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在宁夏 跨界生活的 移民
发布日期:2018-08-15

  2012年,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政府对面修起了一座移民博物馆,全面真实地呈现了宁夏历史上的数次大移民。30年来,宁夏通过吊庄移民、易地扶贫移民和生态移民、中部干旱带县内移民等措施,让中南部地区总计66万的贫困农民迁移到了生产条件、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这座博物馆与不远处的生态移民文化广场遥相呼应,使红寺堡区成为我国反映古今中外生态移民和移民文化的展示交流中心。


  在博物馆里,我遇见前来参观的一家祖孙三代人。十年前,他们从固原市原州区搬迁至红寺堡。年逾70的老母亲看到展柜里以前使用的农具和住过的房子模型时,兴奋地向后辈们讲述起往事。她的小女儿5年前从武汉的一所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英语教师。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在附近的镇上有一份稳定工作。回想起西海固那“望不穿的山、数不尽的沟”,她们都感觉那已是遥远的往事了。看着规划中展出的花园洋房式的“第六代”住房,她们久久不愿离去。


  正如当地农民马慧娟在她的散文《乡愁》中所写:“我知道我们都回不去了,无论是老人还是我们,或者我们的孩子,都将在这片土地上安身立命。直到有一天如我的祖辈融入西海固那片土地一样,永远扎根于这里。”如今的马慧娟,依然不愿意离开让她感到踏实的土地,希望留在农村。但与从前所不同的是,她有了选择的权利,可以自主选择想要的生活,正如她身边的乡亲和千千万万搬出西海固的百姓们一样。


  这是上一代人的乡愁,更是下一代人的希冀!


同利村新貌_副本.jpg

同立村新貌


女作家和农民


  回族姑娘马慧娟只出过两次远门:2007年,她从老家宁夏固原市泾源县举家搬迁至300多公里外的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2016年,她以一名作家的身份来到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的节目现场。演讲中,她自称是“跨界农民”。无论10年前生活区域上的跨界,还是如今职业上的跨界,都是她人生中的大事。


  马慧娟如今居住的红寺堡,地处大罗山脚下,是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也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2009年9月经国务院批复设立。


  十多年前的罗山脚下,一片半沙漠地区,风沙肆虐,荒无人烟。马慧娟和乡亲们分到的是统一规划的长方形宅基地,占地一亩八。推土机推起来的一个个沙土台成了村庄的雏形,木桩醒目地标着各家的地界。路早就留出来了,四通八达。村庄,就在这一个个沙土台上兴建起来了。


  盖房前几天,人们都憋着一股劲,想尽快在这片土地上生根落户。可渐渐地大家没了笑脸。白天刚砌好的砖墙,晚上一场风就给刮倒了。放在外面的脸盆、笤帚、铁簸箕,第二天也不知道被风带去了哪儿。“无论做好的饭还是馒头,吃起来总是咯牙,连水都带着一股沙土的味道。”喝完水,就看见杯底沉淀着细微的黄沙。


  尽管这样,几年后村庄还是在罗山脚下一座座拔地而起,一批批移民开始安居下来。村庄通了电,有了自来水,有了烟火的气息,有了孩子的哭声,有了狗叫鸡鸣。住下来的第一个春天,村委会的喇叭一遍遍地喊着,让大家去领杨树苗。看着一捆捆截了树头,树根裸露在外的树苗在村委会院里被风折磨,大家直摇头:这样的树苗,栽下去能活吗?


  一场又一场的沙尘暴像千军万马一般在罗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穿梭。即便如此,栽下去的杨树苗居然发芽了。看着那稚嫩的小叶子在风中顽强地成长,人们心里升腾起了一片希望。耕耘过的土地换上了绿装,风的频率渐渐慢了下来。远眺罗山脚下,有了一片安宁祥和的田园风光,大片大片的绿映衬着蓝天白云,空气中再也不是呛人的沙土味。一片片良田,一座座村庄,纵横交叉的水利设施,四通八达的乡村道路,无不展现着一种新旧交替的变化。罗山脚下的土地因为黄河水的到来,终究变成了一片养活人的沃土。一年、两年、十年……一座建设中的小城快速崛起,街上车水马龙,日渐繁华。一间间商铺迎送着来往着顾客,一个个小摊生意兴隆,转街的人褪去了风沙的味道,开始悠闲地享受生活。


  “虽然和发达地区无法相比,但是与老家的生活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以前生活的黑眼湾,没有出山的大路,没有电也没有学校,吃水就更困难了。”马慧娟望着眼前的道路和村庄,惊叹着这神奇和不可思议的改变。


