方面面都发挥应有作用: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学科建设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作出贡献;专任教师的岗位职责中要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和任务;管理部门要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融入具体业务工作中。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级组织协作联动、干部教师全员参与的全方位、宽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
尤其是今年以来,学校明确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进从严治党作为首要工作,出台了《中共中央民族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意见》和《中共中央民族大学委员会巡察工作实施办法》两个文件。4月19日,正式启动了针对全校34个教学单位和科研机构的巡察工作。开展校内巡察,作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既是巡视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有力抓手,是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的重要途径,对于打通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具有重大意义。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深入推进从严治党,就是要全校上下进一步深刻领会中央部署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深刻领会学校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管党紧密结合,切实抓好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按照“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的总要求,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只有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一主线,才能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最终达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点。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改进方式方法
记者: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坚持好的优良传统,更要革弊布新,创新方式方法,切实增强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请问,中央民族大学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改进等方面都采取了哪些举措?
张京泽:长期以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央民族大学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扬优良传统,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加强课堂建设、思想文化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多年来,中央民族大学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了充分利用参与国家重大活动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行之有效、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尤其是,我们突出民族团结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弘扬“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充分发挥多民族文化资源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将理论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结合实际开设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必修课和《中国民族关系》等选修课,形成了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主渠道。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育人”全过程。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中央民族大学还重视把“培养什么人” “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摆在重要位置,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大学生辅导员条例》《大学生班导师条例》《专兼职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管理条例》《学生公寓辅导员岗位职责》等文件,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
中央民族大学在扎实推进学校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落实、见实效过程中,注重突出重点,明确抓思想认识、抓队伍建设、抓意识形态、抓党的建设;注重增强实效,抓学习、抓落实、抓特色;注重强化责任,要求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思想政治工作者切实履职尽责,发挥多方力量构建学校思政工作大格局。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更好服务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记者: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央民族大学也正朝着建设“双一流”学校和民族院校乃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排头兵的目标不断努力。请问,中央民族大学如何通过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进一步更好地服务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张京泽:当前,中央民族大学面临着“一带一路”实施、国务院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国家将民大列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劲推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学校事业发展等历史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中央民族大学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阶段。我校虽然进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但综合实力还有不小差距,需要新布局、新思路、新举措和新突破。
我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保证。要从推进“双一流”、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高度,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双一流”的核心是培养一流人才。一流的人才,不仅要有一流的知识、能力、视野,更要有一流的品行和素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民族大学要建成一流大学,实现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就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学校办学育人的各环节。
在争创“双一流”过程中,民族高等院校需要注意平衡好“特色”与“水准”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因为追求“水准”而丢了“特色”,更不能因为强调“特色”而放弃“水准”,“特色”和“水准”都是不能放松的“红线”。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