  与出生成长在西海固的大多数农村女人一样,马慧娟初中毕业后便离开了校园。7岁那年表哥带来的一本小人书《水浒传》,让马慧娟至今记忆犹新。“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文字,书中精致的图画、简洁有趣的文字,把我眼睛都看直了。”那一瞬间,文字在她心里种下了永远无法解除的“蛊毒”。转眼到了20岁,4年的农活把她改造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农家女,从小喜欢摆弄的书籍也渐渐淡出了她的生活。谈婚论嫁无可避免的到来,匆忙中,她嫁给同村的一个青年,继续在那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重复着先辈的生活。两年后儿子出生,琐碎的生活被她过得鸡飞狗跳、狼狈不堪。看着襁褓中的儿子,回忆起自己的美好的读书时光,她发誓:一定要供儿子读大学,让他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这也是马慧娟当初同意搬迁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搬迁后的村子里最醒目的建筑就是学校,宽敞的二层教学楼,标准化的操场和体育设施以及教学配置让人满心欢喜。许多老师都是从吴忠市请来的,教学质量比之前的村里好太多。国家在农村的学校推出“营养午餐”政策,让村里的女人不用在农忙时分还要操心孩子的吃饭问题。“早餐一个鸡蛋,午餐有肉,一碗吃不饱还可以再打第二碗,孩子在学校吃得比在家里还好!”


  土地上的生产也一年比一年稳定,一道道进地的毛渠铺成了水泥渠板,以前七八个人也管不住的水现在只要一个人就可以搞定。种地就更不用说了,村里的大部分土地都被集中流转开始搞现代农业项目,小型旋耕机一旋,后面的播种机跟着点播,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这样种出来的玉米地让人工锄地变得可有可无,马慧娟和越来越多的村民们开始从土地上的辛苦劳作中解放出来。


  远处密密麻麻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更是罗山脚下一道新的风景,既解决了居民吃菜的问题,又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一帮女人在忙完自己家里的活计后,随时可以每天去挣个七八十块钱,补贴家用。田野里搭起的纱网越来越多,那是杞农用来遮挡麻雀的。这几年当地农村开始大面积种植枸杞。这为农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益。


  没有了繁重的田间劳作,又有了一定的积蓄,马慧娟的“作家梦”开始悄悄萌发。她的大部分作品是在做工之余创作出来的。搬迁到红寺堡之后没几年,村里通了互联网,她也有了一部可以上网的智能手机。2010年,她偶然从侄子那里得到一个QQ号,便将自己的生活感悟写成文字发表在了QQ空间,有很多网友都给她留了言并对她的文字给予了评价,这让她重新找回了写作的乐趣和动力。打工间隙、做完家务、喂完牛羊,只要一得空她就开始写作,有时有了灵感,三更半夜也会趴在炕头上写。写玉池村的村民、打工的回族女人、做起小买卖的男人们;写剪羊毛、盖房、相亲;写红寺堡新生活……文字也从几十字的“说说”发展成几百字、几千字的随笔和散文。7年间,她因为写作用坏了7部手机。


  2014年底,一名QQ好友帮助她投稿到《黄河文学》,第一篇散文得以发表,还发了她930元稿费。这对于马慧娟来说是何等惊喜!她登在刊物上的作品也让村里人惊叹不已:“咱玉池村出了一个作家!”村民们无不奔走相告。之后,不断有刊物跟马慧娟约稿。2015年,她又有一些文章发表在宁夏闻名的文学刊物《黄河文学》和《朔方》上,还有十几篇发表在其他刊物上。


  从此以后,马慧娟有了两个身份:农民和作家。农村生活给她的写作带来了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写作又给她忙碌的生活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她乐此不疲地同时在农田和文坛耕耘着。


  每天,做完农活的马慧娟都会在玉池村及附近的村里逛逛,和老人家们安逸地坐在一起晒太阳、唠家常:这个月领了多少养老金,低保存折上还有多少钱,医疗卡取药是咋回事。眼前,两个牙牙学语的孩子瞅着奶奶们幸福的笑脸,也挥着小手开心地笑。小学生放学后,也聚集在村道上,骑自行车、溜旱冰、打沙包……尽情嬉戏、笑声不断。这一切都让马慧娟心生感动。“我想把村庄里的故事写进小说里。”目前,马慧娟正在着手创作长篇小说《罗山脚下的女人》。


  一直以来,马慧娟都有个心愿,渴望春天时去江南看一看。红寺堡似乎很难看见江南一般的春天,满眼的柳绿花红、草长莺飞。那天黄昏时分,我即将离开玉池村时,酝酿了很久的天终于下起了小雨。远处青翠的罗山掩映在细雨迷蒙里,让村民家的彩色屋顶显得愈发鲜亮。几个回族姑娘穿着鲜艳的长袍、撑着彩色的伞,走在细雨中……马慧娟竟也看得痴迷,转过身对我说:“谁又能说这里不是另外一个江南呢!”


马小虎一家_副本.jpg

马小虎一家


移民村里忙“跨界”


  同利村的回族干部马小虎今年31岁,是村委会的会计。2012年,他携妻儿从老家吴忠市同心县马高庄乡马元山村搬迁至此。同利村位于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距吴忠市区只有不到30公里的距离。宽阔平坦的立弘慈善大道和东兴街连接着小镇与市区,让村里人出行十分方便。苦水河流域和大小沟渠覆盖着整个扁担沟镇,使这里水利资源丰富,旱涝保收。


  截至2016年,同心县“十二五”生态移民累计完成县外移民搬迁3043户,其中同利村搬迁入住1087户,聚集了同心县窑山乡、马高庄乡、张家塬乡、兴隆乡22个行政村的3000多名移民。


  马小虎个子不高、偏瘦,总是笑脸迎人,精气神十足。这些天,他正忙里忙外地接待上面来的领导调研,他们大部分是为村里的扶贫项目来的。就在上个月,吴忠市有个单位给村里捐赠了一间儿童看管室,为方便村里的家长专心做工,还聘请了专业的育儿教师。“村里人没有时间看孩子,现在大家都忙得很!”马小虎讲起一年前刚进驻村里不久的恒丰纺织厂,有些激动。


  “我媳妇就在纺织厂里做工,要不去跟她聊聊!她刚下夜班,现在应该在家。”马小虎的妻子白娟是一个典型的回族女人,扎着头巾,长衣长裤,话不多,偶尔会羞涩地抿嘴一笑,清丽的面庞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马小虎的家是标准的抗震房,琉璃彩瓦为新房添了大气和美观,宽敞整洁的院子里种着豆角、西红柿等蔬菜。屋里的布置很是精致:白色的屋顶、墙壁,明亮的大理石地板,舒适的沙发,宽大的茶几,超薄的液晶电视。温暖的土炕永远是西北乡村居室的主题,用心装饰出来的炕墙上挂着小两口去年补拍的婚纱照。炕上崭新的被褥,看起来松软舒适。


  “现在的生活,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白娟说。十年前,把白娟刚娶进门不到一个月,马小虎就和两三个朋友离开老家到呼和浩特打零工。那时的交通不便,即使去银川也要先坐驴车到同心县城,再乘十多个小时的大巴。每年,马小虎只有开斋节和春节才能回家,其他时间就拼命在异乡赚钱。他在建筑工地搬砖,当环卫工人、搬家公司小工,没有什么技能的他,就只能干这些苦力活。几年后,他们的大女儿出生了,为补贴家用,马小虎外出打工更勤了。甘肃、山西、河北他都去过,生性乐观的他不怕苦,只是满心希望家里人可以过得好一些。以前村里吃水不方便,住的窑洞离山下的储水窖好几里地。窖水引自山上流下来的雨水,自然沉淀后便拿来饮用,水质浑浊、口感微苦,来回挑一趟要花费一个小时。而这些重活都是白娟一个人操持着。小儿子出生后,白娟既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下地里干活,日子过得很艰难。


  生活负荷让不到30岁的白娟看起来比同龄人略显苍老,但她的双眸依然清澈,谈到现在的工作,眼中不时会闪现出晶亮的光。“一技在身,终身受用!”白娟这样说道。知道恒丰纺织厂招工的消息,她是十里八村第一个赶去报名的。她渴望拥有一份工作,更渴望有一技之长。在纺织厂培训的三个月里,白娟早出晚归,有时下班后还会留在厂里继续学习。厂里的师傅看她努力好学,便把第二天要学的东西提前教给了她。现在的白娟是粗纺纱车间的小组长,每个月可以赚到3000元。女儿和儿子分别在村里的小学和幼儿园读书,丈夫马小虎回到村里成了一名村干部,一家四口终于团聚。


  为帮助同利村的百姓掌握一技之长,从2015年开始,利通区坚持政府指导和市场参与、项目规划和精准脱贫、分类培训和特色产业“三个结合”,把职业技能提升作为首要工作推动,确定了驾驶员培训、畜牧养殖、中式烹饪、纺织刺绣、月嫂家政等7类16个培训工种,为移民群众就业提供技能保障。几年工夫,原来只能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田靠天吃饭的农民一个个变成了掌握一技之长的“大师傅”。他们有些留在村里的工厂上班,有些到吴忠、银川甚者更远的大城市里做工,干得好的还自己当了老板,开了蛋糕店或者修车房。对于这样的“跨界”,村民们都欣喜万分。


  “刚搬迁下来的时候,上面来了领导考察,老百姓们就会坐在大广场上张望,看看上面是不是又有什么东西发下来,村委会经常被村民围得水泄不通。这几年,老百姓们的观念开始转变了,伸手要东西永远都不如自己赚钱来得踏实啊!”马小虎说。目前,同利村一共引进了3家公司,除恒丰纺织公司外,还有同利百益民族服饰公司以及宁夏杞爱原生黑枸杞种植示范基地,有望解决全村一半多人口的就业问题。同时,同利村所在的五里坡地区建立了万亩蔬菜种植基地、万头奶牛养殖基地等。村里引进了相关企业入驻,依托奶牛养殖企业,为每户移民托管饲养一头奶牛,每户每年可领到奶牛托管费2500元,圈棚补贴500元,土地流转费每人每年300元。


  有了挣钱的门路,村民们自然个个喜上眉梢。那些曾经年纪稍大、不愿意搬迁的村民,也终于解开心头的恋家固土情结。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闲坐在村委会门前宽敞整洁的小广场上,等着快要放学的孙儿们。一位老大爷惬意地说:“看着年轻人有活干,娃娃们有学上,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